光纜技術工程師崗位職責光纜技術工程師職責任職要求
光纜技術工程師崗位職責
光纖光纜技術研發工程師/專家光纖光纜方向-技術/研發工程師、經理、總監
光纖光纜方向-技術/研發工程師、經理、總監
光纖光纜方向-技術/研發工程師、經理、總監
光纖光纜方向-技術/研發工程師、經理、總監
光纖光纜方向-技術/研發工程師、經理、總監
光纖光纜方向-技術/研發工程師、經理、總監
篇2:光纜割接作業實施方案安全措施
一、施工原因:
由于長株潭城際株洲站建設,京廣貨下線遷改施工中株洲信號樓以東(管道)站場通信光電纜受施工影響,為確保鐵路通信光電纜安全和長株潭城際,京廣貨下線施工順利,需對該地段通信光電纜進行遷改割接施工。
二、施工內容:
根據中鐵二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長株潭城際項目部與通信段簽訂安全協議,對影響到通信光電纜安全的纜線實行遷改,具體施工內容如下:
1、選定滬昆上行線路肩邊作為光電纜安全徑路,開挖電纜溝,敷設水泥槽道,按要求新敷所需遷改的光電纜,對中斷有影響通信業務的纜線提前做好施工申請要點計劃。
2、根據施工范圍和遷改要求提前預埋與原型號的光電纜,砌筑好光電纜接頭井;
3、對不需要割接只需做遷移的光電纜采取有效防護措施,做好防護(加鋼管防護或水泥槽防護)盯控,立好警示牌。
4、從滬昆線K1102+200-K1103+240(城際滬昆跨線、東湖橋跨線至株洲信號樓)新敷滬昆東線GYTA53-24芯光纜1根,HYFL7*4電纜1條,信號樓至開閉所GYTA53-8芯牽引遠動光纜1條,信號樓至南紅外線HYFL233*4電纜1條,敷設光電纜長度各1200米。割接點GYTA53-24芯光纜選在滬昆里程K1103+240、K1102+200與原光纜割接。干線HYFL7*4電纜,南紅外線HYFL233*4電纜一端選在信號樓成端,另一端選在K1103+240接頭。
5、從株洲信號樓至路基工區新敷HYTA53-100*2*0.5電纜一條,敷設電纜長度600米。一端選在信號樓成端,另一端在K1102+800與過軌原100對電纜割接。
6、從株洲信號樓至車站匯五(中心機房)新敷HYTA53-100*2*0.5電纜一條,GYTA-20芯光纜一條,一端在信號樓成端,另一端到匯五(中心機房)成端,光電纜過站場選在K1102+850過滬昆上下行和8道股道到四站臺,然后走雨棚鋼槽至中心機房,敷設電纜長度各850米。
7、從車站匯五(中心機房)至客折出入庫新敷設HYTA53-50*2*0.5電纜一條,GYTA-20芯光纜一條,敷設長度各650米(取消原信號樓至客折100對電纜,為城際站施工影響迂回通道)。
8、從車站匯五(中心機房)至通信樓至新敷設HYTA53-100*2*0.5電纜1條,GYTA-20芯光纜1條(為下一步通信樓至信號樓城際站施工影響的信號微機監測、TMIS,數調、光直放、開閉所牽引遠動等業務做迂回通道)。
9、在新貨線施工中提前預埋直徑為100mm鍍鋅鋼管3根(或鍍鋅80mm鋼管4根),長度60米(中間焊接大小頭),光纜過鋼管加硅管防護,所有從信號樓出來的光電纜都經過該通道。
10、在滬昆上行線外側K1102+200、K1102+850、K1102+800、K1102+450、K1102+200分別砌筑光纜接頭井和電纜過道手井。
11、在原京廣貨下線過軌光電纜做好下沉(從信號樓敷設出來的新老光電纜在貨線撤出后改為城際股道),兩側砌筑預留手井。
12、完成所有天窗點內光電纜割接,確保通信業務安全暢通。
13、干線同軸電纜在K1103+500左右東西方向過軌,在新貨下行線移位中維持現狀,采取加鋼管防護(待城際站施工K1103+500至通信樓段新管道敷設施工后再做遷改割接)。
三、施工計劃時間安排:光電纜敷設,割接在2015年1月10日至1月12日完成
四、施工組織:
組長:李海華負責現場總指揮
組副組長:郭建國負責光纜割接現場盯控,施工人員:
羅文斌:負責割接現場安全卡控
賀足良:負責光纜割接現場盯控
唐華:負責整個施工協調
現場割接第一小組負責人:李偉,負責現場光電纜割接實施。
現場割接第二小組負責人:唐杰負責現場光電纜割接實施。
株洲傳輸室:由文素紅負責光纜測試及業務確認,應急處置。
五、影響范圍:
1、割接滬昆東線干線24芯光纜時影響業務有:⑴.浙贛波分2.5G收醴陵;⑵.株洲分區所-五里墩華為ONU-160B;⑶.接入網622各小站下五里墩、東沖鋪、源門鋪、醴陵;⑷.無線光直放站;⑸.株醴寬帶5200F;⑹.滬昆華為2.5G13槽N3SL16OUT(衡茶吉南昌迂回保護電路);⑺.移動公司紅旗機房-醴陵泉湖移動boss系統。
2、割接路肩工區100P電纜時將電纜承載原業務迂回倒帶;
3、割接南紅外線3*4電纜時利用天窗點割接,紅外線中斷30分鐘,計劃在1小時內接通完成重要業務。
4、割接滬昆開閉所8芯光纜時遷引遠動受影響,業務中斷30分鐘,割接后業務恢復,采取申請天窗要點割接。
5、株洲信號樓至車站中心機房電纜在滬昆上行方向采取遷移方式避開施工范圍,做好防護。
6、其他纜線割接采用倒帶方式,業務不影響。
六、施工方案:
1.施工前準備工作:
1)光電纜割接前15天完成新布放光電纜施工作業。(萬熠負責)
2)提前準備好割接需要的光纜接頭盒6個(48芯),光纜終端盒10個。(萬熠負責)
3)施工中準備4部試驗良好的對講機,用于施工聯絡。
4)準備好光源光功率計1對、OTDR1臺、照明系統4套、和光纜熔接機3臺(1臺備用);
5)提前了解施工期間天氣情況,做好雨天施工的準備工作,備齊雨天作業帳篷、雨具等。(李海華負責)
2.施工方案實施:
1)根據綜合天窗給點時間,要點批準后由施工總指揮發布施工命令,副組長通知現場施工負責人,安排各小組人員進行施工。接到施工通知后,施工負責人首先安排業務確認。
①業務確認:
株洲傳輸室、長沙網管中心確認設備無業務告警,確保切割前設備及線路處于良好狀態。
②環保護確認:
觀測設備是否正常,并依次對所有存在環保護的設備依次進行確認,如僅出現環路告警,不影響業務,說明環路保護良好。
③纖芯確認:
以上業務倒換試驗確認正常后,割接前,由機械室使用光源光功率計分別對纖芯進行核對測試,由現場做好光纜纖芯記錄(確認割接前光纜無鴛鴦纖芯)。
2)由現場施工負責人通知光纜切割點進行光纜割接作業。
3)割接完畢后,由車站分別對纖芯進行核對測試,由現場比對測試數據后,確認光纜通道正常。由現場總負責人通知后臺網管進行監測,在設備恢復正常后,通知施工現場進行后續工作。
4)倒接完成后由網管中心、技術支持中心通過網管確認傳輸、數據網等系統正常運行(由網管中心根據業務確認表聯系各業務單位確認在用業務)。
5)施工完畢,各業務確認無誤后,各小組清理現場并將處理結果匯報施工現場負責人,由現場總負責人報通信段調度進行消記登記后,各小組人員方可撤離。
3.應急預案
1)如在光纜割接前,傳輸環網倒換試驗業務不正常時,則迅速恢復原樣,并做業務確認。查明原因,另行要點。
2)在光纜割接中,保護環的另外一側光纜中斷,則立即按照業務重要程度,將業務倒接至已完成熔接的纖芯。
3)由施工單位負責準備發電機2臺、熔接機備用一臺以備應急。
附件:滬昆東線24芯光纜切面
篇3:光纜防雷措施
一般說來,就光纖本身而言,是可以不考慮雷電災害和強電影響,但是,作為通信線路使用的實際媒質--光纜,考慮到其在通信管道、直埋乃至架空等的施工方式,要經受各種的拉伸、沖擊、擠壓、彎曲、扭轉和高低溫的影響和各種環境下的應用,因此,在制造光纜時,就要增加金屬鎧裝或鋼絲加強芯線等工藝,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弊端.
實踐證明:雷電也會對光纜造成破壞。究其原因,光纜被雷電破壞主要有兩種:一是雷電直接對光纜的金屬鎧裝護層(或光纜的金屬芯線)發生作用,從而造成光纜損壞,此種情況多見于光纜架空場合;二是雷電襲擊光纜附近的金屬件,即雷電對地放電,造成雷電峰值電流在光纜周圍大地流過,致使土中產生巨大的熱能,并形成一股巨大的沖擊力,使光纜變形造成損壞,此種情況多見于埋地光纜場合。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將越來越多地使用光纜代替金屬線纜,特別是通信干線線纜被光纜替代是必然趨勢。因此,光纜的防雷電襲擊不可掉以輕心,也須引起足夠的重視,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一般來說,根據光纜自身的特點,采取相應措施方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按雷電環境選光纜:
對于雷電多發地區的通信線路,應注意選擇具有高強度絕緣介質的、防雷特性較好的光纜。一般線纜絕緣強度達到20KV以上時,才能保持5S不被雷電擊穿而損壞。又如多層金屬護套結構的光纜,其防雷疏流能力明顯優于普通光纜,承受雷擊峰值電流可達100KA以上。在雷擊特別嚴重的路由,也可選用無金屬的光纜,它的加強芯是高強度的尼龍線,能防雷電,但是此類光纜抗拉防潮和防蟲咬性能不理想,所以沒有得到廣泛使用。
金屬護套接地
將直埋光纜的金屬護套在接頭處集中接地,使金屬護套連通并形成多點重復接地的模式,有助于防雷擊。一般光纜每2KM左右作一次接地,接地電阻應在10歐姆以下。另外,在每段光纜的終端,還應將光纜的金屬護套直接或通過避雷器接地。
多雷區應設避雷針天線
對于雷擊多發地區(雷暴區)適合此法。一般說來,當避雷針天線高度為H時,其保護范圍的半徑為3~5H,其避雷針天線防雷原理與普通防雷相同,但要注意避雷針天線的接地點應距離直埋光纜20M左右,以免雷電入地泄放時危及光纜。
在直埋光纜上方敷設屏蔽線
直埋光纜應盡量避開桿塔和孤立的大樹,實在避不開時,可采取在光纜上方30CM左右敷設屏蔽線(排流線),布放一條或多條6~8MM的鍍鋅鋼線或鍍鋅鋼條。在采取兩條排流線時,一般放在光纜上方的兩側。排流線的作用是降低地電位,屏蔽以減弱光纜附近的感應電動勢,達到分流目的,以減少雷電流對光纜的侵害。
架空光纜的吊線絕緣和接地
在架空光纜的使用場合,光纜懸掛鋼絞線下,由于鋼絞線與光纜相距很近,且經掛鉤與光纜接觸,因此鋼絞線遭雷擊時,也會因放電而燒毀光纜,因而要注意光纜與吊線間采用絕緣線綁縛。且要將吊線作接地處理。兩端接地或多點(間隔)接地的吊線具有架空地線的磁屏蔽作用,能減輕光纜遭雷擊的可能性和損壞程度。
光纜金屬加強芯的電氣斷開
依照YDJ-91規定,現使用光纜線路的金屬加強芯一般采用電氣斷開方式,即在光纜施工過程中防止加強芯與其他金屬構件搭碰,避免雷電對加強芯線的放電而損壞光纜。從彼德遜規則可知,雷電波對終端開路的不均勻點發生作用時,其折射波電壓比入射波電壓要高2倍,擊穿耐壓不高的絕緣。因此,還應注意選用絕緣強度高和承受機械壓力大的光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