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檢查工作業操作規程
瓦斯檢查工作業操作規程
1、瓦檢工按規定手續領取瓦斯檢定器,使用前應作如下檢查:
儀器清潔,附件齊全;吸收管藥品顆粒大小以3~5mm為宜,裝量適合,不失效(鈉石灰為粉紅色,如變為灰白色即失效);按鈕靈活,電壓符合規定,指針或數字穩定,照明電路暢通,亮度清晰并罩上開關保護套;檢查吸氣球是否漏氣(一手壓扁吸氣球壓出球內空氣,另一手壓住球上像皮管,如球不膨脹還原,就證明不漏氣;如用手壓扁吸氣球,另一手壓住儀器上瓦斯入口,如吸氣球一風鐘內不膨脹還原,就證明儀器氣密性良好),干涉條紋應清晰,條紋間距符合規定,無歪斜變形;下井后,必須和使用地區溫度相接近(相差不超過10℃)的新鮮空氣中(井底車場或進風石門處)清洗瓦斯室。把干涉條紋中自己選定的一條黑線與分劃板上的零位對準,并旋緊保護蓋以免零位變動。
2、瓦斯檢定器出現故障時不準在井下擅自拆卸,應送井上修理。升井后,應將檢定器交通風管理人員統一管理。
3、用光干涉型瓦斯檢定器測定CH4濃度時應在巷道風流的上部進行。將連接瓦斯入口的像皮管送到預測地點的規定距離內握壓吸氣球至少不少于6次,到CH4濃度不超過2%的安全地點讀數,即為CH4含量值,在將長的附管取下,測定同一地點的混合瓦斯含量,用混合氣體減去CH4讀數,再乘以0.95,即為CO2的實際含量,為使檢測數字準確,要求在同一地點檢查2~3次。
4、檢查地點:回采工作面應沿整個工作面全長定點檢查煤幫,放炮地點附近20m范圍內,切頂線以里1.2m及工作面風流瓦斯,工作面上隅角,下部溜子尾附近,局部漏頂處以及進、回風道風流瓦斯;掘進面應在迎頭、巷道全長的風流和局部漏頂地點、回風流和局扇及其附近10m范圍內的瓦斯;井下硐室,運輸大巷、總回風巷、密閉柵欄外口及本班沒有進行作業的都要進行巡回檢查,每班至少檢查一次,對可能涌出或聚積瓦斯的硐室和巷道,每班至少檢查三次。每次檢查結果必須填入《瓦斯檢查手冊》和瓦斯“記錄牌”,“瓦斯日志”三對口。
篇2:瓦斯檢查工交接班制度
1、瓦斯檢查員應在隧道口值班室交接班,不得提前離開檢查地點到交接班地點等候交接班,避免分工區域無人檢查、監視通風、瓦斯狀況。
2、交班人員應檢查接班人員是否班前酗酒、勞保用品、瓦檢設備是否齊備,否則不予交班,同時向項目部有關領導進行匯報。
3、交接班內容:
1)分工區域內通風、瓦斯、防突、防火、局部通風及生產情況有無異常,以及需要下一班處理和采取的措施。
2)分工區域內發生的“一通三防”隱患,當班處理的情況及需要下一班繼續處理的內容。
3)分工區域內各通風安全設施、裝備的運轉情況,是否需要維修、增加或拆除。
4)有關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落實情況和需要請示的問題。
4、接班人員必須做到“上一班不交清,下一班不接班”。交班后交接班人員必須共同在交接班手冊上簽字,記錄備查。
篇3:井下瓦斯檢查掛牌管理制度
一、瓦檢員負責井下有毒害氣體檢測任務,在礦長、副礦長、技安員(管廂)領導工作。
二、必須堅持按時上下班,堅持跟班作業,實事求是地做好有毒有害氣體檢查記錄、公布,嚴禁虛報,謊報、瞞報檢查結果真實情況,嚴禁空班漏班,嚴禁超濃度作業,必須堅持“一炮三檢制”和兩人一道前后錯開一定距離進行檢查。
三、對檢測儀器應正確使用,精心愛護,妥為保管。
四、如丟失零件或故意損壞,在工資中扣除賠償。
五、應定期換藥、送檢,確保檢測儀器的可靠和準確性,對通風系統應隨時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向礦領導匯報,提出維修整改方案,保持通風良好、巷道暢通,確保正常生產,并嚴格按照本人崗位責任制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