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液壓拖式鏟運機的正確使用與維護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

液壓拖式鏟運機的正確使用與維護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

2024-07-24 閱讀 2672

1鏟運機的出廠及運輸

鏟運機出廠運往工地時,可用汽車或拖拉機牽引(或載運)行駛。牽引時拖拉機分配閥操縱手柄應放在中立位置,鏟運機的鏟斗應處于運輸狀態(tài),牽引速度可達30~35km/h。在運輸中必須檢查各部位螺栓、螺母是否松動,各潤滑點應全部正確潤滑。檢查轅架和機架前橫梁的連接(如鏈環(huán)等)有無損壞、裂紋等,必要時應用鋼絲繩捆好,以防止鏟斗脫落。如經(jīng)鐵路或水路長途運輸時,為預防生銹,各摩擦部位與未涂漆表面均應涂油。

2鏟運機的正確使用與維護

(1)使用前,應進行外觀檢查,看是否缺少零件,運動件之間是否有障礙物,螺栓和螺母是否松動或遺失。軟管及連接處是否完好,在軟管斷裂時必須立即停止工作。對各油口應加潤滑脂,如機器擱置半年以上,輪子上的軸承應換上干凈的潤滑脂。輪胎氣壓應左右輪相等,并達到規(guī)定值0.32MPa的要求。

(2)鏟運機與拖拉機連接時,如CTY2.5T、CTY3T等應將鐵鏈一端掛在斗門動臂的凸肩上,將另一端掛在拖把管座上的套環(huán)上,操縱斗門控制手柄使斗門下降,拖把即被拉起,將拖把的連接器抬高到適當位置即可與拖拉機的牽引架相連,最后將鐵鏈取下。

(3)油管連接時,應將快速接頭上的蓋帽擰下,用棉紗將快速接頭的油口處擦干凈,按各油管對應的油口位置連接,不能接錯,然后啟動拖拉機的發(fā)動機分別緩慢提升斗門和鏟斗,檢查各油管和各油口是否漏油。此時,若鏟斗前橫梁擔在轅架上,應將該處的鏟斗鎖定銷子取下來。若快速接頭接不上,可能是因油路斷開后,由于某種原因使鏟斗上下移動,造成管路油壓較大,此時擰松拖把管座處硬管與軟管相連接的螺母,使高壓油液放掉。

(4)油路連通后,應將各操縱手柄緩慢動作4~5次,檢查卸土裝置、斗門,以及鏟斗的前、后、升、降運動是否靈活,是否有誤動作。將鏟斗下放到地面,卸土板縮回,斗門關閉,檢查液壓油箱的油位是否在液面指示窗口的刻線附近。

(5)如鏟運機不使用,應清除其上的泥土和灰塵,停放在較平坦的地面上?熏并將鏟斗放在地面上,斗門關閉,卸土裝置縮回到鏟斗后部,關閉發(fā)動機,用木塊將拖把支撐牢固,用三角木塊將前后輪卡死,抽出牽引銷,將各操縱手柄上、下搬動幾次,以防噴油,脫開快速接頭,并用蓋帽將其蓋好。若短時間停放在不平的地面上,應使用鏟斗鎖定銷子,將鏟斗掛在轅架的圓筒上,以免鏟斗變形。

(6)鏟運機適用于土方作業(yè),不宜于石方作業(yè),對少量夾石土仍可作業(yè),但如在鏟土時遇到稍大的石頭、木頭、金屬或障礙物時,應立即停車予以排除。禁止鏟運機在積水的粘土中或多雨的天氣中工作。在超過綜合坡度極限的地帶,即縱向坡度>10%,橫向坡度>18%時,為避免鏟運機傾倒或一側輪胎受力過大,不準許鏟運機工作。

(7)鏟運機開動時,一般應先將斗門提起,再提升鏟斗,并盡量避免斗門完全關閉時提升鏟斗,這樣有利于保護斗門機構及液壓管路。挖掘裝載前,應將卸土裝置縮回到鏟斗后部,將斗門打開,降低鏟斗使之接近地面。

(8)鏟土時,鏟斗應緩慢切入土壤中,斗門離地高度應控制在300mm左右,當挖掘堅硬的地面和裝載粘土時,要上下活動鏟斗。如果土質(zhì)情況惡劣,要使用推土機助推,此時要特別注意不要使助推機器的推土板碰壞鏟運機的后輪輪胎。鏟土及運土時,應盡量安排在下坡鏟土、運土,這樣可利用機械的分力,以減少拖拉機的功率消耗,提高生產(chǎn)率。鏟運機在上坡道工作時,必須留心鏟刀的入土深度,不得過載作業(yè)。轉(zhuǎn)彎時不能鏟土,因為轅架在橫向受力時容易產(chǎn)生變形和損壞。

(9)無論進行哪種作業(yè),拖拉機的功率都應充分利用,為此鏟運機手必須明確工作地點的工作條件(土質(zhì)、地形、運輸距離等),根據(jù)工作條件選擇不同車速,以防拖拉機過載。一般情況下,應用一擋或二擋速度,進行鏟、裝土,可將鏟刀切入最深;在運、卸土時根據(jù)運行地帶的坡度大小,可用拖拉機第二擋或三擋速度工作;空車返回則可用第四擋以上速度,但不允許在高速行進中猛落鏟斗,否則沖擊力過大易使象鼻梁拉斷。

(10)根據(jù)地形條件及平面圖,先制定鏟運機作業(yè)行走路線,轉(zhuǎn)彎處應盡可能少,且最好是在回程中,以利機械行駛。牽引鏟運機時不要拐小于100°的急彎,要用后退的方法拐彎。經(jīng)過坑洼地區(qū)時,要盡量采用低速繞過700mm以上的深坑洼。取土和卸土時,道路需要修平,以直線前進為好。工作段的長度不得小于裝滿鏟斗所必需走過的長度(30m左右)。卸土段的長度應足以使鏟斗在到達終點以前將土卸空,運土距離以50~500m較為經(jīng)濟有利。

(11)鏟斗裝滿土后,通過橋梁時,必須了解橋梁是否能承受滿斗的負荷。進入牽引階段時,鏟斗應盡可能放低。如遇下坡,應將鏟斗刀刃降低到斜坡面上,作為一種制動器,以防止鏟運機在沒有制動的情況下推著牽引車向下行駛。絕對禁止鏟運機在斜坡向下時后退卸土。

(12)卸土時要完全打開斗門,按照鋪土厚度的要求,將鏟斗提升到一個固定的高度。鋪散土料,卸土裝置往前推50cm后,再縮回5cm,重復此過程直到卸土裝置完全推出,鏟斗卸空。如果鏟斗內(nèi)的土不易卸出,要上下振動鏟斗。

3鏟運機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1)在鏟運機發(fā)生故障時,絕對禁止開動使用。工作時,如發(fā)現(xiàn)故障,應立即停機修理。如發(fā)現(xiàn)部件操作不靈,應立即檢查油管是否破裂,或產(chǎn)生其它故障,否則將使工作油排干,造成浪費。禁止在工作期間進行潤滑、調(diào)整或任何維修工作。工作時不準有人穿過拖拉機與鏟運機之間,不準站在鏟運機旁或機架上工作。

(2)鏟運機應由懂得拖拉機和鏟運機性能及操作規(guī)程的駕駛員使用,嚴禁非駕駛人員操縱。拖拉機未熄火時,駕駛員不準離開拖拉機。要時刻注意防止誤操作或由于鏟運機的誤動作而產(chǎn)生的事故,手及身體各部位不要靠近液壓缸的活塞桿和其它運動部件,如果要鉆入車底或斗門下邊進行檢查維修或其它作業(yè)時,一定要用結實的方木、枕木或墊塊,將鏟斗或斗門穩(wěn)固的支住,以免發(fā)生危險。

篇2:拖式鏟運機操作安全技術交底記錄

安全技術交底記錄

編號

工程名稱:***工程

施工單位:***建筑工程公司

交底提要:拖式鏟運機操作安全交底

交底日期:*年*月*日

交底內(nèi)容:拖式鏟運機操作安全技術交底

1.拖式鏟運機牽引用拖拉機的使用應嚴格按推土機使用安全交底的要求進行操作。

2.鏟運機在"四類土壤"作業(yè)時,應先采用松土器翻松。鏟運機作業(yè)區(qū)內(nèi)應無樹根、樹樁、大的石塊和過多的雜草等。

3.鏟運機行駛道路應平整結實,路面比機身應寬出2m。

4.作業(yè)前,應檢查鋼絲繩、輪胎氣壓、鏟土斗及卸土板回縮彈簧、拖把萬向接頭、撐架以及各部滑輪等;液壓式鏟運機鏟斗與拖拉機連接的叉座與牽引連接塊應鎖定,各液壓管路連接應可靠,確認正常后,方可起動。

5.開動前,應使鏟斗離開地面,機械周圍應尤障礙物.確認安全后,方可開動。

6.作業(yè)中,嚴禁任何人上下機械,傳遞物件,以及在鏟斗內(nèi)、拖把或機架上坐立。

7.多臺鏟運機聯(lián)合作業(yè)時,各機之間前后距離不得小于lOm(鏟土時不得小于5m),左右距離不得小于2m。行駛中,應遵守下坡讓上坡、空載讓重載、支線讓干線的原則。

8.在挾窄地段運行時,束經(jīng)前機同意,后機不得超越。兩機交會或超越平行時應減速,兩機間距不得小于O5m。

9.拖式鏟運機本身無制動裝置,依靠牽引拖拉機的制動是有限的,因而要求鏟運機上、下坡道時,應低速行駛.不得中途換擋,下坡時不得空擋精行,行駛的橫向坡度不得超過6。,坡寬應大于機身2m以上。

10.新填筑的土堤比較疏松,鏟運機在堤坡上作業(yè)時要與堤坡保持一定距離,以保安全。在新填筑的土堤上作業(yè)時,離堤坡邊緣不得小于lm。需要在斜坡橫向作業(yè)時,應先將斜坡挖填,使機身保持平衡。

11.拖式鏟運機本身無制動裝置,依靠牽引拖拉機的制動是有限的,因而要求在坡道上不得進行檢修作業(yè)。

在陡坡上嚴禁轉(zhuǎn)彎、倒車或停車。在坡上熄火時,應將鏟斗落地、制動牢靠后再行起動。下陡坡時,應將鏟斗觸地行駛,幫助制動。

12.鏟運機采用助鏟時,后端將承受推土機的推力,因此,兩機需要密切配合,鏟土與機身應保持直線行駛,平穩(wěn)接觸,等速助鏟,防止園受力不均而使機械受損。助鏟時應有助鏟裝置應正確掌握斗門開啟的大小,不得切土過深。兩機動作應協(xié)調(diào)配合,做到平穩(wěn)接觸,等速助鏟。

13.在下陡坡鏟土時,鏟斗裝滿后,在鏟斗后輪未到達緩坡地段前,不得將鏟斗提離地面應防鏟斗快速下滑沖擊主機。

14.為防止鏟運機由于鏟斗過高搖擺使重心偏移而失去穩(wěn)定性造成事故,在凹凸不平地段行駛轉(zhuǎn)彎時,應放低鏟斗,不得將鏟斗提升到最高位置。

15.拖拉陷車時,應有專人指揮,前后操作人員應協(xié)調(diào),確認安全后,方可起步。

16.作業(yè)后,應將鏟運機停放在平坦地面,并應將鏟斗落在地面上。液壓操縱的鏟運機應將液壓缸縮回,將操縱桿放在中間位置,進行清潔、潤滑后,鎖好門窗。

17.非作業(yè)行駛時,鏟斗必須用鎖緊鏈條掛牢在運輸行駛位置上,機上任何部位均不得載人或裝載易燃、易爆物品。

18.防止由于偶發(fā)因素可能使鏟斗失控下降,造成嚴重事故,修理斗門或在鏟斗下檢修作業(yè)時,必須將鏟斗提起后用銷子或鎖緊鏈條固定,再用墊木將斗身頂住,并用木楔楔住輪胎。

審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并保存(一式三份。接受交底人一份、交底人一份、安全員一份)。

篇3:拖式鏟運機:安全操作技術交底

1.作業(yè)前,應查明施工場地明、暗設置物(電線、地下電纜、管道、坑道等)的地點及走向,并采用明顯記號表示。嚴禁在離電纜1m距離以內(nèi)作業(yè)。

2.拖式鏟運機牽引用拖拉機的使用應符合JGJ33—200.1第5.4節(jié)推土機的有關規(guī)定。

3.鏟運機在符合JGJ33—20**附錄D的四類土壤作業(yè)時,應先采用松土器翻松。鏟運機作業(yè)區(qū)內(nèi)應無樹根、樹樁、大的石塊和過多的雜草等。

4.鏟運機行駛道路應平整結實,路面比機身應寬出2m。

5.作業(yè)前,應檢查鋼絲繩、輪胎氣壓、鏟土斗及卸土板回縮彈簧、拖把萬向接頭、撐架以及各部滑輪等;液壓式鏟運機鏟斗與拖拉機連接插座與牽引連接塊應鎖定,各液壓管路連接應可靠,確認正常后,方可啟動。

6.開動前,應使鏟斗離開地面,機械周圍應無障礙物,確認安全后,方可開動。

7.作業(yè)中,嚴禁任何人上下機械,傳遞物件,以及在鏟斗內(nèi)、拖把或機架上坐立。

8.多臺鏟運機聯(lián)合作業(yè)時,各機之間前后距離不得小于lOm(鏟土時不得小于5m),左右距離不得小于2m。行駛中,應遵守下坡讓上坡、空載讓重載、支線讓干線的原則。

9.在狹窄地段運行時,未經(jīng)前機同意,后機不得超越。兩機交會或超越平行時應減速,兩機間距不得小于0.5m。

10.鏟運機上、下坡道時,應低速行駛,不得中途換擋,下坡時不得空擋滑行,行駛的橫向坡度不得超過6°,坡寬應大于機身2m以上。

11.在新填筑的土堤上作業(yè)時,離堤坡邊緣不得小于1m。需要在斜坡橫向作業(yè)時,應先將斜坡挖填,使機身保持平衡。

12.在坡道上不得進行檢修作業(yè)。在陡坡上嚴禁轉(zhuǎn)彎、倒車或停車。在坡上熄火時,應將鏟斗落地、制動牢靠后再行起動。下陡坡時,應將鏟斗觸地行駛,幫助制動。

13.鏟土時,鏟土與機身應保持直線行駛。助鏟時應有助鏟裝置,應正確掌握斗門開啟的大小,不得切土過深。兩機動作應協(xié)調(diào)配合,做到平穩(wěn)接觸,等速助鏟。

14.在下陡坡鏟土時,鏟斗裝滿后,在鏟斗后輪未到達緩坡地段前,不得將鏟斗提離地面,應防鏟斗快速下滑沖擊主機。

15.在凹凸不平地段行駛轉(zhuǎn)彎時,應放低鏟斗,不得將鏟斗提升到最高位置。

16.拖拉陷車時,應有專人指揮,前后操作人員應協(xié)調(diào),確認安全后,方可起步。

17.作業(yè)后,應將鏟運機停放在平坦地面,并應將鏟斗落在地面上。液壓操縱的鏟運機應將液壓缸縮回,將操縱桿放在中間位置,進行清潔、潤滑后,鎖好門窗。

18.非作業(yè)行駛時,鏟斗必須用鎖緊鏈條掛牢在運輸行駛位置上,機上任何部位均不得載人或裝載易燃、易爆物品。

19.修理斗門或在鏟斗下檢修作業(yè)時,必須將鏟斗提起后用銷子或鎖緊鏈條固定,再用墊木將斗身頂住,并用木楔楔住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