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回填土工安全操作規程
1.用料斗吊運混凝土要密切與信號工配合好,料斗內放料不得過滿,在料斗接近下料位置時,下降速度要慢,要穩住料斗,防止料斗碰擠人。
2.操作人員振搗混凝土時,需戴絕緣手套,防止漏電、觸電事故。
3.在高空尤其是在外墻邊緣操作時,應預先檢查架子是否穩固,腳手架是否鋪嚴,在無探頭板,防護欄桿是否安全可靠,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后再進行操作。作業時應系好安全帶。
4.用手推車運輸混凝土時,要隨時注意防止撞人、擠人,在平地運輸時前后小車距離不小于2米,坡道運輸時不小于10米。
5.在槽(坑)內澆筑混凝土時,由于施工中機械等振動因素不得隨意取掉土壁的支撐,防止塌方砸人并設專人對邊坡進行監護。
6.在溝槽內回填土,先要檢查槽(坑)邊是否有裂縫。發現有不安全因素要及時處理。在基槽下的操作人員要戴好安全帽,用小車向下卸料時,小車不得撒把,在邊槽處應加橫木方擋掩,防止小車滑落砸人。
7.使用蛙式打夯機時,要有專人負責移動電線,操作人員要戴絕緣手套,電閘箱應隨時移到適當位置,在下班后打夯機要用防雨材料蓋好,要拉閘斷電。
8.打灰土時,石灰要堆放在遠離樹木、草垛和電線桿等易燃物品的地方,防止石灰發熱造成自然火災。
9.在悶灰時戴好必要的防護用品,站在灰堆上操作時,腳下需墊木板,插放水管化灰時,臉部不要正對水眼,防止灰塊突然爆發,灰沫飛濺傷人。
10.布料桿在使用和存放時要用繩索從多個方面的拉接固定,使用中出料軟管不得與鋼管對接混用,布料桿吊運時要鎖牢并保持平?。
篇2:住院部建筑回填土工程施工方法
住院部建筑回填土工程的施工方法
1、一般要求
*填土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夯實質量,在夯實前須先做擊實試驗,以得到符合密實度要求條件下的最優含水量和最少夯實遍數。
*土料含水量以手握成團,落地開花為宜。粘性土施工含水量與最優含水量之差控制在-4%~+2%范圍內,砂石料含水量控制在8%~10%。
2、主要施工機具一覽表表2
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備注
1木夯個
2蛙式打夯機臺10
3手推車輛30
4篩子(孔徑40~60mm)套5用于肥槽及室內素土夯實
5篩子(孔徑6~10mm和16~20mm兩種)套5用于3:7灰土
6木耙把10
7鐵鍬(尖頭及平頭)把50
82m靠尺根5
9膠皮管米50~100
10小線或細鐵絲米若干
11鋼尺米50
12木折尺根10~20
3、施工部位表3
序號回填部位回填要求
1地下二層素土、3:7灰土
2室外素土
4、允許偏差項目表4
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1頂板標高±15用水準儀或拉線尺量檢查
2表面平整度20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5、質量控制要點
*分層鋪攤,每層鋪土厚度應根據土質密實度要求和機具性能確定,每層鋪土厚度為200-250mm,為了保證灰土回填質量,每層標線設在護坡樁上或柱子上,同層施工縫按規定留踏步槎。每層鋪攤后隨之耙干。
*灰土配比準確,摻和均勻。
*控制好含水率。
*填土每層至少夯打三遍,打夯應一夯壓半夯,夯夯相連、行行相接,縱橫交叉,并且嚴禁用水澆。
*回填土每層回填實后,應按規范規定進行環刀取樣,測出土的質量密度,達到要求后,再進行上層的鋪土,填土全部完成后,進行表面拉線找平。
*做好天氣預報,防止雨淋。
篇3:住宅樓回填土工程施工方法
住宅樓回填土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工程回填土方施工時,事先確定夯填的先后順序、分層厚度,辦理相關的隱蔽驗收手續等,再進入其下一步施工。
1、填土方法
(1)用手推車送土,以人工用鐵鍬、耙、鋤等工具進行回填。
(2)從場地最低部分開始,自下而上分層鋪填,每層虛鋪厚度不大于30cm。
(3)管道回填應在兩側用細土同時均勻回填、夯實,防止管道中心線位移。
2、填土夯實方法
(1)填土應盡量采用同類土填筑,并宜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優含水量范圍內。
(2)填土應預留一定的下沉高度,以備在行車、堆重或干濕交替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土體逐漸沉落密實。
(3)打夯前應將填土初步整平,打夯要按一定方向進行,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兩遍縱橫交叉,分層夯打。
(4)基坑回填應在相對兩側或四周同時進行回填夯實。
3、壓實排水要求
(1)填土層如有滯水時,應在四周設置排水溝和集水井,將水排出。
(2)已填土如遭水浸,應反稀泥鏟除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
(3)填土區應保持一定橫坡,或中間稍高兩邊稍低,以利排水。當天填土應在當天壓實。
4、回填土質量控制與檢驗
對有密度要求的填方,在夯實后要對每層回填土的質量進行檢驗。一般采用環刀法取樣測定土的干密度,求出土的密實度,符合設計要求后,才能填筑土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