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通風機的安裝及維修2
第23條葉片校正時,應按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校正各葉片的角度,并鎖緊固定葉片的螺母,如需將葉片自輪轂上卸下時,必須按打好的字頭對號入座,防止位置錯亂破壞轉子平?。如葉片損壞需更換時,在葉片更換后,必須鎖緊螺母并符合設備技術文件規定的要求。
第24條主軸和軸瓦組裝時,應按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進行檢查。
第25條葉輪與主體風筒(或機殼)間的間隙應均勻分布并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其對應兩側的半徑間隙之差如無規定時可按表V-2.1的規定執行。葉輪與主體風筒間的對應兩側半徑間隙之差表V-2.1葉輪直徑(毫米)≤600>600~1200>1200~2000>2000~3000>3000~5000>5000~8000>8000對應兩側半徑間隙之差不應超過(毫米)±0.5±1±1.5±2±3.5±5±6.5
第26條主體風筒上部接縫或進氣室與機殼、靜子之間的連接法蘭以及前后風筒和擴壓器的連接法蘭均應對中貼平,接合嚴密。前、后風箱和擴壓器等應與基礎連接牢固,其重量不得加在主本風筒(或進氣室)上,防止機體變形。
第27條羅茨式和葉氏式鼓風機的清洗、拆卸和裝配應符合下列要求:一、清洗齒輪箱及其齒輪;二、檢查轉子和機殼內部;三、清洗潤滑系統使其暢通、清潔。
第28條轉子與轉子間(包括正、反兩個方面)、轉子與機殼間、轉子與墻板間的間隙均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第29條風機應用成對斜墊鐵找平,軸的縱向不水平度不應超過0.2/1000。
第30條離心鼓風機和壓縮機的清洗、拆卸和裝配應符合下列要求:一、各機件和附屬設備均慶清洗干凈,其接合面防銹油脂除去后,應涂以潤滑層加以保護(特殊要求者例外);二、機殼垂直中分面不應拆卸清洗(筒型結構的機器按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執行),擴壓器、回流器和軸承箱等清洗時可不拆卸;三、潤滑系統、密封系統中的油泵、過濾器、油冷卻器和安全閥等應拆卸清洗,除油冷卻器外其斜均可不單獨試壓;四、氣體調節裝置和氣體冷卻系統應拆洗干擾,其受壓療分一般可進行試壓;如有特殊要求者,應按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進行嚴密性試驗。
第31條離心鼓風機和壓縮機找平時,應符合下列要求:一、直聯機組找平時,縱向用水平儀在軸上測量,不水平度不應超過0.03/1000;橫向用水平儀在機殼中分面上測量,不水平度不應超過0.1/1000;二、有增速器的機組找平時,縱向用水平儀在軸頸上測量,不水平度不應超過0.02/1000;橫向用水平儀在下機殼的水平中分面上測量(見圖V-2.1),不水平度不應超過0.1/1000;整個機組的找正一般均以增速器為基準進行。
第32條底座或整體機組安裝時應符合下列要求:一、按機組的大小選用成對斜墊鐵,對轉速超過3000轉/分的機組,各塊墊鐵之間、墊鐵與基礎、底座之間的接觸面積均不應小于接合面的70%,局部間隙不應大于0.05毫米;二、每組墊鐵選配后應成組放好,并作出標記防止錯亂;三、底座如為數塊組成者,應按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核對機殼和軸承座等地腳螺栓的位置是否相符;四、底座上導向鍵(水平平鍵或垂直平鍵)與機體間的間隙應均勻,并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如無規定時,健在裝配的鍵槽內的過盈應為0.01~0.02毫米;在對應可滑動的鍵槽內兩側間隙的部屬C1+C2應為0.04~0.08毫米,頂間隙c應為0.5~1.0毫米,埋頭螺釘低于健a為0.3~0.5毫米(見圖V-2.2)。
第33條軸承座和下機殼裝在底座上時,應符合下列要求:一、軸承座與下機殼為整體的機組,應將機體的下半部裝在底座上,同時以軸承孔為基準,找平(有增速器的機組一般以增速器為基準進行上述工作);二、軸承座與下機殼不是一體的機組,軸承座應先裝在底座上,同時以軸承孔為基準找平,校正下機殼與主軸軸心線的不同軸度(有增速器的機組,一般以增速器為基準進行上述工作);三、有導向鍵的軸承座或下機殼上的錨爪與底座相連接的螺栓應正確固定,螺栓與螺孔間的間隙和螺母與機座間的間隙,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無規定時,螺母與機座間的間隙c一般可以為0.03~0.06毫米(見圖V-2.3)。四、軸承座與底座間,或下機殼的錨爪、軸承座與底座間,應緊密貼合,未擰緊螺栓前用塞尺檢查其局部間隙、對轉速不高于3000轉/分的機組不大于0.05毫米,高于3000轉/分的機組不應大于0.04毫米。注:機座指軸承或下機殼的錨爪。
篇2:通風空調系統離心通風機安裝要求
通風空調系統離心通風機安裝要求
1、機殼和軸承箱拆開并將轉子卸下清洗,但電動機直聯傳動的風機不拆卸清洗;
2、軸承的冷卻水管路暢通并對整個系統進行試壓;試驗壓力如設備技術文件無規定時,一般不低于0.4MPa;
3、清洗和檢查調節機構,其轉動靈活。
4、整體機組的安裝,直接安置在基礎上用成對斜墊鐵找平。
5、現場組裝的機組,底座上的切削加工面妥善保護,沒有銹蝕或損傷,底座放置在基礎上,用成對斜墊鐵找平。
6、風機底座有直接安裝在基礎上和安裝在減震裝置上兩種。減震器有JG型剪切減震器、Z型圓錐型減震器及TJ1型彈簧減震器等。
⑴減震器安裝時,除要求地面平整外,注意各組減震器承受荷載的壓縮量應均勻,不得偏心;安裝后采取保護措施,防止損壞。安裝時按設計要求選擇和布置;如安裝后各減震器仍有壓縮量或受力不均勻,根據實際情況移動到適當的位置。
⑵通風機如直接安裝在基礎上,其基礎各部位尺寸符合設計要求,預留孔灌漿前清除雜物,將通風機用成對斜墊鐵找平,最后用細石混凝土灌漿。灌孔混凝土的標號比基礎高一級,并搗固密實,地腳螺栓不準歪斜。
⑶通風機地腳螺栓帶有墊圈和防松螺母,防止運行時的振動將螺母振脫。輸送產生凝結水的潮濕空氣通風機,機殼底部安裝一個直徑為
12-20mm的放水閥或水封管。通風機的葉輪旋轉后,每次都不停留在原來位置上,并不得碰殼。安裝后的允許偏差如表8-4-2所列。
風機安裝允許偏差(mm)表8-4-2
中心線的平面
位移
標高
皮帶輪輪寬中心平面位移傳動軸水平度聯軸器同心度
縱向
橫向
徑向位移
軸向傾斜
10±1010.2/10000.3/10000.050.2/1000
注:傳動軸水平度,縱向水平度用水平儀在主軸上測定,橫向水平度用水平儀在軸承座的水平中分面上測定。
7、電動機水平安裝在滑座上或固定在基礎上。電動機的找正找平以裝好的通風機為準。當用三角皮帶傳動時,電動機可在滑軌上進行調整,滑軌的位置應保證通風機和電動機的兩軸中心線互相平行,并水平地固定在基礎上?;壍姆较虿荒苎b反。
用三角皮帶傳動的通風機和電動機兩軸的中心線間距和皮帶的規格符合設計要求。安裝皮帶時,使電動機軸和通風機軸的中心線平行,皮帶的拉緊適當,以用手敲打已裝好的皮帶中間,稍有彈跳為準。
8、軸瓦研刮前先將轉子軸心線與機殼軸心線校正,同時調整葉輪與進氣口間的間隙和主軸與機殼后側板軸孔間的間隙,使其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9、軸和軸瓦組裝時應按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進行檢查。軸承蓋與軸瓦間保持0.03-0.07mm的距離(測量軸瓦的外徑和軸承座的內徑)。
10、機殼組裝時,應以轉子軸心線為基準找正機殼的位置,并將葉輪進氣口與機殼進氣口間的軸向和徑向間隙調整至設備技術文件規定的范圍內,同時檢查地腳螺栓是否緊固。其間隙值如設備技術文件無規定時,一般軸向間隙應為葉輪外徑的1/100,徑向間隙應均勻分布,其數值應為葉輪外徑的1.5/1000~3/1000(外徑小者取大值)。調整時力求間隙值小一些,以提高風機效率。
11、離心通風機找正時,風機軸與電動機軸的不同軸度:徑向位移不超過0.05mm;傾斜不超過0.2/1000。
12、動軸承裝配的風機,兩軸承架上軸承孔的不同軸度,待轉子裝好后,以轉動靈活為準。
篇3:離心式通風機安全操作規程
1.崗位危險源崗位危險源一覽表序號工藝(作業)活動危險源可能導致的事故或職業病是否重大危險源1離心式通風機作業未使用安全防護用品物體打擊否2地面、通道上有油污、積水或者雜物絆倒、滑跌跌傷、摔傷否3夏季長時間高溫作業中暑否4轉動設備無防護機械傷害否5高噪音場所未戴耳塞損害聽覺系統否
2.適應范圍適用于鍋爐附屬設備離心式通風機的操作和維護。3.作業前的檢查和準備工作3.1關閉調節門或將變頻器開度處于零位;3.2檢查機殼內、聯軸器附近、傳動帶防護裝置等處,應無妨礙轉動的雜物;3.3檢查軸承油水箱的油位是否正常油位;3.4檢查電器線路及儀表是否正常;3.5檢查引風機冷卻部份是否正常;3.6聯軸器傳動部分必須有防護罩;3.7檢查基礎地腳螺栓,應保證緊固,起動前用手轉動葉輪一次至二次,確認葉輪無卡住和摩擦聲;4.作業中的操作和注意事項4.1風機啟動正常后,調整調節門或變頻器開度,直至達到要求負荷,運轉過程中軸承溫升不超過周圍環境溫度40℃,軸承表溫不高于70℃;4.2發現風機有劇烈的噪聲、振動、撞擊、軸承溫度劇烈上升等反?,F象,必須緊急停車,查明原因;4.3在風機的開車、停車或運轉過程中,發現不正常現象,應立即停車并進行檢查;4.4對檢查發現的小故障,應及時查明原因,排隊故障,發現大故障時,應立即進行檢修;4.5對溫度計及油標的靈敏性定期檢查;4.6發現流量過大,不符合使用要求或短時間內需要較小的流量時,利用調節門或變頻器進行調節;4.7除每次拆修后應更換潤滑油外,正常情況下3-6月更換一次潤滑油;4.8風機安裝在室外,要有防雨和防凍措施;4.9對風機設備的修理,嚴禁在運轉中進行;4.10發現聯軸器減振膠圈打爛或傳動膠帶拉長,形成打滑現象應及時調整或更換。5.作業結束后的工作5.1關閉調節門或將變頻器調整旋鈕關至最小,關閉風機電源;5.2關閉冷卻水;5.3清除葉片上的積灰,污垢并檢查葉輪,葉片是否磨損、變形。5.4保持風機的外觀清潔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