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勞動防護用品用具和保健品發放管理制度
公司勞動防護用品(具)和保健品發放管理制度
一、目的
為了合理發放,使用員工個人防護用品,以保護員工安全和健康,有利于工作順利進行,根據國家勞動部及省“員工個人防護用品發放標準”并結合本公司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圍
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為免遭或減輕事故傷害和職業危害的個人隨身穿(佩)戴的防護用品包括:防護眼鏡、防毒、防塵口罩、特種手套、防護鞋、頭盔、工作服等,上述用具必須按需配備并妥善保管,加強管理及正確使用。
三、內容
1.員工防護用品是一種勞動保護輔助措施,必須按崗位發放,不能把勞動防護用品當作生活福利品發放。
2.享受勞動保護用品的員工,一律依據部門核定名單發放。
3.從事多種作業員工的防護品,應按其主要作業工種標準發放。
4.變動工種,應根據需要調整其防護用品。
5.員工上崗前應佩戴本崗位配發的勞動防護用品,對于員工不佩帶或不愛護勞動保護用品,安全管理人員有權作出處罰。
6.防護用品在使用過程中損壞的,必須馬上到主管處登記,并換領新的防護用品。
7.防護器具應定點存放在防護用品專柜里面,并由使用人負責保管,由企業安全委員會每兩月定期校驗一次。
9.企業設置了應急救援器材專柜,以備緊急情況下使用,非緊急情況員工不得動用。
四、相關記錄
《勞動防護用品發放臺帳》
《防護用具檢查維護卡》AQ-BZH30
篇2:酒店食品消毒品等用品用具索證與驗收儲藏制度
酒店食品、消毒品等用品用具索證與驗收儲藏制度
1、所售的飲料、酒水、點心、干果、茶葉、咖啡等食品,消毒品、用品必須進行索證管理,索取產品產地的衛生許可證和有效檢驗證明或化驗單,其衛生質量應符合國家衛生標準。
2、經營采購保健食品時,必須索取衛生部發放的《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和產品有效檢驗合格證或化驗單,進口保健食品應索取《進口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及口岸進口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機構的檢驗合格證。
3、定型包裝食品的名稱應當準確、科學,標簽、說明書和廣告內容須有中文標示,必須真實,不得有療效宣傳。食品的最小包裝上必須標注生產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日期。
4、食品柜內不得同時出售與食品無關的其他商品。食品必須專柜存放,嚴防交叉污染。條件儲藏食品必須配備相適宜的冷藏保鮮設施。
5、對于入庫的各種食品原料和成品要對供貨單位、品名、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進貨日期進行驗收登記。
6、各種食品原料和成品、消毒品、用品上庫時,按照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早進早出,以避免庫存而致食品過期。發現腐敗變質、超過保質期等《食品衛生法》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及時處理禁止食用。
7、食品庫房內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食品應上架存放,食品離墻離地各15cm。設立防鼠、防蠅、防塵、防潮設施,保持通風,防止食品發霉和生蟲。
8、消毒品、用品應設獨立的庫房進行儲存,儲存環境應符合產品的要求,并依據先進先出的原則進行出庫管理。
9、各庫房應建立完整的臺帳,記錄儲存物品的種類、規格、數量、入庫及出庫的信息,并對有特殊儲存條件的物品建立儲存條件定期檢測表單,定時檢測儲存環境,保證物品的質量安全。
篇3:游泳池公共用品用具衛生消毒制度
游泳池公共場所用品用具衛生消毒制度
1、公共場所使用的用品用具及一次性用品必須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重復使用品、用具使用前洗凈消毒,按衛生要求保管,一次性用品嚴禁重復使用。
2、公共場所必須設有專用公共用具洗消間和洗消設施,并有明顯的標志,公用毛巾布草、浴盆、臉盆、腳盆、拖鞋每客人用后必須嚴格按照一洗二過三消毒的程序進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
3、設有毛巾布草供應的公共場所必須設專用布草間(柜)和專用臟布草回收間,干凈布草間內設有帶門專用布草柜,布草分內存放。
4、公共場所各內用品用具的運輸才用密封的方式進行,分有干凈和骯臟用品用具的運輸工具和容器。
5、公共場所有健全的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和保潔制度。
6、公共場所的各內用品用具數量配備足夠能供應周轉用,一般不少于滿負荷量的三倍量。
7、公共場所的用品用具符合《公共場所用品衛生標準》(ws205-20**)和相應各類場所的相關衛生要求。
8、公共場所內用于用品用具清洗消毒的藥物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衛生要求。
9、禁止出租游泳衣、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