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業企業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制度

工業企業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4376

工業公司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制度

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制度規定了易燃易爆物品的裝運、貯存、領用的安全管理要求。

本制度適用于本公司各單位裝運、貯存領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

2、引用標準

《危險點安全管理制度》

3、術語

3.1燃燒材料

在空氣中受到火燒或高溫作用時,能立即起火燃燒,且火源移走后仍繼續燃燒的材料。

3.2易燃液體

閃點小于或等于45℃的液體。

3.3可燃液體

閃點大于45℃的液體。

3.4閃點

液體揮發出的蒸氣與空氣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夠閃燃的最低溫度。

3.5爆炸下限

可燃蒸氣、氣體或粉塵與空氣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即能發生爆炸的最低濃度。

4、易燃易爆品危險性分類

(1)閃點≤28℃的液體為甲類,28℃<閃點≤60℃的液體和易燃危險固體為乙類,閃點≥60℃的可燃液體和可燃固體為丙類。

4.1本公司常用的易燃易爆品如下:

4.1.1甲類

a.石油醚(60-90)―閃點-21.7℃;

b.石油醚(90-120)―閃點-21.7℃;

c.苯―閃點4.44℃;

d.工業甲醇―閃點11℃;

e.異丙醇―閃點11.67℃;

f.無水甲醇―閃點12℃;

g.二氯乙烷―閃點13℃;

h.丙酮―20℃。

4.1.2乙類

a.乙酸酐―閃點49.4℃;

b.鋁粉―粉塵爆炸濃度范圍為35--301g/m3。

4.1.3丙類

a.三氟化硼乙醚―閃點63.9℃

b.二乙醇胺―閃點146℃

c.間苯二甲酰氯―閃點280℃

4.2對于各類物品,應根據其易燃易爆危險性的特征采取措施,加強管理。

4.3甲、乙兩類物品是本公司生產所用物品安全管理的重點,對于其運輸、裝卸過程及儲存現場應按《危險點安全管理制度》進行管理。

5、裝卸運輸要求

5.1裝運易燃易爆物品時,應事先進行嚴密檢查,發現容器和包裝物損壞、不牢固或滲漏時,必須進行重裝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后,方可裝運。

5.2易燃易爆物品不得和其它可燃物品混合裝運。

5.3互相接觸容易引起燃燒,爆炸的物品不得混合裝運。

5.4受陽光照射后容易發生燃燒、爆炸的物品,裝運時應采取防止陽光照射的措施。

5.5遇水燃燒的物品,裝運時應采取防水的措施。

5.6裝運過易燃易爆物品的運載工具,應徹底清除遺留物。

5.7進入易燃易爆物品庫區的汽車,應按庫區要求安裝汽車排氣管火星熄火器。

5.8載運易燃易爆物品的車輛,不得同時載客。

5.9裝卸易燃易爆物品時,應輕搬、輕放、防止撞擊、摩擦、翻滾、拖拉、重壓、傾倒。

5.10嚴禁隨身攜帶易燃易爆物品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將易燃易爆物品放在行李、包裹中托運。

5.11到外地運輸易燃易爆物品時,應事先向公安、消防部門辦理運輸許可證。

6、貯存要求

6.1易燃易爆物品應該分類貯存在專門地點,不得與其它物資混合貯存。

6.2貯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庫房和場地,應保持陰涼、通風、干燥、電氣設施應符合防爆要求,不準架設臨時性電路,工作結束或下班,應進行防火檢查,切斷電源。

6.3對互相接觸容易引起燃燒、爆炸的物品及滅火方法不同的物品,應隔離存放。

6.4遇水容易發生燃燒、爆炸的物品,不得存放在潮濕或容易積水的地點。

6.5受陽光照射容易發生燃燒、爆炸的物品,不得存放在露天或者高溫的地方,必要時,應采取降溫及隔熱措施。

6.6性質不穩定,容易分解變質引起燃燒、爆炸的物品,由保管人定期進行檢查,并有檢查記錄,防止自燃爆炸。

6.7易燃易爆物品的包裝、容器應完好無損,如發現破損、滲漏,必須立即進行安全處理。

6.8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庫房、場地,必須有各種安全管理制度,如巡回檢查制度、物品保管領用制度、防火規定等,做到各種原始記錄完整。

6.9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地點,應配備品種數量充足的消防器材,并經常處于良好狀態。

6.10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地點應有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語和“嚴禁煙火”的標志。

6.11不準在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庫房、場地附近進行可能引起火災的作業,特殊情況,須經經營部同意,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

6.12氫氣瓶、乙炔氣瓶嚴禁與氧氣瓶混合存放,不得靠近熱源,與明火作業地點的距離不小于10米。

7、領用要求

7.1申請領用易燃易爆物品,必須寫明物品的名稱、牌號、規格、數量及技術要求,辦理領用手續,妥善管理。

7.2各單位應嚴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現場存放總量,試驗、研究用料每種數量不得超過10Kg;生產用料每種數量不得超過200kg,現場存放應符合本制度第6條有關要求。

8、火災撲救

8.1易燃易爆物品的裝運、保管、領用人員應了解物品的火災危險性特征,掌握相應的撲救常識,學會使用滅火器材。

8.2對于易燃易爆物品引起的火災,應根據物品的火災危險特性采取相應的撲救方法和滅火器材進行撲救。

8.2.1金屬鉀、鈉、鈣、鎂、鈦、鋁粉及電石等各種忌水的物質不能用水滅火。

8.2.2比水輕、不溶于水的易燃和可燃液體,須采用泡沫滅火,若不夠時可用噴霧水和二氧化碳及干粉滅火。

8.2.3比水重、不溶于水的易燃和可燃液體可以用水滅火,亦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及干粉滅火。

8.2.4溶于水

的易燃和可燃液體可以用泡沫、二氧化碳及干粉滅火。

8.2.5對粉塵狀固體著火,不能用密集水流滅火,應該用二氧化碳、氮氣或霧水滅火,鋁粉用細砂滅火。

8.2.6對于其它固體物質著火,可以用水,亦可用其它滅火劑滅火。

8.2.7撲救氣體火災時,首先要切斷、堵塞氣體來源,并用密集水流或二氧化碳、氮氣滅火。滅火時人要站在上風處。

9、廢物處理

9.1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易燃易爆產物及報廢物品應妥善處理,不得隨便傾倒、拋棄。

9.2需要公司集中處理的易燃易爆廢物由經營部會同產生廢物的單位區分不同情況進行處理。

10、獎懲

10.l各單位應每月進行撿查。保管人應經常進行檢查。經營部不定期進行檢查。

10.2對于違犯本制度,造成事故的責任單位和個人,視情節和損失程度進行處罰。

11、動火規定

11.1易燃、易爆工房嚴禁煙火,不準使用電爐和其它明火熱源。生產用電爐應有準用證。

11.2易燃、易爆工房進行生產期間,工房內嚴禁進行施焊或動用明火。

11.3易燃、易爆工房因工作需要進行明火作業時,首先由生產單位的安全員自查,確認符合動火條件時,向公司經營部提出申請,經經營部有關人員現場檢查后辦理動火手續。

11.4焊工和其他動火人員在作業前要熟悉現場環境,如發現不符合安全要求,不能作業。

1.1焊工和其他作業人員在未接到動火證前不準作業,現場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有權拒絕作業。

附:動火證

篇2:車站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管理制度

一、首先門衛人員要做好宣傳工作,并及時制止“三品”進入車站。

二、車場安全員做好旅客,駕售人員宣傳工作,及時制止“三品”上車,并報告保衛科。

三、售票員、驗票員做好宣傳工作,及時制止并報告保衛科。

四、駕乘、隨車售票員、車輛租憑人勸阻旅客攜帶“三品”上車,并報告保衛科。

五、售票員做好宣傳工作,嚴禁車輛攜帶“三品”。

六、車輛出站時,嚴格檢查,杜絕“三品”上車,形成群防群治,各層次、多網絡嚴查“三品”。

篇3:物品人員車輛進出管理制度

一、目的

為了維護公司安全,加強對工作期間出入公司人員、物品、車輛的管理,明確工作期間出入公司的要求和流程,特制定本辦法。

二、范圍

適用于出入公司人員、物品、車輛的管理。

三、職責

3.1行政部:負責本辦法制定、修改、廢止之起草工作及出入核準;

3.2各部門:負責出入公司人員、物品、車輛信息資料的審核工作;

3.3總經理:負責本辦法制定、修改、廢止之核準。

四、定義

五、人員出入管理制度

5.1人員進入公司規定

5.1.1公司員工在進入公司大門時須佩帶廠牌;無廠牌者需到保安處登記,當月累計超過三次不佩帶廠者扣5元/次的負激勵;公司員工上班期間離開公司的需到保安處登記或出示《人員放行條》;

5.1.2所有外來人員進廠時在保安室將日期、單位名稱、事由等信息登記注明;保安填寫《來客業務接洽登記表》交給來訪人員;

5.1.3所有人員嚴禁赤膊、穿著怪異或衣冠不整者進入大門。否則,保安人員有權不予以進入;

5.1.4騎自行車或者摩托進入大門的,下車推行,按要求把車停放在指定的車輛停放點停放;

5.1.5住公司宿舍的員工,晚上23:30時后禁止出入大門,保安人員有權詢問原因并登記,報告行政部并將處5元/次的負激勵;

5.2人員外出公司規定

5.2.1所有員工工作期間不論因公、因私外出,應出示《人員放行條》經部門核簽后送交保安室,保安簽注實際外出時間;如有攜帶物品或使用公司車輛的需填寫《物品/車輛放行條》、《派車單》(《派車單》填好后需由行政部簽字);

5.2.2員工因公、因私事外出回廠時員工需交《人員放行條》至保安室,保安人員簽注回廠時間,并轉送行政部歸檔以備核對考勤記錄。若發現異常情況,保安應立即通知行政部聯系所屬部門進行處理;注:后續《出差單》作廢,在《人員放行條》上注明出差即可;

5.2.3員工工作期間因故請假外出者,應按程序、規定向所屬部門辦理請假手續后填寫《人員旅行條》、《物品/車輛放行條》并按照以上5.2.1或5.2.2的規定操作執行;

5.2.4所有外來人員,外出時保安須查驗(進廠的日期、名字、單位名稱、車號、事由、隨車物品情況、進公司時間、到達部門)、確認后,方可放行。

5.2.5員工因辭職等情況需攜帶物品出門的,須出示《物品/車輛放行條》,門衛對其行李物品作例行性檢查,確認無公司物品的,方可放行。注:因被公司開除員工任何時間禁止進入公司;

5.2.6其它補充規定:如人員進出未按規定程序執行,私自放行的,要扣除當班保安人員50元/次的負激勵。

六、物品進出管理制度

6.1公司物品

6.1.1公司物品進廠,保安須詳細檢查,如有危險品、易燃易爆品、兇器等,禁止進廠并須報告上級處理;

6.1.2所有的原物料(退貨、委外)/半成品/樣制件/成品出廠,須經倉庫填寫《物品/車輛放行條》主管核準;保安才予以放行;

6.1.3保安按單查驗、確認物品,如有不符應查實或反饋上級部門處理;如未有《物品/車輛放行條》或放行條審批不齊全而私自放行的,扣當班保50元/次,給公司造成損失的需承擔責任50%,直屬上司處罰損失金額的30%;

6.1.4公司物品如有員工、供應商或客戶需帶走(注:不歸還的,如樣品件),行政辦公用品須經行政經理簽字,原材料必須經由采購經理簽字,成品必須經由總經理或副總批準,否則不予以帶走。

6.1.5不經程序私自帶走公司物品者屬偷盜行為,一經查處必重罰;情節嚴重者將送交公安機關處理。

6.2非公司物品

6.2.1個人行李進廠,如有貴重且同公司內有相同的物品(如:電腦、筆記本、電扇等)時需在進廠時登記(以便物品放行時保安查驗、確認);

6.2.2個人物品出廠時需填寫《物品/車輛放行條》經部門及行政部審核,放行時,保安對實物與《物品/車輛放行條》所寫的物品進行核對無誤后,方可放行;

6.2.3工程承包商、協作廠商及其他業務往來的廠商或個人攜帶的工具、機器、物品等應于進廠時先到保安室登記攜帶物品清單,出廠時憑《物品/車輛放行條》核對無誤后放行;

七、車輛進出管理規定

7.1公務車輛

7.2.1?公司小車主要是用來接送公司客戶和公司人員外出公干。小車使用由部門用車人員提前半天填寫《派車申請單》,部門負責人審核后,交行政部批準;車輛外出時,司機把《派車申請單》交大門保安檢查、登記后才準放行,如有物品需同時出示《物品/車輛放行條》;

7.2.2?用車申請須明確寫明事由;如果借公用之名,辦私事者,一經查實處200元/次的負激勵;

7.2.3?公務車司機,務必遵守交通規則安全駕駛;如因司機違規操作導致的意外事故,待保險公司賠付后當事人應承擔全部責任;如有扣分由當事司機承擔,扣款公司、個人各出一半。

7.2.4?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與總經理指定人員的車輛無需檢查及登記;

7.2來訪車輛

7.2.1?來訪小車、廠商貨車或其它車輛,應先在保安室《外來人員車輛登記薄》登記,登記后才予以進入并按要求停放車輛;

7.2.2?廠商貨車離廠時必須憑簽字的《物品/車輛放行條》放行,如有物品按6.1.2、6.13文件執行;注:來訪小車無需車輛放行條;

7.2.3?車輛外出若保安未根據《物品/車輛放行條》進行檢查或執行不力而讓車輛違規出廠的,50元/次的負激勵,給公司造成損失的需承擔責任50%,直屬上司處罰損失金額的30%;

7.3安全行車規定

7.3.1?上車時做好行駛前檢查,確保不帶故障出車;

7.3.2?工作時間內不得飲酒,嚴禁酗酒和酒后開車;

7.3.3?開車時謙虛謹慎不出風頭,不逞英雄;

7.3.4開車時盡量做到少說話或不說話,接送客戶時盡量不要接聽電話;

八、相關文件

表格編號

文件名稱

電子檔表格附件

HM-FM-061

外來人員車輛進出登記表

HM-FM-063

人員放行條

HM-FM-064

物品車輛放行條

HM-FM-065

派車申請單

HM-FM-066

來客業務接洽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