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成本戰略實現規劃標準解釋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成本戰略實現規劃標準解釋

2024-07-10 閱讀 6718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官方解釋:成本戰略實現規劃

標準條文

組織應在成本戰略實施前對成本戰略的實現過程進行規劃,形成文件加以實施和保持,以確保成本戰略的實現過程在受控狀態下進行。

成本戰略實現規劃應明確:

a)戰略實現周期;

b)與戰略實現相關的組織機構、團隊要求和各類人員的職責和權限;

c)確保戰略實現和戰略實現過程有效實施所需的機制、資源、途徑和方法;

d)戰略部署、階段性目標、計劃和時間表以及一致性的行動要求;

e)如何評價戰略實現的方式和方法;

f)記錄要求。

目的和意圖

本要素條款規定了對成本戰略實現的要求。制定出一個好的成本戰略不是最終目的,提出本條款是為了促使組織更明確和更有效地實現所制定成本戰略。

理解要點

●組織在成本戰略制定后和實施前應對如何實現成本戰略和成本戰略的實現過程進行規劃,形成文件加以實施和保持,以確保成本戰略的實現過程在受控狀態下進行。成本戰略的實現過程的受控狀態通常可包括:

――成本戰略實現規劃文件應發放到位,確保與實現戰略相關人員獲得規劃文件;

――跟蹤和檢查成本戰略實現規劃的執行情況;

――評價和確認成本戰略實現規劃的執行效果(與9.4成本業績評價接口);

――采取必要措施,糾正偏離規劃的活動和行為(與9.3.2預防和糾正措施接口);

――提供必要資源,以保證規劃的實現。

●成本戰略實現規劃應明確:

a)戰略實現周期;

組織應在規劃中可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明確規定成本戰略的實現周期。實現周期可以是3年、5年、10年,也可以規定更長時期。

b)與戰略實現相關的組織機構、團隊要求和各類人員的職責和權限;

――為實現戰略,組織是否需要搭建專門的組織機構。如果成本管理體系中的組織機構能夠保證規劃的實現,組織可不必專門設立機構。

――為實現戰略,組織應對自己的成本管理團隊提出切實可行的充分的戰略實現要求。成本管理團隊成員一般包括:最高管理者、體系負責人、成本經理、主管、成本工程師、成本會計、管理會計、變革專家、成本殺手、IE工程師以及各職能部門的領導和管理者等,組織應對這些人員提出要求,并規定其實現成本戰略的職責和權限(包括責任成本)。

c)確保戰略實現和戰略實現過程有效實施所需的機制、資源、途徑和方法;

――為實現戰略,組織應建立適當的運作和管理機制,如激勵機制、約束機制、保證機制、創新機制、預警機制等。

――為實現戰略,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應及時提供必要的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物力資源和財力資源等。

――為實現戰略,組織應規定戰略實現的途徑,如建立文件化的程序。

――為實現戰略,組織應明確戰略實現所需的方法,如平衡計分卡等。

d)戰略部署、階段性目標、計劃和時間表以及一致性的行動要求;

為實現戰略,組織應對戰略實現過程和活動進行周密部署和安排,形成文件,明確階段性目標,制定實施計劃和時間表,并在計劃中明確一致性的具體的行動要求。

e)如何評價戰略實現的方式和方法;

為實現戰略,組織應明確規定如何評價戰略實現的方式和方法,如采用平衡計分卡方法或與9.4成本業績評價接口。

f)記錄要求。

為實現戰略,組織應明確規定所需的記錄(包括記錄表格),并明確記錄要求(與4.3.4記錄控制接口),以滿足充分提供戰略實現證據的需要。

與其他要素條款間的相互關系

成本戰略實現規劃要素可能會涉及成本管理體系所有其他要素條款。

篇2: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成本戰略要求標準解釋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解釋:成本戰略要求

5.1總則

標準條文

組織應制定、實施和保持文件化的成本戰略,以指導組織成本管理的整體運作。

成本戰略至少應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

a)對使命、價值觀和遠景的描述;

b)成本戰略方向;

c)標桿瞄準、成本領先、成本優勢和成本競爭力方面的戰略意圖;

d)成本戰略目標。

成本戰略應是組織經營發展戰略的一部分,不應與其相違背或矛盾。

組織制定的成本戰略應是差異化和可驗證的,并在持續的適宜性和可行性方面得到批準、評審和更新(見4.3.3)。

注1:成本戰略方向通常包括:成本優勢、成本競爭力、低成本模式、供應鏈成本優勢、成本管理團隊建設、成本保證、成本控制、成本流程、成本信息化、成本精益化和成本文化等。組織應結合自身的環境和實際情況制定。

注2:成本戰略通常情況下應保持相對穩定。

注3:成本戰略的差異化是指組織在成本方面與眾不同的思路和行動。

目的和意圖

沒有意圖,就沒有動機;沒有動機,就沒有行動;沒有行動,就沒有結果。成本和成本管理是組織長期的戰略任務,提出成本戰略要求其目的就是通過戰略來描述組織的成本意圖(包括戰略方針和戰略目標),通過戰略來打造具有競爭力的成本模式,最終實現低成本運營。本要素條款規定了組織成本戰略的總體要求。

理解要點

●成本戰略(CCA2101:2008第2.14.5條)是指在成本和成本管理方面的戰略。包括組織在成本和成本管理方面確定的使命、價值觀和長遠發展目標以及實現這些目標的策劃和途徑。

●組織應制定成本戰略,并形成文件,加以實施和保持,以指導組織成本管理的整體運作和實現組織的成本目的。

●成本戰略至少應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

a)對使命、價值觀和遠景的描述;

――組織的成本戰略是組織在成本方面的較長時期內的奮斗目標,應描述和依據組織在成本和成本管理方面的使命、價值觀和發展遠景來制定(為確保組織成本戰略的實現,可以采用平?計分卡方式,即通過財務成本指標、顧客滿意、作業流程以及員工的學習與成長這四個方面來保證和評價)。

――成本戰略的決定性關系:使命→價值觀→成本遠景→成本戰略→低成本模式→成本領先→成本競爭力→經營的成功和可持續發展

b)成本戰略方向;

――組織應明確成本戰略方向。成本戰略方向通常包括:發揮和創造成本優勢、提升成本競爭力、形成低成本模式、打造供應鏈成本優勢、成本管理團隊建設、成本保證、成本控制、成本流程、成本信息化、成本精益化和成本文化等。組織應結合自身的環境和實際情況制定。

――低成本模式(CCA2101:2008第2.14.11條)是指優于對手的低成本模型和運作方式。

c)標桿瞄準、成本領先、成本優勢和成本競爭力方面的戰略意圖;

――組織在制定成本戰略確定成本戰略方向時,應確定和瞄準成本標桿,找到成本水平的基準參照物。成本標桿(CCA2101:2008第2.14.13條)是指可作為組織樣板的先進成本水平。

――成本領先就是成為別人的成本標桿,如何才能成為別人的成本標桿是成本戰略的基本內容。

――成本優勢(CCA2101:2008標準第2.14.12條)是指優于對手的低成本有利原因或條件。這些原因和條件通常來自于組織的地理位置、已獲得的優惠政策、運行機制、經濟規模、市場優勢、資源優勢、戰略優勢、開發和創新能力、技術和裝備的水平、人員意識和能力、高生產效率和整體管理效率等方面。發揮和保持成本優勢是實現成本領先戰略的主要途徑。組織的成本優勢有些是客觀存在的,有些是組織創造的。如何識別、確定、發揮和創造這些成本優勢取決于管理者的認識程度。作為客觀實在的成本優勢在發揮其效率上組織應與競爭對手或標桿相比較。

――成本競爭力(CCA2101:2008標準第2.14.10條)用成本(2.1.1)參與競爭的能力。組織的成本管理能力和低成本水平是成本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d)成本戰略目標。

成本戰略目標(CCA2101:2008標準第2.14.10條)是指在成本和成本管理方面所追求的戰略目的。成本戰略目標應是組織長期的奮斗方向這一點應區分于成本目標。與成本戰略目標相比,成本目標是短期目標。

●成本戰略是組織的一個基本戰略,是組織經營發展戰略的一部分,組織的經營發展戰略除成本戰略外可能還包括市場戰略、產品戰略、質量戰略等基本戰略,當成本戰略與這些基本戰略組合后,結果就形成了組織的經營發展戰略。因此成本戰略不應與組織的經營發展戰略相違背或矛盾。成本戰略的制定應結合組織經營的五大要素:

――市場環境;

――整個產業鏈中的角色;

――企業成長的階段性要求;

――核心優勢和競爭力;

――模式選擇和標桿瞄準。

●由于組織的類型、規模、產品、現狀和所處環境的不同,所制定的成本戰略也就不同,因此組織制定的成本戰略應是差異化的成本戰略,應體現于眾不同的思路和行動,并易于評價和可驗證戰略實現的效果。組織的成本戰略在持續的適宜性和可行性方面應得到批準、評審,不要時應予以更新(見4.3.3文件控制)。

●成本戰略是組織長期的任務和不懈的追求,通常情況下應保持相對穩定。

與其他要素條款間的相互關系

成本管理體系所有要素條款的活動都應符合成本戰略要求。

篇3: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成本戰略方針標準解釋

CCA2102:2008《成本管理體系要求》標準解釋:成本戰略方針

標準條文

最高管理者應制定和批準成本戰略方針,并確保該方針:

a)與組織的使命和宗旨相適應;

b)是制定和評審成本目標的框架;

c)包括實現戰略的承諾;

d)形成文件,予以實施和保持;

e)傳達到全體人員,并使其充分理解;

f)在持續的適宜性方面得到評審和更新(見4.3.3)。

目的和意圖

本要素條款規定了對成本戰略方針的要求。提出本條款是為了促使組織更明確和更有效地制定成本戰略方針和追求成本管理的目的性。

理解要點

●成本戰略方針(CCA2101:2008標準第2.14.7條)是指在成本和成本管理方面的戰略方針。成本戰略方針是組織長期經營活動的指導原則和成本活動的行動指南,是組織全體人員在成本和成本管理方面的根本準則和行動綱領,是實施和改進組織成本管理體系的推動力,是評價成本管理體系有效性的基礎。因此,最高管理者必須對成本戰略方針的制定和實現負有責任。制定成本戰略方針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情,為確保方針符合組織的實際情況,必須根據本組織的具體情況認真進行研究和制定,由最高管理者親自批準和發布,并確保全體人員都能理解和堅決貫徹執行。

●組織的宗旨除成本外還會涉及質量、環境、安全和發展戰略等方面,組織的成本戰略方針應與這些宗旨相適應。成本戰略方針應是組織總方針的一部分,并為制定和評審成本目標提供框架。這種框架關系表現在:組織成本目標的制定應在內容上與成本戰略方針相吻合,成本戰略方針的實現則通過評審與其相吻合的成本目標的實現情況來確定。成本戰略方針給出了組織的成本和成本管理宗旨,而成本目標是對這一宗旨的具體體現、落實和展開。成本戰略方針和成本目標均是成本管理體系有效性評價的依據。因此,成本戰略方針不能空洞或不切實際。

●成本戰略方針的內容應包括:

――實現成本戰略和持續改進的承諾;

――適宜的成本理念;

――組織的成本戰略。

●組織制定的成本戰略方針應是文件化的,并予以實施和保持。

●為了成本戰略方針的最終實現,最高管理者應確保成本戰略方針傳達到全體人員,并確保全體人員得到溝通、理解和堅決貫徹執行。

●組織應對成本戰略方針的持續適宜性進行評審,必要時予以修訂或更新,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內外部環境。

●組織應控制成本戰略方針的制定、批準、評審、修訂和更新等活動。

●成本戰略方針一旦發布,就應相對穩定,由于是長期的行動綱領,不宜多變。否則,可能會導致工作人員思想不穩定,影響成本管理工作,造成成本的提高。

與其他要素條款間的相互關系

總的來說,成本戰略方針與成本管理體系其他要素的相互關系是:成本戰略方針是成本管理體系其他要素的行動綱領;成本管理體系其他要素的運行不能偏離成本戰略方針。具體我們可以從以下四點進行理解:

●成本戰略方針是組織開展成本管理體系內部審核的依據。即以此為依據確定組織的成本管理體系是否有效地、持續地滿足了組織的成本戰略方針和目標。

●成本戰略方針是組織開展業績評價的重要依據。即以此為依據評價組織的成本管理體系是否繼續保持適宜于組織的成本戰略方針和目標;又是組織開展業績評價的重要內容,也就是在業績評價中評價組織的成本戰略方針是否繼續合適,如果不合適,則應提出修改的意見。

●成本戰略方針是組織開展監視和測量的重要依據。即以此為依據確定組織的成本戰略方針和目標在成本管理體系運行過程中是否正在得到實現。

●成本戰略方針的制定、批準和發布是最高管理者的職責(4.4.2職責和權限);成本戰略方針是文件,應按4.3.3文件控制的要求進行控制;成本戰略方針為編制和評審成本目標(6.3.2成本目標)提供了框架;成本戰略方針是所有要素條款的指導思想和宗旨,同時也為所有要素條款輸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