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設備使用維護保養制度

設備使用維護保養制度

2024-07-10 閱讀 1726

1、目的與適用范圍困

為保證我公司生產設備的正常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內容

2.1設備的定人定機..

主要生產設備實行定人定機、憑證操作制度,

2.1.1新工人在使用設備前,企業必須進行技術教育和安全教育,須對其進行設備的結構、性能、技術規范、維護知識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等技術理論教育及實際操作技能培訓,經過考試合格發給設備操作證后,方可憑證獨立操作。

2.1.2操作工人名單由車間提出,經過考試,合格后由生產科審批登記脅。

2.1.3特種設備的操作者經國家主管部門考試合格后發放合格證。

2.1.4定人定機名單經審查批準后應保持相對穩定。有特殊情況確需變動時,按自有關規定呈報審批批準后方能變動。

2.1.5原則主每個操作工人每班只能操作一臺設備。

2.1.6對于多人操作的設備、生產線,必須由使用部門指定專人負責,并報生產部門備案。對多班制生產的設備,操作工人必須執行設備交接班制度。

2.1.7操作證的簽發使用規定

2.1.7.1操作證的發證考試,由人力資源部進行。

2.1.7.2學徒工(實習生〉必須經過技術理論學習和一定期間的有師傅在現場指導下的操作實習后,學徒期滿師傅認為該徒工(實習生〉已懂得正確使用設備和維護保養設備時,可由車間提出申請,進行理論和操作考試合格后方能單獨操作設備,不合格者,不能單獨操作設備,并將學徒期延長。

2.1.7.3自技工學校,職業學校,勞動服務公司等單位招進的新工人,參照學徒工的要求須經技術教育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單獨操作設備。

2.1.7.4公用設備的使用者,應熟悉設備的結構、性能,車間必須明確使用小組或指定專人保管和維護,并將名單報送設備部,人員更換時,需報設備部備查。

2.1.7.5外來人員或培訓人員使(借〉用設備,憑單位證明,工種相符,經生產部及分管副總審批,由車間指定所在小組組長指導操作,或由培訓師傅負責照管。

2.2設備的三級保養

2.2.1日常維護保養:班前班后,操作工人必須認真檢查設備,擦拭各個部位和加注潤滑油,使設備經常保持整齊、清潔、潤滑、安全,班中設備發生故障,應及時給予排除,具體要求參照《設備保養記錄表、檢查表》所規定的內容執行,并如實做好保養記錄,由車間主任驗收簽字,設備部不定期抽查各車間的日常保養情況,并在生產調度會上公布結果。

2.2.2一級保養:公司每月25日后第一個周五日(如逢節假日或生產任務緊急則順延),由車間分管主任組織以操作工人為主,維修工人為輔導,對設備進行局部拆卸和檢查,清洗規定的部位,疏通、油路、管道,更換或清洗袖線、油氈、濾、油器,調整設備各部位配合間隙,緊回設備各個部位。一級保養結束后,認真填寫相關"設備一級保養記錄及驗收單"交設備部存查,并由設備部會同有關部門進行檢查評比,驗收不合格者根據情況扣責任人10~50元,并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作待崗培訓處理。

2.2.3二級保養:二級保養是列入設備檢修計劃的,以維修工人為主,對設備進行部分解體檢奈和修理,更換和修復磨損件,清洗,換袖,檢查修理電氣部分,使設備技術狀況全面達到設備完好標準的要求,二級保養竣工后由設備部按有關規定組織驗收,并填寫"設備二級保養驗收記錄"。

2.2.4實行"三級保養制",必須使操作工人對設備掌握"三好"、"四會"并嚴格執行使用設備的"四項要求"、"五項紀律"。

2.2.4.1"三好":

a.管好:自覺遵守定人定機制度,憑操作證使用設備,管好工具、附件,不丟失,不損壞,放置整齊,安全防護裝置齊全好用,線路、管道完整。

b.用好:設備不帶病運轉,不超負荷使用,不太機小用,不精機粗用,遵守

操作規程和錐護保養規程,不在設備運行中進行裝卸工件和變速,細心愛護設備,防止事故發生。

c.修好:按計劃檢修時間停機修理,參加設備的二級保養和大修理完工后驗

收試車工作。

2.2.4.2"四會":

a.會使用:熟悉設備結構,掌握設備的技術性能和操作方法,懂得加工工藝,

合理選擇設備功能,如切削用量等,正確地使用設備。

b.會保養:正確地按潤滑圖表規定加油、換袖,保持袖線、油氈、濾油器清

潔,認真清掃,保持設備內外清潔、無袖垢,無臟物,漆見本色鐵見光,按規定

進行一級保養工作。

c.會檢查:了解設備精度標準,會檢查與加工工藝有關的精度檢驗項目,并

能進行適當調整,會檢查安全防護和保險裝置。

d.會排除故障:能通過不正常的聲音、溫度和運轉情況發現異常狀態,并能

判定異常狀態的部位和原因,及時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參加設備事故分析,明確事故原因,吸取教訓,做出預防措施。

2.2.4.3使用設備的"五項紀律":

a.憑操作證使用設備,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b.經常保持設備清潔,并按規定加、袖。

c.遵守設備交接班制度。

d.管理好工具、附件,不得遺失。

e.發現異常,立即停車,自己不能處理的問題應及時通知有關人旦、檢查處理。

2.2.4.4維護設備的“四項要求”:

a.整齊: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齊,安全防護裝置齊全,線路、管道安全

完整。

b.清潔:設備內外清潔,各滑動面、絲桿、齒條、齒輪等處無油垢、無碰傷,

各部分不漏水,不漏袖,切屑垃級清掃干凈。

c.潤滑:按時加油換、油,、油質符合要求;油壺、袖槍和油杯齊全;油氈、袖線、袖標清潔,袖路暢通。

d.安全:實行定人定機、憑證操作和交接班制度;熟悉設備結構和遵守操作

規程,合理使用,精心維護,安全無事故。

2.3設備的使用和維護

2.3.l設備的操作和維護人員必須認真執行設備的操作、使用、維護規程和崗位責任制。

2.3.2操作工人嚴格遵守設備操作規程,合理使用設備,嚴禁精機粗用、超負荷、超規范、拼設備,如遇現場生產管理人員或上級強令操作工人超負荷、超規范使用設備時,供應部有權制止,操作工人有權拒絕,并可越級上告,并對違章指揮者追求責任。

2.4設備的交接班

2.4.1凡多班制生產的設備,每臺設備均設有相應"生產設備交接班記錄"。操作者必須嚴格遵守交接班制度,做好交接班記錄。交接班記錄必須由交接班雙方簽字。

2.4.2在下班前,操作者應將設備擦拭干凈,清掃工作場地。在交接班時,應向接班工人詳細地介紹設備各部潤滑是否良好,附屬安全裝置是否安全可靠,各零部件及附件是否齊全,有無損壞,操縱機構是否靈活,傳動系統有無噪音、發熱、震動、失靈等異狀,在生產過程中設備曾經出現的可疑現象和故障,以及檢修、調整情況尊。并把上述情況填入相應"設備交接班記錄",如無接班工人,除對設備擦拭、清掃干凈外,還應把設備'情況告知班組長或車間主任,并將"設備交接班記錄"請班長或車間主任簽字。

2.4.3一班制生產的設備,若存在故障,操作工人應將設備故障情況向車間報告,由車間分管主任填寫"信息反饋單"報設備部,由設備部安排維修。

2.4.4接班工人必須在本班上班前15分鐘到達接班地點,與交班工人共同檢查設備的各種情況,并對照設備交接班記錄",看有無出人。如有差異或不甚清楚之處,應立即提出意見,必要時可拒絕接班,并及時將情況報告班長或車間主任,聽候處理。若由于接班者馬虎從事,在接班后設備發生的問題,由接班人負責。

2.4.5班組長或車間主任應根據對設備的檢查情況,以及接班工人的反映,在證實交班記錄的內容屬實之后,及時采取措施,排除故障,重大故障及時由班組長或車間主任填寫"信息反饋單"報設備部,設備部安排維修。

2.4.6車間分管主任,設備部及設備管理人員應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抽查設備交接班規定執行情況。

篇2:企業機動車輛日常維護保養制度

1.確保運輸設備(車輛)的安全運行廠內運輸車輛應符合廠內機動車輛安全管理規定的安全技術要求。應對廠內機動車輛進行年、季、月度及日常檢查,及時排除威脅行車安全的隱患。新購的運輸設備,應有符合有關設計規范的技術文件和使用說明書,并制定有關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在投入使用前,必須經過全面檢查,證明確實達到安全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2、應當經常對廠內機動車輛進行清潔,使車輛車容整潔、車身周正。車輛的裝備、安全防護裝置及附件應齊全有效

3、經常對廠內機動車輛發動機進行保養,使發動機運轉及停車時無滑油、漏水、漏電、漏氣現象

4、經常對廠辦機動車輛的行車制動系統、氣壓制動系統等進行檢查,確保正常使用。

篇3:車輛日常維護保養及點檢制度

一、日常維護保養

車輛實行駕駛員包機制,駕駛員負責車輛的日常保養工作。日常保養的主要內容是:清潔、補給和安全查視。

(一)檢查柴油、冷卻水及廢氣處理箱用水是否充足;

(二)檢查有無漏水、漏氣、漏油、漏電現象;

(三)檢查柴油機機油量、變速箱油量是否符合要求;

(四)檢查車輛是否有缺損件、各部件連接是否可靠;

(五)檢查轉向機、手制動、腳制動及離合器的工作情況;

(六)檢查燈光信號、喇叭的工作狀況;

(七)檢查輪胎氣壓是否正常;

(八)檢查防爆車發動機的進排氣系統和電氣防爆系統是否符合防爆要求;

(九)檢查防爆車的綜合保保護系統是否工作正常;

(十)檢查各種儀表是否完好;

(十一)消防器材固定牢靠,性能良好;

(十二)排除行駛中出現的故障;

(十三)每天清洗廢氣處理箱防爆柵欄,每周清洗廢氣處理箱及補水箱;

(十四)有黃油咀的地方每周打黃油一次;

(十五)清理空氣濾清器;

(十六)清潔、擦洗車輛。

駕駛員發現車輛行駛中出現的一般故障應及時排除,對于解決不了的故障,應及時匯報并將車交送維修班進行維修,車輛修好后由駕駛員試車驗收。

二、定期強制保養

車輛必須定期強制保養。車輛定期保養分為一級保養、二級保養和三級保養,必須按照車輛使用維護說明書要求的內容進行保養,車輛強制保養周期如下:

(一)防爆車

1、一級保養(緊固、潤滑):每周進行。

2、二級保養保養間隔:每行駛5000km。

3、三級保養(全面解體、清除隱患):每行駛15000km。

(二)低污染車輛

1、一級保養(緊固、潤滑):每周進行。

2、二級保養保養間隔:每行駛10000km。

3、三級保養(全面解體、清除隱患):每行駛20000km。

(三)三級保養的內容

1、一級保養:對行駛一定里程的機動車輛進行的以緊固和潤滑為中心的保養作業。包括檢查、緊固車輛外露部位的螺栓、螺母;按規定的潤滑部位加注潤滑劑;檢查各總成內潤滑油平面,更換、添加潤滑油;清洗各濾清器等。目的在于維護汽車完好的技術狀況,保證車輛正常運行。

2、二級保養:對行駛一定里程的機動車輛進行的以檢查、調整為中心的保養作業。保養范圍,除一級保養的作業項目外,檢查調整發動機和電氣設備的工作情況,拆洗機油盤和機油濾清器,檢查調整轉向、制動機構,拆洗前后輪轂軸承。更換、添加潤滑油,拆檢輪胎等。其目的在于維護車輛各零部件、機構和總成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確保其在兩次二級保養之間的正常運行。

3、三級保養:對機動車輛進行的以總成解體清洗、檢查、調整和消除隱患與中心的保養作業。保養范圍:除執行一、二級保養的全部作業項目外,要拆檢發動機,清除積炭、結膠及冷卻系統污垢;視需要對底盤總成進行解體清洗、檢查、調整、消除隱患;對車架、車身進行檢查或除銹、補漆.其目的在于鞏固各總成、組合件的正常使用性能,確保正常運行。

4、嚴禁不同牌號、不同生產廠家的柴油機機油混用。保養換油時,嚴禁新、舊油混用。不同牌號的防凍液禁止混用。

5、區隊固定車輛因特殊原因不能每天升井保養的,日常維護工作可在井下進行,但每周至少升井一次進行強制保養。

三、車輛大修

1、為保證防爆車安全運行,避免因超載導致車輛損壞、提前大修或提前報廢,必須嚴格按照各種車型的額定載荷載物。對于因超速或超載造成的車輛損壞或人身事故,將按照事故進行嚴肅追查。

2、加強車輛的維護和維修,盡量避免車輛間的拆件,如出現臨時拆件現象,拆件后必須及時提報計劃,盡快恢復。

3、必須及時對車輛進行鈑金噴漆,保證車輛完好。

4、加強修舊利費,加強部件的修復利用,降低車輛備件費用。

5、建立車輛運行里程、時間臺賬,車輛里程表必須完好,損壞的里程表必須及時更換修復,并記錄里程,累加里程作為車輛大修的依據。

6、由于維護保養不到位,造成車輛提前大修的,對運行主管隊長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罰。

7、及時編制車輛大修工作計劃,報機電信息中心組織相關單位進行申報鑒定。

四、車輛點檢制度

駕駛員應嚴格執行車輛“三檢”制度,做好記錄,并按照以下要求執行點檢

啟動前檢查工作

1、.檢查機油、柴油、液壓油、冷卻液和水的液位是否正常,若缺液,應及時添加。

2、檢查防爆系統是否安全有效,防爆水箱是否有水,防爆柵欄是否暢通。

3、檢查前后鋼板是否有斷裂,騎馬螺栓、制動器靜殼固定螺栓、半軸螺栓、輪胎螺母等是否松動,輪胎和輪胎氣壓是否正常,若有問題應及時告訴維修人員。

4、檢查車的各部位有沒有異常現象。

5、檢查風扇皮帶是否張緊。

6、檢查車輛外型是否完好無損,馬槽是否管嚴可靠。

啟動后檢查工作

1、車輛啟動后,觀察各種儀表指示是否正常,發動機是否有異常的響聲。

2、?防爆車輛待氣壓表指示6~8個壓力后,測試制動系統是否靈活、可靠。

3、如果有上述異常情況任何一種,馬上停機熄火,待檢修人員細查。

運行中檢查工作

1、儀表有無異常顯示。

2、行車中是否有異常響動。

停車后檢查工作

1、停車后,必須確保車輛停放可靠。觀察地形后,掛適當檔位并熄火,下車后掖好車輛。

2、摸前后橋、后梁、變速箱等溫度是否正常。

3、查看各種開關是否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