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車間領導下現場抓三違制度

車間領導下現場抓三違制度

2024-07-10 閱讀 7020

1、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指導方針,狠抓“三違”,加大隱患查處力度。

2、“三違”包括違章操作,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

3、車間辦人員每月必須確保下現場抓“三違”次數:車間主任書記5次、車間副主任、技術員5次。

4、查出的“三違”人員必須認真記錄到《機電總廠三違人員登記管理臺賬》。

5、充分發揮車間安全崗、網員作員,杜絕車間“三違”現象。

6、查隱患人員必須每月月底做出匯總,并每季召開一次隱患處理會議,將所查出隱患歸納總結,避免同類事情二次發生。

篇2:車間領導下現場抓三違制度

1、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指導方針,狠抓“三違”,加大隱患查處力度。

2、“三違”包括違章操作,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

3、車間辦人員每月必須確保下現場抓“三違”次數:車間主任書記5次、車間副主任、技術員5次。

4、查出的“三違”人員必須認真記錄到《機電總廠三違人員登記管理臺賬》。

5、充分發揮車間安全崗、網員作員,杜絕車間“三違”現象。

6、查隱患人員必須每月月底做出匯總,并每季召開一次隱患處理會議,將所查出隱患歸納總結,避免同類事情二次發生。

篇3:現場作業監護管理規定

危險作業的現場監護管理應根據危險作業的特點來制定,應使作業程序規范化、設備與工具使用規范化、作業(施工)現場規范化,確保作業按操作規程進行和安全措施的落實。

(1)作業程序規范化

危險作業程序包括申請、審批、作業、監督、總結等過程,整個程序一定嚴格、規范。對于危險性大的危險作業(如動火作業),應嚴格執行作業證制度。需要進行危險作業的部門應首先提出申請,說明要求作業的理由、時間、地點、規模和作業內容。申請一般應逐級進行,即班組向車間,車間向廠提出申請。

作業審批,根據作業的危險等級由車間級或廠級進行審批。審批應主要由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或人員負責進行,并按安全檢查表進行。作業審批合格后,發給作業證,明確作業時間,參加作業人員,作業分工以及指定作業負責人和作業監護人。

在開始作業前,應做好作業前的準備和檢查工作。準備工作包括:作業前的培訓,熟悉作業標準,掌握安全要點和異常情況的對策等;作業現場的清理整頓;工具設備準備;服裝護具準備;確定并熟悉作業中的指揮、聯絡方式等。作業前的檢查包括:自檢、領導檢查和安技人員檢查。檢查合格后才能開始作業,作業中,指揮人員和作業人員均應嚴格按預定方案要求進行;監護人員應在作業現場進行監督檢查,以確保作業安全。

(2)設備與工具使用的規范化

作業中使用的設備與工具應嚴格按施工設計要求配備,并嚴格進行檢查。檢查內容包括:設備、工具完好情況、作業場所清理整頓情況、作業環境中的危險因素情況、安全防護裝置、安全標志配備情況等。

(3)施工(作業)組織設計的規范化

施工(作業)組織設計是整個施工或作業中的指導性文件,也是危險性作業開工前必須做的一項重要工作,因此應嚴格按有關規程要求進行,并做好技術交底。

(4)作業(施工)現場的規范化

危險性作業很多帶有臨時性,其作業(施工)現場的布設、安全防護、作業過程等,通常不像固定地點的重復性作業那樣規范,這也是造成危險性作業事故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應加強對作業(施工)現場的管理,使之規范化。作業環境布置及防護要規范化,應根據作業內容,合理確定各種設備、構件等大件吊裝的走向路線;作業中需臨時拆卸的欄桿、扶梯和翻移開的格欄板等部位,應及時拉上警示欄繩,鋪墊行走跳板;作業中的各種工藝孔、洞必需加防護蓋或圍欄;使用的電焊機、廢物箱等設備或物體,必須放在現場安全員指定位置,不得影響施工人員的安全通道;對所有使用的高壓線應懸掛明顯警示標志,對氧氣、乙炔氣膠管應架空,防止破損造成事故隱患;高空作業下部應設置警戒區域,拉好防護欄繩。

作業(施工)現場監護管理要規范化,專職安全員應負責施工作業現場的安全監護管理、監督、檢查,對于立體交叉作業負責下部人員的監護。現場作業人員的行為,必須符合生產經營單位制定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規定的要求,作業人員必須按規范配戴安全帽,高處作業必須戴好保險帶等勞動保護用品。嚴禁高處向下拋物。吊裝作業專職人員應對索具等部件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