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操場地設備安全規定
第一條、拓展訓練場地為高空斷橋、緬甸橋、天梯、空中單杠、畢業墻、背摔臺、攀巖墻等拓展項目運動訓練專用場地;未經批準者,一律不得進入場地;進入場地者,必須遵守場地有關規定,服從管理。
第二條、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低血糖、癲癇及心腦血管等疾病者以及近期出現過骨折、做過手術者不宜參加所有高空項目以及部分需劇烈活動的拓展項目。
第三條、注意保持場地的清潔衛生,禁止攜帶易燃、易爆、易腐蝕等危險品及寵物入內。
第四條、嚴禁在場內吸煙、隨地吐痰、吐口香糖、亂扔瓜果皮核等垃圾,垃圾要按指定地點存放。
第五條、在進行拓展訓練時,必須穿運動服、運動鞋。嚴禁攜帶堅硬的物品及飾物進行拓展訓練。
第六條、未經拓展教師許可,學員不得觸摸場地設施或者使用安全裝備。愛護場地器材,對專用器材要做到輕拿輕放,不得踩踏,扔摔。不得推拉和挪動場內的任何設施。
第七條、拓展教師在課程進行中不得無故離場,如有急事,需立即停止所有活動,并帶領學生離開拓展訓練場地。造成教學事故的按有關規定處理。
第八條、拓展教師需在活動前嚴格檢查訓練器械和安全裝備,按要求懸掛安全繩索,嘗試訓練進行路徑,確保訓練安全。
第九條、嚴禁在天氣惡劣、安全裝備不足等條件下進行拓展訓練課程或者活動
第十條、進入場地者必須服從管理,遵守規定,如有違反者,根據情節輕重,給予批評警告、終止訓練或驅逐出場等處罰;對人為造成場地設置損壞按的照原價100%賠償。若人為造成學員生命財產安全的,則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處理。
昌平職業教育農業文化園區拓展部
篇2:車輛船舶機動設備安全規定
一、目的
為了加強對項目車輛、船舶、機動設備的安全管理,預防和減少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規定。
本規定適用于參與************項目建設的各種作業機動車輛、船舶、機動設備。
二、定義
1、項目:***************項目
2、公司:********************公司
3、HSE:健康、安全和環境
4、PMT:**********************公司項目部
5、車輛:指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可上路行駛的機動車。
6、船舶:指經海事管理機構審核合格,可運輸、施工的船舶。
7、機動設備:僅允許在限定范圍內行駛、作業的機動車,如挖掘機、推土機、起重機等。不能自行移動的升降機也作為本規定所述機動設備,按本規定進行管理。
三、職責
1、公司各部門對職責范圍內的HSE工作負責,HSE部對各部門的HSE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監督。
2、監理機構按公司要求對施工現場和承包商的HSE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3、承包商對工作范圍內的HSE工作負責,應嚴格執行項目HSE要求和相關標準規范,并接受公司和監理機構的監督、管理。
四、對車輛、船舶、機動設備的一般要求
1、進入項目現場的車輛/機動設備須狀況完好、證照齊全、車容整潔。如:
(1)制動器、喇叭、刮水器、后視鏡和燈光裝置等必須齊全有效;在行駛途中,如制動器、轉向器、喇叭、燈光或雨雪天雨刮器發生故障,應停車,并在醒目處設置“注意危險”標志后進行修復;
(2)車輛的座椅須固定結實,應安裝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座椅安全帶和緊固裝置。
2、進入項目現場的船舶必須經船舶檢驗部門檢驗、海事管理機構審核合格,船況完好、證照齊全、船容整潔。
3、大型設施和移動式平臺的海上拖帶,須經船舶檢驗部門拖航檢驗,并報主管部門核準。
4、車輛/機動設備的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應粘貼在駕駛室前窗右上角。
5、車輛、船舶駕駛室前擋風玻璃范圍內不準擺、掛或張貼影響操作、妨礙視線的物品;車身、船身噴涂、粘貼標識及車身廣告不得影響安全駕駛。
6、大巴、中巴車駕駛室兩側噴涂核載人數;重型、中型載貨汽車駕駛室兩側噴涂駕駛室核定人數及核定載重量。
7、危險貨物運輸、停泊、作業必須遵守國家危險貨物管理和運輸的相關規定;車輛、船舶應當按照政府有關規定噴涂相關標識并配備相應的防護、消防器材。
8、車輛/機動設備號牌應當懸掛在車前、車后指定位置,保持清晰、完整;重型、中型載貨汽車及其掛車的車身或者車廂后部應當噴涂放大的牌號,字樣應當端正并保持清晰。
9、車輛、船舶載人應符合如下規定:
(1)嚴禁超載,貨車車箱內不準載人;
(2)所載的乘客只有在車輛(船舶)停穩后方可上、下車(船);
(3)所有車輛的乘客應在座位上就座,系掛好安全帶,且不能將頭、肢體伸到車外。
10、貨運車輛、船舶載貨應符合如下規定:
(1)嚴禁超載;不應超高和超寬,特殊情況須經相關部門批準,并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2)當車輛、船舶在行進時,所載的貨物應加固,不能靠人員扶著;翻斗車應封閉良好,不得漏土。
11、車輛、船舶、機動設備的噪聲、廢物和廢氣排放,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
12、船舶均應配有足夠的通訊設備,與過往船舶及監督站(艇)保持聯系暢通,發現情況及時聯系協調。
13、船舶須配備足夠的救生圈、救生衣,并置掛在作業現場,做到可以隨時取用。
14、機動設備必須正確使用,禁止將挖掘機、裝載機做為吊車使用,進行吊裝、吊運作業等。
15、農用車、摩托車、自行車不準進入施工現場。
五、車輛、船舶、機動設備現場通行證
1、凡進入項目現場的機動車輛、船舶、機動設備均須辦理現場通行證,憑證出入。
2、通行證分為正式通行證和臨時通行證。正式通行證應張貼在駕駛室左后側車窗上;臨時通行證擺放在駕駛室內顯眼處。
3、正式通行證每季度換證并使用不同的顏色,有效期最長為3個月。
01月01日--03月31日?紅色
04月01日--06月30日?藍色
07月01日--09月30日?黃色
10月01日--12月31日?綠色
4、正式通行證的辦理所需相關資料包括:
(1)車輛
l?保險證明書
l?年檢合格證
l?特種設備檢驗報告和安全合格標識(包括但不限于起重機等)
l?有效的車輛行駛證復印件
l?有效的駕駛證/操作證復印件
l?其他
(2)船舶
l?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國籍證書復印件
l?船舶檢驗證書復印件
l?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復印件
l?船員適任證書復印件
l?船舶適航證書復印件
l?船舶噸位證書復印件
l?船舶載重線證書復印件
l?船舶無線電安全證書復印件
l?船舶安全證書復印件
l?防止油污染證書復印件
l?施工許可證書
l?船舶保險單
l?其他
5、臨時通行證:
收貨或接待單位應確保送貨或來訪車輛遵守項目現場的各管理規定,并對送貨或來訪車輛及人員違章及安全負責。故收貨或接待單位應在送貨或來訪車輛入場前,對該相關人員進行簡單的入場培訓。
6、下列任何一項證明資料如有偽造,車輛和駕駛員將永遠不允許進入項目現場:
l?駕駛證
l?行駛證
l?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工程機械)
l?特種設備檢驗報告和安全合格標識。
六、車輛/機動設備通行證分類及編號
1、為便于車輛/機動設備管理,將承包商進場車輛/機動設備分為以下四類:
l?交通車輛類:(指小車、面包車、中巴車、大巴車等);
l?運輸車輛類:(指皮卡、輕型貨車、泥頭車、平板車等);
l?特種車輛類:(指流動式起重機械、履帶式起重機械及工程機械等);
l?其它機具類:(指蹦蹦車)。
2、車輛/機動設備現場通行證編號由項目的拼音縮寫、車輛/機動設備類型、順序號構成(如ALPK-T(V/C/O)-0001表示在項目工作、編號為0001號的卡車;另外C代表起重車輛或機動設備、V代表一般車輛、O代表其他機動設備)。
ALPK-C-V(T/C/O)-0001??
?車輛、機動設備編號?(從0001開始)?
?其它機具類(英文“其它”的首字母縮寫)?
?起重車輛/機動設備類(英文“吊車”的首字母縮寫)?
卡車類(英文“卡車”的首字母縮寫)?
?一般車輛類(英文“車輛”的首字母縮寫)?
?承包商標識符(承包商英文或拼音縮寫)?
?項目標識符(奧林匹克項目拼音縮寫)?
七、車輛、船舶、機動設備保養
1、日常車輛檢查
(1)操作員每日在使用車輛、船舶、機動設備前,應進行檢查。若發現不良狀況,應在隨車(船)記錄本上記錄,及時將不良狀況報告機動設備管理人員,并及時處理。
(2)車輛、船舶、機動設備出現故障或不良狀況,應及時排除,否則嚴禁使用。
2、車輛、船舶、機動設備維護
(1)車輛、船舶、機動設備維護必須按有關規定或制造廠家提供的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
(2)只有資質合格人員才能對車輛、船舶、機動設備進行維修并做好記錄。
八、車輛駕駛員、船舶人員管理
1、所有車輛或船舶駕駛員,必須經政府相關部門考試合格、獲得駕駛證,且有一年以上駕齡;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有有效的操作證。嚴禁無證駕駛或作業。
2、承包商須定期對其車輛、船舶、機動設備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
3、所駕駛的車(船舶)型必須與駕駛證準駕車(船舶)型相符。
4、駕駛人員患有妨礙安全行車(船舶)的疾病或過度疲勞時,不準駕駛。
5、不準赤腳、穿拖鞋、戴耳機或酒后駕駛車輛(船舶);嚴禁在駕駛途中接、打電話。
6、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應系好安全帶,行駛前應提醒和監督乘坐人員系好安全帶。
7、嚴禁駕駛裝載違規的車輛、船舶。
8、嚴禁超速行駛。駕駛員除了應遵守交通法規外,還必須遵守項目現場限速規定。
9、在現場內,車輛要按規定路線行駛,不準亂停、亂放;占路施工應提前2天填報《公共區域/道路占用申請單》(詳見業主管理規定《現場交通道路管理規定》)并獲批準。駕駛員不在時,車輛應熄火,并將車輛置于停車制動狀態。
10、在施工現場,如駕駛員或乘坐人員沒有穿戴正確的個人勞動防護用品,不得離開駕駛室或車廂。
11、進入現場的所有人員必須服從公司的管理,接受必要的安全、交通檢查。
12、船舶應當按照標準配備船員;并指定施工單位主要負責人為安全與防污染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應按國家相關規定,配備掌握避碰、信號、通信、消防、救生及安全與防污染管理等專業技能的人員。
九、船舶施工管理
1、船舶及海上施工單位應制定專人按時收聽氣象預報,發現有惡劣氣候及早做好避風工作,確保船舶安全。禁止在氣候、風浪比較惡劣的條件下航行、作業。
2、除經主管機關特別許可外,禁止船舶進入或穿越禁航區。
3、在沿海水域進行水上水下施工以及劃定相應的安全作業區,必須報經主管機關核準公告。施工單位不得擅自擴大安全作業區的范圍。
4、船舶按沿海港口信號規定懸掛作業信號。在作業期間應派專人在首、尾部值班,用旗幟指揮,示意過往船通過方向或遠離本船。
5、船舶每天作業結束后,應選擇安全、無礙他船航行的地點靠泊。
6、嚴禁破壞助航標志和導航設施。若發現相關助航標志或導航設施損壞,應當立即向主管機關報告。
7、海上施工作業完成后,都不得遺留有礙航行和作業安全的隱患。在未妥善處理前,承包商必須負責設置規定的標志,并將礙航物的名稱、形狀、尺寸、位置和深度準確地報告主管機關。
十、事故處理
1、車輛在現場內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現場目擊人應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上報,該單位負責人應按《HSE事故管理程序》及有關規定向監理機構、公司、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報告,講明事故發生的地點、車輛牌號、損失情況,特別要講明有無人員傷亡情況。
2、事故管理按照公司《HSE事故管理規定》及有關規定執行。
3、船舶、設施遇難時,除發出呼救信號外,還應當以最迅速的方式將出事時間、地點、受損情況、救助要求以及發生事故的原因,向主管機關、本單位、公司PMT及HSE部報告。
篇3:危險設備內作業安全規定
1.目的
為了加強進入危險設備內作業的安全管理,防止作業人員進入危險設備內發生中毒、窒息、著火和爆炸等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集團公司各部門、各生產廠和外來施工隊伍在集團公司區域內進行符合本制度規定的進入危險設備內的作業。
3.定義
本制度所指的危險設備為產生、處理或儲存氧氣、高爐煤氣、焦爐煤氣、氮氣、氬氣、苯、氨水、各種油類等的儲罐、塔、槽、箱體、氣柜、爐膛、氣(汽)包、管道、容器等設備。
4.危險設備內作業許可證的管理
4.1.《危險設備內作業許可證》原則上應提前一天到生產部辦理,由危險設備所屬單位專(兼)職安全員認真填寫許可證上設備所屬單位、設備名稱、設備內介質、檢修作業時間、檢修作業內容、設備切斷置換安全措施、單位負責人簽名等內容后,交由檢修單位填寫。
4.2.檢修單位在接到《危險設備內作業許可證》后,檢修項目負責人認真填寫該證上檢修單位、檢修單位負責人簽名、作業中可能產生的有害物質和檢修作業安全措施等內容。
4.3.在完成進入危險設備內作業的各項準備工作,落實安全措施,經現場分析或檢測檢查合格后,依序由現場檢測分析人、危險設備所屬單位檢修現場監護人、檢修項目負責人、檢修單位檢修現場監護人和公司生產部安全管理人員分別簽名后,《危險設備內作業許可證》生效,檢修單位方可開始作業。
4.4.《危險設備內作業許可證》為一式三聯,第一聯由公司生產部留存,第二聯由設備所屬單位留存,第三聯由檢修單位留存。
4.5.進入危險設備內作業涉及動火的,按公司《動火管理制度》執行并辦理相應的動火許可證。
4.6.在檢修作業過程中,檢修項目負責人、檢修現場監護人(包括設備所屬單位和檢修單位)必須堅守檢修現場;對于在作業過程中可能產生、竄入或析出危險物質的情況下,現場檢測分析人必須堅守檢修現場,并最多每隔30分鐘進行檢測分析一次;一旦發現異常,及時通知設備內作業人員立即撤出,待采取措施并重新檢測分析合格后,方可繼續進入作業。
5.危險設備內作業的安全技術措施
5.1.切斷
5.1.1.停止危險設備的運行和使用,對設備與外界連接的管道、設施進行可靠隔絕,如裝設盲板、拆卸連接部位、關閉閥門并逢上水封(或倒下眼鏡閥)等,設有盲板的位置應標示。
5.1.2.對動力電源的切斷,應嚴格按照相關的電氣規程嚴格執行。
5.2.清洗、置換和清理
5.2.1.對危險設備可靠切斷后,打開設備上所有人孔、手孔、放散閥、排空閥、出氣閥、料孔和爐門等。
5.2.2.根據危險設備內的介質類型用蒸汽、水、熱水、機械通風或自然通風等方式進行介質的清洗和置換;如危險設備內裝有非導電性液體(如苯、乙醚等)時,為防止靜電產生導致事故,必須將設備進行可靠性接地,沖入水蒸氣時應盡量低壓、低速導入。
5.2.3.危險設備內殘留物必須盡量排放或移液,清理干凈。
5.3.采樣、分析或檢測
5.3.1.檢修作業人員進入危險設備內前,要對設備內的狀況進行分析或檢測,并符合下列條件:
(1)含氧量在18~21%之間;
(2)有毒氣體或粉塵濃度低于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或低于允許進入的時間及濃度;
(3)其他可燃性氣體低于其爆炸下限濃度的20%以下(見附表3)。
5.3.2.對危險設備內的氣體或粉塵進行取樣分析或檢測不得早于進入設備作業前30分鐘,所采取的樣本應是設備內的最高濃度;工作中斷后,作業人員再次進入前應重新采樣分析或檢測。
5.3.3.使用具有揮發性溶劑、涂料時,應做連續性分析檢測并加強通風措施。
5.4.電氣及安全防護措施
5.4.1.進入危險設備內作業的照明電壓應使用不高于36V的安全電壓,狹小或潮濕場所應使用不高于12V的安全電壓;使用的電動工具必須裝有防觸電的電氣保護裝置。
5.4.2.在易燃易爆作業環境中應使用防爆型低壓燈具和電動工具,電氣線路必須絕緣良好,無斷線接頭,電源接點無松動,防止產生電氣火花造成事故;作業人員不得穿戴化纖類等易產生靜電的工作服。
5.4.3.在有酸堿等腐蝕性作業環境中,應穿戴好防護用品,在設備外部應設有急救用的沖洗裝置和水源等。
5.4.4.在設備內多層交叉作業應搭設腳手架、安全作業平臺,作業人員應正確穿戴勞動保護用品。
5.4.5.設備內作業嚴禁拋擲工具、材料,也不得將工具、材料等物品放置在人孔邊上或設備頂部,以防墜物傷人。
5.4.6.在設備內進行焊接作業時,應使用干燥絕緣墊,進行氣割、氣焊時,要使用不漏氣的設備,在設備內不得隨便開放乙炔或氧氣,加強設備內通風。
5.5.安全監護
5.5.1.設備外應配備空氣呼吸器、消防器材、安全繩和相應的急救用品和裝置。
5.5.2.進入設備內部作業前,所有作業人員要檢查安全措施、安全器具,規定好統一的聯絡信號。
5.5.3.進入危險設備作業前,檢修項目負責人必須指定責任心強、業務經驗豐富的人員進行專門監護,監護人員必須堅守崗位,認真觀察設備內的作業人員。
5.5.4.監護人員一旦發現有異常情況發生,應立即召集急救人員穿戴好防護器具進行搶救,不得無防護措施情況下盲目進入搶救。
危險作業審批制度
第一條?本制度適用于洗化廠內的下列作業:
1、在危險區域或不安全狀態下作業;
2、在易燃易爆區域的各類動火作業;
3、接觸危險物質的作業(如毒氣、毒物、高溫、輻射等);
4、高處作業;
5、缺氧或有毒的場所作業(如容器內、下水井等);
6、爆破作業等。
第二條?凡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危險作業應事先提出申請,經有關部門同意后辦理審批手續。特殊情況(如搶險或緊急處理事故等)允許事后補辦手續,安全消防部門進行監督檢查。
第三條?危險作業的審批視危險程度而定,特別危險作業由廠領導審批,危險較大的作業由廠安全部門審批,危險性較小的作業由車間審批。
第四條?危險作業審批前,有關人員必須親臨現場通過必要的檢測數據,落實好相應的防護和救護措施后方可批準。
第五條?危險作業人員必須有一定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術,身體狀態良好,禁止女工、老、弱、病、殘人員參加。
第六條?危險作業現場必須有明顯標志,有專人監護,做到可干可不干的一律不干;能夠到安全地點或安全期間干的一定轉移到安全地點或延遲到安全期間干;能用比較安全的方法代替的一定采用較安全方式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