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出口動壓區支護管理制度
1、超前支護必須使用單體液壓支柱配鉸接頂梁雙排支護,支護長度和支護形式達到作業規程規定。
2、超前支護長度及超前支護范圍內高度達到作業規程規定或集團公司安全質量標準示范化的標準。
3、超前支護的支柱初撐力不低于50KN(用測壓槍測量),凡是支柱鉆底超過100mm、兩巷壓力大、推進度慢的都必須加墊大柱鞋,所使用單體柱必須采取措施防止倒柱傷人。
4、采面上下出口必須暢通、無雜物,高度不得低于1.6米。上下端頭支護必須符合《作業規程》規定,支柱初撐力≥11.5Mpa。
5、兩巷切頂排密集柱不少于三棵(不含基本支架的支柱),使用礦工鋼支護的巷道,切頂線以里礦工鋼必須回收,使用錨索支護的巷道,切頂線以里的錨盤、錨索頭必須去掉。
違反上述規定的,每處對單位罰款500~1000元,對責任者罰款30~50元。
篇2:礦山支護管理制度
根據《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和《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規范》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在不穩固的巖層中掘進井巷,應進行支護。
二、需要支護的井巷,劫掠方法、支護工作面間的距離,應在施工設計中規定;中途停止掘進,支護應及時跟至工作面。
三、架設木支架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不應使用腐朽、蛀孔、軟雜木和劈裂的坑木。
2、支架架設后,應在接榫附近用木楔將梁、柱與頂、幫之間楔緊,頂、兩幫的空隙應塞緊,梁、柱、接榫處應用扮釘固定。
3、斜井支架應有下撐和柱桿。
4、柱窩應找在穩定的巖石上。
5、爆破前,靠近工作面的支架,應加固。
6、發現棚腿歪斜、壓裂、頂梁折斷或坑木腐爛等,應及時更換、修復。
四、井巷砌碹支模,應遵守下列規定:
1、砌碹前拆除原有支架時,應及時清砼頂、幫浮石,并采取臨時支護措施;砌碹后應將頂、幫空隙填實。
2、木碹胎間距超過1m,金屬碹胎間距走過2m,應進行中間加固。
3、跨度大于4m巷道架設碹胎,金屬碹胎各節點應用螺栓聯結,木碹胎的各節點應牢固可靠。
4、碹胎的強度,應具有不小于3倍支撐重量的系數。
5、碹胎的下弦,不應支撐工作。
五、豎井砌碹工作,應遵守下列規定:
1、豎井的永久性支護與掘進工作面之間,應安設臨時井圈,井圈及背板應用楔子塞緊。
2、用普通鑿井法穿過表土層、松軟巖層或流砂層時,臨時井圈應緊靠工作面,并應加固,圈后背板要嚴密,并及時砌碹。
3、豎井的砌碹,應保持碹壁平整、接口嚴密;巖幫與碹壁之間的空隙,應用碎石填滿,并用沙漿灌實;碹外有涌水時應用導管引出,砌碹完畢,應進行封水。
六、噴錨支護工作,應遵守下列規定:
1、錨桿、噴射砼支護設計和施工,遵守GB50086的規定;
2、支護應有專門設計;
3、砂漿錨桿的眼孔應清洗干凈,灌滿灌實。
4、錨桿應做抗拉力試驗,噴體應做厚度和強度檢查。
5、錨桿的托板應緊巾巷壁,并用螺栓擰緊。
6、處理噴射管路堵塞時,應將噴槍口朝下,不應朝向人員。
7、在松軟破碎的巖層中進行噴錨作業,應打超前錨桿,進行預先護頂;在動壓巷道,應采用噴錨與金屬網聯合支護方式。
8、噴錨作業,應佩戴個體防護用品和配備良好的照明。
七、劫掠管理及責任
1、支護工作應按作業指導書進行作業。
2、支柱工應對該支護的質量負責。
3、劫掠工作結束,劫掠小組組長應認真填寫工作記錄。
篇3:錨桿支護巷道管理制度
開拓巷道普遍推廣和應用了錨桿支護工藝,取得了良好的支護效果,為了從技術上保證錨桿支護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加強巷道維護,使巷道支護達到標準化標準,特制定錨桿支護巷道管理制度
1.錨桿巷道的測試結果,技術人員必須填寫測試臺帳,及時匯報測試結果。
2.錨桿的錨固力及扭矩,施工隊每天測試一次(20根一組),每組測試不少于3根(頂部2根,幫1根)由施工員監督,做好測試記錄,每天將測試記錄匯報生產技術科一次。
3.錨桿測試標準為頂錨桿固力不少于70kN,幫錨桿固力不少于50KN,巖石錨桿扭矩不小于(9#煤10kg/m,,15#煤12kg/m)錨桿的外露長度自托板到螺母外不超過50mm。
4.現場錨桿實行標簽管理。每排頂錨桿對錨固力和扭矩測試選1根貼標簽,每排幫錨桿對錨固力和扭矩測試后選1根貼標簽。貼標簽工作由每班的帶班長負責。
5.錨桿的測試結果由部門負責人每周匯總后報生產技術科一份,并由生產技術科和安全科每月對錨桿的錨固力,扭矩進行抽查,錨桿的錨固力,扭矩不得小于設計值的90%,否則該錨桿為不合格,合格率達不到100%時,各施工隊組必須全部重新錨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