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嚴重安全隱患報告制度

嚴重安全隱患報告制度

2024-07-10 閱讀 2311

為加強施工階段施工過程的安全控制,保證職業健康、防止事故擴大,減少傷害和損失,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制定制度如下:

1、當發現工程施工安全隱患時,監理工程師應首先判斷其嚴重程度。對存在的安全隱患應簽發《監理通知》,要求施工單位進行整改。

2、當發現嚴重安全事故隱患時,總監理工程師應簽發《工程暫停令》,指令施工單位暫停施工,必要時要求施工單位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并報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接到指令后,應立即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報總監理工程師,經監理工程師審核后,施工單位進行整改處理,處理完畢應重新進行驗收。

3、施工單位拒不停工或拒不整改的,上報有關主管部門。

篇2:煤礦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報告制度范本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及時排查、治理煤礦安全生產隱患,預防生產安全事故,保障職工生命安全和煤礦生產安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本公司的所有煤礦。

第三條煤礦是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的責任主體。礦長對本礦安全生產隱患的排查和治理負全面責任,各分管副礦長對分管業務范圍內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負責。

第四條公司安全監察處等業務處室對煤礦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和報告工作負有監督檢查和查處的職責。

第五條煤礦應制定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報告制度,明確隱患排查治理報告責任。

第二章隱患排查

第六條公司每月對各礦安全生產隱患排查1次,對高瓦斯、容易自燃礦井,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礦井每月排查2次;煤礦每周對本礦安全生產隱患全面排查1次;各煤礦科、隊、班組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隨時進行隱患排查。

第七條公司每月召開一次礦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會議;煤礦每周召開一次隱患排查辦公會議。

第三章隱患治理

第八條煤礦應建立健全隱患登記建檔和重大隱患掛牌整改制度。

第九條煤礦安全生產隱患實行分級管理。一般隱患由礦長指定隱患整改責任人,責成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重大隱患由礦長組織制定隱患整改方案,按照定時間、定人員、定資金、定措施、定標準的“五定”原則進行停產整改。

第十條對確認存在重大安全生產隱患的煤礦由公司下達停產整頓(停止作業)處理決定書。決定書應包括系列內容:

(一)下達停產整頓(停止作業)指令,明確整改內容和期限;

(二)按照《公司煤礦安全隱患處罰辦法》,對礦井及相關責任人員進行處罰;

(三)視情況通報有關部門。

一般隱患要下達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通知書。

第十一條煤礦自接到停產整頓(停止作業)處理決定書之日起,必須立即按照要求實施停產整頓(停止作業)。由煤礦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停產期間安全技術措施和隱患整改方案,并上報公司。

停產整頓期間,煤礦要組織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

第十二條所有隱患都要按照“零閉合”管理原則,逐級落實整改責任,確保整改實效。重大隱患整改完畢后由煤礦組織驗收,安全礦長簽字后報公司安全監察處備案。重大隱患整改完成,由煤礦主要負責人組織自檢,自檢合格后由煤礦向公司提出書面恢復生產申請報告。申請報告應包括整改內容、自檢結果,并由煤礦礦長和安全礦長簽署驗收意見。

第十三條公司收到煤礦恢復生產申請,由安全監察處組織驗收合格,向煤礦下達準予生產(作業)指令后,煤礦方可恢復生產(作業)。

第四章隱患報告

第十四條發現煤礦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和違法行為時,煤礦調度室必須立即向公司調度室報告,同時對口匯報給平頂山裕隆公司的業務處室。

第十五條每月25日前,煤礦要將本期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書面報告公司。書面報告要有煤礦主要負責人簽字。報告包括隱患的原因、現狀、危害程度分析、整改方案、安全措施和整改結果。

第五章罰則

第十六條對遲報、瞞報重大安全生產隱患,不按規定限期整改隱患或不落實整改措施、不執行上級煤炭監管部門和公司停產整頓指令而擅自組織生產的,按照《煤礦安全隱患處罰辦法》進行處罰,并根據情節輕重,給與直接責任人和主要負責人行政處分。

第六章附則

第十七條本制度解釋權歸本公司。

第十八條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篇3: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報告制度

為消除煤炭生產過程中的各類事故隱患,改善職工勞動條件和工作環境,防止事故發生,促進安全生產,根據《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和《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特制定碩嘉灣露天煤礦的《安全隱患排查制度》。

第一條露天礦組織對本單位生產作業區內的事故隱患進行排查、治理和報告,各段應根據本制度制定各崗位專責人員的檢查制,明確檢查項目、時間、周期及其它相關規定。加強現場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和查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和違反操作規程的行為。

第二條安全隱患是指在生產現場、技術管理、裝備設施等方面存在的可能導致事故的隱患。

1、露天礦按安全隱患的種類分為:防洪防排水、運輸、爆破、火災、邊坡和其它。

2、按照隱患的嚴重程度由各單位填寫隱患排查登記表(見附表)并按時治理隱患;對嚴重程度較大的隱患,按要求填寫隱患排查登記表,并逐級上報。

第三條露天礦礦長對煤礦生產作業區內的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和報告全面負責;安全副礦長配合礦長工作,現場管理人員及各施工隊負責人都應根據各自的職責范圍,對生產設備、設施、現場環境等方面的安全隱患進行檢查和報告,并按隱患整改方案進行隱患治理。

第四條露天礦安全副礦長是生產區內安全負責第一責任人。

第五條各級人員檢查范圍及重點:

1、各段負責人和專業技術人員應在每日上班后進行現場巡視檢查,主要了解和檢查設備運行或檢修情況、規程制度及安全措施貫徹情況、現場安全防火情況;下班前向交接班班長交代有關注意事項及相關要求。

2、礦領導按職責分工每天要在生產調度室了解設備運行、檢修及主要生產情況,并隨時深入生產現場進行檢查和巡視。

3、礦長每月組織一次各職能科室、安監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職工參加的安全隱患排查,對查出的一般隱患指定隱患整改責任人,責成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對查出的重大隱患組織制定隱患整改方案、安全保障措施,落實整改的內容、資金、期限、整改作業范圍,組織實施和自檢驗收,并在自檢報告上簽字。

4、各職能科室要堅持日常和定期檢查,及時掌握生產現場安全生產情況和生產設備運行情況,對安全隱患研究治理措施并對重大安全隱患進行逐級匯報。

第六條安全隱患的治理。安全隱患的治理要貫徹“分級負責、責任落實”的原則。礦長對隱患的整改負全面責任;分管礦長組織分管范圍內的單位、班組安全隱患的整改,做到項目、資金、時間、責任四落實。

第七條隱患等級劃分:

A級:事故隱患較嚴重,解決難度大,礦解決不了,需報董事會解決的。

B級:事故隱患較嚴重,解決較困難,施工單位解決不了,需由礦解決的。

C級:事故隱患簡單,由施工單位單位自行解決的。

第八條露天礦堅持“不安全絕不生產”的原則,對于存在安全隱患的作業場所,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無措施的將不得生產。發現重大隱患,要立即停止生產,并逐級報告,隱患消除前不得生產。

第九條因安全隱患整改不落實,導致事故發生,在安全隱患排查責任內確認事故責任者,并按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第十條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