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防護用品設備設施安全驗收制度
為全面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加強對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設施的管理,消除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辦法。
1.安全防護設施、設備驗收范圍
1.1安全防護設施
①腳手架類設施:馬道、落地式腳手架、(集)卸料平臺、附著升降式腳手架(爬架)、掛架、插口架子、挑架、滿堂紅腳手架、工具式腳手架(組合腳手架活動平臺)、外電線路防護架
②洞口類防護設施:預留洞口防護、電梯井口及管道井、煙道防護(含電梯井內水平安全網支搭)、樓梯口防護、(建筑物進出通道、外用電梯首層進出通道、物料提升機首層進出通道)通道口防護、豎向孔洞口(孔洞底邊距地小于一米)防護
③臨邊類防護設施:基坑(溝、槽)臨邊防護、陽臺周邊防護、框架結構周邊防護、(外用電梯、物料提升機)卸料平臺防護、屋面臨邊防護、樓梯臨邊防護(含回轉樓梯井水平安全網支搭)、腳手架操作層防護
④其他類安全防護設施:安全通道防護、樓外側安全平網支設、交叉作業防護、爬梯搭設、室外電箱、電焊機防護棚、卷揚機操作棚、模板工程驗收
1.2臨電設施:架空線路、電纜線路敷設、室內配線、配電箱內設備安裝、接地接零、電氣防護、照明裝置
1.3機械設備、設施
①大型機械設備:塔吊、外用電梯、物料提升機、電動吊籃
②中小型機械:混凝土攪拌機(站)、砂漿攪拌機、砼輸送泵、木工園鋸、木工平刨、鋼筋切斷機、冷拉機、鋼筋彎曲機、鋼筋調直機、卷揚機、電焊機、水泵、空壓機、套絲機、振動棒、砂輪切割機、水磨石機、彎管機、打夯機、手持電動工具等
1.4安全防護用品:腳手架桿件、扣件、腳手板、安全網、安全帽、安全帶、漏電保護器、五芯電纜、配電箱以及其他個人防護用品
2.驗收的組織及要求
2.1腳手架類防護設施搭設前必須編制專項搭拆方案,并經審批后實施。搭設完畢需在自檢、自驗合格的基礎上,報請上一級安全管理部門、技術部門進行驗收。由批準方案的技術負責人組織方案制定人、上一級安全部門、技術部門、項目安全員、工長及搭設班組、使用班組等有關人員進行檢查驗收,并對架體的扣件扭力矩進行測試。掛架、爬架驗收等還應有產權單位有關人員參加。爬架在施工過程中的每次升、降后組織驗收。
2.2大型機械設備安裝前應編制專項搭拆方案,并經審批后實施。塔吊、外用電梯安裝完畢須經產權單位及安裝單位會同項目技術負責人、機械員、安全員等按當地政府要求的驗收表格驗收合格或報請地方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后,在相關技術資料齊全的基礎上,報請上一級機械管理部門、安全管理部門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施工機械驗收按JGJ33-86《建筑機械技術試驗規程》進行。
2.3物料提升機、電動吊籃在相關技術資料齊全的基礎上,安裝完畢報請上一級機械管理部門、安全管理部門,產權單位及安裝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機械員、安全員等共同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井字架、龍門架做為物料提升機的檢驗項目一并進行驗收。
2.4塔吊、電梯
①塔吊、電梯平面布置圖
②設備租賃資質、安拆資質、租賃設備明細表、設備單臺編號、營業執照、產品合格證;
③審批的安拆方案;
④群塔吊作業防碰撞措施;
⑤基礎施工驗收資料;
⑥安拆前安全技術交底;
⑦操作、信號指揮、安拆人員名單,操作證復印件;
⑧安拆前安全技術交底;
⑨自檢驗收資料、《安全檢驗報告》及《安全檢驗合格證》;
⑽總包分包共同對機組人員、信號指揮人員安全技術交底;
⑾總包與分包共同簽定的安全管理協議書;
⑿租賃合同。
2.5物料提升機
①租賃單位營業執照、產品合格證、產品說明書;
②審批的安拆方案;
③基礎施工驗收資料
④安拆前安全技術交底;
⑤安拆人員、卷揚司機操作證復印件
⑥自檢驗收資料
⑦總包分包共同對機組人員安全技術交底;
⑧總包與分包共同簽定的安全管理協議書
⑨租賃合同
2.6電動吊藍
①設備租賃資質、租賃設備明細表、設備單臺編號、營業執照、產品合格證、產品說明書;
②審批的安拆方案;
③安拆前安全技術交底;
④安全鎖有效檢驗標定
⑤自檢驗收資料
⑥使用人員名單、操作證復印件
⑦總包分包對使用人員安全技術交底;
⑧總包與分包共同簽定的安全管理協議書
⑨租賃合同
2.7洞口類防護設施、臨邊類防護設施搭設前應編制安全技術方案,并經審批后實施。以每層為一個驗收單元,搭設完畢項目主管工長向項目安全員報驗,項目安全員向項目生產經理申請組織防護設施驗收,有項目生產經理、主管工長、項目安全員、搭設班組長等參加驗收。
2.8其他類安全防護設施搭設前應編制安全技術方案,并經審批后實施。搭設完畢項目主管工長向項目安全員報驗,項目安全員向項目技術負責人申請組織防護設施驗收,有項目技術負責人、主管工長、項目安全員、搭設班組長等參加驗收。首層大模板工作平臺防護由項目報公司、分公司安全主管部門進行驗收,首層以上由項目經理部自行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驗收。
2.9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設施必須編制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并經審批后實施。臨電設施安裝完畢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編制人、項目安全員、臨電負責人和安裝人等按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檢查驗收。
2.10中小型機械無論是租賃的,還是分包隊伍自有施工機械、機具,進場后必須辦理安全技術性能安裝驗收手續,由項目經理部各施工段主管工長、項目機械員、項目安全員、機械出租單位、機械使用單位及機械操作人員參加驗收,驗收合格方準使用。
2.11各類安全防護用品必須有材質證明、出廠合格證明和檢測報告,報項目安全保證部備案,當發現有疑問時,由具備檢測資格的檢測機構進行鑒定,認定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后才能使用。
2.12因故停工、停產,恢復施工前,項目經理部必須重新組織對各類設備設施的檢查驗收。
2.13因設計方案變更重新安裝、架設的大型設備及高大防護設施必須按變更后的方案重新組織驗收。
2.14專業分包、甲分包進場正式施工前,該施工段主管工長應組織項目技術負責人、項目安全員與專業分包、甲分包單位現場負責人及其安全員,共同辦理專業分包、甲分包所屬施工區域安全防護設施的移交手續。
2.15參加各項驗收的人員必須在各類驗收記錄上簽字,驗收主持人要在驗收記錄上簽署驗收意見,否則驗收無效。
2.16各級驗收人員要認真負責,把住關口,嚴格按國家標準、規定、規范和批準的方案進行檢查驗收,要做到數據量化,填寫齊全,合格的予以驗收,不合格的堅決不予驗收,并不得投入使用。對需重新組織驗收的項目經理部要責成有關人員盡快整改并重新驗收直至合格,各類設備設施驗收資料分類編號歸檔備查。
3.各分包單位負責所在施工區域的安全防護裝置、設施的管理與日常維護。
4.各級安全部門對施工現場安全裝置、設施的安全狀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對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整改意見。項目工長應督促安全防護裝置、設施安全隱患的整改落實,各級安全人員對安全防護裝置、設施安全隱患的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復查驗證。對不能在規定時間內落實隱患整改的單位,按安全生產獎罰規定進行處罰或責令停工。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2:安全裝置防護用品器具管理制度
1目的與適用范圍為加強安全裝置和防護用品(器具)管理,保障作業員工身心健康和生產設備安全運行,制定本制度。
2術語2.1安全防護裝置:配置在生產設備上,起保障人員和設備安全作用的所有附屬裝置(如防護罩、安全閥、限位器、聯鎖裝置和報警器等)。2.2防護用品(器具):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免遭或減輕事故傷害或職業危害的個人隨身穿佩戴的起防護作用的用品(器具)。
3職責3.1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對廠安全裝置和防護用品(器具)的管理情況進行監督。3.2車間負責所管轄區域內,安全裝置和防護用品(器具)日常監督管理,負責根據崗位作業環境和條件,合理配置必要的防護用品,并制訂出本廠的管理細則。
4安全裝置管理4.1各車間要對所屬的各種安全裝置進行日常檢查、維護保養。4.2技術開發部所屬安全裝置要建立各種安全裝置檔案,并納入檢修計劃,定期檢修。4.3安全裝置定期進行專業檢查和校驗。4.3.1設備主管部門要按有關規程對主管的壓力容器安全閥、行程限位器等機械設備安全裝置進行專業檢查和校驗。4.3.2電儀部門要按有關規程對各種繼電保護器和避雷裝置進行專業檢查和校驗,并建立檢查、校驗記錄。4.3.3電儀部門要按相關規程對分管轄區工藝過程中的溫度、壓力、安全聯鎖等裝置進行檢查、校驗,并建立相應記錄。4.4安全裝置不準隨意拆除、挪用或棄置不用。因檢修拆除的,所屬單位要將所管轄區域的安全裝置及時復原。
5防護用品(器具)管理5.1安全管理部部門根據崗位作業環境、條件(空氣中氧含量、接觸毒物類別、濃度等)、勞動強度及相關要求,選擇適宜的防護用品和器具、合理配置。5.2安全管理部建立防護用品和器具領用登記臺帳。5.3安全管理部負責防護器具的定期檢查和維護,檢驗維護后要加鉛封,作好記錄。5.4防護用具應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5.5車間負責在本單位防護用具的存放、保管,發現缺少或損壞等情況,及時向安全管理部門反應。5.6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對防護用具的日常管理、檢查和考核。
篇3: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
《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的發布,是基于國家取消行政許可后,為了加強勞動防護用品各個環節的監督管理而制定的行業規范。《規定》特別明確了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實行安全標志管理。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實行安全標志管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種市場準入要求,并由原來的國家行政機關直接管理,改變為行政機關對“安全標志”管理機構的宏觀指導和監督檢查,由中介機構負責具體實施。
采用安全標志,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的管理提供了一個載體、一種標識。這種載體和標識不僅有利于政府部門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實施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同時,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也有利于加強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的監督。安全標志不僅有體現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防護性能符合要求的功能,也是特種勞動防護用品進入市場的一張通行證。同時,通過安全標志管理,使符合安全防護性能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進入市場,也有利于規范市場行為,加強對市場的管理,促進勞動防護用品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為了實施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保障從業人員的職業安全與健康,依據《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制定了《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實施細則》,并于2005年10月13日起實施。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是確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防護性能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準許生產經營單位配發和使用該勞動防護用品的憑證。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由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和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標識兩部分組成。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由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監制,加蓋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印章。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標識由圖形和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編號構成(見下圖)。取得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產品應在產品的明顯位置加施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標識,標識加施應牢固耐用。
標識規格與適用范圍
1.焊接護目鏡、焊接面罩、防沖擊護眼具:
18mm(包括編號)×12mm(如圖1所示)
2.安全帽、防塵口罩、過濾式防毒面具面罩、過濾式防毒面具濾毒罐(盒)、自給式空氣呼吸器、長管面具:
27mm(包括編號)×18mm(如圖2所示)
3.阻燃防護服、防酸工作服、防靜電工作服、防靜電鞋、導電鞋、保護足趾安全鞋、膠面防砸安全鞋、耐酸堿皮鞋、耐酸堿膠靴、耐酸堿塑料模壓靴、防穿刺鞋、電絕緣鞋:
39mm(包括編號)×26mm(如圖3所示)
4.安全帶、安全網、密目式安全立網:
69mm(包括編號)×46mm(如圖4所示)
安全標志管理部門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實行統一監督管理。省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在本行政區域內,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管理。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對監察區域內煤礦企業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使用情況實施監察。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受理、核發和日常管理工作由設在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負責,并對其所核發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負責。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檢驗工作,由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委托經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授權的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進行。
安全標志的申請
申請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生產單位(以下簡稱申請單位)應具備下列條件:
1.具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
2.具有能滿足生產需要的生產場所和技術力量;
3.具有能保證產品安全防護性能的生產設備;
4.具有能滿足產品安全防護性能要求的檢測檢驗設備;
5.具有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
6.具有產品標準和相關技術文件;
7.其產品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要求;
8.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申請單位應按以上條件進行自查,符合條件的,填寫《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申請書》,并附相關材料,報送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自接到申請材料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完成初審,符合要求的,向申請單位發出受理通知書;不符合要求的,告知申請單位按要求重新填寫或補充申請材料。申請單位應承擔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申辦費用。
安全標志的審核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對通過初審的申請材料,組織專業人員進行技術審查,提出技術審查報告。技術審查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技術審查合格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對相關技術文件予以確認、存檔,并發出現場評審通知書;技術審查不合格的,向申請單位發出整改通知書。申請單位應在接到整改通知書之日起30日內完成整改,逾期未完成整改或整改后復審仍不合格的,終止本次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申辦。被終止申辦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自終止申辦之日起再次申辦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時間間隔不少于90日。
經技術審查合格的,由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組織專業評審人員對申請單位的主體資格、技術力量、生產設備、檢測檢驗設備和管理體系等條件進行現場評審,提出現場評審報告。現場評審實行組長負責制。評審組原則上應在接到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下達的現場評審任務書之日起的10個工作日內完成評審工作。評審組一般由2~3人組成;評審工作時間一般為2~3天。省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可派1名監察人員,監督現場評審工作。現場評審人員按照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抽樣的有關要求抽封樣品,填寫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抽樣單,申請單位應于封樣之日起5日內將抽封的樣品寄往受委托的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
安全標志的頒發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自收到現場評審報告(包括整改報告)及檢驗報告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完成綜合審查。綜合審查合格的,頒發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準許在該產品上使用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標識,并予以公告。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的有效期為4年。
進口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的頒發,采取按有效期管理和按進口批次管理兩種形式。
1.申請單位為產品制造商,按本辦法規定程序審查合格的,取得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
2.申請單位為國內代理商、進口商或其他單位,經技術審查和檢驗合格的,按進口批次取得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
進口的一般勞動防護用品參照上述規定辦理準用手續。
安全標志的管理
對取得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生產單位由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每年進行1次審核。對已取得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產品,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可以委托經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授權的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進行不定期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防護性能檢驗。
生產單位應于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有效期屆滿90日前,按程序申請辦理延續手續。
在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有效期內,生產單位的產品名稱、產品型號變更的,應按程序申請換證;生產單位的名稱、法定代表人、通訊地址等檔案信息變更的,應辦理變更手續。
1.安全標志的暫停使用
在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有效期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暫停使用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
1)未能保持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防護性能穩定合格的;
2)生產現狀發生變化達不到生產要求的。
被暫停使用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生產單位,應于90日內完成整改。經整改復查合格的,可以恢復使用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
2.安全標志的撤銷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并予以公告:
1)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有效期屆滿,生產單位未按本辦法要求提出申請延續的;
2)弄虛作假,騙取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
3)整改期滿拒絕復查或者經復查不合格的;
4)生產單位被吊銷或注銷營業執照的;
5)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已不符合相關技術標準的;
6)國家已經明令淘汰或禁止使用的;
7)生產單位拒絕接受監督檢查的;
8)轉讓、買賣或者非法使用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
9)未能保持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防護性能穩定合格而引起生產安全事故的;
10)在被暫停使用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期間,擅自生產的;
11)未按規定進行年度審核或年度審核不合格的;
12)其他應撤銷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情形。
被撤銷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再次申請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時間間隔不少于180日,有第2項和第8項行為的,再次申請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時間間隔不少于2年。
申請單位弄虛作假提供檢驗樣品,或擅自更換已抽取的封樣樣品,應終止本次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申辦,并在2年之內不得再次申辦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
3.評審紀律
1)堅持原則,實事求是,嚴格按現場評審規范和任務書要求進行評審、取證;
2)尊重生產單位的知識產權,保守評審中涉及的技術秘密;
3)廉潔自律,不提供有損評審結論公正性的指導、咨詢。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工作人員不按規定核發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或者其評審人員在評審過程中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按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有關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投訴,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受理;有關申訴和爭議,由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中心受理。
從2006年4月1日起,生產經營單位采購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應是取得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