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檢查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檢查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2371

1、安全檢查的目的

為了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落實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方案、措施和各項安全操作規程,糾正各種違章現象,發現各類不利于生產的危險因素和隱患,通過及時整改,防范于未然,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2、安全檢查的內容

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現場、查隱患、查違章。

3、安全檢查的方式

①定期性檢查

由項目經理或項目副經理組織,每月進行一次綜合性安全大檢查,成員由項目經理或項目副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專職安全員組成。

②經常性檢查

專(兼)職安全員和班組負責人負責日常的安全檢查。檢查重點是易發生和可能發生事故的主要因素,并及時糾正違章行為。

③季節性檢查

由項目經理根據季節變化,組織項目技術負責人和專職安全員對易發生事故的潛在危險,突出重點進行季節性安全檢查。如冬季防凍保溫、防滑、防火、防煤氣中毒;夏季防暑降溫、防汛、防雷電等檢查。

④專項性檢查

由項目技術負責人負責組織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和專職安全員,根據各專業特點,而進行的專業性安全檢查。此類檢查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專業要求,用于檢查專業技術難度較大的項目。通過檢查,發現潛在問題,研究整改對策,進行技術改造,及時消除隱患。

4、檢查結果與整改

①每次檢查由負責組織檢查的領導主持總結會,對檢查結果進行總結、評價,還應通報上次檢查發現的安全隱患的整改情況。

②在安全檢查中,發現違章作業者,應立即糾正,作好記錄,對不聽勸阻者,檢查人員有權令其停止作業,經檢查認識并改正后方可恢復作業。情節嚴重者,按規定給予處罰。

③對于檢查中發現的隱患,由安全員負責簽發《安全隱患整改通知單》,被整改部門接到通知后必須按要求進行整改,由安全員按照規定的期限復查,如無故拖延不整改、不采取任何措施,則追究其部門主要領導責任,發生事故的按有關規定加重處罰。

④對條件暫不具備整改條件的隱患,應及時報告上級,同時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并進行監控,防止事故的發生。

⑤各級檢查組應認真記錄檢查結果,填寫安全檢查臺賬,將安全檢查臺賬和安全隱患整改記錄交項目部安全環保部存檔備查。

篇2: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三級制度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公路法》、《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提高對“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重要性的認識,根據省、市政府《關于建立安全生產工作七項制度》的要求,結合交通行業特點,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按照市交通局、區(市)縣交通局、交通企事業單位隱患排查整治三級管理原則,切實加強對公路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水上運輸、公路事故多發點段和病害橋梁等重點部位事故隱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標本兼治、防患于未然。

第三條市交通局每年底由有關處分別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改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省交通廳、公路局、運管局和航務局。同時抄送局安全監督處,匯總上報市政府辦公廳、市安監辦等相關部門。并按照省交通廳、市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按期完成;堅持每季度定期排查和經常性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制度。建設處負責國省干線在建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公路處負責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指導督促市級收費公路公司排查整治收費路橋的安全隱患;交管處負責指導督促市級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航務處(海事局)負責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

第四條區(市)縣交通局負責縣道公路橋梁、屬地管理的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駕校、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治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市交通局安全監督處、公路處、交管處、航務處(海事局);并按照市交通局、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全面完成。堅持季度排查和經常性排查整治制度。

第五條公路橋梁施工企業、養護企業、公路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航運企業和船舶修造企業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整改計劃和整改方案,并報上級交通行業管理部門;堅持月查和日查安全隱患排查制度,按時完成各級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門下達的安全隱患整治任務。

第六條隱患整治項目完工后,負責整治的單位要及時向下達隱患整治任務的政府或上級交通部門提交評價申請,由下達任務的政府或交通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對其安全性進行評價;整治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不能投入生產和使用,并限期重新進行整改。

第七條本制度經**市交通局修訂后,于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篇3: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工作制度

為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以及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杜絕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結合出租汽車公司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安全生產檢查、事故隱患排查工作,由出租汽車公司經理或負責人按安全工作職責組織實施。

二、安全生產檢查的對象及范圍應包括:出租汽車等機動車輛及相關裝置;管理制度、管理臺帳、管理設施、事故應急救援設施和消防設施;以及營運證件等。

三、列入安全檢查范圍的項目,有專項維護檢查規定的從其規定;無明確規定的每月至少檢查一次,重點要害部位應制定相應的檢查規范及程序。

四、對檢查出的隱患,檢查人必須下達整改通知書,各項安全檢查及隱患的整改,實行責任人及受檢當事人簽字制度和隱患整改跟蹤排查制度。對自身無能力解決的隱患及問題應及時報告有關領導和部門,并作好隱患的跟蹤控制工作。

五、出租汽車駕駛員被公安機關吊銷駕駛證后,應主動向公司匯報,公司應收繳被吊銷駕駛員的營運證件并上交管理部門,要教育、督促其不能駕駛車輛。

六、安全檢查及隱患排查整改工作均應建立“安全生產基本工作臺帳”。各項安全檢查的基礎資料必須規范化,保存期不少于3年。

七、對違反本制度及違反本制度造成后果的,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相關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