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射砼施工安全作業一般規定
1、噴射作業時,作業人員必須佩戴防塵口罩、穿防護服、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等,并要保證作業現場的良好通風和照明。
2、噴射作業時要設專人指揮監護,負責監督作業人員使用防護用品,并做動態觀察,防止井口物體掉入、井身圍巖垮塌傷人。
3、注意松石、危石傷人,施工前要及時處理。
4、施工機具應定時檢修、保養維護,保證其良好的作業狀態。
5、設備停放部位要安全平穩,支腿須著落在堅實穩固的地面上。
6、噴射作業前要認真檢查輸料管及其接頭等有無破損、松動,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7、配電線路必須有保護接零和漏電保護開關,線路布設要整齊規范,不得混拉亂接線路,施工場地嚴禁使用裸露閘刀,所有接線頭必須絕緣包扎。
8、施工人員在爬梯上梳理輸料管時必須系安全帶,堵管時及時處理,風壓不能大于0.4Mpa。
9、噴槍手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作業,一當發生堵管時,應立即斷電停機檢修,并要妥善放置噴槍頭,嚴禁槍頭對人。
10、噴射結束要對施工機具進行清潔、檢修、保養,理順各種分水管路。
篇2:操作標準作業規定
目的
第一條依據加工指示書所做成的標準。
第二條為了使操作者更加了解,如何操作機器才最安全,也最節省時間,把工作流程的現狀,予以調查記錄,并利用分析技術,運用改造原則,以可行的途徑,求得一種最合理的工作方法。
運用范圍
第三條本廠管理員以下的作業員,作為操作機器、儀器、模具及各類工具的依據。
作業細則
第四條作業分析通常包括操作分析、工作簡化、方法工程三種,其研究目的在于減少不必要的工作步驟,或使必要的操作用最迅速、最安全、最舒適的方法完成。動作分析可分為五大原則,27條項目,介紹如下:
(一)關于人體運動的原則
1.使用雙手從事生產性工作。
2.雙手同時開始及完成各種對稱工作。
3.使手和手臂的移動作連續曲線的動作。
4.工作應有節奏,使工作自動而圓滑。
5.操作范圍內,盡量使移動距離最短,并用最低類別的動作。
6.應盡量利用物體重量。
(二)關于工作場所的原則
1.手和手臂的運動途徑應在正常工作區域內。
2.必須用眼睛注意的工作,應保證有正常視野。
3.工具和材料應置于固定位置。
4.工作場所的高度應設計能供站立或坐著使用。
5.工作區域應以少移動為原則。
6.好的工作環境可以導致好的工作表現。
(三)關于工具和設備的原則
1.工具和設備應預置于隨手即可拿到或抓取之處。
2.以足踏板和固定工具代替手的動作,使手能執行更有用的工作。
3.使用將完成產品移去的自動彈出設施。
4.在方便操作的情況下,將機器控制排列妥善。
5.利用特別的工具和復合的工具(多種用途的工具)。
6.考慮如何使用機器以便利操作。
(四)關于材料搬運的原則
1.為方便取拿,應有良好的設計。
2.安排重力輸送的漏斗、分離器、堆放和輸送帶,將材料送使用地點。
3.預置和分類標明下一操作所需的材料和零件。
4.用落地輸送法將產品挪開。
5.將所有較重物品舉起時應使用搬運機械。
(五)關于節省時間的原則
1.改善人工和機械動作的遲疑或暫時停止的問題。
2.通常動作形式需要較少步驟或元素者,所用的時間最短。
3.當機器工作時,工作應是進行中;而工作進行時,機器應是工作中。
4.應同時加工兩個或兩個以上零件。
(六)填寫方式
1.操作步驟需按照工作流程,詳細記錄。
2.操作方法應于操作步驟手冊中給予詳細記錄。操作方法盡量以淺顯文字敘述,使員工易于了解。
3.操作方法若敘述不完整,需用圖示輔助說明,能繪圖者盡量用圖示,使操作員易于了解。
4.其余應注意事項,需填寫于表格中。
5.表格如附表所示:(附表10.3.1)
(七)資料使用方式
1.需存檔
2.現場需公布
篇3:運輸停止作業規定
為進一步強化現場運輸安全管理,杜絕運輸違章,消滅運輸重大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地減少零打碎敲運輸事故,保證礦井安全生產,特對礦井運輸停止作業作如下規定:
一、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一律停止作業
1、無規程措施或零星任務書施工的。
2、提升鋼絲繩斷絲、銹蝕超限或提升聯接件不符合規定的。
3、軌道不合格的(主運軌道軌距超企業標準90%),軌道水平偏差超企業標準90%、軌道接頭(高低差、左右錯差、軌縫)超企業標準50%。
4、現場安設擋車設施不符合運輸管理規定的,各類擋車設施不符合要求的;未按標準設計加工。
5、用于軌道提升的小絞車閘、信號不合格,現場無“準用證”及運輸現場檢查記錄。
6、礦月度平?B級隱患排查整治未按規定時間處理的。
7、新施工的巷道高度、寬度達不到要求,車場安全間隙不符合規程規定的。
8、對拉運輸未使用同型號的絞車、鋼絲繩及無對拉顯示信號。
9、新鋪設軌道彎道半徑不符合規定要求的。
10、使用非標準道岔。
11、礦車、專用車不合格的。
12、斜巷施工平行交叉作業的。
13、巷道失修危及行人、行車安全。
14、坡度大于7‰的平巷,采用人力推車的。
二、處罰規定
凡是被停止一次,對單位罰款500元,聯責單位隊長及分管副隊長各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