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力壓樁安全技術規定范本
1靜力壓樁基本上均在陸地上施工,壓樁機的工作場地必須平整,地基基礎應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進行處理,平均地基承載力必須符合該壓樁機說明書的要求。
2壓樁機應采用符合施工方案要求的起重機械配合安裝。兩個縱向行走機構的安裝間距,底盤平臺能正確對位。
3壓樁機安裝時,吊裝部位應避免產生交叉作業。
4液壓管路連接時,管路不得強行彎曲,應防止液壓油過多溢出;在樁身
緊固件未緊固前,不得進行配重安裝。
5壓樁機的電氣控制部分,應符合現行的《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
6安裝完畢后,應對整機進行試運轉,經確認無誤后,采用配合吊樁用的起重機喂樁,進行滿載荷試吊。
7作業前應進行全面的檢查,檢查事項包括:檢查、確認各傳動機構、齒輪箱、防護罩等部件應完好且連接牢固;檢查并確認起重機的起升、變幅機構工作正常,吊具、鋼絲繩、制動器等部件良好;檢查并確認電纜表面無損傷,保護接地電阻符合規定,電動機旋轉方向正確;檢查并確認潤滑油、液壓油的油位符合規定,液壓系統無泄漏,液壓缸動作靈活。確認無誤后,方可進入施工。
8壓樁機的主電動機剛啟動未進入正常運行時,不得進行壓樁。
9起重機吊樁進入夾持機構進行插樁或接樁作業中,在壓樁開始前應確認吊樁的吊鉤已安全脫離樁體。
10壓樁時,應按樁機技術性能表作業,不得超載運行。操作時動作不宜過猛,避免沖擊。
11頂升壓樁機時,四個頂升缸應二個一組交替動作,每次行程不得超過100mm。當單個頂升缸動作時,行程不得超過50mm。
12壓樁時,非工作人員應離開樁機10m以外,起重臂下,嚴禁有人。
13壓樁過程中,應保持樁的垂直,如遇地下障礙物使樁身傾斜時,不得采用壓樁機行走的方法強行糾正,應先將樁拔起,待地下障礙物清除后,重新插樁。
14壓樁過程中,發生夾持機構與樁側打滑現象時,不得強行操作,應排除故障。
15當樁的貫入阻力增大,使樁不能壓至標高時,不得任意增加配重,應保護液壓元件和構件不受損壞。
16接樁時,上一節應提升350~400mm,此時不得松開夾持板。
17當樁頂不能壓到設計標高時,應將樁頂部分鑿去,不得用樁機行走的方式,強行將樁推斷。
18當壓樁引起周圍土體隆起影響樁機行走時,應采用其他機械或人工將樁機前進方向的土鏟平。
19壓樁機行走時,長、短船形軌道水平坡度不得大于5度,縱向行走時,不得單項操作一個手柄,應二個手柄一起操作。
20壓樁機在頂升過程中,船形軌道不得壓在已入土的單一樁頂上。
21操作使用裝設在壓樁機上的起重機和卷揚機,應遵守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
22冬季應清除機上積雪,工作平臺應有臨邊防護和防滑措施。
23作業完畢,應將樁機的短船運行至中間位置,停放在平整的地面上,其余液壓缸應全部回程縮進。起重機的吊鉤應升至最上部,并應使各制動部分生效。
24在作業后,應將控制器放在“零位”,依次切斷各部電源鎖閉門窗;冬季應放盡各儲水器的積水。
25轉移工地時,應按規定程序拆卸,用汽車運輸。所有油管的接頭處必須用絲堵封閉,不得讓塵土進入。
26遇6級以上大風、大雨等惡劣氣候,應停止施工作業。
篇2:靜力壓樁安全技術規定范本
1靜力壓樁基本上均在陸地上施工,壓樁機的工作場地必須平整,地基基礎應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進行處理,平均地基承載力必須符合該壓樁機說明書的要求。
2壓樁機應采用符合施工方案要求的起重機械配合安裝。兩個縱向行走機構的安裝間距,底盤平臺能正確對位。
3壓樁機安裝時,吊裝部位應避免產生交叉作業。
4液壓管路連接時,管路不得強行彎曲,應防止液壓油過多溢出;在樁身
緊固件未緊固前,不得進行配重安裝。
5壓樁機的電氣控制部分,應符合現行的《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
6安裝完畢后,應對整機進行試運轉,經確認無誤后,采用配合吊樁用的起重機喂樁,進行滿載荷試吊。
7作業前應進行全面的檢查,檢查事項包括:檢查、確認各傳動機構、齒輪箱、防護罩等部件應完好且連接牢固;檢查并確認起重機的起升、變幅機構工作正常,吊具、鋼絲繩、制動器等部件良好;檢查并確認電纜表面無損傷,保護接地電阻符合規定,電動機旋轉方向正確;檢查并確認潤滑油、液壓油的油位符合規定,液壓系統無泄漏,液壓缸動作靈活。確認無誤后,方可進入施工。
8壓樁機的主電動機剛啟動未進入正常運行時,不得進行壓樁。
9起重機吊樁進入夾持機構進行插樁或接樁作業中,在壓樁開始前應確認吊樁的吊鉤已安全脫離樁體。
10壓樁時,應按樁機技術性能表作業,不得超載運行。操作時動作不宜過猛,避免沖擊。
11頂升壓樁機時,四個頂升缸應二個一組交替動作,每次行程不得超過100mm。當單個頂升缸動作時,行程不得超過50mm。
12壓樁時,非工作人員應離開樁機10m以外,起重臂下,嚴禁有人。
13壓樁過程中,應保持樁的垂直,如遇地下障礙物使樁身傾斜時,不得采用壓樁機行走的方法強行糾正,應先將樁拔起,待地下障礙物清除后,重新插樁。
14壓樁過程中,發生夾持機構與樁側打滑現象時,不得強行操作,應排除故障。
15當樁的貫入阻力增大,使樁不能壓至標高時,不得任意增加配重,應保護液壓元件和構件不受損壞。
16接樁時,上一節應提升350~400mm,此時不得松開夾持板。
17當樁頂不能壓到設計標高時,應將樁頂部分鑿去,不得用樁機行走的方式,強行將樁推斷。
18當壓樁引起周圍土體隆起影響樁機行走時,應采用其他機械或人工將樁機前進方向的土鏟平。
19壓樁機行走時,長、短船形軌道水平坡度不得大于5度,縱向行走時,不得單項操作一個手柄,應二個手柄一起操作。
20壓樁機在頂升過程中,船形軌道不得壓在已入土的單一樁頂上。
21操作使用裝設在壓樁機上的起重機和卷揚機,應遵守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
22冬季應清除機上積雪,工作平臺應有臨邊防護和防滑措施。
23作業完畢,應將樁機的短船運行至中間位置,停放在平整的地面上,其余液壓缸應全部回程縮進。起重機的吊鉤應升至最上部,并應使各制動部分生效。
24在作業后,應將控制器放在“零位”,依次切斷各部電源鎖閉門窗;冬季應放盡各儲水器的積水。
25轉移工地時,應按規定程序拆卸,用汽車運輸。所有油管的接頭處必須用絲堵封閉,不得讓塵土進入。
26遇6級以上大風、大雨等惡劣氣候,應停止施工作業。
篇3:靜力壓樁工程安全監理實施細則
樁基施工是房屋建筑的重要施工階段,為認真履行合同,做好監理工作,特編制靜力壓樁安全監理實施細則。
一.?編制的依據
1.?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2.?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
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
4.?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33-20**)
5.?建筑工程監理合同
二.?安全監理工作流程
1.?申報程序
2.?存在不安全因素、事故苗子、違規與不文明施工現象的處理程序
三.安全監理工作的控制要點
1.電工、焊工、起重司機、壓樁機操作手等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持有效證件上崗。
2.工程開工前,施工機械、機具必須進行報驗審批,進場的設備必須有使用證,并經過監測,在有效使用期內,進場設備的型號規格與施工方案相符。
3.在該分項工程施工之前,在進行技術交底的同時,必須進行安全交底,被交底人并簽字備查。
4.機械必須按規定的使用條件,承載能力正確操作下合理使用,嚴禁任意擴大使用范圍,嚴格執行“十不吊”規定。
5.機械上的各種安全防護裝置必須齊全有效,安全防護裝置不完備或部分失效、失靈的一律不得使用。
6.起重吊裝時起吊必須保持規定的安全距離,非作業人員不得在起重臂下旋轉機械運動的范圍內停留。
7.電箱應裝在干燥、通風、無雜物、不受撞擊的安全場所,安裝牢固,接線布置規范。
8.壓樁階段電纜從臨時配電箱拉出,要求電纜線架空0.8米以上,過路電纜埋深0.6米以下,并用黃砂覆蓋。
9.樁機行走時必須有專職人員指揮,操作人員分工要明確,嚴禁離開工作崗位,檢查機械行走路線的安全情況,確保移機安全。
10.遵守電焊“十不燒”規定,氧氣并距離火源不得小于10米;乙炔氣瓶與氧氣瓶的距離不得小于5米。
四.安全監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1.安全監理工作方法
(1)編制——分項工程監控細則中應包括安全監理的具體措施。
(2)協助——協助建設單位與施工承包單位簽訂工程項目施工安全協議書。
(3)審查——審查專業分包和勞務分包單位資質;審查電工、焊工、架子工、起重機械工、塔吊司機及指揮人員等特種作業人員資格。
(4)督促——督促施工企業雇傭具備安全生產基礎知識的一線操作人員;督促施工承包單位建立、健全施工現場安全生產保證體系;督促施工承包單位檢查各分包企業的安全生產制度;督促施工承包單位做好逐級安全交底工作;督促施工承包單位進行安全自查工作。
(5)審核——審核施工承包單位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或專項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措施、高危作業安全施工及應急搶險方案。
(6)監督——監督施工單位按照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和專項安全施工方案組織施工,制止違規施工作業。
(7)巡視——對施工過程中的高危作業等進行巡視檢查,每天不少于一次。發現嚴重違規施工和存在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用書面要求施工承包單位整改,并檢查整改結果,簽署復查意見。
(8)控制——情況嚴重的,由總監用書面下達工程暫停施工令并報告建設單位。施工承包單位拒不整改的,應用書面及時向安全監督部門報告。
(9)復核——復核施工承包單位施工機械、安全設施的驗收手續,并簽署意見。未經安全監理人員簽署認可的不得投入使用。
(10)跟班監督檢查——安全監理人員應對高危作業的關鍵工序實施現場跟班監督檢查。
(11)參加——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檢查。
(12)會議——必要時召開專題會議,針對施工中存在的安全問題找出原因并制訂對策;不定期召開安全分析總結會,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安全監理的主要措施
(1)事先報審驗證。
(2)利用審批權、檢查權、停工權,對施工方案、施工實施過程中有可能形成隱患的部位做好事先控制。
(3)事中督促實施。
(4)發現問題通知整改并復查。
(5)各專業監理工程師是安全監理人員的技術支持。
(6)積極爭取政府安全監督部門、業主和施工總承包的支持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