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現場安全警示標志設置規定

施工現場安全警示標志設置規定

2024-07-10 閱讀 1823

為了規范安全標志的設置,確保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特制定本規定.

安全警示標志的設置要求

一、安全警示標志的含義與概念

1、安全警示標志包括:安全色和安全標志。

2、安全色是指傳遞安全信息含義的顏色,包括紅色、藍色、黃色和綠色。

(1)紅色:表示禁止、停止,危險等意思;

(2)藍色:表示指令,要求人們必須遵守的規定;

(3)黃色:表示提醒人們的主意,凡是警告人們注意的器件、設備及環境應以黃色表示;

(4)綠色:表示給人們提供允許、安全的信息。

3、對比色是使安全色更加醒目的反襯色,包括黑、白兩種顏色。

4、安全標志的分類:禁止標志、警告標志、指令標志和提示標志四類。

(1)禁止標志的基本型式是帶斜杠的圓邊框;

(2)警告標志的基本型式是正三角形邊框;

(3)指令標志的基本型式是圓形邊框;

(4)提示標志的基本型式是正方形邊框。

二、設置場所

1、線路施工時在土方開挖的洞口四周設置警戒線,設置警時標識牌,晚間掛警示燈,施工點在道路上時,應根據交通法規在距離施工點一定距離的地方設置警示標志或派人進行交通疏導。

2、場地施工時在施工現場入口處、腳手架、出入通道口、樓梯口、孔洞口、橋梁口、隧道口、基坑邊沿設置安全警示標志。

3、在高壓線路,高壓電線桿,高壓設備,雷擊高危區,爆破物及有害危險氣體和液體存放處等危險部位,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

4、其它設置安全標志的場所。

安全警示標志必須符合國家標準GB2849-1996《安全標志》和GB16179-1996《安全標志使用導則》、GB2893-20**《安全色》的要求。

三、設置原則

1、現場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的緊急出口、疏散通道處、層間異位的樓梯間,必須相應地設置“安全通道”標志。在遠離安全通道的地方,應將“安全通道”標志的指示箭頭必須指向通往緊急出口的方向。

2、在道路或其它非施工人員經常路過的地方施工時,應當依照相關交通法規設置恰當的安全警示標識。

建筑中的臨邊洞口等《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要求設置。

3、臨時用電的標準設置應符合用電有關規范的標準。

4、所有機械的標志設置應符合有關專門機械的規定。

5、其它有必要設置安全標志的地方。

四、設置要求

1、安全標志應設在與安全有關的醒目的位置。標志的正面或其鄰近不得有妨礙公共視線的障礙物。道路上施工設置警示標識時必須考慮道路拐彎和晚間的光線等因素。

2、除必須外,標志——般不應設置在門、窗、架等可移動的物體上,也不應設置在經常被其它物體遮擋的地方。

3、設置安全標志時,應避免出現內容相互矛盾、重復的現象。盡量用最少的標志把必需的信;息表達清楚。

4、方向輔助標志應設置在公眾選擇方向的通道處,并接通向目標的最短路線設置。

5、設置的安全標志,應使大多數觀察者的觀察角接近90°。

6、安全標志的尺寸應符合標志相關標準的要求。

7、室內及其出入口的安全標志設置要求

五、設置方法

1、方式

1.1附著式:安全標志牌可以采用釘掛、粘貼、鑲嵌等方式直接附著在建筑物等設施上,。

1,2懸掛式:用吊桿、拉鏈等將標志脾懸掛在相應位置上。

1,3柱式:把標志牌固定在標志桿上,豎立于其指示物附近。

2、間隙

2.1兩個或更多的正方形安全標志一起設置時,各標志之間至少應留有標志公稱尺寸0.2倍的間隙,。

2,2兩個相反方向的正方形標志并列設置時,為避免混淆,在兩個標志之間至少應留有一個標志的間隙,。

2.3兩個以上標志牌可以設置在一根標志桿上。但最多不能超過4個。

2.4應按照警告標志(三角形)、禁止標志(圓環加斜線)、提示標志(正方形)的順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地排列。

2.5根據設置地點,標志的設置應符合標準的要求。

2.6正方形和其它形狀的標志牌共同設置時,正方形標志牌與標志桿之間的間隙不應小于標志公稱尺寸的0.2倍,其它形狀的標志牌與標志桿之間的間隙應不小于5cm。

2.7兩個或多個三角形(圓形)標志牌或三角形、圓形、正方形標志牌共同設置在同一標志桿時,各標志牌之間的間隙不應小于5cm。

2.8兩個正方形的標志牌設置在一個標志桿上時,兩者之間的間隙不應小于標志公稱尺寸的0.2倍。

3、固定方法

3.1附著設置的安全標志牌如用釘子固定,一般情況下圓形和三角形標志牌至少固定三點,正方形和長方形標志牌至少固定四點。固定點宜選在邊緣襯底色部位。用膠粘貼的標志牌應將其背面涂滿膠或將其邊緣、中心點涂上膠固定。

3.2懸掛設置的安全標志牌至少用兩根懸掛桿(線),懸掛后不得傾斜。較輕的標志牌應配備較牢固的支架再懸掛。

3.3柱式設置的安全標志牌應用螺栓、管箍等牢固地固定在標志桿上。

篇2:安全警示線管理制度

1適用范圍

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生產區與生活區。

2管理機構與職能

2.1事業部為使用警示線的責任主體單位。

2.2公司安環部為專職監察機構。

2.3土建處為外來施工建筑隊現場專職檢查機構。

3定義

安全警示線用于界定和劃分危險區域,向周圍及施工人員傳遞某種注意或警告的信息,避免人身傷害。

4安全警示線設置規范

4.1生產區室外檢修作業,必須在距作業區域最大范圍1米左右處設置安全警示線。

4.2生產區吊裝作業,必須在吊臂轉向作業半徑最大范圍1米左右處設置安全警示線。

4.3生產區內開挖、動土,必須設置安全警示線。

4.4事業部內凡有孔洞的地方,必須在距孔洞1米左右處設置安全警示線。

4.5凡開挖、動土當天無法回填時,除設置安全警示線外,還應用圍欄進行防護,夜間設置警示燈。

4.6在人流、車流量大的工程施工的地方,基礎開挖必須設置安全警示線,還應增加警示標志數量;

5考核

安環部不定期對本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現場檢查,違反以上規定,每項次考核事業部現場負責人200元,外來施工隊1000元。造成事故的進行責任追究。

6、本制度由安全環保部負責解釋、考核,從下發之日起開始執行。

篇3:化工安全警示標識危害告知管理制度

為了規范公司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的告知和安全警示工作,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保證安全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維護職工權利,加強監督管理,根據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特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所稱的職業病危害告知是將作業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和應采取的防護措施如實告訴公司員工,告知的形式包括勞動合同、教育培訓等;職業病危害警示是指在作業場所設置的可以使員工產生警覺并采取相應防護措施的圖形、線條、相關文字等。其中圖形、線條和相關文字統稱為警示標識。

2、將作業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如實告知員工,并按要求設置警示標識。

3、依據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特性,選用并設置相應的防護標識。

4、在作業場所中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告知和警示標識的提示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5、安委會及車間管理人員有權對本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有權提出處理意見。

6、告知

6.1、存在粉塵、噪音、高溫等職業病危害的車間必須將工作過程中可能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危害程度、危害后果、提供的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防護用品等情況通過三級教育、崗前培訓、崗位培訓等方式如實告知公司員工,不得隱瞞或者欺

6.2、公司與員工訂立勞動合同時應在合同中履行如實告知的義務。

6.3、定期對員工進行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告知和警示規定方面的教育培訓,部門負責人應了解其設置和使用方法。

6.4、車間要對員工進行崗前培訓,使他們了解和掌握被告知的內容、識別警示標識的含意和應對措施。

7、警示

7.1、存在粉塵、噪音、高溫等職業病危害的崗位必須設置相應的警示標識、警示線。

7.2、警示標識分為禁止標識、警告標識、指令標識、提示標識和警示線。

7.3、警示語句,警示語句是一組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或描述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的詞語。警示語句可單獨使用,也可與圖形標識組合使用。

7.4、警示標識的設置

7.4.1、在產生粉塵的作業場所設置“注意防塵”警告標識和“戴防塵口罩”指令標識。

7.4.2、在產生噪聲的作業場所,設置“噪聲有害”警告標識和“戴護耳器”指令標識。

7.4.3、在高溫作業場所,設置“注意高溫”警告標識。

7.4.4、在可引起電光性眼炎的作業場所,設置和“戴防護鏡”指令?標識。

7.4.5、設備警示標識

在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上或其前方醒目位置設置相應的警示標識。

7.4.6、消防安全標志

7.4.5.1、公共消防設施、器材要設置指示標識。

7.4.5.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要設置指示標識。

8、使用的警示標識應當符合要求。設置的警示標識應當醒目、保持完整。

9、警示標識設置和使用規范

9.1、警示標識設置的高度,應盡量與人眼的視線高度相一致。局部信息標志的設置高度應?視具體情況確定。

9.2、使用警示標識的要求

9.2.1、警示標識應設在與職業病危害工作場所有關的醒目地方,并使大家看見后,有足?夠的時間來注意它所表示的內容,局部信息標志應設在所涉及的相應危險地點或設備上的醒目處。

9.2.2、警示標識不應設在門、窗、架等可移動的物體上,以免這些物體位置移動后,看不見安全標志。警示標識前不得放置妨礙認讀的障礙物。

9.2.3、警示標識的平面與視線夾角應接近90度角,觀察者位于最大觀察距離時,最小夾角不低于75度。

9.2.4、警示標識應設置在明亮的環境中。

9.2.5、警示標識的固定方式分附著式、懸掛式和柱式三種。懸掛式和附著式的固定應穩固不傾斜,柱式的警示標識和支架應牢固地聯接在一起。

10、檢查與維修

警示標識所在部門應保持警示標識牌整潔、清晰。公司安委會至少每半年檢查一次,如發現有破損、變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時應及時修整或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