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筑物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建構筑物是企業從事生產和生活的重要物質保證,為了有效地保護建構筑的完整,結合本廠實際,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條管理部門:全廠建構筑物的管理部門是規劃處。
第三條管理部門職責:規劃處負責全廠生產區和生活區建構筑物的安全管理,監督和監控建構筑物在使用過程的安全性。對有安全隱患的建構筑物應即時提出整改方案,并監督整改方案的完成和實施,確保建構筑物的整體安全。
第二章安全管理的措施
第四條建筑物、構筑物、護坡應加強保護,嚴禁超荷載使用,嚴禁隨意破壞。未批準,不得改變原結構,不得隨意在樓板、屋面、墻上開孔打洞。
第五條因特殊原因,需對建構筑物進行改變結構處理,必須提出改變結構申請書,經規劃處論證審核,作出允許變更申請后,方可改變。
第六條規劃處對全廠主要建構筑物、重要護坡、山巖及河床點,設置檢查標志點,用于檢查、觀測有無沉降、裂縫、傾斜、腐蝕等異常現象,并定期一月檢查一次。
第七條每年的5月至9月防汛期間,對重要的護坡、堡坎、山巖、河流、排水溝、排洪溝、消防通道等設置專人安全巡視巡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
第八條規劃處負責對全廠建筑物、構筑物的結構管理和技術管理。對建構筑物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的安全負全責,隨時監督、督控和檢查。
第九條根據國家對建構筑物的管理規定和使用規定,遵照國家建設規范,對改變建構筑物結構,改變使用要求,或有承重變化的要求,規劃處有審核簽定權,并對安全負全責。
第十條每半年規劃處組織對有安全隱患的或危險建構物進行檢查、監控,并提出整改方案和措施。
第十一條對全廠建構筑物應建立完善的技術檔案制度,并設置專人進行科學管理。
第十二條廠區道路應保持整潔,不準堆放材料、設備、物品,不準排放有腐蝕性的物料和污染物,不準隨意破壞道路。
第十三條對全廠建構筑物按月實行安全檢查表制度,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建構筑物進行檢查、觀測,并作好原始檢查記錄。
⑴有無裂縫;⑵有無沉降;⑶有無傾斜;⑷有無腐蝕;⑸有無變形。
對檢查出來的隱患,應監督整改,即時消除隱患。
第三章附則
第十三條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第十四條本制度解釋權屬規劃處。如有爭議時由廠安全生產委員會仲裁。
篇2:三全安全管理制度
“三全”安全管理來源于全面質量管理TQC的思想,是指生產企業的安全管理實行“全員參與、全過程控制、全方位展開”。其基本特點是從過去的事后檢驗把關為主,變為預防、改進為主,從管結果變為管因素,把影響安全問題的諸因素查出來,發動全員、全部門參加,依靠科學理論、程序、方法,使生產、經營的全方位、全過程都處于受控狀態。
全員參加安全管理
所謂全員安全管理,是指全體員工參加安全管理。它強調工作質量,同時強調發動群眾,全員、全部門參加管理。表現在一個“全”字,任何一個環節、一個工序、一個人的工作質量,都會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安全生產。因此,必須把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調動起來,上自單位領導,下至全體員工,每個部門、科室、每個崗位每個人都要制定安全責任制,人人做好本職工作,大家關心安全生產,全員參加安全管理。來源:考試通
全過程安全管理
所謂全過程安全管理,是根據公路工程施工規律,從源頭抓起,全過程推進。強調以預防為主的觀點,同時強調安全管理的過程方法管理原則。著眼于一個“全”字,即對從施工準備、施工過程控制到交工驗收全過程中的每個工序、每個環節、每個階段,依靠科學理論、程序和方法進行預防和把關,實現全過程的安全控制管理。
全方位安全管理
所謂全方位安全管理,是指分散在各部門、各層面、各空間的安全職能充分發揮起來,都對公路安全施工負責。強調各層面目標安全管理,同時強調空間上安全管理。突出一個“全”字,要求各級職能部門在空間上做到安全管理。公路施工項目內部各個層次都要參加安全管理,即上層項目管理者側重于安全管理決策,并統一組織協調各環節、各工序、各類人員的安全管理活動;中層骨干要實現領導層的安全決策,進行具體的業務管理;基層要求員工嚴格按照標準、制度進行生產,完成具體任務。安全管理既要求各專業相互協作,各施其職,各負其責,又要求相互關心,相互提醒。從而真正形成全方位安全管理。
篇3:礦石運輸車輛安全管理制度
為了保證鎳礦自907輔助斜坡道運輸安全、高效,規范在此范圍內所有車輛的運行,結合礦山現行相關管理制度,針對本工程的實際特點,特制定本管理制度,本制度所指車輛均為大型運輸設備,輕型車輛做相關說明。
一、駕駛員要求:
1、車輛駕駛員必須經過技能培訓并取得相應資質認定,否則不得操作駕駛車輛。
2、所有車輛使用前,駕駛員都必須進行啟動前檢查,以確保車輛處于安全狀態,填寫《車輛啟動前檢查表》。如車輛有故障,未修理好之前不能下井執行運輸任務。
3、駕駛員必須在平地進行剎車檢查,并在進入主下斜道前(945硐口)必須再檢查一遍剎車。
4、駕駛員必須在各類警示、標示牌,并按照規定用對講機報告車輛運行位置。
5、行人必須主動避讓車輛,若無安全位置,行人應發出停車信號,司機必須在離行人3米以外停車讓行。
二、車輛管理要求:
1、車輛必須配備車載滅火系統和無線通訊裝置。
2、車輛若具備條件必須配備足夠亮度的旋轉警示燈,安裝警示燈的車輛在井下作業時必須打開旋轉警示燈。
3、車輛在井下行駛檔位不得超過三檔,上、下斜坡時必須掛二檔駕駛且中途不得換擋,通過彎道和岔口之前要減速慢行。井下行駛速度不得超過10km/h。
4、所有車輛在井下運行時都必須為四輪驅動狀態。
5、同向行駛的車輛間距必須大于30米,907岔口至945硐口段車輛間距不得小于50米。
6、井下行駛嚴禁超車。
7、按照車輛通行權原則行駛,通行權低的車輛必須讓行通行權高的車輛,嚴禁違章強行。
車輛通行權自高至低依次為:救護車、439卡車、413卡車、MT2010、重慶巨能運輸卡車、服務車、裝載機、其他輕型車輛。
三、故障及異常情況處理
1、不允許在主斜坡道、輔助斜坡道上停車或從事修理工作。
2、如果設備無法移出禁停路段,必須在工作點的上方和下方至少20米以外的地方,設置明顯的警示帶或路障,并用對講機向值班工長班長報告停車點的位置,值班工長應立即發出禁行指令,以防止其他車輛進入造成擁堵。
3、車輛發生故障,駕駛員應立即報告值班工長和移動維修,盡可能將車停靠在巷道一側以防其滑走,確保閃光燈一直亮著,在方向盤上掛上(黃色)的“停止使用”標簽。在未得到明確指令前不不可移動車輛。
4、若車輛起火,立即停車并關閉發動機,用車上的自動和手動滅火器進行滅火,并通知當班工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