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礦業入井車輛完好標準

礦業入井車輛完好標準

2024-07-10 閱讀 1465

第一編總則

為加強輔助運輸管理,依據《礦用防爆柴油機無軌膠輪車通用技術條件》(MT∕T989-2006)、《礦用防爆柴油機通用技術條件》(MT∕T990-2006)、《防爆蓄電池機車通用技術條件》、《煤礦用特殊型鉛酸蓄電池、《煤礦安全規程》2006版、《煤礦礦井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的相關規定,特制定輔入井車輛完好標準。

第二編防爆車完好標準

一、外觀整潔、配套齊全。

1.車輛外觀整潔無明顯劃痕。

2.車輛具有可靠的接地線,接地線截面積不小于4mm2,禁止用鐵鏈直接接地。

3.駕駛室擋風玻璃、門窗玻璃齊全無破損,玻璃干凈,不影響駕駛員視線。

4.玻璃升降器升降自如,手把齊全。

5.座椅無明顯破損。

6.油、水、氣連接的各個部位無滲漏,機油、柴油、液壓油、制動液、冷卻液、水箱液位正常。

7.各種儀表、喇叭、雨刷器、車燈完好齊全。

8.駕駛室防風玻璃窗應使用安全玻璃或其它具有同等效力的材料。司機工作空間內不應有尖銳凸起或棱角。

9.運送人員車輛必須加裝護欄,護欄與車廂總高度不小于1.05米,并加設馬槽安全拉鏈。

二、性能可靠、保證安全。

1.車輛技術參數符合出廠檢驗規范。

2.轉向機構、離合操縱機構、換檔機構、油門、剎車等操作靈活可靠。

3.車輛各部件連接可靠,發動機、變速箱、車橋、傳動及液壓系統運行無異響。

4.輪胎胎體完好,氣壓正常,螺絲齊全緊固。

5.車輛應能正常啟動,各儀表參數應在正常范圍內。

6.車輛在額定載荷下、額定最大坡度上應能正常起步、運行和制動。

7.車輛的工作制動、緊急制動和駐車制動應符合設計要求。

三、電器符合防爆要求

1.電氣設備應符合《煤礦礦井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的有關規定,并取得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證。

2.連接電氣設備的纜線,除應符合《煤礦用阻燃電纜標準》(MT818―――MT818.14)的有關規定外,同時具有耐油性、敷設固定、穿管保護。電纜敷設不可使纜線彎折過度而導致纜線短路和斷路。

四、自動保護裝置可靠

1.自動保護裝置的儀表應安裝在駕駛員工作的顯著位置。

2.車輛自動保護裝置齊全可靠,保護參數超限能及時發出報警信號并能使車輛動力系統停止運轉:

a)?排氣溫度高于70℃;

b)?發動機表面溫度高于150℃;

c)?發動機冷卻水溫度(強制冷卻)超過使用說明書;

d)水洗箱的補水箱缺水時;

e)機油壓力低于0.8MPa時;

f)發動機轉速超過最高轉速的5%時;

g)瓦斯濃度達到1.0%(有煤(巖)與瓦斯突出礦井和瓦斯噴出區域中瓦斯濃度達到0.5%)時,必須停機(具有車載瓦斯報警停機功能的必須自動停機,攜便攜式瓦斯檢測儀的必須手動停機)。

五、防爆柴油機及進排氣系統

柴油機及進排氣系統各部件應齊全完整并符合以下防爆要求:

1.材料

a)?在防爆柴油機運轉和維修期間,有可能受到撞擊的零部件的外殼均不允許使用輕金屬制造。

b)?防爆柴油機及其配套的非金屬材料零部件,應采用電阻值小于1×109Ω的不燃或阻燃性材料制造。

c)?用于密封的墊襯,應使用帶有金屬骨架或金屬包封的不燃性材料制造。

2.隔爆接合面尺寸

a)?防爆柴油機在缸蓋與機體之間隔爆接合面的有效寬度不小于9mm,平面度不大于0.15mm。

b)?進排氣系統各部件之間的隔爆接合面(阻火器除外),進排氣系統與缸蓋之間的隔爆接合面有效寬度不小于13mm。

c)?隔爆接合面的內部邊沿到螺栓孔的邊沿有效寬度不小于9mm。

d)?隔爆接合面中含有冷卻水道通孔的隔爆面,由接合面內部到水道通孔邊沿的有效寬度應不小于5mm。

e)?利用桿套間隙做為隔爆面的,桿套間隙應不大于0.2mm,軸向長度應不小于25mm。

f)?噴油器與缸蓋的配合,其間隙應不大于0.2mm,軸向長度應不小于25mm。

g)?在隔爆腔機體上應避免鉆通孔,至少留3mm或三分之一孔徑的壁厚,取其大者。如果鉆通孔應用螺塞堵死,螺塞最小擰入深度不小于12.5mm,最小嚙合扣數不少于6扣,并有防松措施。

h)?在隔爆腔機體的盲螺孔上擰固螺塞時,螺塞長度的選擇,當無墊圈時,應在孔底至少還有一個螺距的余量。

3.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

防爆柴油機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不超過6.3μm。

4.防銹措施

防爆柴油機系統各隔爆接合面應有防銹措施,例如磷化、涂防銹油等,但不得涂油漆。

5.阻火器

a)?防爆柴油機的進氣口和排氣口,應設置阻火器,阻火器應由阻火器外殼和阻火元件組成,且易于裝配、檢驗和清洗,并應有準確的安裝定位。

b)?阻火器框架隔爆接合面寬度應不小于25mm,不允許在阻火器框架隔爆接合面內鉆孔。

c)?阻火器應使用耐高溫、防腐蝕、耐磨損的材料制造。

d)?阻火器柵欄板的厚度應不小于1mm,平面度不大于0.15mm,氣流方向的寬度不小于50mm,相鄰兩柵欄板之間的間隙不大于0.5mm。

e)?珠型阻火器采用直徑為5mm的球形體時,氣流方向的填充厚度應不小于60mm,采用直徑為6mm的球形體時,氣流方向的填充厚度應不小于90mm。且裝配完整后的珠型阻火器,內部球形體不得有松動。

6.水洗箱(廢氣處理箱)

a)?防爆柴油機廢氣排出前,應通過冷卻凈化水箱,冷卻凈化水箱可安裝在阻火器前,冷卻凈化水箱與阻火器的固定板應使用耐腐蝕材料制造。

b)?冷卻凈化水箱安裝在阻火器前的應為隔爆結構,與阻火器相連接的隔爆接合面寬度應不小于25mm,其它隔爆接合面的寬度應不小于13mm,箱體內邊沿到螺孔邊沿的寬度應不小于9mm。

c)?冷卻凈化水箱應設置水位標記,如果在隔爆結構的冷卻凈化水箱上設置玻璃窗口式水位標記,窗口部分應小于25cm2。如果冷卻凈化水箱較小,采用外接水箱補水時,冷卻凈化水箱可不設水位標記,但外接水箱應設置水位標記;采用噴淋冷卻的冷卻凈化水箱可不設水位標記,但噴水箱應設水位標記。冷卻凈化水箱注水孔應采用螺紋隔爆結構,孔蓋應有系緊裝置。

7.空氣關斷閥

進氣系統在空氣濾清器后端,應設置阻火器和空氣關斷閥。閥的嚴密性應使在可燃氣體中運轉的柴油機,在關閉空氣關斷閥后停機。如果空氣關斷閥安裝在進氣阻火器后,應采用隔爆結構。

8.燃油系統

a)?燃油箱應有牢固的結構,其安裝位置應能避免撞擊而損壞。

b)?燃油箱上應設置加油孔和通氣孔,孔蓋應采用螺紋聯結,并有系緊裝置。

c)?燃油箱的容量應不超過8h正常運行耗油量。燃油箱應設置油位標記。

d)?燃油箱應用非燃性材料制造,其布置應能防止受到撞擊和遠離熱源至少在50mm以上。

e)燃油系統應設置停油閥,該閥可以遠距離操作,也可以在故障時自動關閉。

f)所用燃油閃點應高于70℃。?

9.曲軸箱

a)?曲軸箱的通氣孔應裝設濾網裝置,濾網密度不小于144目且應至少五層,使之既能防止塵埃污染曲軸箱,又具有一定的阻火能力。若曲軸箱采用閉式強制通風,可以不設濾網。

b)?注油孔和油位標記孔應使用螺紋密封結構,注油孔蓋應有系緊裝置。

六、消防裝置齊全

1.車輛必須配置自動滅火系統或便攜式滅火器(2具4kg或1具8kg便攜式滅火器)等消防裝置,滅火器校檢無過期,便攜式滅火器應能方便地取出使用。

第三編?非防爆車完好標準

一、外觀整潔、配套齊全。

1.車輛外觀整潔無明顯劃痕。

2.駕駛室擋風玻璃、門窗玻璃齊全無破損,玻璃干凈,不影響駕駛員視線。

3.玻璃升降器升降自如,手把齊全。

4.座椅無明顯破損。

5.油、水、氣連接的各個部位無滲漏,機油、柴油、液壓油、制動液、冷卻液、水箱液位正常。

6.各種儀表、喇叭、雨刷器、車燈完好齊全。

7.駕駛室防風玻璃窗應使用安全玻璃或其它具有同等效力的材料。司機工作空間內不應有尖銳凸起或棱角。

8.運送人員車輛必須加裝護欄,護欄與貨箱總高度不小于1.05米,并加設馬槽安全拉鏈。

二、性能可靠、保證安全。

1.車輛技術參數符合出廠檢驗規范。

2.轉向機構、離合操縱機構、換檔機構、油門、剎車等應操作靈活可靠。

3.車輛各部件連接可靠,發動機、變速箱、車橋、傳動及液壓系統運行無異響。

4.輪胎胎體完好,氣壓正常,螺絲齊全緊固。

5.車輛應能正常啟動,各儀表參數應在正常范圍內。

6.車輛在額定載荷下、額定最大坡度上應能正常起步、運行和制動。

7.車輛的工作制動、緊急制動和駐車制動應符合設計要求。

8.連接電氣設備的纜線,應具有耐油性、敷設固定、穿管保護。電纜敷設不可使纜線彎折過度而導致纜線短路和斷路。

9.燃油系統

a)燃油箱應有牢固的結構,其安裝位置應能避免撞擊而損壞。

b)燃油箱上應設置加油孔和通氣孔,孔蓋應采用螺紋聯結,并有系緊裝置。

c)燃油箱的容量應不超過8h正常運行耗油量。燃油箱應設置油位標記。

d)燃油箱應用非燃性材料制造,其安裝位置遠離熱源至少在50mm以上。

三、消防裝置齊全

1.每車配置2臺4kg或1臺8kg滅火器,滅火器校檢無過期,應能方便取出使用。

第四編?特種車輛完好標準

一、車輛外觀完好標準

1.車身、鏟板、駕駛室內無煤泥雜物,保持車輛清潔。

2.車輛機架、護罩及附屬裝置無焊縫開裂、變形、缺少現象。

3.液壓管路、電纜布置整齊順暢,固定牢靠,能適應零件與部件動作需要。

4.每臺車前后貼有示寬警示。

5.車輛警笛完好。

二、機械部分完好標準

1.轉向油缸、提升油缸、鏟板油缸機構安裝到位,運轉靈活,無漏油現象。

2.擺動梁組件擺動自如,不得有卡死或間隙過大現象。

3.鉸接部位的鉸接銷和關節軸承相互運轉靈活,潤滑良好。

4.螺栓連接部位必須緊固,不得缺少螺栓、平墊、彈墊、螺母等。輪胎螺栓必須達到出廠規定力矩,150N/M。

5.車輛剎車系統完好,符合制動安全要求。

三、潤滑部位完好標準

1.各潤滑點注油,要求油管通暢,各潤滑點注油充分。

2.發動機、傳動箱、變矩器油位,必須達到油尺規定范圍內;牌號與使用要求相符合。

四、液壓系統質量標準

1.液壓油在正常工作狀態下油位不低于油標高低位之間一半。

2.各管路連接處不得有滲油現象,對接頭滑扣、液管鋼絲外露即使更換。

3.各種車型液壓系統壓力:

a、350支架搬運車液壓系統壓力:

牽引泵回路壓力:35MPA

控制回路壓力:?1、5MPA

輔助泵回路壓力:22MPA

b、912支架搬運車液壓系統壓力:?

轉向壓力:?1800~2000PSI

剎車壓力:?1500PSI

啟動壓力:?2200PSI

五、安全保護系統質量標準

車輛設置的安全保護系統具備保護快、系統簡單可靠的特點。在以下情況自動關閉發動機:

1.排氣溫度超過70度;

2.發動機水溫超過103度;

3.凈化水箱缺水;

4.發動機機油壓力低;

5.尾氣溫度超過80度;

6.液壓油位過低;

7.液壓油溫超過85度。

六、電器系統完好標準

1.電氣元件表面無明顯凹痕、劃傷、裂縫及變形現象。

2.車輛具有可靠的接地線,接地線截面積不小于4mm2,禁止用鐵鏈直接接地。

3.開關、按扭、旋鈕等操作靈敏可靠、緊固件無松動、插頭自如可靠。

4.防爆結合面及防爆孔的各項指標符合煤礦防爆要求。

5.各種燈光齊全完好。

6.各種名牌、警示牌齊全且安裝牢固。

七、操作系統完好標準

1.發動機起停按鈕、靈活可靠。

2.方向盤左右旋轉、換向手柄。

3.油門踏板。

4.剎車踏板。

5.二輪驅動和四輪驅動。

6.差速閉鎖控制。

八、發動機完好標準

1.發動機運轉平穩,不得有外滲油現象,不得有異常噪聲。

2.發動機冷卻水道、水箱內無堵塞現象。根據各礦井水質條件及時清理。

3.發動機附屬裝置不得缺少,各儀表正確有效。

4.發動機阻火器暢通、清潔,性能完好,符合防爆要求。

九、消防設施完好標準

車輛必須配置自動滅火系統或便攜式滅火器(2具4kg或1具8kg滅火器)等消防裝置,滅火器校檢無過期,便攜式滅火器應能方便地取出使用。

十、其它

1.912支架搬運車每車配置啟動大壓手柄一個。

2.350支架搬運車根據工作要求每車配置吊掛鉤四個。

3.各種車型每臺配置清理工具一套。

4.運輸大件、液壓支架時必須每車配置兩個顯示寬、高的警示燈。

5.發動機冷卻水、燃油充足。

篇2:礦石運輸車輛安全管理制度

為了保證鎳礦自907輔助斜坡道運輸安全、高效,規范在此范圍內所有車輛的運行,結合礦山現行相關管理制度,針對本工程的實際特點,特制定本管理制度,本制度所指車輛均為大型運輸設備,輕型車輛做相關說明。

一、駕駛員要求:

1、車輛駕駛員必須經過技能培訓并取得相應資質認定,否則不得操作駕駛車輛。

2、所有車輛使用前,駕駛員都必須進行啟動前檢查,以確保車輛處于安全狀態,填寫《車輛啟動前檢查表》。如車輛有故障,未修理好之前不能下井執行運輸任務。

3、駕駛員必須在平地進行剎車檢查,并在進入主下斜道前(945硐口)必須再檢查一遍剎車。

4、駕駛員必須在各類警示、標示牌,并按照規定用對講機報告車輛運行位置。

5、行人必須主動避讓車輛,若無安全位置,行人應發出停車信號,司機必須在離行人3米以外停車讓行。

二、車輛管理要求:

1、車輛必須配備車載滅火系統和無線通訊裝置。

2、車輛若具備條件必須配備足夠亮度的旋轉警示燈,安裝警示燈的車輛在井下作業時必須打開旋轉警示燈。

3、車輛在井下行駛檔位不得超過三檔,上、下斜坡時必須掛二檔駕駛且中途不得換擋,通過彎道和岔口之前要減速慢行。井下行駛速度不得超過10km/h。

4、所有車輛在井下運行時都必須為四輪驅動狀態。

5、同向行駛的車輛間距必須大于30米,907岔口至945硐口段車輛間距不得小于50米。

6、井下行駛嚴禁超車。

7、按照車輛通行權原則行駛,通行權低的車輛必須讓行通行權高的車輛,嚴禁違章強行。

車輛通行權自高至低依次為:救護車、439卡車、413卡車、MT2010、重慶巨能運輸卡車、服務車、裝載機、其他輕型車輛。

三、故障及異常情況處理

1、不允許在主斜坡道、輔助斜坡道上停車或從事修理工作。

2、如果設備無法移出禁停路段,必須在工作點的上方和下方至少20米以外的地方,設置明顯的警示帶或路障,并用對講機向值班工長班長報告停車點的位置,值班工長應立即發出禁行指令,以防止其他車輛進入造成擁堵。

3、車輛發生故障,駕駛員應立即報告值班工長和移動維修,盡可能將車停靠在巷道一側以防其滑走,確保閃光燈一直亮著,在方向盤上掛上(黃色)的“停止使用”標簽。在未得到明確指令前不不可移動車輛。

4、若車輛起火,立即停車并關閉發動機,用車上的自動和手動滅火器進行滅火,并通知當班工長。

篇3:鐵水運輸車輛管理制度

一、車輛保護:把鋼包座架下兩邊鐵板用澆注料打上5—10公分澆筑層防護鐵板;底部用耐火磚鋪平,上面用高鋁水泥灌漿,打上一層澆注料。

二、油箱與電瓶箱用石棉布包裹,上面蓋上一塊鐵板。

三、應急措施:把托排前、后用20mm鐵板焊接,周圍加高200mm,里面放入防火沙。

四、備用碳棒堵口。碳棒扯成一個錐形,一個橢圓形,手柄用鐵管制作成進、出兩用(注:細管套入粗管中),長度4米。每輛車備用泡泥一桶。

五、鋼包日常檢查:日常檢查由當班司機和鑄鐵機值班班長負責。鐵水包使用壽命,可根據使用程度或爐次更換新鐵水包,并做好記錄。

六、輪胎日常檢查:由當班司機負責,并做好記錄。由車輛管理人員根據輪胎使用程度,提交車間辦公室,經現場查看,確認后更換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