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制度
為全面辨識、管控礦井在生產過程中,針對各系統、各環節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險源,將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導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圍之內,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據《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考核定級辦法(試行)》和《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要求及評分辦法(試行)》(煤安監行管〔2017〕5號文件要求,結合我礦實際,特制定本制度。第一章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責任體系一、成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礦長、黨委書記副組長:各分管礦長總會計師成員:各分管副總師、各相關業務科室、區隊負責人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安監科,安全礦長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全面工作。二、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成立以下工作組1、安全管理工作組,由安監科科長負責。2、地測防治水工作組,由地測科科長負責。3、“一通三防”工作組,由防突科科長負責。4、機電運輸工作組,由機電科科長負責。5、工程技術工作組,由生產技術科科長負責。6、應急調度工作組,由調度室主任負責。7、地面安全工作組,由福利科科長負責。三、領導小組職責(一)礦長職責:1、礦長是安全風險管控的第一責任人,對礦井安全風險管控工作負主要責任,統一組織領導和協調指揮安全風險管控工作。2、每年底礦長組織開展年度安全風險辨識,重點對容易導致群死群傷事故的危險因素開展安全風險辨識。3、礦長每月組織對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和管控效果進行一次檢查分析,針對管控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調整完善管控措施,并結合年度和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結果,布置月度安全風險管控重點,明確責任分工。4、下井帶班期間,及時跟蹤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二)黨委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職責:1、黨委書記是安全風險管控的第一責任人,對礦井安全風險管控工作負主要責任,協助礦長統一組織領導和協調指揮安全風險管控工作。2、每年底協助礦長組織開展年度安全風險辨識,重點對容易導致群死群傷事故的危險因素開展安全風險辨識。3、每月協助礦長組織對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和管控效果檢查分析,針對管控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調整完善管控措施,并結合年度和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結果,布置月度安全風險管控重點,明確責任分工。4、下井帶班期間,及時跟蹤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三)生產礦長職責:1、每年底按時參加礦長組織開展年度安全風險辨識,重點對容易導致群死群傷事故的危險因素開展安全風險辨識。2、每月按時參加礦長組織對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和管控效果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會議。3、每旬組織對采煤、調度專業范圍內月度安全風險管控重點實施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檢查管控措施落實情況,改進完善管控措施。4、下井帶班期間,及時跟蹤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四)安全礦長職責:1、每年底按時參加礦長組織開展年度安全風險辨識,重點對容易導致群死群傷事故的危險因素開展安全風險辨識。2、每月按時參加礦長組織對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和管控效果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會議。3、每旬組織對事故隱患治理、職業衛生、安全培訓和應急管理專業范圍內月度安全風險管控重點實施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檢查管控措施落實情況,改進完善管控措施。4、下井帶班期間,及時跟蹤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五)掘進礦長職責:1、每年底按時參加礦長組織開展年度安全風險辨識,重點對容易導致群死群傷事故的危險因素開展安全風險辨識。2、每月按時參加礦長組織對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和管控效果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會議。3、每旬組織對掘進專業范圍內月度安全風險管控重點實施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檢查管控措施落實情況,改進完善管控措施4、下井帶班期間,及時跟蹤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六)機電礦長職責:1、每年底按時參加礦長組織開展年度安全風險辨識,重點對容易導致群死群傷事故的危險因素開展安全風險辨識。2、每月按時參加礦長組織對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和管控效果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會議。3、每旬組織對機電、運輸專業范圍內月度安全風險管控重點實施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檢查管控措施落實情況,改進完善管控措施4、下井帶班期間,及時跟蹤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七)總工程師職責:1、每年底按時參加礦長組織開展年度安全風險辨識,重點對容易導致群死群傷事故的危險因素開展安全風險辨識。2、每月按時參加礦長組織對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和管控效果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會議。3、每旬組織對地質災害防治與測量、通風專業范圍內月度安全風險管控重點實施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檢查管控措施落實情況,改進完善管控措施4、下井帶班期間,及時跟蹤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八)后勤礦長職責:1、每年底按時參加礦長組織開展年度安全風險辨識,重點對容易導致群死群傷事故的危險因素開展安全風險辨識。2、每月按時參加礦長組織對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和管控效果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會議。3、每旬組織對地面設施專業范圍內月度安全風險管控重點實施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檢查管控措施落實情況,改進完善管控措施。(九)總會計師職責:1、每年底按時參加礦長組織開展年度安全風險辨識,重點對容易導致群死群傷事故的危險因素開展安全風險辨識。2、每月按時參加礦長組織對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和管控效果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會議。(十)機電副總職責:1、每年底按時參加礦長組織開展年度安全風險辨識,重點對容易導致群死群傷事故的危險因素開展安全風險辨識。2、每月按時參加礦長組織對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和管控效果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會議。3、每旬協助機電礦長組織對機電、運輸專業范圍內月度安全風險管控重點實施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檢查管控措施落實情況,改進完善管控措施4、下井帶班期間,及時跟蹤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十一)地測副總職責:1、每年底按時參加礦長組織開展年度安全風險辨識,重點對容易導致群死群傷事故的危險因素開展安全風險辨識。2、每月按時參加礦長組織對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和管控效果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會議。3、每旬協助總工程師組織對地質災害防治與測量專業范圍內月度安全風險管控重點實施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檢查管控措施落實情況,改進完善管控措施。4、下井帶班期間,及時跟蹤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十二)通風副總職責:1、每年底按時參加礦長組織開展年度安全風險辨識,重點對容易導致群死群傷事故的危險因素開展安全風險辨識。2、每月按時參加礦長組織對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和管控效果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會議。3、每旬協助總工程師組織對通風專業范圍內月度安全風險管控重點實施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檢查管控措施落實情況,改進完善管控措施。4、下井帶班期間,及時跟蹤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十三)生產技術副總職責:1、每年底按時參加礦長組織開展年度安全風險辨識,重點對容易導致群死群傷事故的危險因素開展安全風險辨識。2、每月按時參加礦長組織對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和管控效果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會議。3、每旬協助生產礦長、掘進礦長組織對采煤、掘進專業范圍內月度安全風險管控重點實施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檢查管控措施落實情況,改進完善管控措施。4、下井帶班期間,及時跟蹤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十四)安監科職責:1、副科級以上領導下井跟班期間,及時跟蹤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2、負責在井口或存在重大安全風險區域的顯著位置,公告存在的重大安全風險、管控責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3、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實現對安全風險記錄、跟蹤、統計、分析、上報等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4、每年底按時參加礦長組織開展年度安全風險辨識,重點對容易導致群死群傷事故的危險因素開展安全風險辨識。5、每月按時參加礦長組織對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和管控效果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會議。6、每旬按時參加分管專業范圍內月度安全風險管控重點實施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檢查管控措施落實情況,改進完善管控措施。(十五)各專業組職責:1、副科級以上領導下井跟班期間,及時跟蹤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2、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實現對安全風險記錄、跟蹤、統計、分析、上報等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3、每年底按時參加礦長組織開展年度安全風險辨識,重點對容易導致群死群傷事故的危險因素開展安全風險辨識。4、每月按時參加礦長組織對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和管控效果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會議。5、每旬按時參加分管專業范圍內月度安全風險管控重點實施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分析,檢查管控措施落實情況,改進完善管控措施。6、各專業組互相配合、共同努力,保證安全風險分管控機制正常運行。第二章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制度一、綜合辨識范圍(年度辨識評估)1、每年底礦長組織各分管負責人和相關業務科室、區隊進行年度安全風險辨識。2、防突科負責對煤礦火災、瓦斯、煤塵系統開展年度辨識評估,及時編制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建立可能引發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并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將辨識評估結果應用于確定下一年度安全生產工作重點,并指導和完善下一年度生產計劃、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應急救援預案。3、地測科負責對煤礦水害系統開展年度辨識評估,及時編制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建立可能引發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并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將辨識評估結果應用于確定下一年度安全生產工作重點,并指導和完善下一年度生產計劃、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應急救援預案。4、生產技術科負責對煤礦頂板系統開展年度辨識評估,及時編制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建立可能引發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并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將辨識評估結果應用于確定下一年度安全生產工作重點,并指導和完善下一年度生產計劃、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應急救援預案。5、機電科負責對提升運輸系統開展年度辨識評估,及時編制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建立可能引發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并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將辨識評估結果應用于確定下一年度安全生產工作重點,并指導和完善下一年度生產計劃、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應急救援預案。6、安監科負責匯總各科室對煤礦瓦斯、水、火、煤塵、頂板及提升運輸系統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建立可能引發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并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將辨識評估結果應用于確定下一年度安全生產工作重點,并指導和完善下一年度生產計劃、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應急救援預案。二、專項辨識范圍(一)新水平、新采區、新工作面設計前,開展1次專項辨識。1、專項辨識由總工程師組織有關業務科室進行。2、重點辨識地質條件和重大災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3、補充完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并制定相應管控措施。4、辨識評估結果用于完善設計方案,指導生產工藝選擇、生產系統布置、設備選型、勞動組織確定等。(二)生產系統、生產工藝、主要設施設備、重大災害因素等發生重大變化時,開展1次專項辨識。1、專項辨識由分管負責人組織有關業務科室進行。2、重點辨識作業環境、生產過程、重大災害因素和設施設備運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3、補充完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并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4、辨識評估結果用于指導重新編制或修訂完善作業規程、操作規程。(三)排放瓦斯、過構造帶及石門揭煤等高危作業實施前,新技術、新材料試驗或推廣應用前,連續停工停產1個月以上的,在復工復產前,開展1次專項辨識。1、專項辨識由分管負責人組織有關業務科室、生產組織單位(區隊)進行。2、重點辨識作業環境、工程技術、設備設施、現場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3、補充完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并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4、辨識評估結果作為編制安全技術措施依據。(四)本礦發生死亡事故或涉險事故、出現重大事故隱患或所在省份發生重特大事故后,開展1次針對性的專項辨識。1、專項辨識由礦長組織分管負責人和業務科室進行。2、識別安全風險辨識結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區。3、補充完善重大安全風險清單并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4、辨識評估結果用于指導修訂完善設計方案、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等技術文件。三、安全風險辨識評估方法LEC評價法這是一種評價具有潛在危險性環境中作業時的危險性半定量評價方法。它是用與系統風險率有關的3種因素指標值之積來評價系統人員傷亡風險大小,這3種因素是:L為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為人體暴露在這種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C為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的損失后果。取得這3種因素的科學準確的數據是相當煩瑣的過程,為了簡化評價過程,采取半定量計值法,給3種因素的不同等級分別確定不同的分值,再以3個分值的乘積D來評價危險性的大小,即D=LEC。D值越大,說明該系統危險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或減少人體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或減輕事故損失,直至調整到允許范圍內。L——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C——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D——危險性分值??其簡化公式為:D=L×E×CL分值的選擇確定分數值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10完全會被預料到6相當可能3不經常,但可能1完全意外,極少可能0.5可以設想,但高度不可能0.2極不可能0.1實際上不可能E分值的選擇確定分數值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10連續暴露6每天工作時間內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2每月暴露一次1每年幾次暴露0.5非常罕見地暴露C分值的選擇確定分數值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10010人以上死亡402—9人死亡151人死亡7傷殘3重傷1輕傷危險性分值D的選擇確定分數值風險程度風險等級>320極其危險5160—320高度危險470—160顯著危險320—70可能危險2<20稍有危險1定性等級:可承受風險(一級):安全的,不需要采取措施;一般風險(二級):臨界的,有可能千百萬較輕的傷害和損壞,應采取措施;主要風險(三級):危險的,會造成人員傷亡和系統破壞,要立即采取措施;重大風險(四級):破壞性的,會造成災難性事故,必須立即排除。重大風險判定:(1)不符合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2)相關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3)曾經發生過事故仍未采取有效防范或控制措施的;(4)直接觀察到可能導致事故的風險,且無適當控制措施。第三章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管控工作流程第一步:各科室風險小組成員首先明確煤礦瓦斯、水、火、煤塵、頂板及提升運輸系統六個可能引發重特大事故。第二步:各科室風險小組分析整理各自的工作任務和工序。第三步:辨識作業環境中存在的危險源。第四步:明確危險源可能產生的風險及后果。第五步:依據LEC辨識評估法進行風險評估。第六步:確定風險類型。第七步:確定可能導致的事故類型。第八步:梳理出需要管理的對象并制定管理標準。第九步:確定相應的整改責任人、整改措施、整改單位、限改時間。第十步:提取管理標準與措施。第十一步:實施管理對象的所有管理標準與措施進行風險管控,預防風險出現。第十二步:對所有辨識出危險源進行監測、預警。第十三步:收到警情通知人員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風險管控。2017年5月17日
篇2: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教育培訓制度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教育培訓制度1
一、編制目的1
二、編制依據1
三、主題內容1
四、實施日期2
五、解釋權屬2
六、其他說明2*****煤礦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教育培訓制度
一、編制目的
為了使崗位職工知道崗位操作過程及周邊存在的安全風險、熟悉安全風險管控措施、明確相關應急預案及避災原則和路線,減少違章行為的產生,大力提高我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質量,特制定《******煤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教育培訓制度》。
二、編制依據
1、《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實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構建雙重預防機制的意見》(安委辦[20**]11號);
2、《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要求及評分方法》(煤安監行管[20**]5號)(試行);
3、《四川省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指南》的通知(川安辦[20**]25號)。
三、主題內容
1、按照企業制定的教育培訓制度切實認真開展風險辨識評估、分級管控的教育培訓工作。
2、每一年的企業教育培訓計劃中,必須安排有關于安全風險分級管控的專門計劃或課時和內容。
3、遇特殊情況,可臨時增加專門針對相關人員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培訓教育。
4、入井人員和地面關鍵崗位人員安全培訓內容包括年度和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結果、與本崗位相關的重大風險管控措施等。
5、每年度至少組織參與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的人員學習一次安全風險辨識評估技術。
6、各分管部門做好課件、資料、考勤、考試等相關記錄并存檔備查。
四、實施日期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五、解釋權屬
本制度由***********煤礦安全生產部門負責解釋并監督施行。
六、其他說明
本制度屬于企業內部管理制度,條文若有與相關法規、規范、規程等相抵觸的,參照相關法規、規范、規程等的要求執行。
篇3:鐵路建設工程安全風險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鐵路建設工程安全風險管理,推進安全風險標準化管理,有效規避和控制安全風險,確保鐵路工程建設安全,依據國家和鐵道部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鐵路建設工程安全風險管理范圍主要包括高風險隧道、大型基坑、高陡邊坡、特殊結構橋梁和地下工程,臨近既有線及既有線施工,涉及既有高速鐵路施工,地質災害及其他高風險工點。
第三條鐵路建設工程風險等級根據事故發生的概率和后果程度,參照鐵路隧道風險等級確定標準,分為低度風險、中度風險、高度風險和極高度風險四個級別。
風險等級評價為高度風險和極高度風險的工點,統稱高風險工點。
第四條鐵路建設應規避極高度風險,采取措施減少高度風險,通過風險識別、風險評價、風險控制等,降低和減少風險災害及風險損失。
第五條建設單位是建設項目的責任主體,應比照鐵路隧道風險管理要求,制訂高風險工點的風險管理實施辦法,建立風險管理體系,完善風險管理機制,落實參建單位和人員責任,按照階段管理目標和管理要求認真做好風險管理工作。
第六條勘察設計單位是風險防范的主要責任單位,應編制風險評估實施細則,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進行風險識別,按照規避風險原則合理選擇方案,依據勘察資料、參照隧道風險管理的評估標準及評估程序,對無法規避的風險工點進行分析評估,提出風險等級建議。
第七條建設單位應組織專家對勘察設計單位提出的高風險工點及風險等級建議進行論證,確定高風險工點及風險等級。高度風險和極高度風險隧道的相關資料應及時報送鐵道部工管中心。
第八條勘察設計單位在初步設計階段,應對高風險工點的風險因素作進一步識別,須調整風險等級的應及時向建設單位提出建議;應按照確定的風險等級,系統制訂與之匹配的風險控制措施,因此產生的工程費用納入初步設計概算;在施工設計中要進一步完善風險控制措施,提出風險防范注意事項。
第九條建設單位應將高風險工點的風險控制措施納入施工圖審核的范圍,在組織施工圖審核時對風險控制措施進行檢查、優化和完善,并組織制訂風險管理方案。
第十條勘察設計單位須及時提交包括風險控制措施和風險防范注意事項的勘察設計文件,在設計技術交底的基礎上,做好風險控制措施和風險防范注意事項的交底工作。
第十一條建設單位須將風險管理方案、風險控制措施等納入指導性施工組織設計,并將風險管理責任、風險控制措施、風險控制費用等納入施工合同及監理合同。
第十二條施工單位是風險控制的實施主體,必須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地質條件、施工條件等,對承擔任務范圍內的高風險工點逐一進行分析,逐條細化風險控制措施,并編制風險管理實施細則。風險管理實施細則經監理單位審查、建設單位審定后,納入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
第十三條風險管理實施細則應包括相關的安全管理制度、標準、規程等支持性文件,風險管理機構及職責劃分,人員安排、培訓,現場警示、標識規劃,設備器具及材料準備,現場設施布置,作業指導書清單,監控、監測及預警方案,應急預案及演練安排,過程及追溯性記錄文件格式和要求等。
第十四條施工單位須按照風險管理實施細則,明確項目部風險管理部門,配備專職安全風險管理人員,配置專用風險監測設備,對工程風險實施有效監測和管理。
第十五條施工單位須按照風險管理實施細則編制高風險工點專項施工方案,專項施工方案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審定后報總監理工程師審查,高風險工點的專項施工方案報建設單位批準。施工單位按批準的專項施工方案組織實施,并派專職安全風險管理人員現場監督。
第十六條施工單位須按照批準的專項施工方案編制施工作業指導書和作業標準,組建專業作業隊和專業作業班組,配置相應機械設備,嚴格按專項施工方案組織實施。
第十七條施工單位須將有關風險控制措施、工作要求、工作標準,向作業隊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向施工作業班組、作業人員進行詳細說明,并全程監督作業人員嚴格按照作業指導書、作業標準施工。
第十八條施工單位須對參與高風險工點施工的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崗前安全生產教育和風險防范培訓,未經教育培訓或培訓考核不合格的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第十九條監理單位是風險防范及控制的檢查單位。監理單位應參加建設單位組織的風險識別和評價,對風險監測方案、專項施工方案、施工作業指導書、作業標準和專業架子隊組成及培訓教育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實施全過程監理。
第二十條對風險控制工作實施動態管理,已評估并有防范措施的工程風險發生變化的,建設單位須立即組織勘察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研究,確定風險等級,調整風險控制措施。
第二十一條對施工過程中揭示的未納入設計的重大潛在風險,建設單位須立即組織勘察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研究,確定風險等級,補充風險控制措施。
第二十二條極高度風險工點實行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項目部主要領導安全包保制度,高風險工點實行施工單位項目部負責人和項目部部門負責人跟班作業制度。
第二十三條鐵道部工管中心歸口隧道工程風險管理工作,對隧道工程實施階段的風險控制實施監督,建設單位須及時將隧道風險控制過程中的重大事項及處理建議方案報工管中心;工管中心應及時組織研究,確定風險防范技術方案。建設單位按確定的技術方案組織實施。
第二十四條鐵路建設工程搶險救援堅持以人為本、科學搶險的方針,遵循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快速反應、嚴防次生災害的原則,按照鐵道部風險救援的相關規定組織實施。
第二十五條鐵路參建單位應建立和完善工程安全風險管理體系,以標準化管理為手段,全面、有效地進行安全風險管理。風險管理納入建設單位考核、設計單位施工圖考核和施工、監理企業信用評價范圍。
第二十六條建設單位應將確定的高風險工點以及風險控制情況報鐵道部建設司備案。
第二十七條本辦法由鐵道部建設司負責解釋。
第二十八條本辦法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