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生產檢查制度
為了加強交通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落實檢查責任,督促被檢查單位及時消除各類安全隱患,有效地防止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江蘇省政府關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規定;
一、檢查的內容
(一)共同內容
1、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
2、規章制度的建立、落實情況;
3、安全管理體系建立情況;
4、法定安全職責落實情況;
5、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學習、例會情況;
6、安全檢查、事故隱患整改、危險源監控情況;
7、安全事故報告制度執行情況;
8、安全應急預案建立和演練情況;
9、安全生產、安全監管落實“痕跡化”情況;
10、安全生產、安全監管工作檔案的建立、保管等基礎工作情況;
11、安全生產投入、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的“三同時”落實情況;
12、公務車安全管理;
13、勞動安全防護等情況。
(二)專業內容:
1、水上交通安全監督、水路運輸、水運建設施工:
(1)港口、碼頭是否存在事故隱患、危險源。
(2)水路運輸經營、港口或碼頭經營單位(尤其是經營水路運輸的經營單位)、水運建設施工生產經營單位、船舶與浮動設施、水路運輸經營從業人員(包括渡工)的資質證照;船員證照及適任情況;船舶裝載適航情況。
(3)“四客一?!贝凹夹g狀況是否良好以及救生和消防設施設備是否齊全有效。
(4)船舶尤其是鄉鎮船舶(包括鄉鎮運輸船舶和鄉鎮非運輸船舶)的航行秩序。
(6)渡口審批與設置是否合法;渡口安全監管;渡運秩序。
2、道路運輸管理:
(1)道路運輸經營者市場資格準入情況;從業人員資格的情況;營運車輛技術狀況情況。
(2)汽車客運站落實安全操作規程(重點是安全例檢、“三品”檢查、客車出站人數檢查)、安全生產設施設備的情況。
三、檢查堅持以下原則:
(一)分級負責原則。責任人負責組織、指導本行政區域管轄范圍內的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分管水上人員負責組織管轄內的水上交通安全監督檢查工作;負責組織管轄內公路管理過程中的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分管陸上人員負責組織管轄內的行業安全生產檢查工作。
(二)明查暗訪相結合,以暗訪為主的原則。
(三)對發現的問題及其處理情況,以現場反饋為主的原則。
(四)實行安全隱患通報原則。檢查單位在檢查結束后,要進行通報,明確整改責任單位和處理要求。對管理責任在當地政府的,應抄送當地政府和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部門及區交通局。
(五)隱患整改督辦、跟蹤原則。建立分級督辦制度,對檢查出的各類隱患,按其輕重緩急和整改的難易程度,實行分級督辦整改。按照職責分工,每個季度必須逐項上報隱患整改完成進展情況。
(六)檢查人員應以安全管理和相關專業人員為主的原則。
四、檢查的組織
(一)安全檢查應與“春運”、“五一”、“全國安全生產月”及“十一”黃金周等重點時段同時部署,同時進行。
(三)安全檢查與上級布置的專項檢查或臨時性檢查在時間上接近重合時,或在內容上相近重合時,應相互兼顧、結合進行。
(四)能采取聯合檢查的,應組織聯合檢查組,避免多頭檢查。
五、職責
(一)被檢查單位的職責:
1、積極配合檢查單位的安全檢查活動,不得妨礙和干擾正常的安全檢查工作;
2、對被檢查出來的安全隱患,應制訂整改計劃、明確專人負責、落實整改措施,在規定期限內積極整改到位,消除隱患;
3、整改期間應及時將整改工作進展情況向整改督辦單位報告。對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及時向整改督辦單位反映,制訂有效措施予以解決;對整改完畢的,及時向整改督辦單位提出消號申請。
4、做好整改期間的各項安全保障工作;
(二)檢查單位的職責:
1、嚴格按照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有關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以及相關安全規程的規定,認真檢查被檢單位的安全生產狀況或安全管理情況,及時發現存在的安全隱患和問題,提出整改意見,不得走過場,流于形式;
2、明確隱患整改責任單位,落實整改督辦單位,指導、督促督辦單位履行督辦職責。及時將重大安全隱患進行通報并登入信息庫,跟蹤整改情況,直至隱患消除;
4、對發現的安全隱患或問題需要向相關部門報告的,及時報告;
5、主動了解發現的安全隱患整改進展情況,對安全隱患整改到位的,及時做好安全隱患消號工作。
六、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處置
(一)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生產違法違規事件、違法違規行為、事故隱患和有關責任人,檢查人員和各有關單位要及時依法嚴肅處理、妥善處置:
1、對有條件立即整改消除的輕微事故隱患、危險源、檢查人要出示有關證件,責令并監督有關經營者、單位、人員及時整改消除事故隱患和危險源。
2、對條件不具備而不能立即整改消除的事故隱患,檢查人員要出示有關證件后,當場簽發隱患整改通知,責令并監督有關經營者;單位、人員盡快整改消除;在事故隱患消除前,要監督有關經營者、單位、人員落實可靠的整改措施,嚴防事故發生。
整改通知應一式三份,一份交被檢查單位,一份交整改督辦單位,一份檢查單位留存。整改通知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1)編號
(2)檢查的時間;
(3)檢查的地點;
(4)檢查的內容;
(5)發現的問題及其處理情況;
(6)檢查人員、被檢查單位負責人簽名。
(7)其他應記錄的相關信息。如:被檢單位負責人拒簽或被檢查單位負責人本人因不在現場,而由其他人員代簽等。
3、對重特大事故隱患、嚴重違法違規行為,檢查人員應立即出示有關證件,下達相關法律文書,責令并監督有關經營者、單位、人員立即停止違法、違規行為,并嚴格依法對當事人給予相應行政處罰;其中,屬于嚴重不具備法定安全生產條件的,要同時依法責令立即停業整頓。
(二)對未消號的安全隱患,在檢查時應將復檢情況記錄在案。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1、本次復查時間、地點、事由;
2、現場復查情況;
3、復查處理情況;
4、整改完成時間;
5、檢查人員、被檢查單位負責人簽名;
6、其他應記錄的相關信息。如:被檢單位負責人拒簽或被檢查單位負責人本人因不在現場,而由其他人員代簽等。
七、整改結果的處理
(一)被檢查單位應在規定的期限內消除安全隱患,并向整改督辦單位書面報告整改結果,提出消號申請。
(二)被檢查單位對查出的安全生產隱患未能在期限內按要求整改的,督辦單位或督辦單位提出書面意見,由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依法作出處理。
八、工作要求
(一)檢查單位在檢查開始前,應在檢查單位相關安全隱患整改跟蹤信息,提供給檢查人員。對凡是未整改完畢的,要作為必查內容。對近期已消除的安全隱患要進行抽查。
檢查結束后,檢查單位應及時將檢查情況進行匯總,并將檢查記錄上報鎮政府和區交通局。
(二)檢查單位、督辦單位要認真履行安全隱患整改監督職責,實行安全隱患跟蹤整改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督促被檢查單位認真進行整改,消除隱患。
(三)檢查人員應當忠于職守,堅持原則,秉公執法。檢查單位和督辦單位的行政監察部門應對本單位工作人員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實施監察。
(四)有條件的檢查單位應為安全管理部門配備照相、錄像、錄音等工作設備。
(五)此項制度作為日常監管的重要手段,檢查單位應將執行情況納入年終評先的考核范圍。相關行業管理部門應將整改情況納入對生產經營單位考核和評估評價的范圍。
篇2:交通安全檢查細則
一、駕駛員車輛檢查細則
1.駕駛員每天出車前對車輛進行安全性能檢查,車輛保持清潔衛生。
2.車輛發動機有無異響,漏油、汽、電、水,發動機表面有無油污。
3.車輛燈光齊全,轉向燈有效。
4.車輛轉向系統、制動系統安全有效。
5.車輛雨刷器、清洗器、后視鏡、輪胎氣壓健全、有效。
6.車輛行駛遵守廠規廠紀,在辦公區域停車入位。
7.機動車輛必須按規定時限進行維修和保養。
8.車輛的滅火器必須有效,三角架、備胎、修理工具隨車攜帶,防盜措施健全。
9.駕駛員有無帶病行車,開斗氣車、英雄車等。
10.駕駛員對自己所駕駛的車輛應該熟悉其性能和技術狀況,認真執行車輛保養制度,及時排除故障,經常保持車輛完好狀態。
11.駕駛員按時參加交管部門組織的安全培訓。
12.廠屬車間按照“廠關于主生產區全天禁止停放非生產車輛”的通知內容,對本車間職工機動車輛、車主進行教育、管理,在生產車間所轄區域不得有非生產車輛停放。
13.車間職工的非機動車存入指定存車處,生產及辦公區域不得有隨意亂停放現象。
14.廠屬各車間對職工,每年組織一次交通安全教育培訓,(可根據各自的工作特點,采取各種方法進行)。
二、車班車庫檢查細則
1.車庫無關人員不準隨便進入。
2.車庫內嚴禁煙火,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明火作業,不準兼作修理間,不準充電,禁止存放汽油,用過的棉紗,油布要及時清理。
3.洗刷機器時,要將電瓶線斷開,嚴禁明火作業。
4.油箱、油路、化油器漏油,要立即修理,不準帶病出車。
5.入庫停放時,首先要將車內清潔干凈,不得在車內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準車頭向里。
6.配備的消防器要明確專人管理,有無隨意挪動或非消防使用,器材要保持清潔和完好有效,司機及工作人員要熟悉放置地點及使用方法。
三、小車班
1.車班必須對車輛每周進行一次安全性能檢查,做好記錄。
2.車班駕駛員是否按照要求培訓,辦理上崗證,并執證上崗。
3.車班每周對駕駛員進行一次《交通法》及業務學習,要有記錄。
4.對違章、肇事,駕駛員要進行登記并培訓教育考核。
5.駕駛員不準將車輛交給無上崗證的駕駛員駕駛,嚴禁將車輛交給無駕駛證的人員駕駛,嚴禁駕駛與駕駛證上準駕車型不符的車輛。
6.車班按時完成交管部門安排的特殊任務。
7.車班要制定駕駛員和車輛安全管理制度。
8.車班要落實層層簽訂責任書制度,要與在崗駕駛員簽訂責任書。
9.車班安全教育欄要每月更換一期,做好記錄。
10.廠辦小車班在增加駕駛員時,是否經主管領導批準,經交安委備案、培訓、辦理上崗證。
11.發生事故后,必須限時搶救傷者,保護現場,并迅速報案。
12.事故發生后,必須在24小時內上報廠交安委,不得隱瞞不報。
13.事故發生后,按照“四不放過”原則進行追查,并及時查找隱患,堵塞漏洞,加強防范措施,駕駛人員從中吸取教訓,車班進行認真分析事故原因,并制定出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