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危險廢棄物處理制度

危險廢棄物處理制度

2024-07-09 閱讀 8466

1目的

為切實做好各類危險廢棄物的處理工作,防止因存儲、處置和處理不當造成意外事故和環境污染,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內部各類危險廢棄物的處理。

3職責

(1)公司總經理全面負責公司各類危險廢棄物的處理工作;

(2)公司安全科負責各類危險廢棄物的存儲、處置和處理工作;

(3)各車間、單位應按照公司要求,做好危險廢棄物的收集、分類和存放工作。

4工作要求

4.1公司危險廢棄物主要包括:

生產區域——報廢氣瓶、報廢滅火器材、設備維護和檢修用的廢機油、擦洗設備的廢舊面紗等;

辦公區域——廢復印紙、復印機廢墨盒和廢粉、打印機廢硒鼓、廢色帶、廢電池、廢磁盤、廢計算器、廢日光燈等。

4.2危險廢棄物的處理應符合國家有關安全要求,應遵循“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的原則,處理過程中防止火災、中毒窒息、職業危害以及環境污染。

4.3安全科負責公司危險廢棄物的危險廢棄物的產生量、貯存、流向、處置。并進行統一管理,建立危險廢棄物管理臺帳和處理記錄。

4.4各單位必須指定專人負責,送往公司指定的專門地點,不得隨意拋棄。

4.5禁止在危險廢棄物存放地點內進行動火作業,進出存放地點應禁帶火種。

4.6貯存、運輸、處置危險化學品廢棄物,必須按照危險化學品廢棄物特性分類進行。禁止混合貯存、運輸、處置性質不兼容而未經安全性處置的危險化學品廢棄物。

4.7處置危險化廢棄物,必須采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

4.8對危險化學品廢棄物容器、包裝物,貯存、運輸、處置危險化學品廢棄物的場所、設施,必須設置危險廢棄物識別標志。

4.9危險化學品廢棄物的包裝應采用易回收利用、易處置或者在環境中易消除的包裝物。

4.10貯存、運輸、處置危險化學品廢棄物的場所、設施、設備、容器、包裝物及其它物品轉作它用時,必須經過消除污染及消毒處理,方可使用。

4.11安全科負責制訂在貯存、運輸、處置危險化學品廢棄物時發生的意外事故的應急措施。

4.12因發生事故,造成危險化學品廢棄物嚴重污染環境時,安全技朮部門必須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或減輕對環境的污染危害,及時通報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居民,并向經理和當地縣以上環保局以及其它有關部門報告。

4.13公司應定期開展危險廢棄物的安全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處理,并建立安全檢查臺帳。

5、附則

5.1本規定由安全科負責解釋。

5.2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2:某景區廢棄物處理標準

景區廢棄物處理標準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景區廢棄物處理管理制度。

本標準適用于*景區廢棄物處理的管理。

2內容

2.1景區廢棄物處理應以保障公共環境衛生和人體健康、防止環境污染為宗旨,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

2.2應盡可能從源頭避免和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對產生的廢棄物應盡可能分類回收,實現源頭減量。

2.3將廢紙、廢金屬、廢玻璃、廢塑料的回收利用納入廢棄物分類收集范疇,有效推進廢棄物資源再生和源頭減量。

2.4采取密閉化分類運輸廢棄物,防止廢棄物暴露和散落,防止垃圾滲濾液滴漏,運至垃圾中轉站,進行無害化處理和處置。

篇3:市民醫院廢棄物處理制度

人民醫院廢棄物處理制度

1、醫院廢棄物分類收集處理,一般廢棄物(非感染性廢棄物)置黑色塑料袋,傳染病人的生活垃圾及感染性廢棄物(醫用垃圾)置黃色塑料袋內密閉運送,按規定進行集中無害化處理。

2、銳器(刀片、針頭、穿刺針等)用后應放入防滲漏、耐刺的容器內,無害化處理。

3、醫院污水、污泥未經消毒或無害化處理,不得排放、清掏或作農肥;處理后的污水、污泥應符合國家標準,由總務科派專人處理。

4、一次性醫療用品用后必須毀形和進行無害化處理,不得再次流入市場;病人用過的針頭、輸液器應放入防水、耐刺容器內,按規定交總務部門集中處理。

5、各類型一次性引流袋使用后,每份引流液加2份含有效氯1500mg/L的次氯酸鈉消毒液,攪勻消毒30―60分鐘后,方可傾倒入下水道,引流管、引流袋浸泡消毒、毀形后送集中處理。

6、被血液、體液污染的敷料應裝入黃色塑料袋內,送焚燒或洗消滅菌處理;特殊感染(氣性壞疽、綠膿桿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萄等)病人使用后的敷料,必須焚燒處理。

7、手術后的手術廢棄臟器、組織及病理標本,應焚燒處理。

8、檢驗科各種廢棄標本,應先消毒后滅菌處理或焚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