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鈑噴作業管理規定

鈑噴作業管理規定

2024-07-09 閱讀 3649

鈑噴作業是售后服務的重要一環,也是高危源的重點防治場所,為保障生產安全和人身安全,特制定本規定。一、鈑噴工作流程管理1、鈑金校正:⑴車輛進入鈑金工位,進行校正、拆卸。工作中需使用到舉升機的,在舉升機上升時,必須查清液壓是否滲漏、安全開關是否鎖閉;工作中需使用到大梁校正儀的,必須查清油、氣管路接頭是否完好,線路是否被擠壓、完好,塔柱滾動滑輪固定螺栓是否松動,夾具是否有變形、裂紋;檢查鏈條、鈑金工具、拉環是否完整,沒有破損、裂口、大劃傷,平臺升起時是否鎖死。⑵平臺升起時,設備及附件下不得站人,平臺油缸無節流閥時,嚴禁全開油泵泄壓閥,平臺升起時必須鎖死。⑶進行鈑金校正的工作人員須穿著防護鞋,佩戴護目鏡方能進入工作現場進行相關鈑金校正工作。2、補土:⑴技師檢查鈑金校正維修質量后進行補土、打磨作業。⑵工作人員佩戴棉線手套、防塵口罩,穿著棉質工作服、安全工作鞋。3、底漆:⑴技師檢查補土質量后進行底漆噴涂、打磨作業。⑵工作人員佩戴防漆霧眼鏡、活性炭口罩、耐溶劑手套,穿著清潔/防塵/抗靜電工作服、安全工作鞋。4、遮蔽:檢查底漆質量后進行非噴涂面的遮蔽工作。5、噴漆:檢查遮掩質量后,進行清潔、噴涂、烘烤工作。工作人員穿著同噴涂底漆時裝束(如長時間開啟烤房進行烘烤工作,須佩戴防震耳塞)。6、拋光:檢查噴漆質量后,進行拋光、清潔工作。工作人員穿著佩戴耐溶劑手套,穿著棉質工作服、安全工作鞋。7、組裝:拋光、清潔后的維修車輛,即可進行原拆卸下的零部件裝配;全部裝配完畢,鈑噴部分維修完成。工作人員佩戴棉質手套,穿著棉質工作服、安全工作鞋。8、施工后進行飲食或使用衛生間,都必須徹底洗手。二、調漆管理1、調漆人員著裝規定:清潔/防塵/抗靜電工作服(連帽),防漆霧眼鏡,活性炭口罩,耐溶劑手套,安全工作鞋。2、保持防漆霧眼鏡、防毒口罩、桌面、墻壁、地面、書桌、攪拌機、材料柜、電子秤等整潔無塵,并閉合好所有有機溶劑的蓋子。3、每使用噴槍后,應及時使用天拿水清洗槍和壺,并按其規定位置放置(洗槍處必須遠離烤房四周),做好洗槍記錄。4、廢舊漆料應放置在指定容器中,每日下班后清理。5、一切與調漆無關的物品不得放置在調漆房內。6、調漆房嚴禁飲食(含飲水)。7、調漆房內及附近嚴禁吸煙、明火作業,調漆房內嚴禁使用通訊設備。8、保持消防通道暢通,每周檢查一次滅火裝置及器材是否完好,合規。9、所有漆料和溶劑使用后必須妥善保存及封蓋,并必須遠離煙火和避免接觸高溫,不可將漆料轉換到沒有標簽說明的容器內。10、當漆料有濺漏時,必須使用安全物料吸收(比如砂),并棄置于有蓋金屬桶內,同時按當地環保規定處理。11、所有漆料及溶劑應妥善貯存并遠離孩童(貯存處外加貼警示標志,貯存處加設防爆設施)。12、調漆房必須通風良好,裝置排氣系統(排氣系統應裝置在調漆房下部并注意排氣扇有足夠大的直徑)。三、烤房管理烤房是維修車間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重大危險源所在,須嚴加管理,具體管理細則如下:1、確立責任人,將責任落實到人。如第一責任人為服務總監,第二責任人為鈑噴主管,第三責任人為各噴漆組長,以此類推。2、鈑噴主管定期召開主題安全會議,講解烤房工作原理、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實時巡視烤房工作情況,及時糾正員工不當操作行為,并給予相應處罰(每查處一次不當行為處以50元違規金以示警戒),從源頭杜絕意外發生。3、定時對烤房進行保養、檢修。⑴每日上班后切斷烤房主電源開關,進行檢測、保養,并做好保養、檢查保養記錄,留檔備查。(如空壓機放水開機、空機運行15分鐘,各密封部位的密封件是否完好,電氣接線端子是否正確隔離和緊固,各大功率設備、電器柜的電阻、絕緣電阻是否符合國家規范,油箱是否漏油,各儀表是否正常,各安全裝置是否正常,烤房內是否清潔無雜物,燈光及墻體上是否有漆渣。)⑵每3-5個月檢查風機軸承座、風機地座等連接部件的螺絲松緊情況。⑶定期檢查累時器、維修記錄,及時更換頂棉、進風過濾棉、地網過濾棉、排氣過濾棉。⑷每2個月清理一次燈光、墻板上的污垢和漆渣。⑸定期對壓縮空氣系統的進氣部分進行清洗、排污、保養。⑹每8-12個月更換柴油濾清器芯。⑺每6個月清洗高壓油泵過濾網。⑻每12個月清洗高壓噴嘴過濾網。各種過濾材料使用壽命過濾棉建議更換時間備注頂棉400-450小時進風口過濾棉60-80小時地網過濾棉80-100小時選用排風過濾棉80-100小時選用上列數據為參考值,應根據使用環境、油漆種類的實際情況實施更換。4、烤房內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5、每次作業完畢,必須對烤房進行清理,除待烤漆車輛及車輛上的遮蔽物外,烤房內嚴禁存放其它任何物品。如無待烤車輛,則烤房內應整潔無一物。6、烤房地面及地網每周應使用吸塵器清潔。7、電源電壓不得低于或高出核定電壓的10%。8、烤房工作時設定溫度不得超過攝氏60度。9、烤房只允許在每月爆炸危險和明火環境下使用,嚴禁吸煙。10、嚴禁擅自改動設備。如確需增減相關設備時,需與生產廠商聯系,尤其執行具體操作。11、烤房內有蚊蟲時,應使用驅蟲劑清除后才能進行噴涂操作。12、設備工作時必須有人監控,工作完畢后所有開關復位到停機狀態。13、燃燒器如一次點火不著,靜等3分鐘,再按控制盒上紅燈按鈕。如四次點火不著,應清除熱交換器中積油,并查明故障后再啟動燃燒器。14、使用柴油必須高于當地夜間極低溫度5℃,不得使用回籠油、有水或其它雜質的柴油。15、本規定自即日起執行。

篇2:現場作業監護管理規定

危險作業的現場監護管理應根據危險作業的特點來制定,應使作業程序規范化、設備與工具使用規范化、作業(施工)現場規范化,確保作業按操作規程進行和安全措施的落實。

(1)作業程序規范化

危險作業程序包括申請、審批、作業、監督、總結等過程,整個程序一定嚴格、規范。對于危險性大的危險作業(如動火作業),應嚴格執行作業證制度。需要進行危險作業的部門應首先提出申請,說明要求作業的理由、時間、地點、規模和作業內容。申請一般應逐級進行,即班組向車間,車間向廠提出申請。

作業審批,根據作業的危險等級由車間級或廠級進行審批。審批應主要由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或人員負責進行,并按安全檢查表進行。作業審批合格后,發給作業證,明確作業時間,參加作業人員,作業分工以及指定作業負責人和作業監護人。

在開始作業前,應做好作業前的準備和檢查工作。準備工作包括:作業前的培訓,熟悉作業標準,掌握安全要點和異常情況的對策等;作業現場的清理整頓;工具設備準備;服裝護具準備;確定并熟悉作業中的指揮、聯絡方式等。作業前的檢查包括:自檢、領導檢查和安技人員檢查。檢查合格后才能開始作業,作業中,指揮人員和作業人員均應嚴格按預定方案要求進行;監護人員應在作業現場進行監督檢查,以確保作業安全。

(2)設備與工具使用的規范化

作業中使用的設備與工具應嚴格按施工設計要求配備,并嚴格進行檢查。檢查內容包括:設備、工具完好情況、作業場所清理整頓情況、作業環境中的危險因素情況、安全防護裝置、安全標志配備情況等。

(3)施工(作業)組織設計的規范化

施工(作業)組織設計是整個施工或作業中的指導性文件,也是危險性作業開工前必須做的一項重要工作,因此應嚴格按有關規程要求進行,并做好技術交底。

(4)作業(施工)現場的規范化

危險性作業很多帶有臨時性,其作業(施工)現場的布設、安全防護、作業過程等,通常不像固定地點的重復性作業那樣規范,這也是造成危險性作業事故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應加強對作業(施工)現場的管理,使之規范化。作業環境布置及防護要規范化,應根據作業內容,合理確定各種設備、構件等大件吊裝的走向路線;作業中需臨時拆卸的欄桿、扶梯和翻移開的格欄板等部位,應及時拉上警示欄繩,鋪墊行走跳板;作業中的各種工藝孔、洞必需加防護蓋或圍欄;使用的電焊機、廢物箱等設備或物體,必須放在現場安全員指定位置,不得影響施工人員的安全通道;對所有使用的高壓線應懸掛明顯警示標志,對氧氣、乙炔氣膠管應架空,防止破損造成事故隱患;高空作業下部應設置警戒區域,拉好防護欄繩。

作業(施工)現場監護管理要規范化,專職安全員應負責施工作業現場的安全監護管理、監督、檢查,對于立體交叉作業負責下部人員的監護。現場作業人員的行為,必須符合生產經營單位制定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規定的要求,作業人員必須按規范配戴安全帽,高處作業必須戴好保險帶等勞動保護用品。嚴禁高處向下拋物。吊裝作業專職人員應對索具等部件進行檢查。

篇3:船舶與海建電氣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1.目的

為加強船舶及海工(以下統稱船舶)建造過程中電氣作業安全管理,避免發生事故,特制定本規定。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中遠船務各企業船舶建造過程中電氣作業安全管理。

本規定所指的電氣作業是指配電板通電(通岸電)、船舶電氣設備初次送電及高壓(1KV—11KV)電氣作業。其它臨時接電和供配電作業按照《電氣作業安全管理規定》和《企業供配電安全規程》要求執行。

3.管理職責

3.1企業技術部門應制訂船舶建造電氣系統調試(含送電)工藝,明確電氣系統調試的施工條件、施工步驟和安全技術要求。

3.2企業船舶建造組(項目組)負責合理安排電氣作業,做好施工協調,禁止不相容作業同時進行。

3.3企業應建立電氣系統初次送電及高壓電氣作業審批制度,明確施工安全要求和安全措施。

3.4企業施工部門負責根據工藝要求進行施工,做好作業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3.5企業安監部負責電氣作業的安全監督檢查。

4.管理要求

4.1電氣作業總體安全要求

4.1.1作業人員

a.1KV以下低壓船舶電工要求:年滿18周歲,身體健康,無禁忌癥,經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取得電工作業特殊工種操作證,方可上崗作業。

b.10KV以下高壓船舶電工要求:除滿足低壓電工要求外,還應取得高壓類電工進網作業許可證,方可上崗作業。

c.作業前,按照要求穿戴勞動防護用具;檢查使用工具的完好性;進行專項安全交底,掌握施工要領和安全要求。

d.作業過程中嚴格按照施工工藝和操作規程要求,聽從指令逐步、逐項進行操作。

4.1.2施工前的策劃和申報

a.電氣作業應進行必要的安全策劃,分析作業過程中的風險以及所采取安全措施的安全可靠性,確保作業安全。

b.電氣作業應在單船VSCC會議上進行申報,明確施工時間和安全要求。

4.2配電板通電安全要求

4.2.1岸電電源線應妥善拉設,并進行有效防護,設置醒目的警示標識。

4.2.2岸電電源與配電板之間應安裝空氣開關。暫時不用的開關應切斷線路或采取封閉防范措施。

4.2.3配電板裝妥送電前,應進行檢查和確認,滿足安全要求后方可送電。

4.3電氣設備初次送電的檢查和確認

4.3.1需送電系統、設備、線路應完工,并經檢測,符合工藝要求。

4.3.2需送電設備內部、送電線路周邊的雜物和可燃物應清理干凈。

4.3.3需送電系統、設備、線路警示標志和警戒區應設置到位。

4.4配電板及電氣設備送電后的安全要求

4.4.1立即檢查線路、設備有無異常,發現異常及時進行處理。

4.4.2指定專人進行值班管理,并做好運行記錄和監控。

4.4.3各類開關應由專職人員操作,其他人員嚴禁進行操作。

4.5高壓電氣作業的安全要求

4.5.1設備的接線

①接線前

a.斷開高壓發電機啟動按扭,關閉啟動空氣閥門,啟動按鈕及主開關上應懸掛禁止送電警示牌,通道口設置臨時遮欄。

b.變壓器、互感器等設備應進行驗電。

c.耐壓試驗后高壓電纜應充分放電和驗電。

②接線要求

設備的接線應先接負載、再接變壓器、最后接至電源。

4.5.2設備的檢修

①先停電

a.經檢修設備電源應完全斷開,確保施工安全。

b.停電后,設備上應懸掛禁止送電警示牌。

②停電后驗電

a.驗電器的電壓等級應滿足驗電需求。

b.驗高壓電時,應戴絕緣手套,并有專人監護。

③驗電后裝設接地線

a.接地線應采用截面積足夠大的多股軟銅線,并使用專用的線夾固定在導體上,確保接觸良好

b.安裝接地線應先接接地端,后接導體。拆除時順序相反。

c.裝、拆接地線時,均應使用絕緣棒和帶絕緣手套。

④檢修

工作負責人(監護人)應在現場做好安全監護,及時糾正違章行為。

⑤完工

a.按要求拆除接地線。

b.檢查檢修設備,清理施工現場,符合要求后,施工結束。

4.5.3高壓設備的運行或試驗

①設備安全要求

a.高壓設備的附屬設施應完整。

b.高壓設備接線應完整,臨時線應拆除,外殼應處于關閉狀態。

c.高壓設備進線處應處于封閉狀態。

d.配電屏前后絕緣墊應鋪設完整。

e.配電屏后隔離室的門應關上,如無門應使用不低于1.5m的柵攔。

f.高壓設備隔離室的門應加鎖。

g.高壓電纜應按要求做好警示標識。

②高壓變壓器送電操作順序應先送電源側后送負載側,斷電操作順序應先斷負載側后斷電源側,隔離開關嚴禁帶負荷進行斷送電操作。

③高壓設備隔離室門應加鎖,進出高壓室應隨手將門關鎖好。

④檢修或巡視高壓設備時應遠離帶電體。10KV以下作業人員與帶電體的安全距離為0.7m。

⑤一次回路有人工作期間嚴禁向二次回路供電或進行耐壓試驗。

5.本規定由安監部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