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安全管理規定

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安全管理規定

2024-07-09 閱讀 5823

一、為了加強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消防安全管理,保障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國家有關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規定,制定如下規定:

二、生產、儲存、經營和運輸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單位和個人,必須依照《安全生產法》、《消防法》的有關規定辦理手續。

三、未獲得相關部門批準,不得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化學物品。

四、從事生產、儲存、經營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人員必須經消防、安全部門進行培訓,經考試取得合格證,方準上崗。

五、生產、使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建筑物和場所必須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有關專業防火規范;必須按照有關法規裝防雷保護設施;所使用的電氣設備,必須符合國家電氣防爆標準。

六、對易燃易爆、劇毒危險物品的儲存、保管和使用,必須建立健全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安全防范措施。

七、大量銷毀、儲存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時,應當征得所在地安全管理部門的同意或有關部門批準。

八、危險物品必須雙人保管,落實崗位安全責任制。保管人員必須按國家的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和消防部門的規定進行管理。不了解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性能和安全操作方法的人員,不得從事保管和操作工作。

九、各單位領取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要指定專人負責領取和保管,帳目要清楚,手續要完備,使用和保管要安全。劇毒物品要專柜(保險柜)專人保管,領用時需經批準,準確登記用量,使用時應妥善保管,嚴格處理廢液,防止中毒事故。

十、進購和領用化學危險物品、劇毒物品要及時辦妥手續,庫內藥物要隨時保持賬、物、卡相符,必須有產品安全說明書和防火滅火、安全儲存的注意事項。化學危險物品、劇毒物品在入庫前,必須進行檢查登記,入庫后應當定期檢查,分清性質,分類存放并且仔細檢查容器和包裝,如有破漏滲透,應即改裝。

十一、化學危險物品、劇毒物品應當分類存放,它們之間的主要通道應有安全距離,不得超量儲存。搬運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應當注意輕拿輕放,堆置穩妥;小心謹慎,輕拿輕放,防止撞擊和傾復。

十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倉庫內,嚴禁一切明火,禁止吸煙,控制電源應經常檢查,保證完好,保管員應每天進行安全檢查。

十三、生產易燃、易爆物品的車間,與其他車間、職工住宅、辦公室等建筑,一般應當保持五十公尺以上的安全距離。

十四、存放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倉庫,與車間、辦公室、職工住宅,一般應當保持一百公尺以上的安全距離

十五、交班時,應將當班電氣、機械等設備及其他有關事項向接班工人詳細交代,接班工人應仔細檢查。

十六、易燃、易爆物品的生產車間、倉庫,應當采用防爆電氣設備;安裝和檢修電氣設備必須由電工進行,并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對電氣、機械設備及線路進行定期檢查,發現損壞,立即修理;電氣設備使用完畢,應立即切斷電源。

十七、在易燃、易爆物品倉庫中,應當采用防爆照明裝置,并將開關裝在門外。

十八、氧化劑、壓縮空氣和閃點在攝氏二十八度以下的易燃液體不得放在露天爆曬或蒸氣管道等熱源處;開啟易燃、易爆物品容器時,不得使用鐵器敲打;開啟電石桶,不得使用噴燈燒熔封口。

十九、認真學習生產安全和消防知識,積極參加消防活動,接受消防隊的業務指導和消防監督。

篇2: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檢修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條(目的和依據)

為加強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檢修作業安全管理,有效防范檢修作業過程中各類事故的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依據《安全生產法》、《消防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以及《上海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辦法》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適用范圍)

本市行政區域內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中,從事設備設施的檢修作業及其安全監督管理,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是指生產、儲存、使用、經營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的場所;

本規定所稱檢修作業是指施工、維護保養、清洗、檢測檢驗等作業。

第三條(管理部門的職責)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對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檢修作業實行綜合安全監督管理。

建設管理部門對易燃易爆危險場所建設工程施工實施行業安全監督管理。

公安消防部門對易燃易爆危險場所依法實施日常監督檢查。

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部門對特種設備重大修理過程的監督檢驗實施監督管理。

市政管理部門對燃氣供氣設備設施檢修作業實施安全監督管理。

第四條(生產經營單位責任)

存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的生產經營單位(以下簡稱“生產經營單位”),對檢修作業負有下列安全管理職責:

(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標準,制定本單位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檢修、動火作業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管理等規章制度;

(二)負責審查檢修作業單位的相關資質;審核檢修作業單位編制的作業方案(包括檢修作業安全措施);

(三)對進入易燃易爆場所從事檢修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告知易燃易爆危險場所存在的危險因素及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負責審批《檢修安全作業證》、《動火安全作業證》等;

(五)負責檢修作業現場的日常檢查和督促;

(六)法律、法規及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五條(檢修作業單位責任)

按照“誰作業、誰負責”的原則,檢修作業單位負責檢修作業任務范圍內的下列安全管理職責:

(一)制定檢修作業方案及檢修安全防范措施;

(二)組織落實檢修作業安全防范措施;

(三)開工前應當向相關管理等部門告知檢修作業相關情況;

(四)組織檢修作業人員現場安全交底;

(五)辦理《檢修施工安全作業證》、《動火安全作業證》等。

(六)指定專人負責整個檢修作業過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七)法律、法規及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六條(承發包管理)

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從事檢修作業的單位,應取得建設管理部門頒發的相應施工資質。從事特種設備重大更新、改造、維修的單位,還應取得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部門頒發的相應的《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許可證》。

生產經營單位與檢修作業單位簽訂工程合同時,應當簽訂安全管理協議,明確雙方的安全生產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加強檢修作業全過程監控,防止檢修作業單位將作業任務轉包給不具備資質的單位或個人。

第七條(教育、培訓和考核)

檢修作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對施工人員的日常安全教育、技術培訓和考核的制度,并嚴格組織實施,對從事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檢修作業的人員,應進行專門的安全教育和培訓。

從事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檢修作業的單位主要負責人、項目經理以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取得相應的安全資格證書,并具備危險化學品安全、消防相關知識和管理能力。

電焊、氣割等特種作業人員應經專門培訓、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操作證后,方可上崗。

檢修作業單位不得安排未接受過安全教育、技術培訓并經考核合格的施工人員上崗作業。

第八條(檢修作業證制度)

檢修作業前,作業單位應當向生產經營單位申請辦理《設備設施檢修安全作業證》,涉及動火作業的,應當辦理《動火安全作業證》。

未經生產經營單位批準,不得進行檢修作業。

第九條(編制專題施工方案)

從事動火、進入密閉空間以及設備設施壓力試驗和氣密性試驗等危險性較大的檢修作業,作業單位應當編制專題檢修作業方案及相應的安全措施,經生產經營單位審核,檢修作業單位技術負責人審定,檢修單位負責人批準后實施。

第十條(檢修前的安全教育)

檢修作業前,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會同檢修作業單位對參加檢修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內容包括:檢修作業項目、任務、檢修方案和檢修安全措施;檢修作業現場和檢修過程中可能存在或出現的不安全因素及對策;檢修作業必須遵守的有關檢修安全規章制度;檢修作業過程中個體防護器具和勞動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

第十一條(設備設施清洗和交出)

對盛有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的生產裝置、儲存設施的檢修作業,生產經營單位應按以下規定進行處置:

(一)必須進行工藝處理。按照退料、置換、清洗,分析等工作程序,由生產經營單位處置合格后移交;

(二)發包給專業清洗公司的,生產經營單位應會同專業清洗公司制定清洗方案和相應的安全措施,并配合做好相關工作;

(三)檢修作業場所和設備設施應與其他場所、非檢修設備設施有效隔離(拆除連接短管或加盲板);

(四)檢修作業單位和生產經營單位現場負責人雙方確認合格后,辦理檢修設備移交手續。

第十二條(警示告知)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設置檢修作業警示標志,內容包括:易燃易爆危險特性、防火防爆管理要求、檢修安全操作規定、事故防范及應急措施等事項。

檢修作業單位負責對檢修作業區域設警戒線。

第十三條(檢修作業報告制度)

檢修作業實行告知制度。檢修作業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在作業前向有關部門報告:

(一)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進行新、改、擴建設工程的檢修施工作業的,應報告建設管理部門;

(二)在加油(氣)站等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的場所從事檢修作業的,應報告區(縣)安全生產監管部門;

(三)涉及燃氣設施檢修作業的,應報告市或區燃氣管理部門;

(四)涉及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特種設備重大檢修作業的,應當在施工前根據有關法規要求,將擬進行的安裝、改造、維修情況書面告知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告知后即可施工。

第十四條(檢修前的安全檢查)

生產經營單位和檢修作業單位現場負責人應組織有關專業管理人員對以下檢修作業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

(一)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現場交底;

(二)《檢修安全作業證》、《動火安全作業證》的辦理;

(三)檢修作業人員的教育培訓;

(四)生產經營單位對移交檢修的設備設施退料、置換、清洗及分析情況;

(五)設置盲板或斷開管道連接等有效隔斷措施的落實;

(六)檢修現場易燃易爆物品的清理;

(七)檢修作業使用的氣體防護器材、檢測儀器、消防器材、通信設備、照明設備等配備;

(八)檢修作業現場的消防通道、行車通道暢通;

(九)檢修現場安全警示標志及警戒線(施工安全隔離)的設置等。

第十五條(動火檢修作業限制)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動用明火檢修作業實行嚴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禁止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進行焊接、切割作業以及使用噴燈、電鉆、砂輪等產生火焰、火花和熱源的臨時性作業。因特殊情況需要進行動火作業的,應當辦理《動火安全作業證》。

第十六條(動火檢修作業安全措施)

從事動火檢修作業必須落實以下安全措施:

(一)執行動火作業許可制度;

(二)對裝置、設備設施、容器(爐、塔、釜、罐等)進行安全處置,符合檢修作業條件;

(三)應將動火檢修部位與其他相連的設備設施、金屬容器等有效隔斷;

(四)對動火檢修部位的設備、設施、管道、容器以及作業環境等進行測爆分析(動火作業中止半小時以上應重新測爆分析);

(五)存放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的設備、容器等處置合格后,應采取注滿水或充氮保護的措施;

(六)進入設備內部檢修作業,必須對設備內部可燃氣體、有害氣體的濃度和氧含量分析檢測合格;

(七)施工人員應使用相應防爆等級的防爆電器和工具;

(八)作業現場要安排2名現場監護人,配備必要的救護器具和消防器材,對作業的安全措施給予確認并做好監護工作。

第十七條(檢修作業過程安全管理)

生產經營單位及檢修作業單位應當加強檢修作業現場日常的安全巡視和檢查,督促施工人員按照施工安全技術標準、安全操作規程以及本項目施工方案進行施工作業,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和個體防護器具。

檢查中發現事故隱患和違反施工安全技術標準或者安全操作規程的行為,應及時予以制止或者糾正。

第十八條(作業人員的權利和義務)

作業人員應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和個體防護器具,嚴格遵守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檢修作業安全管理制度;發現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實或不具備檢修作業安全條件,有權拒絕檢修作業,作業過程中發現異常情況或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并撤離作業場所。

第十九條(法律責任)

未辦理動火安全作業證,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違法使用明火進行檢修作業,由公安消防部門依照《消防法》、《上海市消防條例》等有關規定依法實施處罰。

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按照《安全生產法》、《上海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進行處罰:?

(一)將易燃易爆危險場所作業的項目發包給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單位的;

(二)未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和相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的;

(三)未制定檢修作業方案和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并經生產經營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核、檢修作業單位負責人批準的。

違反特種設備檢修安全管理規定的,由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部門按照《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罰。

第二十條?本規定自二OO八年五月十五日起實施。

篇3: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管理規定

1、公司各部門涉及運輸、儲存、使用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等的人員上崗前應進行有關業務知識的學習和培訓,并作為三級教育的重要內容。未經培訓的人員不得從事與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有關的作業。

2、公司各部門對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使用管理原則上應做到“五定”:

1、定人:凡運輸、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應指定專人負責,并報安全辦備案;對使用人員應由車間主任或班組長指定專人負責;

2、定點:對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儲存應建立固定存放地點并貼上標識,嚴禁隨意亂放;

3、定量:應根據生產作業需要購進,每次購進不得超量;各使用點的使用人員應根據每日實際用量領用;

4、定容器:在采購、儲存、使用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時,應使用固定容器,其中柴油等應使用金屬容器;

5、定措施:各部門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各使用點的防火措施。

3、安全部對各部門的“五定”工作負有監督檢查及管理責任。

16、獎勵與責任處罰

16.1、公司設立綜合安全獎,對認真執行國家和深圳市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以及公司有關安全方面的管理制度,無安全責任事故發生,及時發現、消除火災隱患,或撲滅初起火災,使公司財產和人員免受損失和傷害的有關部門和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

16.2公司領導及部門經理應認真履行職責,因玩忽職守或瀆職給公司造成嚴重影響和后果的,應由董事會或總經理辦公會做出對當事人進行行政處罰的決定,直至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

16.3、嚴重違反本制度相關規定中的條款,或對防火安全責任制不執行或執行不力的公司領導、部門經理及相關人員,應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行政處分直至追究法律責任。同時按照下列原則給予經濟處罰:

1、部門存在防火安全隱患,經安全部或消防機關指出后不積極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對部門安全負責人處以500—1000元罰款,對直接責任者處以200—1000元罰款;(注:款數目為參看,按公司自身情況規定)

2、發生火災事故,對公司領導處以1000—2000元罰款,對部門經理和安全部主任、副主任處以500—2000元罰款,對安全部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者處以200—2000元罰款;(注:罰款數目為參看,按公司自身情況規定)

3、上述罰款由安全部通知人力資源部和財務部從當月工資中扣除。

第二十一條在防火安全管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限期整改,并處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注:罰款數目為參看,按公司自身情況規定)

a、違章用火、用電無人管理的;

b、防火重點部位防火措施不落實,無防火負責人和禁火標志的;

c、對消防設施、器材任意挪用、損壞或保管不善,影響使用的;

d、埋、壓、圈、占室內外消防設施的;

e、有隱患不處理、不報告、不及時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的;

f、發生火災不報告,或破壞火災現場的;

g、不配合消防管理機關和地區安委會以及公司組織進行的監督檢查和驗收工作或其他活動的;

h、不及時按《火險隱患通知書》的要求整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