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罐區管理制度
(一)、目的:加強倉庫、罐區管理,保證職工安全健康,保護公司財產安全。
(二)、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倉庫、罐區的安全管理。
(三)、內容:
1、倉庫、罐區硬件管理:
A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倉庫建筑設計,應當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并經市消防部門審核。
B儲存易燃物品倉庫、罐區的地面,應采用不易打火花的材料。
C儲罐材質的選擇必須考慮所儲存料液的腐蝕性,更不得采用與料液發生直接反應的材質。
D一般庫區管理人員的辦公室應當單獨修建或者用防火墻與庫區隔開。危險化學品庫區管理人員辦公室應單獨修建,和危險化學品庫有足夠安全距離,當危險化學品泄漏發生時,能夠不受危險侵害并能逃生。
E儲存易燃和可燃物品的倉庫、罐區應當根據防雷的需要,裝置防雷設備。
F庫房應符合物料的通風、降溫、防潮要求。
2、儲存管理:
A庫房物品儲存要分類、分垛,堆垛與堆垛之間應當留出必要的通道,主要通道的寬度一般不應少于兩米。根據庫存物品的不同性質、類別確定垛距、墻距、燈距、柱距、頂距。每個庫區必須規定儲存限額。
B能自燃的物品、化學易燃物品與一般物品以及性質互相抵觸(如強氧化劑與強還原劑等)和滅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須分庫儲存,并標明儲存物品的名稱、性質和滅火方法。
C能自燃的物品和化學性質不穩定、易分解燃燒、爆炸危險品應當布置在溫度較低、通風良好的場所,并應有溫度監測。
D遇水容易發生燃燒、爆炸的化學易燃物品,不得存放在潮濕和容易積水的地點。
E受陽光照射容易燃燒、爆炸的化學易燃物品,閃點在四十五度以下的桶裝易燃物品,不準露天存放。
F化學易燃物品的包裝容器應當牢固、密封,發現破損、殘缺、變形和物品變質、分解等情況時,應當立即進行安全處理。
J易燃、可燃物品在入庫前,應當有專人負責檢查,保管員檢查的主要內容為:物品名稱、合格證、包裝是否破損、生產日期。經檢查無危險后,方準入庫或歸垛。
H儲存易燃和可燃物品的庫區、露天堆垛附近,不準進行可能引起火災的作業。如因特殊需要進行這些作業,事先必須經倉庫防火負責人批準,并采取安全措施,調配專職安全消防人員進行現場監護,備有充足的滅火器材。作業結束,應當對現場認真進行檢查,切實查明未留有火種后,方可離開現場。
I在庫房或露天堆垛的防火間距內,不準堆放可燃物品。
G庫房內一般不應當安裝采暖設備,自燃品、易燃品、劇毒品等庫房不準采暖;如物品防凍必須采暖,可用暖氣采暖。暖氣片與可燃物品堆垛應當保持安全間距,以物品溫度不升高為準。
K普通庫房禁止存放劇毒物品。
L庫區和庫房內要經常保持整潔。對散落的易燃、可燃物品和庫區的雜草應當及時清除。用過的油棉紗、油抹布、沾油的工作服、手套等用品,必須放在庫房外的安全地點,妥善保管或及時處理。
3、裝運管理:
A裝卸化學易燃物品,必須輕拿輕放,嚴防震動、撞擊、重壓、摩擦和倒置。不準使用能產生火花的工具,不準穿帶釘子鞋,并應當在可能產生靜電的設備安裝可靠的接地裝置。
B進入庫區的機動車輛必須戴防火罩,并且不準進入庫房。
C運輸易燃、可燃物品的車輛,一般應將物品用苫布蓋嚴密。隨車人不準在車上吸煙。
D倉庫、罐區內的各種在用設備必須按照規定期限及時維修和大修,嚴禁使用超期受壓容器和危險設備。
E對散落、滲漏在車輛上的化學物品,必須及時清除干凈。
F庫房貨場裝卸結束后,應當徹底進行安全檢查。
4、電源管理:
A倉庫、罐區內除照明外,一般不宜安裝電器設備,如果需要安裝電器設備,應當嚴格按照有關電力設計技術規范,并有正式電工進行安裝和維修。
B儲存化學易燃物品的庫房,應當根據物品的性質,安裝防爆、隔離或密封式的電器設備。
C各類庫房的電線主線都應架設在庫房外,引進庫房電線必須裝置在金屬或硬質塑料管內,電器線路和燈頭應當安裝在庫房通道的上方,與堆垛保持安全距離,嚴禁在庫房房頂架線。
D倉庫、罐區內不準使用碘鎢燈、日光燈、電熨斗、電烙鐵等電器設備,不準用可燃材料做燈罩,不應當使用超過60瓦以上的燈泡。燈頭與物品應當保持安全距離。
E庫區需要架設臨時電線,必須經安全管理部門批準。
F電器設備應經常檢查,發現可能引起打火、短路、發熱和絕緣不良等情況時,必須立即修理。
J禁止使用不合格的裝置。電器設備和電器不準超過安全負荷。庫房工作結束時,必須切斷電源。
5、火源管理:
倉庫、罐區區域禁止吸煙、用火,一切入庫人員不準攜帶火種、易燃物品進入庫區,嚴禁在庫區附近放煙花爆竹。
6、消防設施:
A倉庫、罐區區域內應當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設置消防給水設施,保證消防供水。
B倉庫、罐區應當根據滅火工作的需要,備有適當種類和數量的消防器材設備。并布置在明顯和便于取用的地點。消防器材設備附近,嚴禁堆放其他物品。
C消防器材做到“三定”即定人員管理、定位置、定時間更換,不許用于非消防方面。寒冷季節要對消防水池、消防栓等消防設備采取防凍措施。
7、組織領導:
A倉庫、罐區的主管部門領導必須重視倉庫安全消防工作,建立健全安全消防制度,落實消防組織,制定消防預案及應急措施。
B安全科應定期對倉庫、罐區管理人員進行消防培訓,做到人人會使用消防器材。
C安全科對倉庫、罐區管理人員及搬運工人進行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的危險性質、注意事項、急救措施和防火防爆措施的培訓。
篇2:危險化學品倉儲管理制度范文
1、庫房的建筑設計必須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1990年3月23日公安部第6號令)、《爆炸和火災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58-92)《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和《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92)等法規和標準的規定。
2、倉庫配備足夠的與危險化學品性質相適應的消防器材,并由專人維護和保養。
3、危險化學品必須分類、分垛儲存,每垛占地面積小于100m2,垛與垛間距大于1m,垛與墻間距大于0.5m,垛與梁、柱間距大于0.3m,主要信道的寬度大于2m。
4、在倉庫堆垛設立明顯的防火等級標志,出入口和通向消防設施的道路應保持暢通。
5、危險化學品倉管部門根據物品的危險性,為保管員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器具。
6、危險化學品入庫時,保管員應按入庫驗收標準進行檢查、驗收、登記,嚴格核對和檢驗物品的名稱、規格、案例標簽、質量、數量、包裝。物品經檢驗合格方可入庫。無產地、品牌、安全標簽和產品合格證的物品不得入庫。
7、危險化學品發放,應嚴格執行發放管理制度。倉庫主管負責人應經常檢查核準。
8、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倉庫要采取杜絕火種的安全措施。經指批準進入倉庫的機動車輛必須安裝阻火器,作業人使用的工具、防護用品應符合防爆要求。
9、加強對防爆電氣設備、避雷、靜電導除設施的管理,選用經國家指定的防爆檢驗單位檢驗合格的防爆電氣產品。
10、易燃、易爆品倉庫內的各種安全設施,必須經常檢查、定期校驗、保持完好狀態,做好記錄。
11、儲存易燃和可燃物品的倉庫、堆垛附近,不準私自動火作業,如因特殊需要,應由倉庫負責人上報,經企業有關負責人指認,采取安全措施后才能進行上述作業。作業結束后,檢查確無火種,才可離開現場。
12、物品儲存嚴格執行危險化學品的配裝規定,對不可配裝的危險物品必須嚴格隔離。
篇3:危險品倉儲安全管理制度樣本
1.倉庫保管員應經培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
2.物品入庫嚴格按驗收要求,核對進庫物品規格、質量、危險標識和數量后方可入庫。對無檢驗合格證和無危險標識的物品不得入庫。
3.建立倉庫物資明細臺帳,做好出入庫登記,做到日清月結。
4.危險物品的儲存要嚴格執行危險物品的配裝規定,對不可配裝的危險物品必須嚴格隔離。禁忌物不得同庫存放。劇毒品嚴格按照規定,專庫存放,儲存在規范的庫房內;油漆、天那水等易燃液體必須專庫儲存;氧化性物質要與易燃液體或酸性腐蝕品分開儲存。
5.每種危險物品都應有明顯的名稱及標識,按垛分別存放。
6.在倉庫的主要位置設置警示標志,配置消防器材。
7.垛堆距離應符合要求,貨堆應距離地面15cm,堆距≥10cm,主通道≥180cm,支通道≥80cm,墻距≥30cm,柱距10cm。
8.物品裝卸、搬運應做到輕裝輕放,嚴禁摔、碰、撞擊、拖拉、傾倒和流動。
9.保管人員應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器具。
10.包裝容器應在國家定點廠家采購,容器應牢固密封,發現破損、泄漏、殘缺、變形、變質,及時進行安全處理。
11.庫房內不準設立辦公室、休息室,每天工作結束后,應進行安全檢查,關閉窗戶,切斷電源方可離開。
12.做好危險化學品的養護,做到以下幾點:
1>保持儲存場所的溫度不超過25℃,濕度不得超過85%。
2>每天對儲存倉庫檢查,檢查內容:堆垛牢固,有無泄漏,有無異常,有無刺激性氣體,包裝有無破碎。
3>檢查消防設備是否完好。
4>每次檢查應做好記錄。
13.倉庫嚴禁吸煙,違規罰款。
14.保持儲存場所清潔,散落的物品要及時按規定方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