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瓶管理安全規定
1.0目的
為了確保廠務部維修工作安全,特制定此規定。
2.0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各種氣體鋼瓶(如氮氣、氧氣、乙炔、氬氣、氫氣、激光氣等)。
3.0規程正文
3.0.1氣瓶使用人員必須認真學習相關專業技能與安全常識,并經培訓后持證上崗作業。
3.0.2氣瓶必須存放在規定區域,并用專用支架和鐵鏈牢固固定。助燃氣、可燃氣氣瓶必須分置,間距不得小于3米。
3.0.3氣瓶存儲區10M范圍內,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氣瓶存放、使用過程中應遠離熱源、振動源、射線源,防止暴曬、雨淋。
3.0.4各種氣瓶必須配有清晰規范之辨識標簽,注明介質種類,是否為空瓶。
3.0.5氣瓶及附件應保持干燥、清潔,嚴禁沾染油污及架設各種電線電纜,不得沾染灰塵及腐蝕性介質。
3.0.6使用前必須對氣瓶進行安全檢查,包括:有無變形、劃傷、腐蝕,顏色、標記是否清晰可辨,是否超期使用等,重點是瓶閥,接管螺紋和減壓器。
3.0.7氣瓶不用時必須裝好瓶嘴保護帽,拆卸保護帽應用手或扳手,嚴禁錘擊。
3.0.8應嚴格遵守操作順序:
1)開啟瓶閥應輕緩,操作者應站在瓶閥出口側后,先擰松調節螺釘,后開啟瓶閥;
2)關閉瓶閥應輕而嚴,先關閉瓶閥,后擰緊調節螺釘,不能用力過大,防止損壞閥門;
3)操作時瓶口、所戴手套、扳手等不得粘有油脂。
3.0.9若瓶閥凍結,應將氣瓶移入室內常溫環境,或用40℃以下溫水澆淋解凍。嚴禁明火烘烤或高溫輻射解凍。
3.0.10連接調壓器、回火防止器、軟管、氣化器、緩沖器、焊(割)前應微開瓶閥吹除瓶閥出口的灰塵雜物。
3.0.11瓶閥與減壓器連接螺紋應嚙合良好,高低壓表靈敏準確。
3.0.12各種氣瓶應豎立穩固或裝載在專用氣瓶車上使用,搬運氣瓶必須使用氣瓶車,做到輕裝輕卸,不得碰撞、敲打、暴曬、加熱氣瓶,嚴禁拋、滾、滑、翻、肩扛、腳踹。近距離移動氣瓶應手搬瓶肩轉動瓶底,嚴禁臥放使用乙炔氣瓶。
3.0.13禁止在氣瓶上焊接,引弧。
3.0.14電氣焊共同作業時,瓶底必須墊有絕緣膠板,與氣瓶接觸的構件、管道要有良好接地,以防靜電引發火災。
3.0.15氧氣瓶內氣體不得用盡,應留有0.3--0.5Mpa壓力。
3.0.16禁止用氧氣代替壓縮空氣試壓、吹掃或驅動氣動工具。
3.0.17不得自行為氣瓶充氣或拆卸氣瓶組件,嚴禁切割氣瓶,嚴禁使用明火試漏(應使用肥皂水試漏)。
3.0.18嚴禁帶壓擰緊閥桿,更換填料。
4.0參考文件及說明:
4.0.1相關EHS文件與國家有關法規。
4.0.2本規定未盡之處,可參考有關EHS文件(指導書,規程等)。
4.0.3若本規定與有關法律、法規、EHS文件(指導書,規程等)存在矛盾之處,
以有關法律、法規、EHS文件(指導書,規程等)為準。
篇2:氣瓶車安全管理制度
1.氣瓶車駕駛員職責
1)、駕駛員須嚴格遵守交通法規與行車紀律。
2)、堅持車輛“三檢查制度”,保證安全設備齊全有效,并做好行車記錄。
3)、因司機違章受到交通管理部門處理,致使執照吊扣、車輛停運或車輛損壞者,公司將按規定追究當事人責任,并賠償經濟損失。
4)、愛護車輛及裝備,及時檢查、保養車輛,保持車容整潔、車況良好。
5)、車用滅火器由司機負責管理,安全員負責月檢。
6)、隨身攜帶駕駛證,不準駕駛與準駕車種不符的車輛,不準駕駛機件失靈、違章乘載的車輛,不準搭乘無關人員,嚴禁將車輛交給非駕駛員駕駛。
7).駕駛車輛時要精力集中,嚴禁疲勞駕車、酒后駕車。
8).不超速行駛,不強行超車,不闖單、禁行線。
9).行經人行橫道、汽車站、繁華街道時,要減速慢行或停車避讓。
10).安全禮讓禮賓車隊,嚴禁穿插禮賓車隊。
11).停放車輛要遵守規定,嚴禁亂停、亂放;停車時要關閉電路,拉緊駐車制動,鎖好車門,確保安全。
12).出車時,如隨車托運物品或文件,駕駛員必須對托運物品進行
檢查,如屬違禁品,駕駛員有權拒絕,收車后應及時向委托人答復。
13).對車輛必備證件司機須在到期一個月前報車輛相關管理部門辦理檢審手續。
14).駕駛員必須配備移動電話,不論節假日、休息日,都要二十四小時開機,做到呼之必應、隨叫隨到。
15).服從上級的臨時調度。
2、車輛的維修保養與檢查制度
1).自行清洗車輛,確保車輛內外整潔,車內不得零亂堆置雜物等。
2).檢查潤滑油、燃油儲量,不足時添注。
3).檢查電瓶液位高度和冷卻水存量,不足時添注。
4).檢查有無漏油、漏電、漏水、漏氣現象。
5).隨時檢查輪胎表面有無傷痕,氣壓是否符合要求。
6).檢查儀表、燈光、雨刷器、喇叭工作是否正常。
7).檢查發動機底盤有無異響。
8).檢查制動、轉向機件有無松動。
9).發現車輛操作異常應立即檢查維修,以免擴大損壞范圍。
10).隨時防范車輛及備件失竊或損壞。
11).隨時注意里程數,按規定里程數更換機油、齒輪油。
12)所有車輛隨車均附有車輛保養手冊,應熟記詳記,保持最佳車況。
13).對于按車輛尾號年檢的車輛應及時安排年檢。
14).檢查核對養路費、保險費等相關手續是否到期,如到期立即續辦。
篇3:車用燃氣氣瓶定期檢驗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證我市在用車用燃氣氣瓶(以下簡稱車用瓶)即車用液化石油氣鋼瓶(以下簡稱LPG車用瓶)和車用天然氣氣瓶(以下簡稱CNG車用瓶)到達法定期檢驗期限即獲檢驗(以下簡稱定期檢驗),規范定期檢驗管理工作,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氣瓶安全監察規定》、《氣瓶安全監察規程》及國家有關安全法規的規定,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制訂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我市從事車用瓶定期檢驗的安全監察機構、檢驗機構和拆裝單位的有關管理工作。
第三條?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以下簡稱市局安全監察機構)負責全市車用瓶定期檢驗工作的綜合管理和安全監察,具體負責民生公司和公交車車用瓶所有者的安全監察。分局負責各自行政區域內車用瓶充裝單位和使用者(除市局安全監察機構范圍外)的安全監察。檢驗機構負責責任范圍內的車用瓶檢驗工作,利用我市特種設備信息化信息系統(以下簡稱信息系統)記錄定期檢驗數據和修改電子卡等的有關信息,完成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下達的年度定期檢驗目標任務。拆裝單位負責應檢車用瓶的拆卸與安裝,車用瓶有關信息錄入信息系統,對車用瓶電子卡等有關信息的修改。
第四條車用瓶安全監察、檢驗、拆裝等單位應遵守國家有關的安全管理法規規定。
第二章?檢驗任務安排
第五條?車用瓶定期檢驗按年度管理,從當年10月初至次年9月底為一個檢驗管理年度。市局安全監察機構每年9月底根據我市信息系統數據庫中的匯總數據,分別確定全市年度應檢LPG車用瓶和CNG車用瓶數量,應檢LPG車用瓶、CNG車用瓶數量分別為年度內需定期檢驗的LPG車用瓶的總數和CNG車用瓶的總數(含上年度超期未檢車用瓶數量)。
第六條?定期檢驗工作納入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目標任務管理。10月初,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按照檢驗任務責任劃分的原則和國家有關要求,向檢驗機構下達年度定期檢驗目標任務,向市局安全監察機構、分局分別下達年度定期檢驗監督目標任務。
第七條?檢驗機構接到定期檢驗任務書后,應對應檢車用瓶按照到期必檢的原則,逐只進行檢驗計劃安排。
第三章檢驗實施
第八條LPG車用瓶檢驗
?一、LPG車用瓶產權所有者湖北民生石油液化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生公司)在LPG車用瓶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一個月,負責通知公交車、出租車等使用者送交應檢瓶。
二、民生公司未在LPG車用瓶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主動向檢驗機構報檢,經檢驗機構催檢后,在車用瓶檢驗有效期屆滿前10天仍未落實定期檢驗的,由檢驗機構在信息系統中向市局監察機構報送《特種設備定期檢驗監察工作聯絡單》(以下簡稱《聯絡單》。
三、民生公司(拆裝單位)負責拆下車輛上的應檢車用瓶,將應檢車用瓶使用證收繳交市局安全監察機構;安裝上已檢驗合格的車用瓶,并及時在信息系統、車用瓶電子卡中對車用瓶與車輛間的相關信息作修改,在車用瓶匯總電子卡中對車用瓶檢驗有關信息及車用瓶與車輛間的相關信息作修改。將拆下的應檢車用瓶交檢驗機構檢驗。
四、市局安全監察機構在信息系統中對民生公司修改的信息審核確認后,對使用者換發車用瓶(臨時)使用證(由民生公司代打印交付)。
五、檢驗機構應按規定完成應檢車用瓶檢驗,在信息系統中出具檢驗報告,在車用瓶電子卡中對車用瓶檢驗有關信息作修改,將檢驗合格的車用瓶、車用瓶電子長交民生公司。
六、民生公司應將檢驗合格的車用瓶裝回原車輛上,將車用瓶使用證(臨時)收繳交市局安全監察機構,并及時在信息系統、車用瓶電子卡中再次對車用瓶與車輛間的相關信息作修改,在車用瓶匯總電子卡中再次對車用瓶檢驗有關信息及車用瓶與車輛間的相關信息作修改。
七、市局安全監察機構在信息系統中對民生公司修改的信息審核確認后,對使用者換發車用瓶使用證(由民生公司代打印交付)。
第九條?CNG車用瓶檢驗
一、CNG公交車
?(一)公交車車用瓶產權所有者未在CNG車用瓶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主動向檢驗機構報檢,經檢驗機構催檢后,在車用瓶檢驗有效期屆滿前10天仍未落實定期檢驗的,由檢驗機構在信息系統中向市局監察機構報送《聯絡單》。
(二)由拆裝單位拆下公交車的應檢車用瓶,將應檢車用瓶使用證收繳交市局安全監察機構;安裝合格的車用瓶,并及時在信息系統、車用瓶電子卡、車用瓶匯總電子卡中對車用瓶與車輛間的相關信息作修改。將拆下的應檢車用瓶交檢驗機構檢驗。
(三)市局安全監察機構在信息系統中對拆裝單位修改的信息審核確認后,對使用者換發車用瓶(臨時)使用證(由拆裝單位代打印交付)。
?(四)檢驗機構按規定完成車用瓶檢驗,在信息系統中出具檢驗報告,修改車用瓶電子卡中車用瓶檢驗有關信息。將檢驗合格的車用瓶、車用瓶電子卡交拆裝單位。
(五)拆裝單位將檢驗合格的車用瓶裝回原車輛上,將車用瓶使用證(臨時)收繳交市局安全監察機構,并及時在信息系統、車用瓶電子卡中再次對車用瓶與車輛間的相關信息作修改,在車用瓶匯總電子卡中再次對車用瓶檢驗有關信息及車用瓶與車輛間的相關信息作修改。
(六)市局安全監察機構在信息系統中對拆裝單位修改的信息審核確認后,對使用者換發車用瓶使用證(由拆裝單位代打印交付)。
二、CNG出租車及其他社會車輛
(一)出租車及其他社會車輛車用瓶產權所有者未在車用瓶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主動向檢驗機構報檢,經檢驗機構催檢后,在車用瓶檢驗有效期屆滿前10天仍未落實定期檢驗的,由檢驗機構在信息系統中向相應的分局報送《聯絡單》。
(二)由拆裝單位拆下出租車及其他社會車輛的應檢車用瓶,將應檢車用瓶使用證收繳交市局安全監察機構(檢驗機構),將拆下的應檢車用瓶交檢驗機構檢驗。
(三)檢驗機構按規定完成車用瓶檢驗,在信息系統中出具檢驗報告,在車用瓶電子卡中對車用瓶有關檢驗信息作修改;將檢驗合格的車用瓶交、車用瓶電子長拆裝單位。
(四)由原拆裝單位將經檢驗合格的車用瓶裝回原車輛上。
(五)市局安全監察機構在信息系統中對檢驗機構修改的信息審核后,換發車用燃氣氣瓶使用證(由拆裝單位代打印交交產權所有者)。
(六)在CNG出租車應檢瓶送檢期間,若出租車所有者有要求,拆裝單位可以采取給該車提供臨時周轉車用瓶(以下簡稱周轉瓶)使用,但周轉瓶使用時間不得超過七天。安裝使用周轉瓶時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1、拆裝單位是該周轉瓶的產權所有者,對周轉瓶的安全負責。
2、周轉瓶應在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注冊登記,在檢驗合格有效期內使用。
3、拆裝單位必須及時在信息系統中對周轉瓶與車輛間的相關信息作修改,在車用瓶電子卡中錄入(修改)周轉瓶與車輛間的相關信息。
4、市局安全監察機構在信息系統中對拆裝單位錄入(修改)的信息審核確認后,對使用者發車用瓶(臨時)使用證(由拆裝單位代打印交付)。
?5、由原拆裝單位在規定時間內拆下周轉瓶,將車用瓶(臨時)使用證收繳交市局安全監察機構(由檢驗機構代收),將檢驗合格的車用瓶裝回原出租車輛上,并及時在信息系統、車用瓶電子卡中對車用瓶與車輛間的相關信息作修改。
第十條?檢驗機構應加強與市局和分局的聯系,互相配合,協調一致,共同督促車用瓶所有者做好主動報檢、迎檢準備等工作。
第十一條市局監察機構和各分局要加強車用瓶充裝單位現場安全監督檢查,督促車用瓶充裝單位嚴格執行氣瓶充裝前的檢查制度,嚴禁充裝超過安全檢驗有效期的車用瓶,嚴禁充裝車用瓶使用證、車用瓶電子卡、車用瓶匯總電子卡與車輛牌照號不一致的車用瓶,對違反國家安全管理規定的車用瓶充裝單位依照國家法規給予行政處罰。
第十二條市局監察機構和各分局應督促車用瓶所有者主動向檢驗單位提出定期檢驗申請。接到檢驗機構在信息系統中報送的《聯絡單》后,要向車用瓶產權所有者下達《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書》,督促他們及時送交應檢車用瓶。對超過安全檢驗有效期,仍非法使用的車用瓶所有者下達《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書》,逾期未改正,依照國家法規給予行政處罰。
第四章?監督考核
第十三條市局安全監察機構按照國家對檢驗單位的有關管理規定,負責組織對檢驗單位定期檢驗的工作質量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四條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于年度末對檢驗機構的年度定期檢驗任務完成率實行考核。定期檢驗任務完成率(定檢率)=[(年度實際完成的檢驗只數“十”報停、報廢、報監察等的只數和其他無效只數)/年度應檢只數]*100%(注:其他無效只數是指重復登記、有記錄無實物等狀況的只數)。
第十五條檢驗機構應于下季度第一個月前5日內將本季度報停、報廢車用瓶的辦理憑證交市局安全監察機構驗證,市局安全監察機構根據信息系統數據庫中《檢驗單位定期檢驗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統計表》,核查檢驗機構的定期檢驗目標任務完成進度。對未落實定期檢驗目標任務的檢驗機構,市局安全監察機構將對其予以督促其整改。
第十六條?對未完成檢驗目標任務的檢驗機構,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將對其進行通報批評。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