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配合現場檢驗制度

配合現場檢驗制度

2024-07-09 閱讀 2864

一、準備有關液化氣體充裝站技術資料:

1.1原始技術資料

1.1.1設計單位資格、設計說明書、設計圖樣、強度計算書等。

1.1.2制造單位資格、產品合格證、質量證明書、竣工圖、監檢證等。

1.1.3安裝、驗收有關文件和資料。

1.2使用技術資料

1.2.1運行記錄、運行參數、介質成分,運行中出現的異常情況等資料。

1.2.2修理、改造的有關文件和資料。

1.2.3歷次檢驗有關資料。

1.2.4使用登記證等。

二、現場準備工作

2.1蒸煮

2.1.1排盡罐內殘余液體后,向罐內進水至罐高的1/3左右停止進水。

2.1.2通過排污管向罐內進水蒸汽,水沸騰后再蒸煮6-8小時,蒸煮中、后期打開放空閥。

2.1.3蒸煮完畢,排盡罐內液體,打開人孔。

2.2安全防護和罐內清理

2.2.1對罐內進行含氧量測定,合格后人員方可進罐。

2.2.2拆除所有罐體與管道連接的第一個閥門。

2.2.3切斷與罐體有關的電源。

2.2.4進罐清理或檢驗時,應有專人監護,并有可靠的聯絡措施。

2.2.5罐內搭設腳手架,并清理罐內鐵銹、殘渣等。

2.3拆除安全閥、壓力表、溫度計(蒸煮前拆除)、安全閥壓力表送有關部門校驗。

三、進行內外部檢驗時,應具備下列條件方可進行檢驗:

3.1.查閱有關技術資料,了解儲罐在制造、安裝和使用中曾發現的缺陷。

3.2.將儲罐內部介質排除干凈,用盲板隔斷與其連接的設備和管道,并應有明顯的隔斷標記。

3.3.將儲罐內殘留氣體進行置換清洗處理,并取樣分析達到安全標準。

3.4.打開儲罐全部人孔,拆除罐體內件,清除內壁污物。

3.5.切斷與儲罐有關的電源。進入罐內檢驗時,應使用電壓不超過12V或24V的低壓防爆燈,罐外還必須有專人監護。檢驗儀器和修理工具的電源電壓超過36V時,必須采用絕緣良好的軟線和可靠的接地線。

3.6.罐區應配備消防、安全和救護設施。如需動火作業,必須按規定辦理動火審批手續。

篇2:企業內機動車輛配合現場檢驗制度

一、現場檢驗前需要準備的技術資料:

1、制造相關資料:

①裝箱單;②產品合格證;③總圖,電器原理圖,電氣布線圖;④主要零部件易損件圖;。

2、改造(大修)相關資料:

①改造(大修)清單及參照標準;②改造部分的計算書或依據;③改造(大修)更換的主要零部件合格證、外協件圖紙及技術要求;④規定格式的自檢報告;⑤施工工藝文件;⑥試運轉記錄。

3、提供上一檢驗周期廠內機動車輛檢驗報告;

4、在用廠內機動車輛定期檢驗前應做全面維修保養并提供相應維修保養記錄。

二、應具備的現場條件:

1、露天檢驗應在無雨情況下進行。

2、檢驗現場環境符合相關標準中對檢驗場地的要求;

3、檢驗現場(主要指試車場地、車輛檢驗場地等)應清潔,不應有與廠內機動車輛檢驗無關的物品和設備,并應放置表明現場正在進行檢驗的警示牌。

三、應當安排相關的專業人員到現場配合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