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經營公司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

經營公司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

2024-07-09 閱讀 2052

1.目的:明確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要求,加強對危險化學品儲存、裝卸、運輸的安全管理。防止發生火災、爆炸、中毒、泄漏等事故。

2.范圍:本制度適用于公司的儲罐區。

3.責任者:公司危險化學品的管理人員、保管員、裝卸工等。

4.內容:

4.1危險化學品的儲存

4.1.1公司危險化學品的儲存場所為儲罐區,必須嚴格按照各儲罐設計要求,儲罐對應的危險化學品,不得隨意更改儲罐的儲存品種。

4.1.2嚴格控制危險化學品的儲存數量、其儲存數量不得超過儲罐的最大儲存量。

4.1.3建立危險化學品檔案,加強對儲罐區的日常管理、檢查,認真做好儲罐區現場的隱患排查工作,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及時進行整改。

4.1.4儲罐區現場必須張貼所存危險化學品的安全周知牌,標明儲存物品的名稱、危險性質、最大存放量、滅火方法及其他應急儲存措施等信息。

4.1.5儲罐區域必須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物料標識等告知措施。

4.1.6對儲罐區的消防消防設施、報警設施、防靜電設施、自控設施、應急設施必須定期進行檢查、維護、保養,如有損壞及時進行維修。

4.1.7公司危險化學品的保管人員必須經安監部門培訓,取得危險化學品倉管員特種作業資格證方可上崗。

4.2危險化學品的裝卸

4.2.1危險化學品的裝卸人員必須經安監部門培訓,取得危險化學品操作工特種作業資格證方可上崗。

4.2.2必須嚴格按照危險化學品裝卸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嚴禁違章操作。

4.2.3裝卸前,必須嚴格核對物料名稱、數量,防止物料錯放及儲存超量事故發生。

4.2.4裝卸時,必須檢查對應的鏈接管道、閥門、靜電接地裝置、接口等設備、設施的完好性,如有異?;螂[患應立即停止操作,待隱患解除后,經安全管理員確認,方可重新進行裝卸操作。

4.2.5禁止使用鐵質工具操作,若必須用鐵質工具,則需在工具接觸面上涂以黃油,或采用其它安全措施。

4.2.6裝卸時,必須穿戴好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

4.2.7裝卸結束后,必須對現場進行檢查、清理,對所使用設施、工具按要求進行合理放置。

4.3危險化學品的運輸

4.3.1危險化學品購銷運輸,必須由有危險化學品運輸資質的單位進行。

4.3.2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進入儲罐區,必須慢行,并安裝阻火器或有其他阻火設施,否則不得進入儲罐區。

4.3.3物料性質相抵觸的危險化學品或滅火方法不同的危險化學品不得同時進入儲罐區進行裝卸操作。

4.3.4危險化學品車輛在儲罐區內,必須服從公司安全管理人員及倉管人員的指揮,按規定路線行駛,不得隨意進出罐區。

4.4防火、防爆管理

4.4.1儲罐區為嚴禁煙火區域,不得在儲罐區內用火、吸煙等,因檢維修等原因需要在儲罐區進行電焊、氣割等動火作業的,必須開具動火證明,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4.4.2儲罐區防雷、防靜電設施必須每年進行檢測,裝卸操作必須做好靜電接地工作。

4.2.3按要求設置消防滅火設施,并定期檢查,確保其完好,可靠。未經許可(非火災情況下)不準動用一切消防設施或器材。

4.2.4對所有儲罐區員工進行消防知識教育,掌握滅火知識,并會正確使用儲罐區內的消防設施。

4.2.5儲罐區內設置可燃氣體報警儀,并加強監測管理。

4.2.6禁止使用易燃、可燃的液體擦洗設備、工具及衣服等。

4.2.7可燃氣體的放空管,應設置安全水封或阻火器;,同時應有良好的靜電接地設施。放空管應在避雷設施的保護范圍內。

4.2.8儲罐區裝卸區域,應裝設導除人體靜電的設施,如接地扶欄、接地的門把手、裝卸站臺的接地金屬棒等。

4.2.9禁止穿戴易產生靜電的尼龍等化纖衣服,在易產生靜電及存有易燃、可燃氣體的危險區域工作。

2.4.10禁止使用絕緣軟管插入易燃液體槽內進行移液工作。

4.5防塵、防毒管理

4.5.1防止有毒、有害物料的泄漏,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操作人員與有毒物料的接觸。

4.5.2有毒、有害物料的儲存、裝卸盡可能采用密閉操作或自動化操作。

4.5.3對儲存、裝卸過程中,泄漏的有毒、有害物質,必須統一回收處理,不得隨意排放。

4.5.4按要求配置防塵、防毒設施、器具,安全管理員對防塵、防毒設施、器具要進行定期的檢查,及時進行維護、保養。

4.5.5在儲罐區四周及裝卸區域應設置洗眼噴淋設施,,地面要有防水層和排水溝。

4.5.6儲罐區現場或辦公室,應根據毒物的性質,設置防護和急救藥品并設有警示標志。

4.5.7有毒、有害物料操作人員,該配備相應的個人防護器具。危害特別大的毒物,要配備隔離服等個人防護器具。

4.6防泄漏管理

4.6.1發現儲罐或管路泄漏,必須立即采取關閉閥門,控制泄漏物的緊急措施,并根據泄漏量,啟動公司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預案。

4.6.2危險化學品泄漏物的處理人員,必須正確佩帶勞動防護用品。

4.6.3定期、不定期對設備、管路、閥門等進行檢查,減少或降低危險化學品泄漏幾率。

4.6.4對圍堰及、應急收集池及相應管路進行日常檢查,確保圍堰完好,管路通暢狀態,防止應急池液體滿出,污染環境。

4.6.5定期舉行防泄漏應急演練,提高操作人員的應急處理能力。

4.7個體防護

4.7.1配備專用的勞動防護用品和器具,專人保管,定期檢修,保持完好。

4.7.2危險化學品裝卸等操作時,必須佩帶勞動防護用品。

4.7.3嚴禁直接接觸危險化學品,不準在儲罐區及裝卸區內飲食。

4.7.4裝卸及其他危險化學品操作結束后,必須清洗后方可離開。

4.8危險化學品的廢棄

4.8.1儲罐內殘留危險化學品的廢棄處理,必須先提出申請,制定周密的安全保障措施,并經當地有關部門批準后方可處理。

4.8.2對危險化學品儲罐、管路進行維修、更換、拆除,必須先清洗干凈,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對清洗出的危險化學品必須統一收集,集中處理,不得隨意進入下水設施。

4.8.3因泄漏事故產生的危險化學品及其廢渣,必須進行收集,按照危險廢棄物要求進行處理,不得隨意銷售,掩埋。

篇2: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安全管理制度

根據經營單位的特點,按經營范圍將安全管理制度分為公共、經營、儲存、運輸和加油站五類。“公共”是指所有經營單位都必須建立的管理制度;“經營”是指涉及經營環節的管理制度;“儲存”是指涉及儲存環節的管理制度;“運輸”是指涉及運輸環節的管理制度;“加油站”是指涉及加油站特點的管理制度。各經營單位應根據本單位的經營特點和實際情況,選擇《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安全管理制度一覽表》(詳見下表)列出的涉及本單位所有經營范圍的制度進行組合和增加,制定能夠滿足本單位經營需要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

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安全管理制度一覽表

類別

序號

名稱

備注

安全生產責任制

1

決策層安全生產責任制

公共

2

管理層安全生產責任制

3

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1

危險化學品購銷管理制度

經營

2

劇毒化學品購銷管理制度(如有劇毒化學品)

3

危險化學品經營手續環節交接責任管理制度

4

危險化學品儲存保管制度

儲存

5

出入庫登記管理制度

6

危險化學品養護管理制度

7

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管理制度

8

毒害性危險化學品管理制度

9

腐蝕性危險化學品管理制度

10

危險化學品運輸管理制度

運輸

11

廢棄危險化學品處理辦法

公共

12

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管理辦法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13

安全檢查管理制度

公共

14

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15

安全獎懲制度

16

消防制度

17

事故報告處理制度

18

設備管理制度

19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管理制度

20

勞動保護用品發放制度

21

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2

動火管理制度

23

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如有重大危險源)

24

用電管理制度

25

加油站儲油罐區管理制度

加油站

26

加油站進出車輛、人員管理制度

27

裝卸油安全管理制度

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

市場開發崗位;定貨崗位;驗貨及驗票崗位;發貨崗位

經營

2

出入庫崗位;庫房管理崗位;庫房養護崗位;巡檢崗位;搬運、裝卸崗位

儲存

3

司機崗位;押運員崗位;車輛保養維修崗位

運輸

篇3: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為了加強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保障職工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保護環境,依照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特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所稱危險化學品,包括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蝕品等。

2.凡生產、貯存、使用危險化學品的車間、崗位和人員,必須接受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安全知識、專業技術、職業衛生防護和應急救援知識的培訓,并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作業。

3.由安環處、生產處、總工辦、設備處等部門加強對危險化學品生產現場的科學管理和技術指導,并針對危險化學品的危險特性,采取必要的針對性的安全措施。

4.搞好重點部位的安全管理和巡檢,保證各種生產設備處于完好和有效狀態。

5.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和安全管理責任制。

6.加強對安全設備的檢查,制定本單位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和設備器材,定期演練,提高對各種事故的預防和應急反應能力。

7.液氨的出售與購進,均要嚴格執行公司液氨槽車充裝管理規定和國家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要求。

8.生產、貯存危險化學品的設備及配套設施,要定期檢測,檢測結果要存入檔案。

9.各車間對危險化學品的防護器材要配套齊全,并嚴格執行公司制定的《車間防毒器具管理規定》的要求,出現或造成不良后果均要追究車間分管負責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