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嚴格管理施工單位爆炸物品,預防被盜、丟失和爆炸事故發生,防止被敵對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利用進行破壞活動,保障施工現場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的規定,結合工程建設的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爆炸物品,是指在工程建設中使用的各類炸藥、雷管、導火索、導爆索、非電導爆系統、起爆藥、爆破劑等爆破器材和公安機關認為需要管理的其他爆炸物品。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在公路及路外從事各項工程的公路施工企業及其使用的民工建筑隊伍。
第四條施工現場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應貫徹“從嚴管理,依法監督,方便生產,保障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實行主管領導負責制。爆炸物品使用單位的主管領導人對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工作負總責,物資管理部門的主管領導人負責購買、運輸、儲存過程中的安全工作,爆破作業單位的主管領導人負責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工作。為了切實加強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應逐級成立爆炸物品安全管理領導小組,由單位的主要領導者任領導小組組長。
第五條購買、運輸、儲存、使用爆炸物品的單位,必須依照本辦法及有關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制定各個崗位的安全責任制,教育職工嚴格遵守執行,并設專門機構或專人進行監督檢查。
第六條公安機關負責對管內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工作實施監督檢查。
第二章爆破器材的管理
第七條使用爆炸物品的單位必須建立驗收、領發、檢查、看守等各項安全管理制度。保證爆炸物品不發生被盜、被搶、丟失、失火、濫發、誤發等問題。
第八條儲存和加工爆炸物品的倉庫、車間應制定安全管理、治安防范措施及發生爆炸、火災、水災、盜竊及意外性自然災害事故等事件的處置預案。
第九條爆炸物品倉庫保管員和看守員應挑選政治可靠、責任心強并經公安機關培訓,取得合格證的正式職工擔任。
(一)倉庫保管員的主要職責是,按照國家和上級關于爆炸物品管理的法規、規定,嚴格執行領發制度,保管好庫內的爆炸物品。具體任務是:
1.負責爆破器材的入庫檢驗、保管、發放和統計工作;
2.負責按照領導審批的品名、數量發放爆炸物品;
3.負責建立和填寫收發爆炸物品的工作臺帳,并做到日清月結,帳物相符;
4.負責庫區的安全防范工作,落實防盜、防火、防爆等措施;
5.負責庫房內發生的緊急事件的前期處置工作,并及時報告領導;
6.接受上級領導和公安機關的檢查、指導,整改不安全隱患。
(二)倉庫看守員的主要職責是,按照國家和上級關于爆炸物品管理的法規,做好倉庫的安全保衛工作,防止被盜、火災、爆炸等危及倉庫安全的問題發生,確保庫房萬無一失。具體任務是:
1.對進入庫區的人員、車輛進行安全檢查,防止閑雜人員進入庫區,防止將火具、火種等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帶入庫區內;
2.定時對庫房和周邊的防護網、圍墻、報警設備進行巡視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消除隱患;
3.對發生的火災、雷擊、漏雨等災害事故積極搶救,減少損失;對發現的盜竊、破壞案件及時報告并保護好現場。
4.接受上級領導和公安機關的檢查、指導,改進工作。
第十條每個爆炸物品倉庫應選派3名以上的看守員擔負守庫任務,保證24小時有人在崗值班、巡守。看守員應配備必要的自衛防護器械。
第十一條爆炸物品庫房應當安裝報警器或采取養犬等技防、物防措施,并配備通訊聯絡工具。
第十二條施工現場每天作業剩余的爆炸物品,必須于當日清點登記,退回原庫。嚴禁帶回工棚、宿舍或隨意存放。嚴禁私藏、私用、贈送他人。
第十三條對于變質和過期失效的爆炸物品,不準隨意丟棄或掩埋。應認真清點登記,由單位物資部門提出報廢申請,連同報廢清單、實施方案一起上報,經單位主管領導審核后,報當地公安機關批準、備案后方可實施。銷毀工作應在批準地點進行。銷毀時,應有施工單位和公安等有關部門人員在場監督,并作好現場銷毀記錄。
第十四條積壓的爆炸物品嚴禁單位和個人擅自轉讓、倒賣、私存、以物易物。具體處理方式是:
(一)按原供應渠道退回供應單位。
(二)按規定進行銷毀。
(三)經上級主管部門同意和所在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批準,本單位公安機關同意,在路內外單位間調劑、轉讓。一般應以整箱(盒)為單位辦理。
第十五條本單位沒有爆炸物品,又確需臨時使用少量爆炸物品的施工單位,應按照第十四條的規定,辦理調撥手續。
第十六條不準擅自向外單位提供或代為保管爆炸物品(配屬施工的單位除外)。
第十七條嚴禁將爆炸物品承包給施工單位使用的民工隊保管、使用。
第十八條工程項目在爆破作業結束后,應及時清庫和撤庫。撤庫后,由保管員將原始臺帳資料移交所在公安機關存檔。
第三章爆破器材的儲存
第十九條公路施工現場的爆炸物品必須儲存在經有關部門批準并驗收合格的專門(正式或臨建)倉庫,由取得合格證的保管、看守員晝夜保管、守護。
第二十條嚴禁隨意存放爆破器材;嚴禁非法設立爆破器材臨時存放點。確因工作需要設立的,應由使用單位將存放地點、存放時間、存放數量、安全措施、主管負責人等書面報當地公安機關備案。存放數量不得超過當日使用量。嚴禁將爆破器材分發給承包戶或個人保存。
第二十一條必須建立嚴格的出入庫審批、檢查、登記等工作制度。收存、發放應按制度進行登記、簽字。庫房管理要做到帳目清楚,手續齊備,帳物相符。
第二十二條爆炸物品要按其性質分類專庫存放,嚴禁混存和超量儲存。炸藥庫的庫存量必須與公安機關批準的容量相符。
第二十三條儲存爆炸物品的庫房要保持通風良好,相對濕度應控制在45%-70%范圍內,溫度控制在15-30℃范圍內。庫內禁止存放其他物品。
第二十四條爆炸物品在庫房內堆放時,堆垛高度要防止倒塌;堆垛之間留有通道;堆垛距離庫墻不小于0.2米;底部應墊高0.2-0.3米。
第二十五條庫內儲存的爆炸物品應當設置明顯的標牌。堆放時,硝銨炸藥垛高不應超過1.8米;膠質炸藥不應超過1.5米;置放雷管時必須鋪設膠質皮墊,碼放整齊,不準超量。
第四章爆破器材的倉庫
第二十六條施工需要使用爆炸物品,但又無專門儲存爆炸物品倉庫的,必須在開工前選址建立倉庫(儲存室)。
第二十七條準備建立爆炸物品倉庫前,應由使用單位提出建庫計劃(包括擬建倉庫的地點、時間、設計圖紙、保衛措施、防火制度、保管和看守人員名單等內容),報所在地縣以上公安機關審核批準、備案,之后按照批準的時間、地點、設計標準建庫。建庫完工后須經公安機關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時還應辦理爆炸物品“儲存許可證”。建立臨時倉庫(儲存室)時,也需當地派出所批準。
第二十八條建庫選址時,應由建庫單位會同批準的公安機關共同進行實地勘察。要本著既便于施工生產,又能確保安全的原則,在遠離城鎮人口稠密區、風景名勝區、水利設施、交通要道、高壓電線、通信線路、地下輸油管道等區域、設施的地方,亦應避開不良地質、地貌環境,防止洪水、泥石流、危巖、落石等意外自然災害的破壞,選擇適當的地點建庫。
第二十九條儲存爆炸物品的庫房應符合有關建筑規范的要求,具備較好的防盜、防火、防爆性能。
(一)炸藥庫和雷管庫必須分別建造,兩庫距離不得少于30米,同時應在庫區設置獨立的看守值班室。
(二)庫房墻體應為24厘米以上的磚混水泥結構;庫頂應采用混凝土澆注或抹厚10厘米以上的混凝土加固層;房檐距地面不小于2米;庫內應為水泥或木質地面;庫房門的寬度不小于1米;窗內應安裝防盜鐵欄桿或金屬防護網;實行雙門、雙鎖(即里層為外包鐵皮的木門,外層為防盜門);門鎖應為防撬暗鎖;庫房應設置通風口、防護網。
(三)庫區周邊應設置鐵刺網或圍墻,高度不應低于2米;庫房墻外應設防洪排水溝,不許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四)庫區應安裝獨立避雷針或架空避雷線,其接地電阻應不小于10歐姆;應安裝足夠的照明設備(庫內須裝防爆燈)及必要的通訊聯絡設備;庫房周圍應設置警戒隔離區和明顯的警戒標志。
(五)庫區內應保持清潔、無雜草、無易燃物。
(六)庫區內嚴禁吸煙、用火及將火種和汽油、煤油等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帶入庫區。
(七)庫區內應配備足夠的適于撲滅爆破器材火災的消防滅火器材,并定期對消防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日期進行檢查。第三十條遠離爆炸物品倉庫且用量較少的單位,經主管領導批準和所在公安機關同意,可設爆炸物品臨時存放點。爆炸物品臨時存放點內應設置符合安全要求的專用防爆(盜)保險柜、鐵柜,并安排專人保管、看守。臨時存放點內爆炸物品的數量要嚴格控制,一般不應超過當日的使用量。
第五章爆破器材的購買
第三十一條購買爆炸物品由使用單位的物資部門負責。購買前應由物資部門按計劃簽訂爆破器材供銷合同,向所在地縣以上公安機關申請領取“爆炸物品購買證”后方可購買。購買后向所在公安機關備案。
第三十二條采購爆炸物品,應由經過專業培訓,持有崗位培訓合格證的人員承辦。購買時,須到持有“爆炸物品安全許可證”的化工廠或持有“爆炸物品銷售許可證”的銷售部門購買。
第六章爆破器材的運輸
第三十三條爆炸物品的運輸由采購單位負責。運輸爆炸物品,應按規定向所在地縣以上公安機關申請領取“爆炸物品運輸證”??缡?、市、區運輸的,應在相應的省、市、區辦理準運手續。
第三十四條運輸爆炸物品時,應由運輸單位選派熟悉所運爆炸物品性能的人員押運。
第三十五條運輸車輛應保持車況良好,符合安全規定。裝運的車輛必須使用高幫汽車;加蓋蓬布;采取捆綁加固措施;懸掛醒目的危險品警標;車廂底部及車幫內側應墊木板或橡膠軟皮。
第三十六條運輸車輛的駕駛員應選派責任心強、技術熟練、有經驗的人擔任。
第三十七條運輸應在白天按指定路線限速行駛,沿途不準裝卸。途中停歇時要遠離建筑設施和人員稠密區并有專人看管,禁止無關人員接近。
第三十八條裝卸、倒運爆破器材應在白天進行。裝卸人員應熟知爆破器材的性能及安全常識;裝卸時應輕拿輕放,嚴禁拋、扔、摔、砸、拖、拉、倒放。
第三十九條爆破器材應按照車輛荷載裝運,高度不得超出車幫;裝載雷管不得超過兩層箱;性能相抵觸的不得同車裝運;嚴禁與其他貨物混裝。
第四十條爆炸物品運至施工現場倉庫或臨時存放點后,由負責運輸的人員與倉庫保管員辦理交接、清點、入庫手續,禁止無關人員圍觀、參與。
第七章爆破器材的使用
第四十一條爆炸物品的使用單位必須向所在地縣以上公安機關申請領取“爆炸物品使用許可證”后,方可使用。
第四十二條施工單位應根據爆破施工的需要配備爆破工。爆破工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取得“爆破人員安全作業證”后持證上崗。無證人員不得從事爆破作業。外包工程需要爆破作業的,由外包工程的單位派出爆破作業人員組織實施。成建制的外包工程單位,具有爆破作業許可證的,經當地公安機關審查批準后,也可單獨從事爆破作業。
第四十三條施工單位對爆破作業人員應定期進行考察。發現不合格人員,應立即停止其作業,收回爆破作業證。當爆破作業人員工作變動和工程竣工后,應及時將“爆破人員安全作業證”收回。
第四十四條使用爆炸物品時,應由施工作業班組提出當日使用的申請計劃,物資部門審核后,開具發料單,經現場負責人或公安人員簽字后,由指定的領料員到庫房領取。庫房發料后,要填寫“爆炸物品每日消耗登記表”,并由領取人員簽字。
第四十五條爆破工領取爆破器材,應根據當班作業量提出申請,經批準后由2人以上共同領取。性能相抵觸的爆炸物品不得同時領取。
第四十六條爆破作業必須由專人統一指揮,劃定安全區,布設警戒崗哨,設置警標。爆破前應發預警信號,待危險區內人員撤離后再發爆破信號。爆破作業中出現啞炮時,應當按照既定方案進行處置,不準擅自草率處理。爆破作業結束后,經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解除警戒。
第四十七條進行大型爆破作業或在城鎮、居民區、風景區、建筑設施附近進行控制爆破作業時,施工單位應將爆破作業方案及安全措施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批,并經當地公安機關批準后,方可爆破作業。
第四十八條對當日未使用完的剩余爆炸物品,應清點后由爆破工及時退庫并登記造冊。嚴禁私存、截留、藏匿、出售、轉讓、私用、倒賣和以物易物。
第八章爆破器材的加工
第四十九條加工爆破器材應在指定的加工房內進行。加工時應由責任心強,熟悉爆破器材性能,經過專業培訓,持有“爆破操作證”的人員進行。操作間應有專人負責。
第五十條加工爆破器材,應按照當天的實際需用量,不得超量加工。加工后的成品應置放在安全地點,嚴禁與尚未加工的爆破器材混放。
第九章爆破器材的檢查監督
第五十一條專職爆破人員協助所在地公安機關,共同依法對爆炸物品的管理工作進行監督。
第十章獎勵與處罰
第五十二條在爆炸物品管理工作上,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給予表彰和獎勵。
(一)認真執行國家有關爆炸物品管理法規和本辦法,主動加強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沒有發生爆炸物品爆炸、丟失、錯領、錯發等事故和違反本辦法的行為,在爆炸物品管理工作上取得顯著成績的;
(二)勇于同違法犯罪分子作斗爭,有效地防止了爆炸物品被盜、被搶、爆炸等人為破壞的;
(三)積極同水災、火災等自然災害作斗爭,為保護爆炸物品和國家財產安全做出突出貢獻的;
(四)檢舉、揭發重大違反爆炸物品管理行為,避免、防止重大事故發生的;
(五)抓獲危害爆炸物品安全的犯罪分子或協助公安機關偵破爆炸物品案件事跡突出的。
第五十三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違反治安管理,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給予治安處罰;對不夠追究刑事責任和治安處罰的,由公安機關會同違反規定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追究該單位及單位領導的責任,視情予以經濟處罰或黨紀、政紀等處分。
第五十四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責任人處警告或50元以下罰款;對該單位處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
(一)未經批準,私自設庫或臨時存放點,經指出不按期改正的;
(二)庫房使用單門、明鎖、無報警器等,設施不符合安全規定,經指出不按期改正的;
(三)庫內存放性質相抵觸的爆破器材、超量超高儲存等違反存貨規定,經指出不按期改正的;
(四)在倉庫警戒區內吸煙、使用明火的;
(五)不按要求設置看守人員或看守人員擅自離崗造成丟失、被盜數量不大的;
(六)私拿、私用、私藏、贈送、轉借、轉賣爆破器材數量不大且未造成嚴重后果的;
(七)私自將爆破器材承包給個人或外包工程施工隊的;
(八)拒絕公安機關監督檢查,無理取鬧的;
(九)違反規定,濫發、濫用爆破器材的;(十)其他違反本辦法的規定,公安機關認為需要處罰的行為。
第五十五條違反本辦法的規定,具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予以從重處罰。對責任人處15日以下治安拘留或2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一)爆炸物品管理混亂,存在重大隱患,經公安機關多次指出,限期整改,但拒不改正的;
(二)發生爆炸、被盜、丟失、火災等事故,危害嚴重,在全國、全省、全路造成不良影響的;
(三)發生較大數量的爆炸物品被盜、丟失,隱瞞不報或弄虛作假的;
(四)對檢舉、揭發違反爆炸物品管理行為的人員進行打擊報復或違反本規定發生問題后,嫁禍他人逃避處罰的;
第五十六條因主管領導和責任人失職、瀆職,導致爆炸物品被盜、丟失或釀成治安災害事故的,予以加重處罰。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對責任人處15日以下治安拘留;對單位主管領導建議給以黨紀、政紀處分;對單位處10萬元以下罰款,并責令停業整頓,限期整改;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七條對爆炸物品管理先進單位和個人的獎勵,由被獎勵單位的上級行政部門撥款支付。對違反爆炸物品管理單位和責任人收取的罰款,應單獨建立帳目,用于獎勵爆炸物品管理工作搞得好的單位和個人。
第五十八條因專職安全爆破管理人員監管工作不力或失職,導致發生涉爆案件或事故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的規定,對主管領導和責任人進行處理。
第十一章附則
第五十九條各單位可以依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
第六十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中鐵十一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郴寧高速第六合同段項目經理部
二00八年十月十五日
篇2:車站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管理制度
一、首先門衛人員要做好宣傳工作,并及時制止“三品”進入車站。
二、車場安全員做好旅客,駕售人員宣傳工作,及時制止“三品”上車,并報告保衛科。
三、售票員、驗票員做好宣傳工作,及時制止并報告保衛科。
四、駕乘、隨車售票員、車輛租憑人勸阻旅客攜帶“三品”上車,并報告保衛科。
五、售票員做好宣傳工作,嚴禁車輛攜帶“三品”。
六、車輛出站時,嚴格檢查,杜絕“三品”上車,形成群防群治,各層次、多網絡嚴查“三品”。
篇3:物品人員車輛進出管理制度
一、目的
為了維護公司安全,加強對工作期間出入公司人員、物品、車輛的管理,明確工作期間出入公司的要求和流程,特制定本辦法。
二、范圍
適用于出入公司人員、物品、車輛的管理。
三、職責
3.1行政部:負責本辦法制定、修改、廢止之起草工作及出入核準;
3.2各部門:負責出入公司人員、物品、車輛信息資料的審核工作;
3.3總經理:負責本辦法制定、修改、廢止之核準。
四、定義
無
五、人員出入管理制度
5.1人員進入公司規定
5.1.1公司員工在進入公司大門時須佩帶廠牌;無廠牌者需到保安處登記,當月累計超過三次不佩帶廠者扣5元/次的負激勵;公司員工上班期間離開公司的需到保安處登記或出示《人員放行條》;
5.1.2所有外來人員進廠時在保安室將日期、單位名稱、事由等信息登記注明;保安填寫《來客業務接洽登記表》交給來訪人員;
5.1.3所有人員嚴禁赤膊、穿著怪異或衣冠不整者進入大門。否則,保安人員有權不予以進入;
5.1.4騎自行車或者摩托進入大門的,下車推行,按要求把車停放在指定的車輛停放點停放;
5.1.5住公司宿舍的員工,晚上23:30時后禁止出入大門,保安人員有權詢問原因并登記,報告行政部并將處5元/次的負激勵;
5.2人員外出公司規定
5.2.1所有員工工作期間不論因公、因私外出,應出示《人員放行條》經部門核簽后送交保安室,保安簽注實際外出時間;如有攜帶物品或使用公司車輛的需填寫《物品/車輛放行條》、《派車單》(《派車單》填好后需由行政部簽字);
5.2.2員工因公、因私事外出回廠時員工需交《人員放行條》至保安室,保安人員簽注回廠時間,并轉送行政部歸檔以備核對考勤記錄。若發現異常情況,保安應立即通知行政部聯系所屬部門進行處理;注:后續《出差單》作廢,在《人員放行條》上注明出差即可;
5.2.3員工工作期間因故請假外出者,應按程序、規定向所屬部門辦理請假手續后填寫《人員旅行條》、《物品/車輛放行條》并按照以上5.2.1或5.2.2的規定操作執行;
5.2.4所有外來人員,外出時保安須查驗(進廠的日期、名字、單位名稱、車號、事由、隨車物品情況、進公司時間、到達部門)、確認后,方可放行。
5.2.5員工因辭職等情況需攜帶物品出門的,須出示《物品/車輛放行條》,門衛對其行李物品作例行性檢查,確認無公司物品的,方可放行。注:因被公司開除員工任何時間禁止進入公司;
5.2.6其它補充規定:如人員進出未按規定程序執行,私自放行的,要扣除當班保安人員50元/次的負激勵。
六、物品進出管理制度
6.1公司物品
6.1.1公司物品進廠,保安須詳細檢查,如有危險品、易燃易爆品、兇器等,禁止進廠并須報告上級處理;
6.1.2所有的原物料(退貨、委外)/半成品/樣制件/成品出廠,須經倉庫填寫《物品/車輛放行條》主管核準;保安才予以放行;
6.1.3保安按單查驗、確認物品,如有不符應查實或反饋上級部門處理;如未有《物品/車輛放行條》或放行條審批不齊全而私自放行的,扣當班保50元/次,給公司造成損失的需承擔責任50%,直屬上司處罰損失金額的30%;
6.1.4公司物品如有員工、供應商或客戶需帶走(注:不歸還的,如樣品件),行政辦公用品須經行政經理簽字,原材料必須經由采購經理簽字,成品必須經由總經理或副總批準,否則不予以帶走。
6.1.5不經程序私自帶走公司物品者屬偷盜行為,一經查處必重罰;情節嚴重者將送交公安機關處理。
6.2非公司物品
6.2.1個人行李進廠,如有貴重且同公司內有相同的物品(如:電腦、筆記本、電扇等)時需在進廠時登記(以便物品放行時保安查驗、確認);
6.2.2個人物品出廠時需填寫《物品/車輛放行條》經部門及行政部審核,放行時,保安對實物與《物品/車輛放行條》所寫的物品進行核對無誤后,方可放行;
6.2.3工程承包商、協作廠商及其他業務往來的廠商或個人攜帶的工具、機器、物品等應于進廠時先到保安室登記攜帶物品清單,出廠時憑《物品/車輛放行條》核對無誤后放行;
七、車輛進出管理規定
7.1公務車輛
7.2.1?公司小車主要是用來接送公司客戶和公司人員外出公干。小車使用由部門用車人員提前半天填寫《派車申請單》,部門負責人審核后,交行政部批準;車輛外出時,司機把《派車申請單》交大門保安檢查、登記后才準放行,如有物品需同時出示《物品/車輛放行條》;
7.2.2?用車申請須明確寫明事由;如果借公用之名,辦私事者,一經查實處200元/次的負激勵;
7.2.3?公務車司機,務必遵守交通規則安全駕駛;如因司機違規操作導致的意外事故,待保險公司賠付后當事人應承擔全部責任;如有扣分由當事司機承擔,扣款公司、個人各出一半。
7.2.4?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與總經理指定人員的車輛無需檢查及登記;
7.2來訪車輛
7.2.1?來訪小車、廠商貨車或其它車輛,應先在保安室《外來人員車輛登記薄》登記,登記后才予以進入并按要求停放車輛;
7.2.2?廠商貨車離廠時必須憑簽字的《物品/車輛放行條》放行,如有物品按6.1.2、6.13文件執行;注:來訪小車無需車輛放行條;
7.2.3?車輛外出若保安未根據《物品/車輛放行條》進行檢查或執行不力而讓車輛違規出廠的,50元/次的負激勵,給公司造成損失的需承擔責任50%,直屬上司處罰損失金額的30%;
7.3安全行車規定
7.3.1?上車時做好行駛前檢查,確保不帶故障出車;
7.3.2?工作時間內不得飲酒,嚴禁酗酒和酒后開車;
7.3.3?開車時謙虛謹慎不出風頭,不逞英雄;
7.3.4開車時盡量做到少說話或不說話,接送客戶時盡量不要接聽電話;
八、相關文件
表格編號
文件名稱
電子檔表格附件
HM-FM-061
外來人員車輛進出登記表
HM-FM-063
人員放行條
HM-FM-064
物品車輛放行條
HM-FM-065
派車申請單
HM-FM-066
來客業務接洽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