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附屬設施可能存在隱患環境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貫徹公司“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全員動手、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加強事故隱患治理工作,進一步防范各類人身傷害事故,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增強加油站抵御因附屬設施或周邊環境不確定因素發生突發意外事故的能力,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分公司及其縣市分公司所屬加油站閑置、租賃場所、施工作業現場或對其資產所有負有監護權的場所及環境
第二章?加油站附屬設施及周邊環境的界定和范圍
第三條?分公司及其縣市分公司所屬在營加油站、閑置、租賃場所、施工作業現場或對其資產所有負有監護權的場所及環境
第四條?本規定所述的附屬設施及周邊環境范圍包括:
1、觀察井及配套設施設備
2、窖井及配套設施設備
3、消防水池及配套設施設備
4、廁所化肥池及配套設施設備
5、擋墻、圍墻、護坡
6、作業施工現場
7、分公司及其縣市石油分公司對其資產所有負有監護權的場所及可能存在隱患環境。
第三章安全管理
第五條安全組織
(一)縣市石油分公司、加油站應分級成立以明確各級第一責任人、有關人員參加的安全管理組織。
?(二)加油站安全員負責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實;
(三)成立加油站應急救援小組,開展應急救援知識的學習與培訓,加強預案演練,做到人人掌握本站救援器材的性能,并會使用。
(四)加油站應與毗鄰單位建立聯防組織,定期開展活動
第六條安全教育
(一)加油站應每月對職工進行3次安全教育,并做好記錄;
?(二)加油站應對新員工進行崗前安全教育、考核;
(三)進站施工隊伍在施工前,加油站經營單位應于施工隊簽訂施工安全合同(協議),明確雙方責任,落實安全措施,隊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
(四)加油站租賃設施設備,應與承租方簽訂租賃合同(協議),明確雙方責任,落實安全措施。
第七條安全措施
(一)?加油站內應有明顯安全警告示語和警示標牌
(二)?加油站所屬的附屬設施及復雜環境應設置安全標志牌,主要內容包括:
1、
2、
3、
4、
5、
6、?
7、
8、
(三)加油站附屬設施及周邊復雜環境應設置必要的防進入、防跌落、防通過的攔阻裝備。
第八條安全檢查
(一)?加油站要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自檢自查為主,上級主管監督檢查相結合的原則,分級落實一下安全工作;
1、?加油站每周組織一次針對加油站附屬設施及周邊存在隱患環境的安全檢查;
2、?當班安全全員每日對作業現場,重點要害部位、重點盯防的輔助設施,周邊可能存在隱患環境進行監督,發現違章行為和不安全因素,有權制止和向上級反映情況;
3、加油站經營單位每月應對加油站附屬設施及周邊可能存在隱患環境進行安全檢查;
4、每季度和重大節日由分公司組織專項安全檢查
5、閑置--縣市分公司經理及安全數質量管理員及閑置場所留守看護人員
6、租賃--分公司資產工作部、縣市分公司經理及安全數質量管理員及承租方。。。。
(二)?安全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安全責任制落實情況、作業現場安全管理、設施現狀、防護措施是否可靠、警示標識、預案演練以及周邊可能存在隱患環境的辨識,隱患整改情況等
(三)?安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隱患,加油站能解決的,營限期抓緊整改;加油站物理解決的,應書面向上級報告,同時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第九條應急管理
(一)?加油站應制定專項應急預案,其主要內容包括
1、?組織機構和指揮系統;
2、?地理位置
3、?建筑物的機構形式、耐火等級、面積、高度、內部設施和相互間距;
4、?危害分析及危害辨識;‘
5、?應急救援人員的配備、分工,警衛力量布置,物資搶救、人員救護疏散措施及相應操作程序;
6、?各種應急救援器材的數量、擺放位置、應急補充措施
7、?對外通信聯絡及外援力量的部署、指揮等。
(二)?加油站各種應急器材應按照GB50156《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有關規定配置,并排放合理,取用方便。
(三)?應急救援器材制定專人管理,定時檢查、養護、定期更換,確保完好有效。
第十條事故管理
事故的分類、分級,事故的報告、調查和處理,按照集團公司《事故管理規定》執行
第四章?附則
第十一條本規定未盡事宜,按照公司制度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和規范執行
第十二條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由分公司安全數質量科負責解釋、修訂和補充
篇2:船舶安全隱患事故處罰管理規定
為了進一步加強公司船舶的安全管理,杜絕各種意外事故的發生,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確保公司船舶設備設施和人員的安全,特制定本規定。
一、本規定適用于公司船舶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違章、玩忽職守以及發生火災、海損、機損、工傷亡、溢油污染等事故的報告、調查、處理和處罰。
二、職能分工:安全辦負責對各類事故隱患的調查、處理和處罰,包括:火災、工傷亡以及污染事故、海損事故、機損事故。
三、安全檢查隱患管理
對各種安全檢查查出的隱患,根據查出問題的性質以及對設備的影響程度,按A、B、C進行如下分類管理:
1、A類問題--為重大問題,主要包括:
1)危及安全生產的問題;
2)嚴重影響設備主要總成件壽命和性能的問題;
3)容易導致重大機械、安全事故發生的問題。
查出A類問題--每個罰責任人300~500元(視設備關鍵程度和問題的嚴重程度而定),并責令設備停用,限期整改。
2、B類問題--為嚴重問題。主要包括:
1)影響安全生產的問題;
2)影響設備使用壽命的問題;
3)導致一般總成機械事故發生的問題、安全事故發生的問題。
查出B類問題--每個罰責任人200~300元(視設備關鍵程度和問題的嚴重程度而定),限期整改。
3、C類問題--為一般問題,即A、B類問題之外的其它與安全及設備管理不相符的所有問題。查出C類問題--必須限期整改。
四、事故處理:
發生事故,要按其性質進行嚴肅處理,做到原因不清不放過,責任者未經處理和員工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對事故責任者,要視其情節輕重和損失大小,給予通報批評、紀律處分及一定的經濟處罰。根據事故損失大小可分為五類進行處理:
1、小事故:直接損失金額在三千元以內者。
給予事故責任者批評你教育,并賠償事故直接經濟損失的70%~80%。全年發生2次及以上,取消該船的先進評選資格。
2、一般事故:直接損失金額在三千元至一萬元以內者。
給予事故船舶在公司內通報批評,主要負責人扣除半月工資、事故責任者扣除當月工資,取消該船的先進評選資格。
3、大型事故:其直接經濟損失金額在一萬元至五萬元以內者。
取消該船的先進評選資格,其主要負責人扣除當月工資、事故責任者扣除2個月工資。
4、重大事故:其直接經濟損失金額在五萬元至十萬元以內者。取消該船的先進評選資格,其主要負責人扣除2個月工資。事故責任者扣發3個月的工資并解除勞動合同。
5、特大事故:其直接經濟損失金額在十萬元以上者。
該船舶及主要負責人、事故責任者除按重大事故處理外,主要負責人及事故責任者都給予解除勞動合同處分。
五、船舶每季度為零事故、零違章,給予船舶600元獎勵。
六、以前有關的規章制度與本規定發生沖突的,以本規定為準。
七、本規定解釋權歸公司。
航務公司
篇3:營運車輛技術狀況安全隱患排查管理規定
為了加強公司車輛狀況的監督管理,使公務車輛隨時處于完好的狀態,避免機械事故,確保行車安全,特制定本規定。
一、公務車輛狀況及安全檢查由公司分管領導負責牽頭,會同部門安全員、具體負責實施。
二、公務車輛技術狀況及安全檢查,統一組織檢查、各車駕駛員必須配合。
三、統一檢查,分底盤、氣路、電路檢查和車容車貌、車窗及車內設施檢查、修理質量抽查三大項。檢查周期為每月檢查一次。檢查時由公司分管領導、部門安全員參加。
四、車輛檢查的內容
1、制動系統、轉向系統、底盤、氣路、電路等項目
(1)制動總泵、制動分泵、制動連動裝置銷子及開口銷是否齊全,手剎、斷氣剎工作是否正常有效。
(2)制動總泵、制動分泵及剎車管道是否漏氣、漏油,固定是否牢固。
(3)方向機自由行程是否符合要求。
(4)輪胎螺栓、有無松曠或折斷,是否磨損正常。
(5)電源線路布置及接頭包扎是否規范,固定是否完好,線路是否老化,燈光是否齊全有效,各類儀表是否有效。
(6)車容車貌、車窗及車內設施檢查。
(7)車門緩沖膠條是否完好,車門關閉(含駕駛門)是否正常。
(8)車身內外是否整潔,車輛是否有擦刮、掉漆痕跡,后視鏡是否齊全。
(9)是否有滅火器,放置位置是否恰當,是否有效。
(10)修理質量抽查檢查時由檢查人員按車輛總數3%的比例,查近一個月的修車情況。
(11)檢查返修率是否規定標準從隱患排查起,檢查是否及時報修整改、是否超過整改期限。
(12)排查人員及駕駛員要認真填寫并簽字。
五、駕駛員自查及自查內容
駕駛員自查由駕駛員每天進行出車前、行車中、收車后的三檢。交接班時應說明車況是否存在問題,有問題應及時匯報部門領導及安全員,做出整改方案。
1、檢查方向機及轉向是否正常,間隙是否適當。
2、檢查腳剎、手剎是否正常,管路有無漏油現象。
3、檢查輪胎、螺栓是否齊全,有無松動、輪胎氣壓是否正常。
4、檢查燃氣(油)、潤滑油、剎車油、冷卻液、電解液是否足量,有無滲漏。
5、檢查喇叭、燈光、雨刮器、后視鏡以及牌照、頭牌、腰牌、尾牌等是否齊全有效。
六、檢查中發現問題的處理
對各類檢查中查出的問題,能當場修復的應盡量當場修復,不能當場修復的視其情況,凡涉及行車安全或《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不能上路的,必須立即停止運行并報修,其它問題由駕駛員當日內收車后回廠修復。
七、檢查的安排、考核及要求
1、公司檢查的協調安排,由營運生產部負責,考核由公司分管領導負責。
2、對總站檢查的考核,由營運生產部牽頭,會同相關部門負責。
3、對駕駛員每日檢查的考核,由各總站負責,公司季度檢查時抽查。
4、公司參檢部門(單位)及各總站,帶隊檢查時應盡職盡責,做到站不漏線,線不漏車,車不漏項。不得走過場,敷衍了事。如因帶隊檢查后一定期限內發生機械事故,公司將追究帶隊檢查人及相關人員責任。
十、獎勵與處罰
1、對遵守本規定,檢查工作做得好,能及時發現問題及安全隱患并及時修復的部門、總站、駕駛員及保修工,由公司、修理廠及總站納入年終考核內容進行考核,并給予表彰獎勵。
2、對日常保養、檢查工作做得不好,修理質量差,檢查時發現有問題的,由公司視問題發生的部位及對安全行車的影響,每項扣總站或修理廠目標考核分0.3分至2分。如車輛報修后,在質保里程以內又出現同類故障,檢查中發現還繼續在運行的,處罰時對總站及修理廠一并處罰。
3、對檢查中發現故障限期修復而未修復的,復查發現后將追究責任并加倍處罰。
4、總站對駕駛員、修理廠對責任人的處罰,各總站、修理廠應按照此扣分標準處罰責任人。
5、一年內所駕車輛發生兩次單項扣分達到2分或一次單項扣分達到2分的駕駛員,由安全服務監察部組織進行離崗培訓,考核合格方可重新上崗,考核不合格的改為非技術工種。
修理廠相關人員工作不負責任,單項扣分達到2分以上的,由修理廠從嚴處罰。
6、扣分標準見附表。公司對總站、修理廠突擊抽查及日常檢查,發現問題依照此標準扣分。
十一、檢查資料的填報及收集
1、檢查表格由公司統一設計、打印。逐車檢查登記表應由駕駛員、檢查人員或部門負責人簽字。
2、檢查原始資料要收存備查。
3、駕駛員的自查由各車駕駛員逐日填表并簽字,由總站收集保存。
十二、本規定從發文之日起執行。過去的相關規定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