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院抗生素合理使用制度
附屬醫院抗生素合理使用制度
1、抗生素的使用應嚴格按照江西省衛生廳《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進行。嚴格掌握適應癥、禁忌癥及配伍禁忌。
2、嚴格掌握與控制預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監測其耐藥性的變化,密切觀察菌群失調的先兆。
3、盡量減少抗生素的使用不當和對其的依賴性。
4、已確定為病毒性疾病或疑為病毒性疾病的不使用抗生素。
5、發熱原因不明者,在弄清病原學診斷前不使用抗生素,以免影響臨床典型癥狀的出現和病原體的檢出。對于病情特別嚴重的細菌感染患者,在抽血送培養后,可試選抗生素,待細菌培養結果出來,再按藥敏指導用藥。
6、盡量避免皮膚、粘膜等局部應用抗生素。抗菌藥物的局部應用易造成耐藥菌株的產生,引起皮膚過敏反應,尤以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氨基糖甙類等不宜使用。必要時可用新霉素、桿菌肽、磺胺嘧啶等。
7、聯合應用抗生素必須有嚴格的指征,應能達到協同或相加的作用,并達到減少藥量、減少毒副作用、防止或延緩耐藥菌株產生的目的,不可無根據地隨意聯合用藥,特別是起無關作用和拮抗作用的。聯合用藥的指征是單用一種抗生素不能控制的嚴重感染(包括敗血癥、細菌性心內膜炎、化膿性腦膜炎等)、混合感染、頑固性感染及需長期用藥防止細菌產生耐藥的情況,一般以二聯為宜,β-內酰胺類與氨基糖甙類宜聯合應用。
8、選用抗生素要嚴格掌握適應癥。
1)應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結果選用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
2)盡量避免使用廣譜抗生素,以防引起宿主自身菌群失調而導致耐藥菌株的產生。
3)對于感染特別嚴重者,可先按臨床估計的病原菌選擇抗生素。
4)對新生兒、老年人、孕婦及肝腎功能障礙者,應謹慎選用抗生素及酌情調整給藥方案。
9、使用抗生素應注意配伍禁忌及合理用藥。避免靜脈滴注時抗生素之間、抗生素和激素、維生素及血管活性藥物之間發生的配伍禁忌或相互作用,使抗生素的活力受到影響甚至產生毒性反應。抗生素的給藥時間及方法要視其血藥濃度、毒副作用而定。
10、藥劑科應定期統計各科抗生素消耗量及使用類型,按規定對某些抗生素實行限制性使用,并根據本院常見病原菌的耐藥譜調整用藥,以保證抗生素的活力和減少耐藥菌株的產生。
11、嚴格控制抗生素的預防使用。
1)禁止無針對性地以廣譜抗生素作為預防感染的手段。
2)對無感染跡象的昏迷、非感染性休克、惡性腫瘤、腦血管意外、糖尿病及接受侵入性操作者,不必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3)風濕性或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手術前后可預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發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期間,為了減少帶菌者,對不能使用磺胺類藥物者可考慮應用抗生素。
4)外科手術的預防性用藥。
抗生素預防性應用,主要用于手術中組織損傷、手術時間長及疑為受細菌污染的手術。患者身體衰弱及免疫低下且對院內感染易感者,手術前預防用藥可以提高抗生素在手術中的血藥濃度,一旦有細菌侵入,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12、一般感染時,抗生素使用至體溫正常或癥狀消失后72~96小時停藥,對于急性感染采用抗生素治療的病人,用藥后72小時臨床療效不顯著者,應根據藥敏結果選用其它敏感藥物。
13、為預防抗生素過敏反應的發生,在使用B-內酰胺類、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等抗生素前,要詢問有無過敏史并做皮內試驗。氨基糖甙類除非有特殊指征,一般使用前不行皮內試驗。
篇2:診所醫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
診所醫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
一、確定為病毒性疾病或以為病毒性疾病的病人,不使用抗生素。
二、發熱原因不明者在弄清病原學診斷前,不宜使用抗生素,以免影響臨床癥狀得出縣和病原體的檢處。
三、對于細菌感染的患者,應用抗生素前,應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根據結果指導合理使用抗生素,對于特別嚴重的細菌感染者,可按臨床表現估計的病原菌選擇抗生素。
四、盡量避免皮膚、粘膜等局部應用抗生素,特別是注意避免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氨基糖甙類抗生素的局部應用。
五、盡量避免抗生素聯合應用藥,使用必須有嚴格指征,抗生素應用的指征是指在單用一種抗生素不能控制的嚴重感染、混合感染、頑固性感染等,以二聯為宜。
六、抗生素的使用應注意配伍禁忌及合理用藥。
七、嚴格控制抗生素的預防使用,禁止無針對性的以廣譜抗生素作為預防感染的手段,外科手術的預防用藥應有嚴格的針對性。
八、為預防抗生素發生過敏反應,在使用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前,要詢問有無過敏史,并做皮內過敏試驗,氨基糖甙類除有特殊指征,一般使用前不做過敏試驗。
篇3:安全帶使用管理規定
安全帶是用來保護高空及高處作業人員人身安全的重要防護用品之一,正確使用安全帶是防止現場高空工作人員高空跌落傷亡事故,保證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加強安全帶的日常使用管理,對保護工作人員人身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使用安全帶的規定:
1、凡進入生產工作場所,在距地面1.5米及以上的工作都應視作高處作業。
2、凡在沒有腳手架或者沒有欄桿的腳手架上的高處作業,必須使用安全帶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3、凡在架構、主變、桿塔及其它高處作業而又有換位的工作,不但應使用安全帶還應使用安全繩。
4、安全帶及安全繩不得用于吊送工具材料或其它工作用具。
二、安全帶的日常管理規定:
1、安全帶應在每次使用前都應進行外觀檢查。
2、對使用中的安全帶每周進行一次外觀檢查。
3、安全帶每年要進行一次靜負荷重試驗。
4、安全帶每次受力后,必須做詳細的外觀檢查和靜負荷重試驗,不合格的不得繼續使用。
5、安全帶上的各種部件不得任意拆掉,更換新繩時要注意加繩套。
6、使用頻繁的繩,要經常做外觀檢查,發現異常時,應立即更換新繩。帶子使用期定為3至5年,發現異常,應提前報廢。
7、安全帶使用2年后,按批量購入情況,抽驗一次,圍桿帶做靜負荷試驗,以2206N(225Kgf)拉力拉5min,無破斷可繼續使用。懸掛安全帶沖擊試驗時,以80kg重量自由墜落試驗,若不破裂,該批安全帶可以繼續使用,對抽試過的樣帶,必須更換安全繩后,才能繼續使用。
三、安全帶的正確使用方法:
1、安全帶應系在腰下面、臀部上面的胯部位。
2、安全帶的小皮帶系緊,這樣在高處作業時,腰部不易受傷。
3、安全帶要高掛低用,注意防止擺動碰撞。使用3米以上長繩應加裝緩沖器,自鎖鉤用吊繩例外。
4、使用中的安全帶及后備繩應掛在結實牢固的構件上并要檢查是否扣好。安全繩要系在同一作業面上,禁止掛在移動及帶尖銳角不牢固的物件上,嚴禁低掛高用。
5、使用中的安全帶及后備繩的掛鉤鎖扣必須在鎖好位置。
6、由于作業的需要,安全繩超過3米應加裝緩沖器,這樣一旦發生高處墜落,能減少1/4的沖擊力,或者采用自鎖加速差式自控哭可以使墜落沖擊距離限制在1.5米以內。
7、緩沖器、速差式裝置和自鎖鉤可以串聯使用。
8、不準將繩打結使用,也不準將鉤直接掛在安全繩上使用,應掛在聯接環上用。
四、以下不正確使用安全帶的行為都應視為違章:
1、雙控安全帶系在腰部。(一旦發生高處墜落,墜落者腰部易受損傷)。
2、在高空作業時,只使用安全帶,不使用安全繩。
3、在作業轉移時,為圖方便,安全帶及安全繩都不使用。
4、安全帶低掛高用。
5、作業人員在附件安裝分項工程中,下瓷瓶卡導線時,安全繩扣在橫擔上,而安全帶扣在導線上。(若導線脫落,作業人員要受到嚴重傷害)。
6、為圖轉移方便,安全繩過長。(發生作業人中員墜落,腰部易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