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設備接地和接零規定
電氣設備的接地和接零,是確保人身和設備運行安全的關鍵環節。為了確保人身和設備安全,對電氣設備接地和接零的有關規定,做如下明確規定:一、在電壓為1千伏及以下中性點直接接地的電力網中,室外架空線路應有與相線相同材料的在中性點直接接地的零線;電纜供電線路應利用中性線作為零線,電纜的金屬外皮可直接接零。二、在上述供電網接引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及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部分(如開關箱內鐵皮包底板)一律采用接地零保護。各處金屬外殼連接的導線應在開關的電源側直接與零線連接。三、單相供電開關零線取消熔絲(線路末端直接控制用電設備的開關可除外),必為導線連通。相線嚴格按規定擺設熔絲,且順序不得顛倒(左相、右地)。四、1千伏以下中性點直接接地的空架線路,在下列情況下必須設重復接地;㈠、架空線路的終端以及長度超過200米的分支處和分支線終點;㈡、每隔1公里的地方;㈢、高、低壓共架桿的兩端終端桿上低壓線的零線;㈣、沒有專門用電纜芯線作為零線或利用電纜金屬外皮作為零線的低壓電纜線路,必須與架空線路相同,要求作重復接地。五、對地絕緣系統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一律有用接地保護。通過居民區的電線路金屬桿、干塔也一律采用接地保護。六、電力設備的接地應單獨與接地網或接地干線連接,不得將幾個設備用接地線串聯進行接地。七、接地裝置的材料宜采用鋼材。通過維修逐年更換原銅、鋁材料的接地線為鍍鋼絞線或扁鋼,接地體和接地線的最小規格見表1-1,低壓電力裝置銅、鋁接地線最小截面見表1-2。八、電力設備裝置的接地陰值不應大于表1-3中所列數值。九、相互交叉、跨越的高、低壓電力架空,電力電纜(包括:通訊架空)線路等應有良好地接地保護。注:鍍鋅鋼絞線做為地線時其截面不應小于25mm2,電線路電桿的接地引出線其截面不應小于50mm2,并應熱鍍鋅。附表1-1接地體和接地線的最小規格種類規格及單位地上地下室內室外圓鋼直徑(MM)5.06.08.0扁鋼截面(MM)24.048.048.0厚度(MM)3.04.04.0角鋼厚度(MM)2.02.54.0鋼管壁厚(MM)2.52.53.5附表1-2低壓電力裝置銅、鋁接地線最小截mm2名稱銅鋁緊調用的裸導線4.05.0絕緣導線1.52.5電纜的接地芯線或與相線包在同一保護外殼內的多芯導線的接地芯線1.01.5攜帶式設備用多股軟弱線1.5附表1-3電力設備接地裝置的拉接地最阻值(Ω)類型接地電阻居民區電力線路金屬桿、塔30零線重復接地當電力設備接地電阻為4歐姆時4.0當電力設備接地電阻為10歐姆時所有重復接地的并聯等值電阻不大于10Ω電力設備總容量為100KVA以上的變壓器及其供電低壓設備4.0注:線路5外以上重復接地處所時,每一處接地電阻值不得大于50Ω。
篇2:氰胺公司電氣設備接地保護安全管理制度
為加強電氣安全管理工作,保障電氣接地裝置完好有效,防止發生觸電事故,確保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所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和支架必須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線。
2、接地裝置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2.1接地電阻值應符合電氣裝置保護和功能上的要求,并長期有效。
2.2能承受接地故障電流和對地泄漏電流無危險。
2.3有足夠的機械強度或有附加的保護,以防外界影響而造成損壞。
2.4變配電所的接地裝置應盡量降低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
2.5嚴禁用易燃易爆氣體、液體、蒸氣的金屬管道做接地線;不得用蛇皮管、管道保溫用的金屬網或外皮做接地線。
2.6每臺電氣設備的接地線應與接地干線可靠連接,不得在一根接地線中串接幾個需要接地的部分。
2.7在進行檢修、試驗工作需掛臨時接地線的地點,接地干線上應有接地螺栓。
2.8設備與接地干線之間的連接,應采用抗腐蝕有鍍鋅層的鋼制件,其露出地面的部分應采用漆涂成黑色或黃綠相間的斑馬紋。
2.9在接地線引入建筑物內的入口和備用接地螺栓處,應標以接地符。
2.10保護用接地、接零線上不能裝設開關、熔斷器及其它斷開點。
3、不同用途和不同電壓的電氣設備,除另有規定外,可使用一個總接地體,但接地電阻應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4、在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低壓電力網中,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應采用接零保護。在中性點非直接接地的低壓電力網中,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應采用接地保護。由同一臺變壓器或同一段母線供電的低壓電力網上的用電設備只能采用一種接地方式。
5、下列電氣設備的金屬部分,均應接地或接零。
5.1變壓器、開關設備、電機、電焊機及手持式電動工器具的底座和外殼、其他電氣設備的底座或外殼。
5.2電器設備及其相連的傳動裝置。
5.3配電柜與控制屏的框架。
5.4互感器的二次繞組。
5.5室內、外配電裝置的金屬構架,鋼筋混凝土構架的鋼筋,以及靠近帶電部分的金屬圍欄和金屬門。
5.6電纜的金屬外皮,電力電纜的接線盒與終端盒的外殼,電氣線路的金屬保護管,敷線的鋼索及電動起重機不帶電的軌道。
5.7裝有避雷線的電力線路桿塔。
5.8在非瀝青地面的廠區,無避雷的架空電力線路的金屬桿塔。
5.9安裝在電力線路桿塔上的開關,電容器等電力設備的金屬外殼及支架。
5.10鎧裝控制電纜的外皮,非鎧裝或非金屬護套電纜的1~2根屏蔽芯線。
6、接地裝置的各連接點應采用搭接焊,必須牢固無虛焊。
7、通用電器設備的保護接地(零)線必須采用多股裸銅線,并符合截面和機械強度的需要。
8、有色金屬接地線不能采用焊接時,可用螺栓連接,但應注意防止松動或銹蝕。
10、利用串接的金屬構件、管道做為接地線時,應在其串接部位焊接金屬跨接線,使其成為一個完好的電氣通路。
11、電氣設備的外殼與接地母線或局部接地極的連接,電纜連接裝置兩頭的鎧裝、鉛皮的連接,應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銅線,或截面不小于50mm2的鍍鋅鐵線,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50mm2的扁鋼。
12、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應符合下列規定:
12.1大接地短路電流系統的電力設備,接地電阻不應超過0.5歐。
12.2小接地短路電流系統的電力設備,接地電阻不應超過10歐。
12.3低壓電力設備的接地電阻不應超過4歐。總容量在100kVA以下的變壓器、低壓電力網接地電阻不應超過10歐。
12.4低壓線路零線每一重復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歐;在電力設備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允許達到10歐的電力網中,所有重復接地裝置的并聯電阻等值不應大于10歐。
12.5防靜電的接地裝置可與防感應雷、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共同設置,其接地電阻值,應符合防感應雷和電氣設備接地的規定;只作防靜電的接地裝置,每一處接地體的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100歐。
12.6室外高壓配電裝置應裝設直擊雷保護裝置,一般采用避雷針或避雷線。獨立避雷針(線)宜設立獨立的接地裝置。其接地電阻不宜超過10歐。
13、裝有避雷針(線)的照明燈塔上的電源線,必須采用直接埋入地下的帶金屬外皮的電纜或穿入金屬管中的導線。電纜或金屬管埋在地下的長度在10米以下時,不得與35Kv及以下配電裝置的接地網及低壓配電裝置相連接。獨立避雷針不應設在行人經常通過的地方。避雷針及其接地裝置與道路或出入口的距離不應小于3米,否則應采取均壓措施。
14、班組每班對所轄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進行巡視檢查并記錄到交接班記錄中。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能處理及時匯報上級處理。
15、工段每周對接地裝置進行一次檢查,車間每月對接地裝置進行一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篇3:某煤礦井下電氣設備保護接地安裝規定
為規范我司井下電氣設備保護接地的正確安裝和使用,防止一切人身觸電事故的發生,避免設備漏電而產生的火花引起的瓦斯、煤塵爆炸,特制定如下安裝、檢查、維護要求,望各單位嚴格遵照執行。
一、保護接地的要求:
1.電壓在36V以上和由于絕緣損壞可能帶有危險電壓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構架、鎧裝電纜的鋼帶(或鋼絲)、鋁皮及屏蔽護套等必須有保護接地。
2.接地網上任一保護接地點的接地電阻值不得超過2Ω;每一移動式和手持式電氣設備至局部接地極之間的保護接地用的電纜芯線和接地連接導線的電阻值不得超過1Ω。并每一季度檢驗一次。
3.連接主接地極的接地母線,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銅線,或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鍍鋅鐵線或扁鋼(厚度不小于4mm)。連接地線截面應采用不小于25mm2的銅線或不小于50mm2的鍍鋅鐵線或扁鋼(厚度不小于4mm)。
4.主接地極應在主、副水倉中各埋設一塊。局部接地極可設置于巷道水溝內或其他就近的潮濕處。
6.下列地點應裝設局部接地極:
⑴采區變電所(包括移動變電站和移動變壓器)。
⑵裝有電氣設備的硐室和單獨裝設的高壓電氣設備。
⑶低壓配電點或10米范圍內裝有3臺以上電氣設備的地點。
⑷由變電所單獨供電的掘進工作面,至少應分別設置1個局部接地極。無低壓配電點的采煤工作面的運輸巷、回風巷、集中運輸巷(膠帶運輸行)至少應分別設置1個局部接地極;
⑸連接高壓動力電纜的金屬連接裝置。
對于井下單臺低壓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安裝應按局部接地安裝要求執行,必須保證接地點的電阻值不小于2Ω。
二、井下電氣設備保護接地制作標準:
1、井下硐室、對手交接班地點如中央變電所、采區變電所、乳化泵站、瓦斯抽放泵站電氣設備的外殼與接地母線或局部接地極的連接,電纜連接裝置兩頭的鎧裝、鉛皮的連接,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裸銅線。
2、井下固定、半固定設備但無人看守或移動電氣設備的外殼與接地母線或局部接地極的連接,電纜連接裝置兩頭的鎧裝、鉛皮的連接,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鍍鋅鐵線,即直徑不小于8毫米的50mm2鋼絞線。
3、鋼絞線接地線制作要求:
⑴鋼絞線長度大于等于1500mm;
⑵鋼絞線兩端頭應進行鍍錫處理,長度100mm;
⑶鋼絞線兩端頭采用銅線鼻子(拆除現用的銅線鼻子)或采用銅線捆扎制作線鼻子;
⑷與接地母線或局部接地極的連接采用鍍鋅螺栓。
4、局部接地極制作標準:
局部接地極設置在水溝中的局部接地極應用面積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鋼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積的鋼管制成,并應平放于水溝深處。設置在其他地點的局部接地極,可用直徑不小于35mm、長度不小于1500mm的鋼管制成,管上應至少鉆20個直徑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垂直全部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徑不小于22mm、長度為1000mm的2根鋼管制成,每根管上應鉆10個直徑不小于5mm的透孔,2根鋼管相距不得小于5000mm,并聯后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得小于750mm。
5、主接地極的制作標準:
主接地極應用耐腐蝕的鋼板制成,其面積不小于0.7m2,厚度不小于5mm。局部接地極設置于巷道水溝內或其它就近的潮濕處,應用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鋼板制成。設置在其它地點的局部接地極,可用直徑不小于35mm,長度不小于1.5m的鋼管制成,管上至少鉆20個直徑不小于5mm的透孔,垂直埋入地下,垂直埋深不小于0.75m;也可用直徑不小于22mm,長度為1m的2根鋼管制成,每根管上鉆10個透孔,透孔直徑不小于5mm,兩根鋼管并聯且相距不小于5m,垂直埋入地下,垂直埋深不小于0.75m。
三、電氣設備輔助接地安裝標準:
目前,我司使用的真空饋電開關、煤電鉆綜合保護、信號照明綜合保護接線腔均有輔助接地端子,為確保各類保護和避免人身觸電事故,均需要將開關接線腔內的輔助接地端子利用電纜引處進行可靠接地。
1.設備外殼接地與輔助接地間距必須大于5米;
2.輔助接地線使用U-1000-3×1.5+1×1.5或U-1000-3×2.5+1×2.5橡套電纜;
3.輔助接地極按局部接地極埋深0.8m設置;
4.輔助接地與接地極連接必須使用M10或M12鍍鋅螺栓,連接時采用雙墊片;
5.輔助接地與接地極連接處接頭必須采取掛錫處理。
四、接地極的檢查與維護
1.有值班人員的機電硐室和有專職司機的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每交接班時必須進行一次表面檢查。其它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由維護人員進行每周不少于一次的表面檢查。
2.每年至少對主接地極和浸在水中的局部接地極詳細檢查一次,應將其從水倉或水溝中提出來檢查,若礦井水含酸性較大時,應適當增加檢查次數。著重檢查連接情況和銹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對主接地極,應一個檢查,另一個工作,不能將兩個同時提出來。
3.對于鋼管接地極應經常灌注鹽水。
4.電氣設備在安裝、檢修搬遷后,應詳細檢查其接地裝置的完善情況。
5.總接地網的接地電阻值的測定,由專人負責,每季至少進行一次,并做好記錄。
6.采掘工作面所使用電氣設備需要移動的,局部接地極必須將一同移動,不得丟棄,接地極不能移動的必須將接地母線回收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