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站安全防護制度范文
1變電站安全防護制度可分為倒閘安全防護,作業安全防護和巡視安全防護。
1.1倒閘安全防護:執行調度命令和變電站倒閘作業制度。
1.2作業安全防護:
1.2.1配電所進行檢修作業時,工作執行人或配電所值班員為檢修作業的安全監護人,時刻在場監督作業組成員的作業安全,除全所停電或鄰近帶電作業,工作組員不超過三人,且無偶然觸及帶電設備可能的作業外,工作執行人不得參加具體作業。
1.2.2當作業人員較多或作業范圍較廣,可以設兩個及以上工作組,由工作領導人負責統一指揮作業和總的作業安全。每個作業組可以設一名工作執行人,加強作業監護。
1.2.3雷電時禁止在室外設備及與其有電氣連接的室內設備上作業。
1.2.4遇有雨、雪、霧、風(風力在五級以上)的惡劣天氣時,禁止室外帶電作業。
1.2.5高空作業時,作業人員要系好安全帶,戴好安全帽。在作業范圍內的地面人員也必須戴好安全帽。
1.2.6使用梯子作業時,登梯人員要先檢查梯子是否牢靠,梯腳要放置穩固嚴防滑移,人字梯要有限制開度的拉鏈。使用時,梯子放置的位置要保證梯子各部與帶電設備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且有專人扶梯。金屬梯子下部梯腳應有防滑膠墊,梯子上只允許一人進行作業。
1.2.7在配電所內搬動梯子或長大工具、材料、部件時,要時刻注意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10kV為0.7m,35kV為1.0m)。
1.3巡視安全防護:
1.3.1巡視時不得進行其它工作。
1.3.2當一人單獨巡視時,禁止移開、越過高壓設備的防護欄或進入高壓分間。
1.3.3雷雨天氣不要求巡視室外設備,若必須巡視室外高壓設備時,必須穿絕緣靴、戴安全帽,并不得靠近避雷針和避雷器,且注意與帶電設備的安全距離。
2安全防護用品、用具的管理:
2.1部門安全管理人員負責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標準的制訂和修改,對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數量、質量及使用等進行監督檢查。
2.2必須根據作業性質、條件(空氣中的氧含量、毒物種類、濃度等)、勞動強度及有關技術標準,正確選擇和采用合適的防護用品和器具。
2.3防護器具不準超出防護范圍進行借用:
2.3.1不準用過濾式面具代替隔離式面具。
2.3.2嚴禁使用失效的防護器材。
2.3.3嚴禁用防塵口罩(帶換氣閥)代替過濾式防毒面具。
2.3.4使用防護器具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熟知結構、性能,使用和維護保管方法。
2.4建立防護用品和器具的領用記錄,各種防護器具應定點存放,應派專人保管,建立臺帳,并按班交接。
2.5定期校驗和維護
2.5運行人員要對個人勞動防護用具的完好、維護保養負責,定期進行檢查,公用勞動防護用具應定期進行檢查做好記錄。
2.6防毒面具等用后清洗,至少兩個月檢查一次,濾毒罐要稱量檢查,面具進行氣密性試驗。
2.7勞動防護用品用具必須按規定用途使用,不得改作他用或變賣。
篇2:變電站二次系統安全防護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防范黑客及惡意代碼等對電力二次系統的攻擊侵害及由此引發電力系統事故,建立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體系,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和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工作應當堅持安全分區、網絡專用、橫向隔離、縱向認證的原則,保障電力監控系統和電力調度數據網絡的安全。
?第三條電力二次系統的規劃設計、項目審查、工程實施、系統改造、運行管理等應當符合本規定的要求。
第二章技術措施
?第一條發電企業、電網企業、供電企業內部基于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業務系統,原則上劃分為生產控制大區和管理信息大區。
生產控制大區可以分為控制區(安全區Ⅰ)和非控制區(安全區Ⅱ);管理信息大區內部在不影響生產控制大區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各企業不同安全要求劃分安全區。
?根據應用系統實際情況,在滿足總體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簡化安全區的設置,但是應當避免通過廣域網形成不同安全區的縱向交叉連接。
?第二條電力調度數據網應當在專用通道上使用獨立的網絡設備組網,在物理層面上實現與電力企業其它數據網及外部公共信息網的安全隔離。
電力調度數據網劃分為邏輯隔離的實時子網和非實時子網,分別連接控制區和非控制區。
?第三條在生產控制大區與管理信息大區之間必須設置經國家指定部門檢測認定認證的電力專用橫向單向安全隔離裝置。
?生產控制大區內部的安全區之間應當采用具有訪問控制功能的設備、防火墻或者相當功能的設施,實現邏輯隔離。
?第四條在生產控制大區與廣域網的縱向交接處應當設置經過國家指定部門檢測認證的電力專用縱向加密認證裝置或者加密認證網關及相應設施。
?第五條安全區邊界應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禁止任何穿越生產控制大區和管理信息大區之間邊界的通用網絡服務。
?生產控制大區中的業務系統應當具有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禁止采用安全風險高的通用網絡服務功能。
?第六條依照電力調度管理體制建立基于公鑰技術的分布式電力調度數字證書系統,生產控制大區中的重要業務系統應當采用認證加密機制。
第三章安全管理
?第一條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負責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的監管,制定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技術規范并監督實施。
?電力企業應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運營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電力二次系統安全管理制度,將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工作及其信息報送納入日常安全生產管理體系,落實分級負責的責任制。
?電力調度機構負責直接調度范圍內的下一級電力調度機構、變電站、發電廠輸變電部分的二次系統安全防護的技術監督,發電廠內其它二次系統可由其上級主管單位實施技術監督。
?第二條?建立電力二次系統安全評估制度,采取以自評估為主、聯合評估為輔的方式,將電力二次系統安全評估納入電力系統安全評價體系。
?對生產控制大區安全評估的所有記錄、數據、結果等,應按國家有關要求做好保密工作。
?第三條?建立健全電力二次系統安全的聯合防護和應急機制,制定應急預案。電力調度機構負責統一指揮調度范圍內的電力二次系統安全應急處理。
?當電力生產控制大區出現安全事件,尤其是遭受黑客或惡意代碼的攻擊時,應當立即向其上級電力調度機構報告,并聯合采取緊急防護措施,防止事件擴大,同時注意保護現場,以便進行調查取證。
?第四條?電力二次系統相關設備及系統的開發單位、供應商應以合同條款或保密協議的方式保證其所提供的設備及系統符合本規定的要求,并在設備及系統的生命周期內對此負責。
?電力二次系統專用安全產品的開發單位、使用單位及供應商,應當按國家有關要求做好保密工作,禁止關鍵技術和設備的擴散。
?第五條?電力調度機構、發電廠、變電站等運行單位的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實施方案須經過上級信息安全主管部門和相應電力調度機構的審核,方案實施完成后應當由上述機構驗收。
?接入電力調度數據網絡的設備和應用系統,其接入技術方案和安全防護措施須經直接負責的電力調度機構核準。
?第六條?電力企業和相關單位必須嚴格遵守本規定。
?對于不符合本規定要求的,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整改;逾期未整改的,由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根據有關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對于因違反本規定,造成電力二次系統故障的,由其上級單位按相關規程規定進行處理;發生電力二次系統設備事故或者造成電力事故的,按國家有關電力事故調查規定進行處理。
第四章附則
?第一條?本規定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電力二次系統,包括電力監控系統、電力通信及數據網絡等。
(二)電力監控系統,是指用于監視和控制電網及電廠生產運行過程的、基于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業務處理系統及智能設備等。包括電力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能量管理系統、變電站自動化系統、換流站計算機監控系統、發電廠計算機監控系統、配電自動化系統、微機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廣域相量測量系統、負荷控制系統、水調自動化系統和水電梯級調度自動化系統、電能量計量計費系統、實時電力市場的輔助控制系統等。
(三)電力調度數據網絡,是指各級電力調度專用廣域數據網絡、電力生產專用撥號網絡等。
(四)控制區,是指由具有實時監控功能、縱向聯接使用電力調度數據網的實時子網或專用通道的各業務系統構成的安全區域。
(五)非控制區,是指在生產控制范圍內由在線運行但不直接參與控制、是電力生產過程的必要環節、縱向聯接使用電力調度數據網的非實時子網的各業務系統構成的安全區域。
?第二條?本規定未作規定的事項,適用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20**年5月8日發布的《電網和電廠計算機監控系統及調度數據網絡安全防護規定》。
?第三條?本規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