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路安全技術操作規范
第一部分線路施工作業現場安全標志
一、線路施工作業現場,必須設置安全標志,白天用紅旗,晚間用紅燈,以便引起行人、車輛注意。必要時,應設防護圍欄,并請交通民警協助維護交通。
二、為了保護行人、車輛和作業人員及設備的安全,在下列地方進行施工作業,應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安全標志。
(一)道路拐角、轉彎處;
(二)有礙行人和車輛通行處;
(三)跨越道路架線,需要車輛暫停通行處;
(四)挖掘的坑、洞、溝處;
(五)揭開蓋的人(手)孔處;
(六)砍伐樹木處;
(七)架空電纜接續處;
三、在鐵路、橋梁及有船只航行的河道附近施工作業,不得使用紅旗或紅燈,以免引起誤會而發生意外,應該使用有關部門規定的標志。
四、在道路上挖掘的坑、洞、溝,除設置安全標志外,必要時,還應用蓋板蓋好或支搭臨時便橋,以保證通行。
五、禁止非工作人員進入施工作業區域,并不很接近、觸碰下列工具和設施:
(一)接續電纜的用品、用具;有毒性的填充劑;點燃的噴燈及照明燈等。
(二)各種施工機械、電氣設施、手持式電動工具、吊車及起重工具和絞盤、滑車、緊線器以及各種繩索等。
(三)正在布放或撤除的各種線條及電纜。
第二部分砍伐樹木安全
一、對影響通信線路安全的樹木,砍伐前必須經有關部門同意。
二、砍伐樹木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在道路旁砍伐樹木時,應設置防護圍欄或安全紅旗,以引起行人和車輛避開;砍伐較大樹枝或整樹時,應設專人指揮行人和車輛。
(二)在樹下的配合人員站立位置應妥當,防止落枝砸傷;梯子應設置穩當,必要時應有人扶梯,在梯子上操作應系安全帶。
(三)對有可能倒折在線路或建筑物上的樹枝、樹干,應用繩索捆綁牢固,并設人定向拉拽。
(四)對無力承擔身體重量的樹枝不得攀登;風力在五級以上時,不許進行砍伐樹木工作。
第三部分器材搬運與放置
一、搬運器材時,必須檢查:擔、杠、繩、鏈、撬棍、滾筒、滑車、抬鉤、絞車、跳板等能否承擔足夠的負荷。破損、腐蝕、腐朽者,不準使用。
二、搬運電桿及電桿放置。
(一)用汽車運電桿時,車上應設置支架。往車上裝電桿時,應使電桿的重心在車中間,并用繩索捆綁牢固。行駛前應在載運的電桿尾部掛上安全紅旗,慢速行駛;運輸電桿的車不準乘人;松綁后卸電桿時,應防止電桿從車廂兩邊滾下。不準由車上向下拋擲。
(二)人力抬扛電桿,應配帶墊肩。二人抬桿時應順肩,慢行,同時換肩。眾人抬電桿時,起、放一致,腳步一致,穩步慢行,過溝、坎或泥濘路面,前者要向后者打招呼。
(三)堆放電桿應使梢、根各同在一頭,并排列整齊、平順,桿堆兩側應用短木塞住后,再用鐵線捆牢,以免受震動滾塌而傷人或損壞電桿。
三、搬運電纜及電纜的放置:
(一)用汽車載運電纜,應盡可能用吊車裝卸,人工裝卸時,應做到:
1.先檢查工具、設備、繩索是否齊全、牢固;
2.作業人員分工明確,必須聽從統一指揮;
3.支搭跳板應平穩、牢固,受力較大處,跳板下方應加木凳支撐;
4.操作時,應齊心合力,動作協調;推扶電纜盤和墊木枕的人員,應在盤子兩側后方;
5.電纜裝上車后,應捆牢固,并在纜盤前后底部墊木枕。
6.跳板周圍3米以內不許非作業人員進入。嚴禁將電纜盤從車上直接推下。
(二)用拖車載運電纜,拖車車身應堅固,拖車尾燈、轉向燈齊全、有效,裝卸時應做到:
1.先確知拖車的載重量,不準超載,同時,了解其自身的安全使用規定。
2.裝卸時,拖車下方、后方和兩側不準非工作人員停留;
3.用絞盤或人力提拉電纜盤時,須慢拉,不可猛然拉下;
4.裝卸電纜前,拖車輪胎應前后用木枕固定,防止輪胎滾動;
5.兩輪拖車兩側的車身前部,在起落時,應用繩索拉住,慢起、慢落;
6.四輪拖車兩側的起重絞盤,提拉速度應一致,保持電纜盤平穩行進;
7.拖車必須與汽車尾部掛鉤掛牢,并插好肖子,方可行駛。
(三)載運或牽掛電纜拖車的汽車,應慢速行駛,拐彎時要特別注意行人和車輛;裝電纜的汽車和拖車上不準乘人。
(四)電纜盤在地上作短距離滾動時或調轉方向,應按電纜繞在盤上的逆轉方向進行;若在軟土地上滾動或調頭,應墊木板或鐵板。在坡度較大的路面滾動時,不準任其順坡往下滾動,并設置防止滑坡的措施。
(五)電纜盤應放在堅實、平整的地面上,在有斜坡的地面上存放,應墊木枕,防止滾動。
四、人工搬運化學品、危險品及硫酸等,要穿戴防護用品,要輕搬輕放,防止泄露而造成人員中毒或灼傷,汽油、酒精、環氧樹脂、乙醚等易燃物品,其容器的蓋要嚴密,不得與其它器材混放,嚴禁靠近火源。
第四部分一般工具使用安全
一、工作時必須選擇合適的工具,正確使用,不得任意代替。工具應保持完好無損,牢固適用,定期進行檢查。發現有損及時更換。
二、鋒刃工具(如鉆、鑿、斧、刀等),不準插入腰帶上或放在衣服口袋內;運輸或存放時,刃口不準朝上向外,以免傷人。
三、使用手錘、榔頭不準帶手套,雙人操作時不可對面站立,應斜對面站立。
四、傳遞工具時,不準上扔下擲。放置較大的工具和材料時必須平放,以免傷人。
五、使用噴燈:
(一)使用前必須檢查。漏氣、漏油者,不準使用。不準放在火爐上加熱。加油不可太滿,充氣氣壓不可過高。
(二)燃著后不準倒放,不準加油。需要加油時,必須將火熄滅、冷卻后再加油。不準長時間、近距離對著地面、墻壁燃燒。
(三)在人孔、電纜地下室和增音站內及易燃物附近,不準點燃和修理噴燈;在易燃物附近,不準使用噴燈。
(四)在人孔內不準加油;暫停使用時,不準將火焰近距離對著電纜或人孔壁。
(五)在高處使用時,必須用繩索系上。
(六)使用完畢應及時放氣,并開關一次油門,以避免油門堵塞。
(七)噴燈是封焊電纜的專用工具,不準用于燒水、燒飯或做它用。
六、使用繩索前必須檢查,如有磨損、斷股、腐蝕、霉爛、碾壓傷等現象之一者,不準使用。不準結節使用,在電力線下方或附近,不準使用受潮濕的繩索牽拉線條。
第五部分登高用具使用安全
一、竹梯(移動式竹直梯)
(一)梯梁(竹桿)與踏板的材質應堅實、無劈裂、列死節,綁扎應牢固。
(二)適于靠在架空線路上使用。使用前必須檢查,梯梁、踏板有折斷、腐朽、綁扎線松馳、脫落等現象之一者,不準使用。
(三)立靠梯子的坡度應適宜。上下梯子不準攜帶笨重材料和工具。在梯子上作業必須系安全帶。作業時不可用力過猛。
(四)一個梯子上不準有兩人作業。一個人不準踩兩個梯子作業。不準用腳移動梯子。
(五)上、下較高的和容易滑動的及有被撞可能的梯子,必須設人扶梯。
(六)在電力線、電力設備下方或附近有障礙物的地方,立靠、放倒梯子時,須防止觸碰上述設施和障礙物,并不準舉梯移動。
(七)梯子頂端未裝鐵鉤者,立靠在吊線上使用時,梯子至少應高出吊線30厘米。梯子上端未綁扎半圓形鏈環者,立靠在電桿上使用時,應用繩索將梯子上端栓在電桿上,以防滑動。立靠在墻壁或其它支持物上時,應將安全帶圍桿繩系在牢固的物件上。
二、金屬拉伸梯(移動式輕金屬拉伸直梯)
(一)各部位連接應牢固,梯梁與踏板無歪斜、扭曲、變形,無影響使用和自身強度的缺陷。踏板須做防滑處理。梯腳應裝設防滑橡膠腳。
(二)該梯適于在室外立靠墻壁上和人孔內使用,使用前必須檢查,梯梁、踏板出現扭曲、變形、拉伸不自如、腐蝕、連接部位脫開、無防滑橡膠腳等現象之一者,不準使用。
(三)拉伸長度不準超過其自身的規定。在電力線、電力設備下方或附近,嚴禁使用金屬拉伸梯。其它使用規定,參照竹梯。
三、木直梯(移動式木直梯)
(一)梯梁與踏板材質應堅實、無劈裂、無死節,下端第一個和上端末一個踏板下面須設置鋼拉桿,踏板兩端須開榫與梯梁連接。
(二)木直梯適于電信管道建設施工(簡稱:管道施工)上、下溝、坑使用,使用時應檢查,如梯梁或踏板有折斷、劈裂、腐朽、鋼拉桿腐蝕、拉桿兩端螺帽脫落等現象之一者,不準使用。
(三)木直梯立靠在溝、坑壁的角度應適宜。梯子上端應高出地面不少于50厘米,但不得超過100厘米。不準隨意將梯子接長使用。
(四)一個梯子上不準兩人同時上、下,上、下時不準攜帶笨重材料和工具。
四、安全帶
(一)必須使用符合國標的安全帶。使用前必須檢查,出現圍桿繩磨損、斷頭超過十分之一或縫線開線,插花、鉚釘脫開,金屬配件腐蝕,變形等情形之一者,不準使用。
(二)圍桿繩不準結節或用于捆綁、吊裝物件。金屬配件不準折、卸或擅自更換。掛鉤上的保險裝置不準拆除。
(三)安全帶不準接觸明火,不準與尖銳物和酸、堿等腐蝕性物質存放于一起,不準浸泡于水中。
(四)安全帶應存放在干燥通風處,不準在高溫、潮濕處或靠近暖氣存放。
五、腳扣
(一)?使用前必須檢查,出現橡膠套管(橡膠板)破損、離股、老化或螺釘脫落;齒桿(彎鉤)、腳蹬板及帶孔腐蝕、開焊、裂痕或扭曲、變形等情形之一者,不準使用。
(二)使用腳扣不準拋摔,齒桿不準擴大或縮小,不準以大代小或以小代大,使用木桿腳扣不準上水泥桿,使用水泥桿腳扣不準上方型水泥桿,活動式腳扣須控制使用范圍。
(三)必須使用專用腳扣帶,腐朽、破損、折裂的帶不準使用;不準用電話線或其它繩索替代腳扣帶。
(四)不準將腳扣與酸、堿性物質存放于一起。
?六、電源線
(一)管道施工現場從借用電源處至總配電箱,總、分配電箱與閘箱之間,用電設備、發電機、手持式電動工具、施工標志燈、行燈、高熱燈具的導線及電源線,均應使用符合規格的橡套電纜線;安全紅燈、普通照明燈電源線,可使用符合規格的塑料軟線。
(二)管道施工現場架設電源線,嚴禁架設在樹枝及糟朽、傾斜、露筋電桿上和房屋的陽臺、窗戶及站牌等導電或絕緣不良的物體上。嚴禁敷設在地面上;嚴禁成束、盤繞架設或用裸線綁扎。
(三)管道施工現場安全紅燈與照明燈,不準同用一路電源線,必須分設。用電設備必須一機一線,不準借用安全紅燈、照明燈的電源線路。
(四)線路施工現場設置安全紅燈、照明燈(不含人孔、地下室)電源線,可使用符合規格的塑料軟線,架設與使用時,須防止觸碰、碾壓。
(五)嚴禁用電話線替代電源線和設備、工具的導線。
第六部分挖桿坑、拉線坑作業安全
一、挖桿坑、拉線坑,要特別注意防止挖壞地下管線或設施,如有煤氣管、自來水及污水管和電力電纜等管線,應在距管線40厘米時,改用鐵銑慢慢往下挖,切勿使用大川(鋼釬)或鐵鎬硬鑿。
二、靠近墻壁或者設施挖桿坑、拉線坑時,應設人監護,若有倒塌或碰觸損壞的可能,應采取加固或保護措施。
三、在地質松軟或流砂地區,挖長方形或H形坑,有塌方可能的,在坑深1米以上時,必須支撐護土板。
四、采取爆破挖桿坑、拉線坑,必須由有關部門進行,無爆破操作證者,不準施爆,在人多、車多的地區和在建筑物、電力線、通信線及其它設施附近,不準采用一般爆破法。
第七部分線路架設與拆除作業安全
一、布放線條前,應察看沿線的環境,如有障礙物,應制定跨越障礙物的操作方案。
二、緊線條前,應先檢查有無被樹枝刮住、泥土埋住、河水凍住等現象及其它障礙物,避免收緊線條時崩斷或彈起而傷人。
三、布放線條或跨越鐵路、道路及宅院時,必須將線條收緊,不準托拉在地面上或懸在半空中。
四、在跨越列車頻繁往來的鐵路和有車輛通行的道路上,架設電纜吊線、明線和自承式電纜時,必須先在鐵路、道路兩側的電桿上裝設滑車,并在兩桿之間掛吊著繩環的繩索,再用繩索牽拉線條或自承式電纜,系“環系渡線法”,使其從滑車、繩環內徐徐通過。
五、拆除線條和自承式電纜時,必須采用“環系渡線法”先將跨越鐵路、道路部分拆除,收緊線條和自承式電纜時,應將跨越鐵路、道路部分,先收緊并固定住。在拆除和收緊時,嚴禁線條、自承式電纜下垂、懸空。
六、上電桿拆除線條和自承式電纜前,應先檢查電桿,如桿根腐爛或埋深不夠,應設置臨時支撐,以免發生倒桿事故。
七、在終端桿上拆除明線時,應由下層兩邊向中間逐條剪斷(剪斷的線條用手拉住慢慢放下),不準一次將一邊的線條全部剪斷。拆除電纜吊線或自承式電纜時,先用繩索拴牢拉住,剪斷或松脫后慢慢松繩索放下。
八、在角桿上拆除明線一定要在與線條拉力相反的一面解扎線;如在角桿上剪斷線條,應先與左右電桿上作業人員打招呼,提醒他們注意。
九、在中間桿上拆除線條,應將全部扎線解開,嚴禁逐桿剪斷線條,在松解扎線時,應注意電桿有無異常情況,如電桿有傾倒可能,應立即下桿。
十、線路架設與拆除作業區域,禁止非工作人員接近,對圍觀人員應勸其離開,以免妨礙工作或發生意外。
第八部分在電力線附近作業安全
一、作業人員應熟悉并注意供電線路設備,辯別高低壓線的要點是:
(一)高、低壓線路單獨架設時,高壓線路電桿之間的距離較低壓的大,電桿也較高。
(二)高、低壓線路同桿架設時,高壓線路在上,低壓線路在下;高壓線路的橫擔較低壓的長,線間距離較低壓的大。
(三)高壓線路的瓷瓶為針式絕緣子,為茶褐色,體積較大;低壓線路的瓷瓶一般也為針式絕緣子,為白色,且體積較小。
(四)高壓架空線一般很少有分支線,并只有三根導線。低壓架空線一般由變壓器低壓側引出、分支或引向用戶,導線為四根(三相加一根零線)或兩根(火線加零線)。
二、高、低壓劃分標準,我國習慣上以1千伏為界限,額定電壓在1千伏以上稱為高壓;額定電壓為1千伏及以下稱為低壓。
三、在高、低壓電力線下方或附近作業,必須嚴防與電力線接觸,進行架線,緊線和打拉線等作業,應保證最小空中距離如下:
(一)35千伏以下線路為2.5米;
(二)35千伏以上線路為4米。
四、在三電(電燈、電話、電車)合用的水泥桿上作業時,必須注意與電力線、用戶燈線、電車饋線、變壓器及閘刀等電力設備保持一定安全距離并不準觸碰。
五、在電桿上方如有電力線交越,上桿作業時頭部不準超過桿頂;所用工具與材料不得觸及電力線和電力設備。
六、跨越電力線架設線條時,嚴禁將線條從電力線上方拋過,必須在電力線兩側電桿上各裝置滑輪,以干燥繩索作成環形,將線條縛在環形繩套內、牽動繩索使線條徐徐通過。繩索距電力線至少2米,牽動繩索時線條不應過松,以免下垂觸及電力線;也可在跨越電力線處做安全保護架,將電力線罩住,施工完畢再拆除。
七、在高壓線下方架設線條,應將線條用干燥繩索控制在電桿或線擔上(不捆死),防止在布放或緊線時,線條蹦起來,使安全距離減少導致高壓施電事故或觸電事故。
八、對跨越電力線和在高壓線下方架設的明線和電纜,在不影響通信質量和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可從跨越的一側電桿下入地,再從另一側電桿引上。在電力線下方架設的明線和電纜,須安裝能抗12千伏以上電壓的“三線交叉保護管”。
九、拆除跨越電力線的通信線條時,必須事先與供電部門聯系停電,拉閘斷電后,須設專人看閘,作業前應驗證確屬停了電,方可作業。
十、在有地下電力電纜的區域,與電力電纜交叉或平行埋設或使用機械敷設的通信電纜,施工前必須反復核實電力電纜的埋設位置及深度,確實無誤方可作業。
十一、在作業過程中,若有電力線,用戶燈線觸碰、斷落在通信線條上或斷落在作業區域,應立即停止作業。
十二、在作業過程中遇有不明用途、性質的線條,一律按電力線對待,并不準隨意剪斷。
第九部分人孔內作業安全
一、開啟人孔蓋時,應先清除堆積物和冰雪;若人孔蓋凍結,應先沿邊緣慢慢震松,使其解凍再開啟,切勿用錘或重物直擊人孔蓋。
二、啟用人孔蓋須使用專用鑰匙,用力要得當,并防止砸傷腳部。
三、人孔蓋啟開后,應立即按規定設置安全標志,在繁華地區應設防護欄,必要時應設專人值守。
四、作業完畢離開人孔前,先蓋好人孔蓋,然后撤除安全標志,嚴禁只蓋內蓋就撤除安全標志,離開現場。
五、進入人孔作業前,必須先用排風布或排風扇進行通風,排風布在人孔口上、下各不小于1米,并將布面設在迎風方面。經20至30分鐘的通風后,確認(可用氣體檢測儀檢測)無有毒、有害氣體,方可進入人孔作業。如遇地下電纜管道與煤氣管道距離較近或交叉情況下,在人孔內作業時間較長時,中途應進行一次檢測,看有無煤氣泄露。
六、人孔內有積水時,不準進入人孔作業。應用抽水機或水泵先排除積水,人不得進入人孔用器具往人孔外掏水。排除積水后,經檢測確知無有毒、有害氣體,方可進入人孔作業。尤其炎熱天氣,容易產生有毒有害氣體,更應加強檢測。
七、在大風或下雨時進入人孔作業,應在人孔上方設置帳蓬遮風、雨;在雨季施工,應筑防水圈,防止雨水流入人孔。
八、上、下人孔必須使用梯子,嚴禁蹬踩電纜或支架、托板。嚴禁扒著人孔口跳下、扒土。
九、進入人孔先清除雜物,不準將易燃、易爆品帶入人孔;作業完畢應將人孔清掃干凈。
十、在人孔內作業,不準吸煙,感覺頭暈,應立即離開人孔。
十一、使用炭火烘烤電纜接口時,必須先在外放煙,然后放入人孔,烘烤完畢先通風,然后進入人孔作業。
十二、在人孔壁上鑿掏管口、進線口,須戴防護眼鏡。
第十部分立、拆、換電桿作業安全
一、無論人工還是機械立桿、換電桿,都應了解周圍環境;不準非作業人員進入現場。在鐵路、道路、廠礦、學校附近及繁華地區,必須設專人維持秩序,保障安全。
二、人工立、換電桿:
(一)必須由有經驗的人負責組織,統一指揮,明確分工,各負其責,齊心合力;
(二)先檢查桿坑是否夠深,坡道(碼道)挖的是否合適,同時檢查工具、機具是否齊全、牢固;
(三)作業人員應事先明確電桿的起立方向,防止觸碰房檐或其它設施和用戶燈線、電力線。
(四)在山坡上或地勢不平地區立桿或立較長電桿,必須使用夾扛和栓幌繩。
三、拆電桿:
(一)拆除電桿,必須先拆移桿上的線條和桿上設備及拉線,然后方可拆除電桿;
(二)上電桿前,應先檢查電桿根部是否牢固,若有傾倒可能,必須在拆除線條前打臨時拉線或用桿叉支穩妥。
(三)拆電桿前,應有措施和方案,防止觸碰附近電力線和其它設施。
(四)人工拆電桿必須用繩索拉住,防止自由傾倒。使用吊車拔電桿應先試拔,若不動,可能是桿根設有橫木或卡盤,此時,不準再用吊車拔電桿。
四、更換電桿:
(一)更換電桿時,如果在舊電桿上掛滑輪來吊立新桿,應先檢查舊桿桿根是否牢固,若已腐朽,應設置臨時拉線。
(二)新桿立起后與舊桿捆扎在一起,再上桿拆、移線條和附屬設備。
五、新立起的電桿,在未回土夯實之前,不準攀登。
第十一部分高處作業安全
一、從事高處作業人員必須定期進行身體檢查,患心臟病、貧血、高血壓、癲癇病以及其它不適于高處作業的人員,不得從事高處作業。
二、上早桿前必須認真檢查桿根埋深和有無折斷危險。如發現桿根已折斷、腐爛或其它不牢固的因素,應進行加固,否則,切勿攀登。
三、電桿周圍是砼、瀝青路面或因地面結凍,無法檢查桿根時,可用力推或肩扛電桿有無變化;同時,要順著線路方向上桿。
四、上電桿前,應觀察周圍或附近有無電力線、電力設備或其它影響上桿及桿上作業的障礙物等情況。
五、利用上桿腳釘上電桿時,必須邊上邊檢查腳釘裝設是否牢固,如有斷裂、脫出危險,不準蹬踩。不論是利用腳釘或腳扣上電桿,都不準二人同時上下。
六、使用腳扣上電桿作業,上桿時邁上第一步即應圍好圍桿繩;下到最后一步才準解開圍桿繩。
七、在桿上作業必須使用安全帶。安全帶圍桿繩放置位置應在距桿梢50厘米以下,在桿上作業應戴安全帽。
八、上電桿時,不得攜帶笨重材料、工具。在桿上作業人員與地面人員之間,不得扔擲工具和材料。
九、上電桿后作業之前,應檢測通信線條是否有強電。對桿上不明用途、性質的線條,一律視為電力線。
十、在桿上作業,桿下一定范圍內不準有人停留。若在繁華地區,應用繩索圍截或設防護圍欄。
十一、上角桿或在角桿上作業,應在與線條拉力相反的一面上、下或站立。在緊線條的沿線電桿上和正在緊拉線的電桿上,不準有人作業。
十二、在電桿上升高或降低電纜時,必須使用緊線器(老虎鉗),不許用肩扛或者推、拉,并防止觸碰電力線、用戶燈線。
十三、上電桿上的站臺和架空交接箱的平臺作業,必須檢查是否牢固、可靠,當站臺、平臺無圍欄或圍欄過低時,應系安全帶。
十四、沿電纜吊線使用滑輪、梯子或坐吊板作業,必須先檢查吊線是否有足夠的承受力(檢查方法:用繩子掛于吊線上,用力往下拉,反復二、三次)確認吊線不致于中斷或松脫,方可進行作業。
十五、在桿上作業時,遇到雷雨、大風天氣,應立即下桿停止作業,同時,禁止在易受雷擊的高大樹木和建筑物旁停留。雨后上電桿應更加小心,以防滑下。
十六、上建筑物和設施作業前,應先進行察看或了解情況,確認牢固可靠,方可上去作業。
十七、在石棉瓦房(棚)頂上作業前,必須鋪墊有承受力而又不過重的木板,作業人員蹬踩在木板上,方可作業。
十八、在房上作業必須注意安全,在房頂上行走時,瓦房走尖,平房走邊,石棉瓦走釘,機制水泥瓦走脊,在頂棚內走梭。
十九、進入樓房作業時,嚴禁站立,蹲坐在無外走廊的窗臺上和陽臺的邊緣上。如必須在窗臺上作業時,必須系安全帶并將圍桿繩系于室內牢固的物件上,嚴禁從窗戶向外拋擲電話線或雜物。
篇2:線路值班員安全守則
第一條嚴格執行《調車作業一般安全守則》。
第二條線路值班員應熟悉本轄區內線路信號布置圖、道岔的配置及控制臺上各設備性能和使用方法、股道有效長度和存車數。下達作業計劃時同時必須布置安全注意事項。
第三條隨時監督信號員的操縱,防止漏排或錯排進路。
第四條到達列車掰管作業未完,不準將機車放入該線掛車。進港車輛有異常情況時,要及時上報。
第五條向調車組和信號員下達計劃或聯系場間作業時,應簡練、清楚、準確,并要確認對方復誦無誤后,方可進行作業。
第六條港內各聯絡線和無岔區段,只準一臺機車作業(繞個、摘掛等),在繞個、摘掛等作業中要向調車組布置清有關安全事項。
第七條遇有兩臺機車可能發生交叉作業時,應通知有關機車注意,必要時停止一臺機車作業。
第八條禁止放對頭車,禁止兩臺機車在同一線路內或同一無岔區段內同時作業。
第九條無岔區段只允許臨時存放車輛。
第十條在金海糧油專用線、新北1線和2線作業時,一條裝卸線正在進行裝卸作業,另一條裝卸線禁止進行取送作業。
第十一條當線路、信號及軌道電路等設備發生故障時,不得指揮機車作業,要立即找維修工修理。
第十二條遇有線路、信號等行車設備進行維修,要通知有關人員注意并指示信號員將道岔開通至非維修作業的線路上,命令信號員在有關按鈕上加封套(不能加封套的加掛紅牌)或將按鈕摘下,防止錯辦進路。
第十三條機車車輛在無軌道電路的線路上作業時,線路值班員與調車組必須聯系徹底,準確掌握機車車輛位置,防止錯誤指揮或錯排進路。
篇3:翻車機線路值班員安全守則
第一條嚴格執行《調車作業一般安全守則》。
第二條一列卸車作業完畢,翻車機處于零位后,通知四場線路值班員進行推送作業。
第三條推送列車至牽車平臺后,經翻車機作業人員認可簽字后,方可指揮機車返回。并做好(股道、輛數、煤種)記錄。
第四條翻車機線路值班員必須與操作機車者聯系復誦后,方可指揮機車進行推送作業。
第五條發現車輛脫鉤或危及翻車機安全情況,要指揮機車立即停車并正確使用鐵鞋進行制動,同時向四場線路值班員匯報,故障處理完畢,及時撤除鐵鞋,恢復正常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