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區破土作業安全制度
1.目的為控制和預防風險,規范作業行為,降低生產安全事故,特制定本規程。
2.使用范圍本標準規定動土作業定義,嚴格按照要求管理,適用于公司區域內的破土作業。
3.術語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挖土、打樁、地錨入土深度在0.5米以上,地面堆放負重在50kg/m2以上,使用推土機、壓路機等施工機械進行填土或平整場地的作業。
4.動土作業安全要求。
4.1動土作業必須辦理《動土安全作業證》,沒有的不準動土作業。
動土作業前,項目負責人應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施工負責人對安全措施進行現場交底,并督促落實。
4.2動土作業現場應根據需要設置護欄、蓋板和警告標志,夜間應懸掛紅燈示警,施工結束應及時回填土,并恢復地面設施。
4.3動土作業必須按證的施工內容進行,對審批手續不全、安全措施不落實的,施工人員有權拒絕施工。
4.4嚴禁涂改、轉借《動土作業證》,不得擅自更改動土作業內容、擴大作業范圍或轉移作業地點。
4.5動土中如暴露出電纜、管線以及不能辨認的物品時,應立即停止作業,妥善加以保護,報告動土審批單位處理,經采取措施后方可繼續動土作業。動土臨近地下隱蔽設施時,應輕輕挖掘,禁止使用鐵棒、鐵鎬或抓斗等機械工具。
5.挖掘坑、槽、井、溝等作業,應遵守以下規定:
5.1挖掘土方應自上而下進行,不準采用挖底腳的辦法挖掘,挖出的土石不準堵塞下水道和陰井。
5.2挖掘較深時,嚴禁在土壁上挖洞攀登。作業時必須戴安全帽。其上端邊緣不準人員站立、行走。
5.3作業時應注意對有害物質的檢測,保持良好通風。發現有毒有害氣體時,應采取措施后方可施工。
5.4在其的邊緣,不得安放機械、鋪設軌道及通行車輛。如必須時應采取有效的固壁措施。
5.5在拆除固壁支撐時,應從上而下進行。
5.6所用人員不準在其內休息。
5.7上下交叉作業應戴安全帽,多人同時挖土應相距2米以上,防止工具傷人、作業人員發現異常時,應立即撤離作業現場。
5.7在化工危險場所動土時,應于有關操作人員建立聯系,當生產發生突然排放有毒物質是,操作人員應立即通知動土作業人員停止作業,迅速離場。
5.8作業人員必須檢查工具現場支護是否牢固、完好、發現問題應立即處理、
6.《動土作業證》的管理規定。
6.1此證由生產技術部負責管理。
6.2申請單位在生產技術部領取并填寫內容后交施工單位。
作業證經生產技術部對有關水、電、汽、工藝、消防審核,到現場核對圖紙、查驗標志確認安全措施后方可動土。
篇2:油庫破土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確保油庫破土作業施工安全,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油庫的地面開挖、掘進、鉆孔、打樁、爆破等各種破土作業。
第三條施工單位根據工作任務、交底情況及施工要求,制訂施工方案,落實安全施工措施,經有關部門確認后會簽,報公司主管部門審批。公司施工現場責任人和庫、站責任人要簽署意見。破土作業許可證的有效期在生產作業區內最長不超過3天,界區外不超過一周。
第四條破土施工單位應明確作業現場安全負責人,對施工過程的安全全面負責。在油罐區和要害部位內施工,應設專人進行施工安全監督。
第五條破土前,施工單位應逐條落實公司審核意見及有關安全措施,并對所有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后,方可施工。破土作業涉及到電力、電信、地下供排水管線和輸油管線等地下設施時,施工單位要設安全監護人。安全監護人應逐條對安全措施進行落實,確認無誤后,方可通知作業人員進行作業,并在作業過程中加強檢查督促,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嚴禁作業過程中破壞電力、電信、地下供排水管線、輸油管線等地下設施。
第六條作業人員在作業中必須按規定著裝和佩戴勞動保護用品。
第七條在施工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報告公司有關部門,經審批同意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進行,重大危險施工要請示公司領導。
1、需要占用規劃批準范圍以外的場所;
2、可能損壞道路、管線、電力、郵電通訊等公共設施的;
3、需要臨時停水、停電、中斷道路交通的;
4、需要進行爆破的。
第八條?在道路上(含居民區)及油罐區、要害部位內施工,應在施工現場設圍欄及警告牌示,夜間應設警示燈。如挖地下通道而影響地上安全或地面活動影響地下施工安全時,也應設圍欄、警告牌示、警示燈。
第九條在施工過程中,如發現不能辨認物體時,不得敲擊、移動,應立即停止作業,報有關部門查清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再施工。
第十條在坑、溝、槽、井、地道內施工應嚴格按《進設備作業安全管理規定》辦理進設備作業許可證,施工時,必須保持通風良好,注意對油氣的檢查檢測工作,遇有可疑情況,應立即作業,向上級報告,查清情況定出防范措施,方可再施工。
第十一條在破土開挖前,應先做好地面和地下排水,嚴防地面水滲入到作業層面,造成塌方。破土開挖,應防止鄰近建、構筑物、道路、管道等下沉和變形,必要時采取防護措施,加強觀測,防止位移和沉降。挖掘破土時應由上至下逐層挖掘,嚴禁采用挖空底腳和挖洞的方法。在破土開挖過程中應采取防止滑坡和塌方的措施。
第十二條雨期和解凍期在土方工程內作業應及時檢查土方邊坡,當發現邊坡有裂紋或不斷落土及支撐松動、變形、折斷等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經采取可靠措施檢查地問題后方再施工。
第十三條在破土開挖過程中,出現滑坡、塌方或其它險情時,應做到:
1、立即停止作業;
2、先撤出作業人員及設備;
3、掛出明顯標志的警告牌,夜間設警示燈;
4、劃出警戒區,設置警戒人員,日夜值勤;
5、通知設計、建設和安全等有關部門,共同對險情進行調查處理。
篇3:石化破土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1基本要求
1.1破土作業系指在煉化企業生產廠區、油田企業油氣集輸站(天然氣凈化站、油庫、液化氣充裝站、爆炸物品庫)和銷售企業油庫(加油加氣站)內部地面、埋地電纜、電信及地下管道區域范圍內,以及交通道路、消防通道上開挖、掘進、鉆孔、打樁、爆破等各種破土作業。
1.2破土作業須辦理“中國石化破土作業許可證”(以下簡稱許可證。
1.3破土作業涉及到用火、臨時用電、進入受限空間等作業時,應辦理相應的作業許可證。
2管理部門職責
2.1許可證由施工單位填寫。工程主管部門組織電力、電信、生產、機動、公安保衛、消防、安全等有關部門、破土施工區域所屬單位和地下設施主管單位聯合進行現場地下情況交底,根據施工區域地質、水文、地下供排水管線、埋地燃氣(含液化氣)管道、埋地電纜、埋地電信、測量用的永久性標樁、地質和地震部門設置的長期觀測孔、不明物、沙巷等情況向施工單位提出具體要求。
2.2施工單位根據工作任務、交底情況及施工要求,制定施工方案,落實安全施工措施。施工方案經施工主管部門現場負責人和建設基層單位現場負責人簽署意見,有關部門和工程總圖管理負責人確認簽字后,由施工區域所屬單位的工程管理部門負責人審批。
3管理內容及要求
3.1破土作業危害識別
3.1.1破土作業前,應針對作業內容,進行危害識別,制定相應作業程序及安全措施。
3.1.2將安全措施填入許可證。
3.2破土作業安全措施
3.2.1破土前,施工單位應按照施工方案,逐條落實安全措施,并對所有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后方可施工。破土作業涉及到電力、電信、地下供排水管線、生產工藝埋地管道等地下設施時,施工單位應安排專人進行施工安全監督。
3.2.2破土開挖前,施工單位應做好地面和地下排水工作,嚴防地面水滲入作業層面造成塌方。破土開挖時,應防止鄰近建(構)筑物、道路、管道等下沉和變形,必要時采取防護措施,加強觀測,防止位移和沉降;要由上至下逐層挖掘,嚴禁采用挖空底腳和挖洞的方法。在破土開挖過程中應采取防止滑坡和塌方措施。
3.2.3作業人員在作業中應按規定著裝和佩戴勞動保護用品。
3.2.4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下列情形,應及時報告建設單位,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繼續進行作業:
3.2.4.1需要占用規劃批準范圍以外場地。
3.2.4.2可能損壞道路、管線、電力、郵電通信等公共設施。
3.2.4.3需要臨時停水、停電、中斷道路交通。
3.2.4.4需要進行爆破的。
3.2.5在道路上(含居民區)及危險區域內施工,應在施工現場設圍欄及警告牌,夜間應設警示燈。在地下通道施工或進行頂管作業影響地上安全,或地面活動影響地下施工安全時,應設圍攔、警示牌、警示燈。
3.2.6在施工過程中,如發現不能辨認物體,不得敲擊、移動,應立即停止作業,并報建設單位,待查清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繼續施工。
3.2.7在雨期和解凍期進行土方工程作業時,應及時檢查土方邊坡,當發現邊坡有裂紋或不斷落土及支撐松動、變形、折斷等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經采取可靠措施并檢查無問題后方可繼續施工。
3.2.8在破土開挖過程中,出現滑坡、塌方或其他險情時,要做到:
3.2.8.1立即停止作業。
3.2.8.2先撤出作業人員及設備。
3.2.8.3掛出明顯標志的警告牌,夜間設警示燈。
3.2.8.4劃出警戒區,設置警戒人員,日夜值勤。
3.2.8.5通知設計、工程建設和安全等有關部門,共同對險情進行調查處理。
3.2.9使用電動工具應安裝漏電保護器。
3.3許可證管理
3.3.1許可證一式三聯,第一聯交由建設單位留存,第二聯交施工單位,第三聯交現場施工管理人員隨身攜帶。
3.3.2一個施工點、施工周期應辦理一張作業許可證。
3.3.3許可證保存期為1年。
4附件中國石化破土作業許可證
二〇一一年八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