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管理總則規范
1.本制度根據有關消防、防火法規,結合本企業具體情況制定。
2.本制度旨在加強企業的放火安全工作,保護生產設備、企業財產及工作人員生命安全,保障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3.本企業的防火安全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由防火安全領導小組負責實施。
4.為落安全工作目標,全體員工必須遵守消防制度,把各項規章制度落到實處,防止一切火災事故的發生。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應及時將各項制度完善落實到責任人。
5.所有車庫內、庫房,全部列為禁煙區。確需動火時,要履行手續,并采取安全措施,杜絕事故發生。
6.值班室、會議室等禁止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庫房專人管理,定期檢查,設備定期維修和清理,以防事故發生。
7.新設備投入使用時,技術人員應詳細向操作人員講清產品性能,學習操作規程,技術部門應提出安全措施,會同安全部門作出安全評價并檢查安全措施的落實,認定符合安全規定后,方能使用。
8.消防器材要專物專用,消防水龍頭、水龍帶、滅火器周圍三米內不準堆積垃圾或放置其他物品。
9.保持車庫及各庫房內主要道路整潔暢通,不得堆積存放物品。
篇2:單位消防安全總則
(一)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對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
(二)實行并落實逐級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明確逐級和崗位消防安全職責,確定各級、各崗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
(三)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工作歸口管理職能部門及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具體負責實施和組織落實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
(四)制定符合單位實際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和年度消防工作計劃并公布實施;單位組織開展防火巡查、防火檢查、火災隱患整改、消防安全教育培訓、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等工作情況的記錄齊全。
(五)定期召開消防安全例會,防火委員會每季度召開一次,基層單位每月不宜少于一次,處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問題,研究、部署、落實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計劃和措施,并應形成會議紀要或決議。
(六)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消防安全宣傳與培訓。對每名員工的集中消防培訓至少每半年組織一次;新上崗員工必須進行上崗前的消防培訓;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控制室值班員和消防設施操作維護人員應經過消防安全教育培訓,持證上崗。
(七)員工熟悉本崗位操作過程的火災危險性,掌握消防基本知識和防火、滅火基本技能,定期開展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火災時履行撲救火災和引導人員疏散的義務。
(八)建立健全單位消防安全管理檔案。
篇3:安全消防生產管理總則
1認真制定并貫徹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到各部門及全體施工人員,強化其安全意識,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正確處理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的關系,現場設立有針對性的標志,質安科人員全面及時檢查,督促安全生產。
2積極推行“全面安全管理”,運用系統安全工程原理改變傳統的“事故管理”的被動局面,將針對常見的高空墜落、物體打擊、電擊和機械傷害及失火等五種危害源進行重點整治,以消除安全隱患,杜絕安全事故。
3現場成立安全值班制,由項目經理定期組織安全檢查。
4認真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施工員對班組進行技術交底的同時,必須交代相關安全技術注意事項及安全防護工作。正確使用安全“三寶”,現場架子工程必須按規范要求搭設,樓梯拆模后,及時采用架管安裝臨邊防護欄桿及扶手,并涂刷紅白相間油漆以警示。
5機械進場安裝后,辦理驗收手續后才能投入運行,并定期檢查、維修,現場提升機、攪拌機由專人負責操作。
6施工現場用電嚴格按三相五線制,用電設備采用三級配電、兩極漏電保護。通電線路及機具由電工班專人跟班檢查維護,所有機電設備需可靠接零保護,傳動部位設立安全防護罩。
7提升機及建筑物通道口搭設安全防護棚,主要入口處懸掛醒目安全、防火宣傳標牌。
8加強后勤管理,安排好職工住宿、伙食及作息時間,以避免因注意力不集中或疲憊而發生事故。
9對新進場的工人進行嚴格的三級教育,以后進行定期教育,特種作業工人必須持證上崗。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進入施工現場不得穿拖鞋、打赤背以及穿其它不適合施工操作的服裝。嚴禁酒后作業,在工地范圍以內嘻笑、打鬧。
10做好“四口五臨邊”防護工作,洞口用模板封蓋,臨邊用架管搭設護欄。
11現場定期進行清理,堆碼整齊,樓層作業時,不得沿外架攀登或向下拋擲物品。
12現場作好封閉圍護工作,并定期檢查。
13出現安全事故及未遂事件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查明原因,處分責任人,吸取教訓。
14明確項目經理是項目部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明確質檢員對安全生產具有一票否決權,有權決定停工、整改。
15禁止到周圍魚塘垂釣、捕捉;禁止到魚塘和瀏陽河內洗澡、游泳。
16由安檢員實行每天的安全檢查,由項目部組織不定期安全期檢查,由公司安排定期的安全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