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車間消防器材管理規定

車間消防器材管理規定

2024-07-10 閱讀 9132

為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保證撲救初期火災所必需的消防器材的使用完好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一、依據“誰主管,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各部門、車間和重點要害部位的負責人要思想重視,切實搞好消防器材的日常維護、檢查、管理。

二、消防器材必須設專人負責保管。要保證消防器材不丟失,不損壞,并整潔好用。

三、各車間、各部位配備的消防器材,要擺放在火災危險性較大的部位或明顯、通風、便于取用的位置。

四、各車間的負責人要每周組織員工對消防器材進行檢查、擦拭、保養。發現滅火器壓力不夠、失效、破損等問題,要立即報告消防安全負責人,以便及時維修或更換。

五、各類消防器材配置以后,任何部門、車間和個人除撲救火災外,一律不得私自動用,不準用于與消防工作無關的方面。

六、愛護消防器材是全廠員工的義務,任何人不得隨意挪動、損壞。

七、滅火器一年維修一次。

八、違反上述規定者,將視情節給予處罰,直至追究部門、車間、主管領導的責任。

(一)對因過失造成消防器材損壞的,由當事人負責照價賠償。

(二)對擅自挪用消防器材的個人,按如下規定進行罰款處理:(每次給以200元的經濟處罰)1、對當事人處以80%的罰款。2、對消防器材的車間管理責任人處以20%的罰款。

(三)公司消防安全負責人每周對全車間的消防器材維護、檢查、擦拭情況進行檢查,對消防器材不按照要求維護、擦拭、保養的直接給予車間管理人員100元的處罰。

篇2:井下消防器材管理規定范本

為加強王家嶺煤礦井下防滅火設施安全質量標準化管理,杜絕井下火災事故發生,特制定如下管理辦法:一、消防器材使用規定1.井下消防材料庫、井下爆破材料發放硐室、油脂庫(或臨時存放點)、機電設備硐室、檢修硐室、綜采工作面、掘進工作面、各隊材料庫、皮帶機頭、移變、泵站、局扇附近的巷道中必須設消防器材;2.消防器材的安設地點必須保證寬敞、干燥,安設位置醒目;3.消防器材的存放點應標識“消防器材,嚴禁破壞”字樣,以示警示;4.擺放消防器材的地方不得堆放雜物;5.各隊要設專人每月對所有的干粉滅火器進行壓力表、保險塞、壓把、噴射軟管進行檢查,并將滅火器搖晃數次,防止筒內的粉末受潮沉淀結塊,并做好記錄。二、井下消防器材配置要求1.配置要求沙:粉末細沙、干燥沙箱:1000mm×600mm×600mm(長×寬×高)、裝沙量不得低于0.3m³沙袋:15袋消防鍬:2把消防桶:2個滅火器:2個(滅火器型號根據實際需要制定)滅火器要求離地面不得低于150mm,高不得超過1500mm2.井下消防器材安設要求序號消防器材設置地點配置類型及數量擺放位置1綜采工作面機頭、機尾各配置1套機頭、機尾第一硐室2掘進工作面1套距迎頭40-50m3井下爆破材料發放硐室1套進風側通道口4油脂庫1套進風側5機電設備硐室1套進風側6各隊材料庫1套進風側7局扇干粉滅火器2個局扇后3米處煤幫上8檢修硐室1套進風側9采煤機、綜掘機、鏟車、膠輪車等所有車輛干粉滅火器2個車上10皮帶機頭1套機頭左側煤壁11移變、泵站1套進風側12變電所2套進風側三、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施行,請各相關單位遵照執行王家嶺煤礦二〇一三年二月十九日

篇3:防止煤炭自燃消防器材設置管理規定

1.生產技術部門在設計采區或工作面時,必須認真考慮防火問題并遵循下列原則:

⑴.盡量采用能夠避免對井巷煤柱進行過多切割的開采工序。

⑵.留足保護煤柱,采取采區分隔管理,避免各采區互通。

⑶.合理布局通風設施位置,盡量避免井巷與采空區貫通。

⑷.盡量減少穿層溜煤井的個數,盡量避免區域角聯通風系統的出現。

⑸.實現集中生產,盡量縮短生產戰線,對舊采區實行逐步收縮,逐步封閉。

2.采用沿空留巷的開采方式推進的工作面,通風科要制定專門防火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準。

3.采煤工作面必須嚴格按照作業規程要求進行作業,不向采空區丟煤或少丟煤,采高必須嚴格控制,不留頂煤或底煤,端頭及工作面的浮煤應清掃干凈,不得遺留到采空區。

4.加強巷道支護,盡量避免冒頂、漏頂事故發生。萬一發生冒頂、漏頂事故,必須將冒頂、漏頂區域的浮煤、虛煤清除干凈,并采取措施將冒頂區接實、封嚴。

5.工作面回采結束后,各種設備必須回收干凈,保證采空區頂板能夠充分垮落密實,盡量消除采空區漏風;采用錨桿支護的巷道在進入采空區以前,應將托板取掉。

6.采煤工作面及采區回采結束后,必須盡快砌筑永久性密閉(防火墻),最遲不得超過45天。

7.采空區密閉(防火墻)必須保證質量,嚴密不漏風,施工時要掏槽,掏槽深度符合要求。在有涌水的地點施工永久密閉(防火墻)時,還應設置返水管,打水泥底座。

8.封閉的工作面或采區,只有經過取樣化驗確認無自然發火時,方可啟封。

9.啟封已封閉的工作面或采區必須制定防止煤炭自燃的安全技術措施。

10啟封已封閉的工作面或采區后三天內,每班必須由礦山救護隊檢查通風工作,并測定水溫、空氣溫度和空氣成份。只有確認無自燃發火后,方可恢復生產。

11.井下所有的機電硐室、火藥庫都要備有干粉滅火器和砂箱等消防器材,其最低數量為:滅火器4個、砂子0.4m3。

12.皮帶頭應備有不少于2個的滅火器,附近15米范圍內消防管路必須設置三通和閥門,并備有不少于10米的消防軟管。

13.井下消防材料庫設在井底車場,并裝備消防列車,其中材料工具的品種和數量,應備有明細臺帳,礦長組織各有關部門每季度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14.各處消防器材由機電科、運輸隊、各采掘隊組進行管理。過期的滅火器材必須及時更換,板結的砂子應及時疏松或更換。

15.因處理火災消耗的器材,必須在24小時之內由管理單位補充到規定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