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器材使用管理規定
一、為了加強和規范公司的消防管理,預防火災危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特制定本規定。
二、消防設施和消防器材按照所屬部門區域進行管理,實行“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使消防設施和消防器材保持良好備用狀態。
三、各部門的消防設施和消防器材需設立專管人員,建立臺賬,防止被盜、丟失或損壞。
四、各種消防器材應合理分布,擺放在便于取用、通風良好的地方,并做好“防雨、防曬、防塵”等防護工作,嚴禁與油類、酸、堿等有腐蝕性的化學品接觸,嚴禁挪作他用或改變位置。
五、消防水帶使用后,需及時清洗干凈、曬干、歸位(消火栓箱位)。
六、滅火器使用后應及時匯報部門領導,并將出具的相關證明和空瓶送到安全科報存。
七、各部門領導督促本部門相關人員對消防設施和消防器材定期檢查,作好記錄,保證消防設施和消防器材還好有效,隨時可用。
八、凡違反上述規定或因工作失責,造成公司生產、財產或其他受到不應有損失的,按公司相關規定給予經濟處罰,直至解除勞動合同。
九、本規定自2015年5月19日起執行。
篇2:機房(硐室)消防器材管理使用規定
為了切實加強機房(硐室)內消防器材的管理,保證消防器材的合理、正確使用,特制定如下消防器材管理使用規定:
1、機房(硐室)內配備的滅火工具、器材,要制定明顯的地點按要求存放,由單位制定專人管理,并簽定責任書;
2、消防器材要放置在機房(硐室)內通風、干燥、拿取方便的位置。
3、消防器材要經常檢查、維護、和保養。消防器材放置整齊,不能暴曬和雨淋。
4、定期對消防器材進行壓力、容量檢查,對達不到標準的要及時進行更換。
5、單位、個人不準隨意動用消防器材,不準以任何借口將滅火器材、工具、設施等挪作他用。對挪用和損壞消防器材者,根據消防條例嚴肅處理。
6、不準在消防器材周圍堆放任何障礙物。
7、因滅火而使用掉的滅火工具、器材、設施必須及時審報安全保衛部門進行充裝、更新,確保數量充足、完好。
8、機房(峒室)的所有值班人員必須按期參加消防知識培訓,懂得消防知識,能熟練的操作和使用各種消防工具、器材、設施,能正確的維護、檢查消防器材。
篇3:消防器材使用設施安全管理制度
消防器材使用及設施安全管理制度
1、消防器材及設施主要包括:各種滅火器、消防桶、消防鍬、消防栓、水槍、水災自動報警器及滅火系統、消防裝備、阻燃防火材料及其他消防產品,只限消防專用,禁止占用,操作他用或移動位置、損壞等。
2、消防器材及設施的日常維護和保養,堅持“誰使用、誰受益、誰負責”的管理原則。
3、各單位消防器材及設施必須納入生產設備管理中,配置的滅火器一律實行掛牌責任制,實行定位放置,定人負責、定期檢查維護的“三定”管理。
4、車間科室對本單位消防器材設施,應設立消防器材設施配置臺帳,各類消防器材領發一律由兼職防火員(安全員兼)負責,任何個人不予辦理領發。
5、各單位必須在冬季對水容性滅火器及室個消防栓采取間斷性的維護保養,防凍措施。
6、消防器材在使用后必須更換到位,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不要損壞,并保持無灰塵、無油污。
7、操作人員會正確使用消防器材和撲滅火災的基本辦法,熟悉各部位消防器材及設施的配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