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氣物質生物質電廠燃料安全防火管理辦法

氣物質生物質電廠燃料安全防火管理辦法

2024-07-10 閱讀 2969

1目的

為了加強凱迪各生物質電廠燃料及料場的安全防火管理,保障公司財產及人員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和國消防法》的要求,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特制訂本辦法。

2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凱迪綠色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廠”)燃料收加儲運全方位、全過程的安全消防管理工作。

3定義

3.1動火“五不”原則:防、消措施不落實不動火;周圍易燃雜物未清除不動火;附近難以移動的易燃結構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不動火;明火作業下方的可燃物品,在未清除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前不動火;作業場所,沒有足夠有效消防器材不動火。

3.3動火“四要”原則:動火施工單位,要指定現場看護人;現場安全看護人和動火操作人員,必須時刻注意周圍情況,發現問題,要立即停止動火并采取措施;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時,要及時報警和立即撲救,防止事態擴大;動火人員,要嚴格執行明火作業有關規章制度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3.4動火“一清”原則:施工人員和看護人,對施工后的現場,必須徹底清除遺留火種,經檢查確認安全可靠方可離開

4職責

4.1電廠總經理:是燃料安全防火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燃料的安全防火工作。

4.2電廠生產副總經理:負責編寫料場消防制度并監督執行。

4.3電廠燃料安全防火責任人:本著“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貫徹消防工作方針,堅持“四要”、“一清”原則;將消防工作列入工作日程,做到與發電同計劃、同布置、同檢查、同總結、同評比;執行安全防火制度,依法糾正違章;協助調查火災原因,提出處理意見。

4.4發電維護部:定期對料場進行安全防火檢查,并監督隱患整改。

4.5安全防火領導小組:全面領導本公司安全防火工作;.制定本公司的安全防火制度和措施;組織安全防火檢查,定期開展安全防火教育,并組織義務消防員進行消防訓練;主持火災事故的調查、分析、處理和通報工作。

5程序

5.1組織機構及工作內容

5.1.1成立消防安全領導小組

組長:電廠總經理

副組長:燃料副總經理;生產副總經理。

組員:各部部長、專工、值長、站長、義務消防員等

5.1.2成立儲料場義務消防隊

指揮小組:總指揮副總指揮

救火組:組長成員

救護組:組長成員

物資組:組長成員

聯絡組:組長成員

5.1.3建立安全防火責任制,層層落實安全責任。在每年度1月份,由電廠總經理與燃料副總、生產副總簽訂安全責任狀;燃料副總與外部收購站站長等管理人員簽訂安全責任狀;生產副總與發電維護部副部長、料場站長、管理人員等簽訂安全責任狀。(安全責任狀模板見附錄)

5.1.4電廠成立義務消防隊,義務消防員要積極參與安全防火工作,每季度開展一次消防業務演練,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5.2日常管理

5.2.1電廠成立以總經理為安全第一責任人的安全防火領導小組,落實安全防火措施,做好各項安全防火工作。

5.2.2電廠發電維護部對料場每周組織一次安全大檢查,并主持召開燃料安全防火會議,解決安全隱患,并做好會議記錄。

5.2.3由料場管理員、保安人員對料場定期巡檢、堆垛測溫,巡檢間隔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并認真填寫巡檢記錄;掌握各季節燃料堆垛內溫度變化情況,杜絕因堆垛溫度過高造成燃料自燃。

5.2.4對檢查中發現火災隱患,要立即報告,并積極采取防范措施,及時消除隱患。站長負責巡檢制度情況進行檢查,對玩忽職守、未能及時發現火災隱患者,根據相關獎懲制度給予處罰,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5.2.5料場門前要設置醒目的消防安全警示牌和禁止吸煙警示牌。站內嚴禁人員吸煙,嚴禁攜帶打火機、火柴以及助燃物進入,外來人員未經站長同意不得進入料場。

5.2.6保安室門前設置火種袋。在外來人員需要進入料場時,保安人員必須提醒外來人員把隨身攜帶的打火機、香煙、火柴等存放火種袋內,由保安員妥善保管,在離開時帶走。

5.2.7進入料場機動車輛排氣管必須加裝防火帽。保安人員要對進場機動車輛檢查,查看送料車防火帽加裝情況、發動機上部積料清理情況。

5.2.8保安人員要維持好正常的收購秩序,指揮車輛按要求行駛、排隊、???及時疏通道路,保證安全通道暢通。

5.2.9對長期在料場內裝卸作業的裝載車等車輛,要經常清理防火帽內的積炭、發動機上的積料,確保安全可靠;裝載機駕駛員要時刻注意裝載機制動片的溫度和制動系統的運行是否正常,有無發熱現象。

5.2.10一切機動車輛不準在料場內停留、加油、保養、維修;發生故障的車輛應當及時做好防火措施并盡快拖出場外修理。

5.2.11聯系當地派出所做好周圍群眾逐戶走訪、解釋工作,嚴禁在料場周圍60米內燃放煙花爆竹。

5.2.12值班室內張貼消防平面圖,詳細標明燃料堆垛、消防通道、消防器材、設施等布置情況。消防器材要放置在標志明顯、便于取用的地點。

5.2.13消防設施要由專人保管和維護,保持消防設施的完好性,如消防龍頭、水管以及其他消防器材要保證有效;消防設備及器材不得移作他用。

5.2.14避雷針周圍雜物做到及時清理,避雷針半徑2米范圍內不得有堆料。避雷裝置要經常檢查、維護,并定期測試。每年在雷雨季節前,必須檢測完畢,并做好記錄。

5.2.15每季度舉行一次消防演習,熟悉并掌握各類消防設施的使用性能,保證撲救火災過程中操作有序、準確迅速。

5.2.16發現火災時,必須迅速按照消防預案緊急處理,撥打“119電話”通知消防部門并報告部門主管。

5.2.17工作人員或維修人員需在料場動火作業時,要嚴格按照動火審批程序辦理“動火工作票”,并在完成安全措施布置后,方可進行動火作業。

5.2.18堅持動火“五不”、“四嚴”、“一清”原則;動火作業前做到“五不”,動火中做到“四嚴”,動火后做到“一清”。動火結束后,在工作人員撤離前,要根據情況對動火設備、物品、作業現場做灑水降溫處理;在工作人員撤離后,要安排人員留守監護2小時以上,在確認安全后方可離開。

5.2.19加強料場內用電安全管理,嚴禁私拉亂扯臨時用電線路;站內嚴禁使用電爐、火爐燒飯、取暖,嚴禁焚燒物品。

5.2.20認真做好交接班,詳細填寫值班記錄;并將堆垛溫度變化趨勢、上一班出現的問題等情況向下一班交代清楚。未辦理交接班手續,值班人員不得擅自離崗。

5.2.21料場應當建立各項消防安全制度和安全防火記錄。

6相關文件

6.1《中華人民和國安全生產法》

6.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7記錄

7.1附錄A:料場防火安全責任狀模板

7.2附錄B:交接班記錄本

7.3附錄C:安全活動記錄表

7.4附錄D:安全巡檢記錄表

7.5附錄E:堆垛測溫記錄表

7.6附錄F:來客來訪登記表

篇2:燃料公司防火防爆防塵防毒管理制度

1目的:

為加強對公司的安全管理,防止火災、爆炸、有毒事故的發生,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根據國家及有關部門的法律、法規,結合本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

2范圍:公司所轄范圍內:

3職責:

3.1安全環境管理委員會負責公司日常防火、防爆、防毒的安全檢查工作。

3.2生產部負責生產區域的安全操作。

3.3各部門負責人應對本部門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

3.4相關部門根據各部門職責,做好防火、防爆、防毒工作。

4.內容:

4.1人員培訓:

4.1.1員工上崗前必須接受安全、管理、職業健康培訓,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

4.1.2定期對員工進行安全、管理、職業健康培訓教育,具體按《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執行。

4.2設施設備符合要求:

4.2.1庫內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安裝、配置避雷和靜電導除設施,每年進行兩次測試。

4.2.2電氣設備必須符合國家電氣防爆標準,電氣設備的配置必須與區域的危險等級配置要求相匹配。

4.2.3監視和測量設備應建立臺賬,并定期校驗。

4.2.4生產設備與裝置必須按國家規定設置安全設施,并定期保養、校驗。

4.3對重點部位、關鍵裝置的管理:

4.3.1對危險化學品倉儲場所要設置明顯的標志,注明品名、特性、防火措施和滅火方法,并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

4.4操作安全管理:

4.4.1裝卸作業前,應了解貨物的理化性質、防護方法和裝卸操作注意事項,并穿戴規定的防護用具。

4.4.2裝卸前,要首先接好靜電接地線,車輛發動機要熄火,雷雨天氣應停止裝卸貨物。

4.4.3裝卸作業時,操作人員應掌握操作程序和防火、防爆、防毒要求,精心操作,防止貨物滲漏、外溢。

4.4.4裝卸時,應根據貨物的性質,控制貨物流速,以防止因流速快而造成靜電荷積聚,產生靜電火花。

4.4.5任何不按操作規程的操作將受到嚴肅處理。

4.5施工管理:

4.5.1所有作業人員應按《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的規定,不得攜帶火種、手機、BP機等違禁品,不準穿帶鐵釘的工作鞋和易產生靜電的服裝。

4.5.2所有作業人員應嚴格執行公司相關安全管理和制度和規定,如有違犯,按規定進行處理。

4.5.3對重點施工作業,應制定《施工安全方案》,進行重點監護,做到監護人員、消防器材、安全措施“三落實”。

4.6車輛管理:

4.6.1車輛進入庫區,必須佩戴防火帽,安裝靜電導除裝置,并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不準堵塞消防通道,駕駛員不準離開車輛,裝車過程中,車輛的發動機必須熄火,切斷電源。

4.6.2安全環境管理委員會事務局對入庫車輛進行檢查和抽查,發現違章,及時制止。

4.6.3生產管理部人員在車輛裝卸前應按規定對車輛進行檢查,并填寫檢查單。

4.7消防器材、設施設備管理:

消防器材、設施設備管理應按《消防設備管理程序》執行。

4.8監視、監測和勞動保護:

4.8.1在火災危險性大、有毒有害作業場所應設置安全報警系統、安全監視系統。

4.8.2應定期對作業場所進行毒氣監測,并進行公布。

4.8.3在作業現場應設置必要的有關職業健康安全的警示標識。

4.8.4對作業現場的員工應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查體,對接觸劇毒或長期暴露于有毒有害作業環境的員工應根據所接觸化學品種類,增加檢查項目。

4.8.5公司應配備必要的防毒器材、裝備,并對員工定期進行防毒培訓和防毒演練。

4.9安全檢查:

檢查工作一般分日常檢查、定期檢查和臨時檢查三種。日常檢查是指作業人員在工作前與工作結束時必須進行安全檢查,安全環境管理委員會事務局巡查人員按的事務局巡查方式巡查;定期檢查是公司安全環境管理委員會成員、部門管理人員應以周或月對倉庫和車間進行重點檢查;臨時檢查是指風雨前后、高溫或惡劣天氣前后、重大節日前,各級管理人員應有針對性的檢查。

篇3:燃料公司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1目的:

為加強對公司的安全管理,防止火災、爆炸、有毒事故的發生,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根據國家及有關部門的法律、法規,結合本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

2范圍:公司所轄范圍內。

3職責:

3.1安全環境管理委員會負責公司日常防火、防爆、防毒的安全檢查工作。

3.2生產部負責生產區域的安全操作。

3.3各部門負責人應對本部門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

3.4相關部門根據各部門職責,做好防火、防爆、防毒工作。

4.內容:

4.1人員培訓:

4.1.1員工上崗前必須接受安全、管理、職業健康培訓,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

4.1.2定期對員工進行安全、管理、職業健康培訓教育,具體按《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執行。

4.2設施設備符合要求:

4.2.1庫內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安裝、配置避雷和靜電導除設施,每年進行兩次測試。

4.2.2電氣設備必須符合國家電氣防爆標準,電氣設備的配置必須與區域的危險等級配置要求相匹配。

4.2.3監視和測量設備應建立臺賬,并定期校驗。

4.2.4生產設備與裝置必須按國家規定設置安全設施,并定期保養、校驗。

4.3對重點部位、關鍵裝置的管理:

4.3.1對危險化學品倉儲場所要設置明顯的標志,注明品名、特性、防火措施和滅火方法,并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

4.4操作安全管理:

4.4.1裝卸作業前,應了解貨物的理化性質、防護方法和裝卸操作注意事項,并穿戴規定的防護用具。

4.4.2裝卸前,要首先接好靜電接地線,車輛發動機要熄火,雷雨天氣應停止裝卸貨物。

4.4.3裝卸作業時,操作人員應掌握操作程序和防火、防爆、防毒要求,精心操作,防止貨物滲漏、外溢。

4.4.4裝卸時,應根據貨物的性質,控制貨物流速,以防止因流速快而造成靜電荷積聚,產生靜電火花。

4.4.5任何不按操作規程的操作將受到嚴肅處理。

4.5施工管理:

4.5.1所有作業人員應按《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的規定,不得攜帶火種、手機、BP機等違禁品,不準穿帶鐵釘的工作鞋和易產生靜電的服裝。

4.5.2所有作業人員應嚴格執行公司相關安全管理和制度和規定,如有違犯,按規定進行處理。

4.5.3對重點施工作業,應制定《施工安全方案》,進行重點監護,做到監護人員、消防器材、安全措施“三落實”。

4.6車輛管理:

4.6.1車輛進入庫區,必須佩戴防火帽,安裝靜電導除裝置,并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不準堵塞消防通道,駕駛員不準離開車輛,裝車過程中,車輛的發動機必須熄火,切斷電源。

4.6.2安全環境管理委員會事務局對入庫車輛進行檢查和抽查,發現違章,及時制止。

4.6.3生產管理部人員在車輛裝卸前應按規定對車輛進行檢查,并填寫檢查單。

4.7消防器材、設施設備管理:

消防器材、設施設備管理應按《消防設備管理程序》執行。

4.8監視、監測和勞動保護:

4.8.1在火災危險性大、有毒有害作業場所應設置安全報警系統、安全監視系統。

4.8.2應定期對作業場所進行毒氣監測,并進行公布。

4.8.3在作業現場應設置必要的有關職業健康安全的警示標識。

4.8.4對作業現場的員工應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查體,對接觸劇毒或長期暴露于有毒有害作業環境的員工應根據所接觸化學品種類,增加檢查項目。

4.8.5公司應配備必要的防毒器材、裝備,并對員工定期進行防毒培訓和防毒演練。

4.9安全檢查:

檢查工作一般分日常檢查、定期檢查和臨時檢查三種。日常檢查是指作業人員在工作前與工作結束時必須進行安全檢查,安全環境管理委員會事務局巡查人員按的事務局巡查方式巡查;定期檢查是公司安全環境管理委員會成員、部門管理人員應以周或月對倉庫和車間進行重點檢查;臨時檢查是指風雨前后、高溫或惡劣天氣前后、重大節日前,各級管理人員應有針對性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