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制度滅火應急方案
消防安全制度
為了保護客人生命安生,加強消防安全管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的危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特制訂如下制度:
一、消防安全責任人制度
該單位法人代表為本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責任人應保障各項消防安全制度的落實。同時落實“誰在崗,誰負責”制度把消防責任落實到每個員工。
二、安全培訓制度
單位應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消防安全培訓每半年進行一次。
三、防火管理制度
1、所有疏散通道應保障暢通,嚴禁在通道上堆放物品,疏散通道直通天面的疏散門不得加鎖。
2、按規定標準安裝、配置消防栓、防火門、來火器、應急照明燈和疏散指示標志。
3、應定時對消防設施、消防器材進行檢查、保養、發現設施、器材損壞、丟失、過期、失效應及時維修、更換。
4、不得埋壓、圈占消防栓,不得在消防通道、防火間距、疏散天面上違章搭建鐵皮房。
5、按規范要求選用導線的類型、截面積和絕緣強度。室內導線應套管鋪設。
6、客人離店時應及時檢查室內消防安全并斷開所有電器設備電源,制定防火檢查制度。
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為防火災,保護客人和員工及該單位生命安全及公司財產,減少火災危害,應付可能發生的火災事故,特制訂如下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一、組織機構
本單位成立滅火應急分隊。分隊由指揮員、通訊聯絡員、滅火行動員、疏散引導員、安全救護員組成。
二、各組人員職責。
指揮員:負責組織指揮滅火和疏散的全部工作。公安消防隊到場后聽從指揮并配合滅火等工作。
通訊聯絡員:負責將火災情況及時通知本單位領導、全體員工及時向119報警。
滅火行動組:利用器材(滅火器、消防水等)進行滅火。
疏散引導組:引導員工選擇正確路線向安全地區轉移。
安全救護組:負責搬運搶救傷員(視情況向120求救)。
三、信號規定
火災報警信號為:警鈴連續或大場呼救。
四、集合地點
本單位后面有一空曠集合場。按劃分的位置集合并及時清點人數。
五、因人員變動及時補充分隊人員。
六、防火懲罰制度
對違犯本制度的,視情況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開除處分、造成經濟損失的給予賠償,構成犯罪的報送相關部門追究刑事責任。對發現火災隱患及時通報和撲救火災有功者給50-500元獎勵。
七、滅火和應爭疏散演練制度:
單位每半年進行一次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演練時間分別三、九月進行。
八、本制度未列事項,依照國家法律、法規、規范執行。
篇2:某酒店滅火消防應急預案
酒店滅火消防應急預案(二)
制定火災應急方案的目的:積極推動賓館各部門、各崗位的管理、操作、服務人員,參與火災預防工作。火災應急方案一般應包括報警與接警、成立救災指揮部、通報、組織滅火、疏散與救護、安全警戒等內容和程序。
1、報警和接警。報警與接警是火災應急方案的第一步,發現火情(即著火源)時,首先要把握好報警的內容和程序,是及時掌握火災信息,迅速把火災撲滅在初起階段的關鍵。從報警系統的功能來看,當消防控制中心的報警紅燈發出警報信號,那就證明火災探測器已發現了“可疑情況”,此時,消防中心人員應立即查清報警地點、位置,并通知巡檢員或層間服務員趕赴現場予以確認。如確認起火,便立即通過消防控制中心或電話總機向公安消防隊報警,并通知賓館最高負責人。除了自動報警外,還有手動報警、消防電話報警和派人報警。若是電話報警或派人報警,報警人必須根據消防控制中心或電話總機的要求,詳細說明起火地點、起火部位、燃燒物質、火勢大小以及自己的姓名、服務部門、工號、電話號碼等。
2、成立救災指揮部。在確認火災發生后,消防控制中心必須立即通知在賓館、飯店的最高負責人和各職能部門負責人,迅速成立強有力的救災指軍部,以承擔起火災撲救和人員疏散的指揮工作。賓館、飯店最高負責人為救災指揮部指揮,酒店各層次、各部門員工要協同作戰。救災指揮部的主要職責是:
(1)根據火勢情況通報人員疏散。
(2)掌握火勢發展情況及時調集力量,布置救人,疏散物資和滅火、排煙等任務,并檢查執行情況。
(3)公安消防支隊到達以后,及時向公安消防火場總指揮報告情況、移交指揮權并服從統一指揮。
3、通報通報是指將火災情況通知有關部門和人員,疏散通報必須根據救災指揮部指揮的命令,向需要疏散的人員發出通報。
(1)疏散通報應根據火情的發展決定向部分區域還是向全樓通報。通報次序:首先是著火層;其次是著火層以上各導;再次是有可能蔓延的著火層以下的樓層。
(2)通報的方式有語言通報(包括消防應急廣播、室內電話等),警鈴通報、逐層敲門通報等。
(3)用語言通報時,通報人的語氣要溫和沉著,以穩定客人的情緒,避免產生驚慌,將客人帶離到安全地帶。
4、疏散和救護
(1)疏散就是按事先規定的道路,將人員疏散到安全地帶。要使疏散有條不紊地進行,就必須明確分工,把責任落實到層間工作人員和義務消防隊隊員。
(2)層間服務員和義務消防隊員在帶領客人疏散時,必須逐房清理,不讓一人遺漏。
(3)在餐廳、保齡球房、電子游戲機房等人員較多場所,管理人員應分工負責,按照不同出口,凈賓客疏散到安全區域。
(4)疏散中,前臺經理(或管理人員)應攜帶好預訂部、電腦房提供的當天客人情況,認真清點客人人數并年看護安慰好客人,不讓其走散或返回起火現場。
(5)人事部門應攜帶職工考勤卡到集結點清點員工人數和分配任務。
(6)財務部門攜帶現金和貴重物品轉移到指定地點。
(7)在疏散的同時,一些與消防有關的重要部門則必須照常運轉。如電話總機、工程部的水、電等在崗人員都必須堅守崗位。如這些部門受到威脅,應迅速向救災指揮部報告,請求組織力量保護,盡力排除各種險情。
(8)作為賓館、飯店的每一名員工,必須掌握科學的疏散次序。A、先疏散著火房間,后疏散著火房間相鄰房間。B、先疏散著火層以上層面,后疏散著火層以下層面。C、指導青壯年沖過煙霧沿安全樓梯疏散;護送行動不便人員從消防電梯疏散。
5、組織滅火組織滅火是撲滅火災的關鍵,而有效地滅火,就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滅火指揮組,來指揮滅火戰斗。
(1)滅火指揮組應設在著火現場的相對安全點上。
(2)滅火指揮組成員由賓館值班負責人、專職消防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事發部門經理組成。由值班負責人或專職消防人員為滅火組指揮。滅火組的職責是深入火場,有效地控制、撲滅火災。
(3)滅火指揮組指揮的職責如上:A、組織偵察火情,掌握火勢發展情況。B、及時向救災指揮部匯報火情。C、根據火勢情況指揮切斷電源、可燃氣源。D、指揮參戰人員實施滅火、疏散、搶救傷員。E、派出人員關閉著火層防火分區的防火門,阻止火勢蔓延。F、檢查參戰人員的滅火戰斗部署是否符合要求。G、公安消防隊到場后,協同組織滅火搶救。
6、防煙和排煙防煙和排煙是防止火災蔓延和保證人員安全轉移的重要手段。
(1)當火災發生后,煙霧就會彌漫,這時根據滅火指揮組的報告,關閉指定的防火門,還必須把客用電梯降至底層鎖好。
(2)消防中心根據救災指揮部的命令,啟運送風排煙裝置,地安全樓梯間進行正壓送風排煙。
7、安全警戒(1)火災應急方案中,安全警戒的任務,主要由賓館、飯店的保安部來承擔。
(2)賓館、飯店外圍的警戒任務是:A、不準無關人員進入賓館;B、指導疏散人員離開大樓;C、看管好疏散物品;D、保證消防電梯為消防人員使用;E、指引公安消防隊進入著火樓層和消防控制中心。
(3)安全監視人員應密切監視控制區,如有異常情況,即向本部門經理或管理員報告。火災應急方案以公安消防隊到來,成立聯合指揮部后結束。這些工作應在起火后5分鐘內展開、落實,各部門員工必須注意應急方案的平時演練。使之成為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實施、配合默契的消防程式。只有這樣,才能有備無患,嚴陣以待地掌握與火災斗爭的主動權。
篇3:五金公司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五金制品公司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為了公司安全防火責任制得到有效的落實,根據《消防法》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的通知精神,并結合本公司的實際,特制訂本預案。
一、公司于**年*月成立了一支消防隊,現有人員4名,其主要職責是提高撲救本公司的初起火災和組織疏散等工作。
二、當火災發生時,第一步應立即撥打119報警,報警必須詳細具體。(如物資的燃燒性質,失火的詳細地址等)同時組織義務消防隊員撲救火災,待公安消防隊到達現場后,積極配合協助公安消防隊一起撲救火災。
三、組織疏散和指揮。公司一旦發生火災,由公司主要負責人統一指揮。由各崗位負責人具體組織落實,先是組織疏散人員和貴重設備,而后再撲救火災。
四、滅火撲救程序,根據火災的特性,選擇相應的滅火器材,集中優勢力量打殲滅戰。
五、火災撲救后,按照公安消防機構的要求,立即保護現場,接受事故調查,并如實的向公安消防機構和有關部門報告火災事故的確切情況,積極配合消防部門做好處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