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料場

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料場

2024-07-10 閱讀 4865

總則為了進一步加強國電友誼生物質發電集團有限公司燃料消防安全管理,保護人身、燃料、設備免受火災危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造紙行業場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結合生物質發電燃料收、加、儲、運體系特性,制定本規定。

燃料消防安全必須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

本規定所指料場包括廠內中心料場、廠外自營收購站和承包經營收購站。本規定適用于國電友誼生物質發電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各項目公司燃料收、加、儲、運各環節的消防安全管理。新建、改建和擴建的料場建筑設計要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有關規定。料場竣工時,應先經集團公司按照設計規范組織內部驗收,合格后由項目公司申請當地消防、安監等有關部門進行驗收,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消防組織管理各項目公司主要負責人為燃料消防安全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履行以下消防職責:組織學習貫徹消防法規,完成上級部署的消防工作。組織制定燃料消防有關管理制度,組織制定崗位防火責任制。組織對職工進行消防宣傳、業務培訓和考核,提高職工的安全素質。組織開展防火檢查,消除火險隱患。組織建立義務消防隊;組織制定消防應急預案和消防演習;組織火災應急救援工作。定期總結消防安全工作,實施獎懲。

負責本單位消防管理工作的經費支持和后勤保障工作。項目公司分管生產副總經理負責項目公司的燃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對消防安全第一責任人負責,并履行以下職責:貫徹執行消防法規,保障項目公司的消防安全符合國家、行業、地方以及集團公司的有關規定,并隨時掌握本項目公司燃料消防管理工作動態。按照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項目公司其他工作的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燃料消防安全工作,負責組織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計劃并監督實施。

負責消防安全經費的使用管理。落實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組織消防安全檢查,并督促火災隱患整改落實工作,及時處理涉及消防安全工作的重大問題。領導和管理義務消防隊,負責消防隊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培訓工作。組織實施對本單位消防設施、滅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的維護保養,保持消防通道和安全疏散通道的暢通。實行承包、租賃的燃料料場,項目公司要與當事人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明確安全責任;在承包租賃期間,項目公司要嚴格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責任,嚴禁以包代管。

項目公司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網絡、義務消防隊成員必須以文件形式明確,并報送分公司備案。項目公司燃料部為料場消防的歸口管理部門,燃料部應有專人負責料場消防安全管理,納入項目公司的日常安全管理體系,并接受項目公司安全管理部門和安全專工的領導。項目公司應建立健全各項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檢查表,履行審批程序后公布執行。

消防安全制度應包括(不限于):防火安全崗位責任制;值班、巡檢、查崗制度;動火、臨時用電審批制度;燃料堆垛測溫、記錄及監測制度;防火安全教育制度;防火安全檢查制度;火災事故報告制度;火險隱患整改制度;防火安全獎懲制度。防火安全檢查表應包括(不限于):防自燃安全檢查表;電氣防火安全檢查表;設備安全檢查表;車輛安全檢查表;避雷裝置安全檢查表;消防設施檢查表;環境防火安全檢查表。項目公司應在燃料收、加、儲、運的燃料消防重點區域設置消防安全管理公告牌,明確責任人、通訊方式以及消防工作相關要求。實行嚴格管理;燃料消防重點部位應設明顯的警示標志。項目公司應按照在冊職工70%的比例確定義務消防隊,配備足量的消防裝備、器材,并組織開展消防業務學習和滅火技能訓練,提高預防和撲救火災的能力。燃料儲存管理燃料堆放區應遠離生產區、生活區,一般要求:儲量在2萬噸以上的儲存點,與生產區、生活區的距離應在100米以上;2萬噸以下的儲存點,與生產區、生活區的距離應在50米以上。燃料儲存點四周應當設置圍墻或鐵絲網,墻(網)高度不低于2米,墻體與堆垛之間預留不小于6米的消防通道。料場消防通道的寬度應當不小于6米。通道上空遇有管架、棧橋等障礙物時,其凈高應當不小于4米。原場地應當平坦、不積水,垛基需比自然地面高出30厘米。中心料場應設置視頻監控系統,監控范圍要覆蓋整個料場區域。

燃料收購站要設置崗樓,其位置要便于觀察整個料場區域。嚴格把好進場燃料的安全關。在燃料入場前,應當設專人進行嚴格檢查,確認無火種隱患后,方可進入區。對易自燃的要嚴格控制水份,碼垛時,含水量不應超過20%,并作好記錄。易發生自燃的,堆垛時需留有通風口或散熱洞、散熱溝,并要設有防止通風口、散熱洞塌陷的措施。

發現堆垛出現凹陷變形或有異味時,應當立即拆垛檢查,并清除霉爛變質的。堆垛的長邊應當與當地常年主導風向平行。垛頂披檐到結頂應當有滾水坡度。燃料碼垛后,要定時測溫。當溫度上升到攝氏40至50度時,要采取預防措施,并做好測溫記錄;當溫度達到攝氏60至70度時,必須拆垛散熱,并做好滅火準備。

對場地的雜草、木屑、樹皮、鋸末、枝椏等要及時清理,保持地面清潔。

每個堆垛要建立檔案,寫明堆垛日期、垛號、水份、品種、垛形尺寸、重量和責任人,并在垛頭掛牌明示。燃料應當分類堆垛,料垛的規格及間距應當符合下表規定。堆垛技術要求品種長×寬×高(m)垛距(m)垛頭距(m)備注棉花秸稈(粉碎)50×10×13≥4≥8玉米、小麥稈(大包)50×10×6≥4≥8玉米、小麥稈(小包)50×10×10≥4≥8說明:1、長×寬×高是最大極限值,不設最小值;

2、玉米、小麥稈大包堆垛高度為垛基高度,不包括起脊部分;

3、其他品種燃料堆垛參照本標準或相關行業標準執行。火源管理場出入口和適當地點必須設立醒目的防火安全標志牌和禁止吸煙的警示牌。門衛對入場人員和車輛要嚴格檢查、登記并收繳火種。料場內崗樓、值班室、計量室應當采用無明火方式取暖,若必須采用明火方式取暖的,一定要采取以下防火安全措施:用火點距堆垛最近處應當不小于50米;專人管理火源,爐灰用水浸滅后放到指定地點;煙囪要安裝防飛火裝置;用火點要配備滅火器材。

場內嚴禁吸煙,嚴禁使用火爐,嚴禁焚燒物品。料場內盡量少使用明火。若由于生產必須動用明火作業時,必須到項目公司辦理動火工作票,經項目公司安全管理人員現場驗收,并滿足以下條件才可動火。在首次動火時,各級審批人和動火工作票簽發人均應到現場檢查防火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并在監護下做明火試驗,確無問題后方可動火作業。動火前應清除作業點周圍的可燃物,備好滅火器材。動火時,動火部門負責人、監護人始終在現場監視動火作業的動態,發現失火及時撲救。動火工作在次日動火前必須重新檢查防火安全措施。動火工作間斷、終結時,監護人應清理現場,確認安全后,方可離去。風力大于四級(含四級),料場內嚴禁明火作業。風力大于六級(含六級),料場內應停止收儲及堆垛等作業,并避免外來人員進入。?在料場內的機械設備必須經常維修保養。在使用時,必須將其轉動部位上的可燃雜物消除干凈,對于易積雜物的部位必須設防護罩。

進入料場的所有機動車輛,易產生火花部位須加裝防護裝置,排氣管必須戴性能良好的防火帽并可靠固定,防火帽內積炭應當每周清理。各種機動車輛裝卸燃料后,不準在料場內停留或保養、維修。發生故障的車輛應當拖出場外修理。嚴禁機動車在料場內加油。料場周圍100米內嚴禁燃放煙花爆竹。料場內不得搭建臨時建筑和構筑物,確需搭建時,必須經項目公司批準,作業結束后立即拆除。電氣管理?料場內應當采用直埋式電纜配電。埋設深度應當不小于0.7米,其周圍架空線路與堆垛的水平距離應當不小于桿高的1.5倍,堆垛上空嚴禁拉設臨時線路。料場內機電設備的配電導線,應當采用絕緣性能良好、堅韌的電纜線,禁止使用帶有中間接頭的電纜。

料場內嚴禁拉設臨時線路。因生產必須使用時,嚴禁使用帶中間接頭的電纜,嚴禁臨時線路穿垛敷設,通過道路的電纜必須直埋或采取防止車輛碾壓的措施,電纜拆接工作必須在采取停電措施后進行。料場內宜選用防塵燈、探照燈等帶有護罩的安全燈具,并對鎮流器采取隔熱、散熱防火措施。當使用日光燈等低溫照明燈具和其他防燃型照明燈具時,應盡量將照明燈具、燈管遠離燃料儲存點。不準使用碘鎢燈等高溫照明燈具。料場內應禁止使用臨時照明燈具,確有必要時,須采取防塵、防爆、防觸電措施,工作終結應及時拆除。場內的電源開關、插座等,必須安裝在封閉式配電箱內。配電箱應當采用非燃材料制做。使用移動式用電設備時,其電源應當從固定分路配電箱內引出。料場內電動機應當設置短路、過載、失壓保護裝置。

各種電器設備的金屬外殼和金屬隔離裝置,必須接地或接零保護。料場使用的電器設備,必須由經過專門培訓人員負責安裝、檢查和維護。料場內禁止使用不合格的保險裝置,嚴禁用銅絲、鐵絲、鋁絲代替保險絲。保險絲裝置要有防護罩。對料場內電器設備除經常檢查外,每年應至少進行兩次絕緣搖測,發現可能引起打火、短路、發熱和絕緣不良等情況時,必須立即修理或更換。避雷設施料場應當設置避雷裝置,使整個堆垛全部置于保護范圍內。

避雷裝置的沖擊接地電阻應當不大于10歐姆。避雷裝置與堆垛、電器設備、地下電纜等要保持3米以上距離。避雷裝置的支架上不準架設電線。避雷裝置要定期檢查、維修、測試并做出記錄。每年在雷雨季節前,必須檢測完畢。消防設施管理料場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設置消防設施,配備消防器材,并放置在標志明顯、便于取用的地點。寒區料場的消防水池、消火栓、滅火器,在寒冷季節應當采取防凍措施。

?料場消防設施、器材,應當由專人管理,負責檢查、維修、保養、更換和添置,保證完好有效,嚴禁圈占、埋壓和挪用。料場消防用水可以由消防管網、天然水源、消防水池等供給。利用天然水源供給消防用水時,應當確保枯水期最低水位消防用水的可靠性。一般吸水點不少于兩處,儲量大的料場,吸水點不少于四處,并至少能同時停靠兩輛消防車。料場需設置環形消防車道或四周設置寬度不小于6米且能供消防車通行的平坦空地。料場占地面積超過25000平方米,需增設與環形消防車道相通的中間縱橫消防車道,其間距不超過150米。消防車道下的管道和暗溝,必須能承受通行消防車的壓力

。附則本規定由國電友誼生物質發電集團有限公司安全監察部負責解釋。本規定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篇2:料場安全管理規定

一、鏟車司機的安全作業規定

1、鏟車司機在鏟車行走之前,必須認真觀察周圍的情況,在確保行進路線及附近沒有人和障礙物的情況下,方能行駛。

2、鏟車司機在行進過程中,不得抬高舉臂,要確保前方視線良好,同時注意觀察周圍情況,避免碰到周圍的人和物。

3、鏟車司機在靠近料倉時,必須在得到上料輔助工許可手勢后,方能將車駛入卸料區,并開始舉臂卸料。

4、卸料完成后,應認真觀察后方情況,在確保無人的情況下,方能將車駛出。

二、上料輔助工的安全作業規定

1、上料輔助工在配合上料工作前,應用手勢告訴鏟車司機自己要進行工作,并得到鏟車司機明確領會的手勢后,方能進行工作。

2、上料輔助工在配合上料過程中,應注意站立平穩,用力均勻,不得用力過猛和動作幅度過大。

3、上料輔助工在配合上料過程中,應注意桿叉進入倉內燃料的厚度,不得觸碰螺旋葉片和軸,避免桿叉絞入螺旋葉片,對機器和人身造成傷害。

4、當需要進料時,應站在鏟車行駛路線的兩旁,并用手勢告訴鏟車司機可以上料。

5、上料輔助工在配合上料工作時,必須兩人同時進行;在發生有人不慎掉入料倉后,應立即按設備事故停止按鈕停止設備運轉,并與鏟車司機一同開始搶救工作,同時匯報值長。

三、料場安全防火規定

1、料場內嚴禁吸煙,發現有人違反安全防火規定,料場工作人員有權及時制止,并及時匯報上級。

2、料場內必須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場內工作人員應得到相應的培訓,并能正確熟練使用有關消防器材。

3、料場內不得堆放汽油、柴油等易燃易爆危險品。

篇3:原料場交接班制度

一、班前準備

班前會前,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攜帶“相關技術規程”參加班前會。

二、參加班前會

(一)認真聽取班長介紹上班任務完成情況,部署當班生產任務、設備使用情況、領導指示及其注意事項。

(二)聽取安全員(或班長)班前講話及事故案例介紹。

(三)班前會遲到或未參加者,必須找班長接受上崗前的補課教育。

三、面對面交接

(一)交接程序和時間:交接人及時、詳細、如實填寫交接班設備運行等各種記錄,接班人首先查閱交接記錄,然后與交班人一起按設備專業規定檢查項目和檢查方法,逐點位面對面交接,共同檢查確認。交接時間不少于15分鐘以上。

(二)交技術交當班工藝、技術、設備參數的變化。

(三)交設備:

1.按設備交接使用規定進行交接。

2.設備存在缺陷的控制措施。

3.存在隱患嚴重又需要作業的設備,要記錄指令作業人的姓名和時間。

(四)交安全

1.交本班和上班發生的已未逐事故情況。

2.未處理或正在處理的不安全隱患及采取的控制措施。

3.安全防護設施、警示標志、照明等是否齊全、靈敏可靠。

4.交操作牌,無操作牌不準上崗開機。

5.重大事故的現場保護。

(五)交文明生產、環境整潔:

地面整潔無雜物,設備無積灰、無油污,物件擺放整齊。

(六)交工具:公用工具、油具、油桶、滅火器材、通訊設施等齊全良好。

(七)交各種原始記錄清楚、準確(設備運行記錄、交接班記錄等)。

四、交接簽認:

(一)崗位交接班記錄及其它原始記錄,要求用仿宋體填寫,齊全準確,字跡清楚,無亂寫亂畫、無涂改、無撕頁丟頁。

(二)接班人未到,交接人不準離崗,并及時匯報班長,待接班人到崗后,辦好交接簽認手續,如無人交班時,接班人要及時匯報班長,在交接問題未解決前,不私自接班作業。

(三)在不能面對面交接的情況下,交班人必須按面對面交接規定的內容在交接記錄上做詳細記載,接班人必須認真查閱交接班記錄,無問題方可在交接記錄上簽認。如發現問題,要及時向班長(大班長)匯報,并在交接記錄上寫清楚,便于分析和備查。

(四)在交接過程中,遇有因設備故障檢修或停電等不能試車時,仍按規定項目進行檢查,并在交接班記錄上如實記錄。

(五)按交接范圍,其中一項不符合要求,接班人有權不接班,但雙方要互相協商,分清責任及處理方法,接班人同意后,雙方簽字。

(六)交接過程中,雙方發生分歧,要及時請示班長或大班長,并在交接班記錄上將情況記錄清楚,但不得貽誤生產和工作。

(七)交接班雙方簽字后,所發生的一切問題由接班人負責,若屬交班人隱瞞事實、說謊,要追究交班人責任。

(八)交班人班后要及時向班長辦理退勤手續,方可離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