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公司設備管理工作程序
1.目的
1.1保證設備完好率,使生產正常運行;
1.2改進設備性能以滿足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要求。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全公司的設備管理,包括設備部和電腦部(以下通稱設備管理部門)所管轄的所有設備。
3.職責
3.1設備管理部門負責:
3.1.1跟蹤和了解本行業裝備發展的信息,選擇先進適用的技術設備,定期向總經理遞交引入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動態情況報告。
3.1.2對現有設備施行全面管理
a.整理設備資料(說明書、合格證、保修單、隨機備件及工具清單等)歸檔;
b.建立設備使用和維修檔案;
c.編制設備操作規程、崗位維護保養規程,并對生產部門的骨干進行培訓,屬于專業機械的還要對操作者進行培訓;
d.編制《設備年度檢修計劃》、《設備檢修程序》;
e.直接領導機修動力車間對動力設備和公用設備進行管理;
f.編制委外修理設備項目清單,簽訂修理合同,實施修后驗收,必要時派員跟蹤拆裝修理現場;
g.編制易損件的合理庫存量;
h.主持第五級設備檢查,督導、驗證和評價下級的設備管理;
i.每月一次將整機、零配件供應商和修理情況資料交信息資料部門匯總存儲。
3.1.3接受總經理的指示,搜集匯總設備使用意見,記錄設備缺陷,編制設備技術改造計劃,經批準后組織實施。
3.2設備使用部門負責:
3.2.1正確操作使用設備;
3.2.2設備的日常維護與保養;
3.2.3設備的現場保管;
3.2.4設備缺陷的及時如實匯報。
4.工作內容及要求
4.1設備購置和更新
4.1.1設備管理部門根據公司規劃和生產經營的實際需要,每半年或總經理有指示時向總經理遞交"設備購置的技術經濟分析報告",并附報"設備購置計劃"。
4.1.2總經理對下述資料組織論證:
a.召集設備管理部門及設備使用部門負責人討論;
b.組織對兩家以上的供應商進行詢問報價;
c.必要時聘請專業人士征詢意見。
通過論證要對設備的先進性、適用性、維修性、安全性、售后服務等項目作出評價并記錄,按擇優選定的原則,對"設備購置計劃"進行審批。
4.1.3設備管理部門依批準的"設備購置計劃",跟多家供應商洽談,貨比三家后,起草合同,按《合同管理制度》的規定報批;
4.1.4由業務部或總經理指定的人員按照《采購控制程序》執行采購。
4.1.5設備到廠后,由供應商安裝試機或由我司人員安裝試機,達到預期的技術參數后,由使用部門、采購部門和設備部代表共同驗收,并填寫"設備入廠驗收表"及"重點設備安裝、調試記錄表"。
4.1.6設備管理部門對已購置的設備:
a.收集資料,進行分類、編號、歸檔,并填寫"機器設備一覽表";
b.在設備上進行標識;
c.填寫"設備移交清單"移交給使用部門,并按《設備使用前培訓考試規定》,對設備使用部門的負責人和操作工進行培訓和考試。
d.對設備運行和完好檢查進行記錄統計。
4.2設備的保養與維修
4.2.1設備管理部門
a.編制生產設備的操作規程和維修保養規程;
b.對使用部門骨干或重點設備的直接操作者進行培訓;
c.每臺機器設立對應的履歷檔案存于公司資料室內,并錄入電腦;
d.每臺機器設立"設備保養及維修記錄卡",注明保養項目及頻次記錄保養及維修的經歷,"記錄卡"一年一換;
e.每年的12月20日前編制次年的"設備檢修計劃"報總經理批準;
f.根據設備檢修計劃或設備運行記錄對設備進行維修和保養,并在"設備保養及維修記錄卡"上作好記錄;
g.計算設備維修費用,統計備品備件消耗情況;
h.指導機修人員循合理路線每日巡視生產設備,發現并記錄問題,及時排除;
i.必須委外維修的設備,辦理批準及出廠手續,返回時核對修理項目,驗收并作記錄。
4.2.2使用部門
a.組織對員工的全面培訓,落實規程要求;
b.督促組長、操作工、維修工按"設備保養及維修記錄卡"的內容執行保養工作;
c.了解設備狀況,及時向設備部報告和設備故障和設備事故。
4.3設備管理記錄
4.3.1記錄的分類:
a.普通設備管理記錄
b.重點設備管理記錄;
c.現場臺帳記錄及檔案記錄。
4.3.2普通設備管理記錄的內容、方法:
序號內容方法執行
部門歸檔
時間
a設備前期資料:
?"技術經濟分析報告"
?"設備購置計劃表"
?洽談記錄紙
?設備商的廣告資料
?其他?起草合同,資料附后;
?對多家資料進行比較,作出選擇說明。設備管理部門資料使用完畢即歸檔
b設備原始資料(說明書、圖紙、保修卡、合同、合格證、進口單、運輸單等)?登記、編目,送資料室存檔;
?資料室將目錄錄入電腦備查。設備管理部門
資料員設備到公司后一星期內
c設備安裝、調試及交付使用部門時的交接資料?由設備部擬定安裝調試驗收項目,逐項真實記錄于"安裝調試記錄表"中;
?交接時現場試驗及外觀情況記錄入"設備移交單"中。設備管理部門及使用部門
d設備維修記錄卡隨機一卡、隨修隨記,年終換新,舊卡歸檔。設備管理部門
e設備檢修記錄執行設備檢修計劃和設備出現重大故障送機修車間及委外修理時的記錄設備管理部門
f設備技術改造記錄對設備結構、性能進行改進的記錄。設備管理部門
g設備損毀記錄設備有部分損壞或整機毀壞時記錄損毀情況、原因、責任。設
備管理部門
h設備報廢記錄記錄報廢設備狀況,說明是正常報廢還是事故報廢。設備管理部門
4.3.3重點設備管理記錄及方法:
4.3.3.1重點設備指"稀、貴、精、危"類設備。
a."稀":稀少設備,全公司擁有量在2臺以下的設備;
b."貴":貴重設備,原購置單價在2萬元以上的設備;
c."精":精密設備,精密度很高,需要專業保養和調校的設備。
d."危":危險設備,指有易燃易爆危險的設備或結構容器。
4.3.3.2重點設備執行4.3.2外,還須執行下列規定:
a.由設備管理部門制訂"××設備維護年度檢修程序表",按期對該設備進行表列內容的例行檢修,并將此表掛于設備現場;
b.實行易損、易耗件的單列管理,保證庫存,隨時備用;
c.實行"重點設備清單"管理,保證設備主管人員明確本項的職責;
d.總經理每6個月一次對重點設備組織檢查,填寫"設備狀況評定表"。
4.4設備的報廢和淘汰
設備有缺陷已無法修復或技術經濟指標落后需要淘汰時,由設備使用部門和設備管理部門按"設備報廢淘汰申請單"的內容依次填寫處理。
4.5設備事故處理
4.5.1發生設備事故必須立即逐級上報;
4.5.2遵照"事故情況不搞清,不放過;事故不分清責任人、不吸取教訓,不放過;防止同類事故重復發生的措施不制訂落實,不放過"的"三不放過"原則處理。
4.5.3接到事故報告后,設備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負責人應立即察看現場,將事故情況、原因、責任人、落實措施,填寫"設備事故報告表",向總經理匯報。
4.5.4事故資料經總經理核準后,由總經辦通知人事行政部和其他有關部門遵照執行。
4.6設備檢查
4.6.1定義:設備檢查是按照本程序規定,對設備的性能和外觀狀況進行察看、試驗、檢測,評審設備處于何種狀態(良好、堪用、惡劣、報廢)的一項工作。設備檢查是評價設備管理、維修、保養情況,變更檢修計劃、申請設備報廢、設備更新的依據。
4.6.2設備檢查內容
a.設備管理部門針對每種設備制訂檢查表;
b.檢查時實行扣分制度,每月由設備部公布一次扣分情況,每種設備的狀況由設備管理部門制訂項目分解,并定出每項分值,規定總分為100分,每月每個崗位確定合格分值,若低于合格分值,按差額計算罰款,若高于合格分值,按超出額計算獎勵。(具體制度由設備部制訂);
c.扣分和獎分制度實行層級權數遞增制,即:同一項內容分6個層級:
級別檢查內容頻次方
式扣分方法(基本分A)檢查滿分時獎分(基本分B)
崗位班長主管廠長設備管理部門
崗位班長主管廠長設備管理部門
1級崗位自查1/日班后//////////
2級班長查崗位3/周全0.5A////0.5B////
3級車間查崗位1/周抽1/3A0.5A///B0.5B///
4級廠部查崗位2/月抽2AA0.5A//2BB0.5B//
5級部門查崗位1/月全3A1.5AA0.5A/3B1.5BB0.5B/
6級公司查崗位1/季抽1/54A3A1.5AA0.5A4B2B1.5BB0.5B
7級公司查重點1/半年全5A4A3A1.5AA5B4B3B1.5BB
4.6.3設備檢查組織
a.一級檢查:是指崗位自查和互查,自查每日一次或以上,互查一周一次,按《設備操作規程》中的規定進行;
b.二級檢查:是指班組長對崗位的檢查,按《班組長職責》進行,通常分為外觀檢查(每日一次或以上)、性能檢查(每周一次)、產品質量印證檢查(隨時進行)。
檢查結果用以考核操作工的操作和保養設備的能力。
c.三級檢查:是指車間一級(或相當于車間一級)的組織對設備的檢查,檢查結果用以考核班組長及崗位設備管理工作質量。其方法為:
Ⅰ.抽查,按事先制定的計劃表,輪流隨機進行,每月每臺設備不少于1次;
Ⅱ.質量印證檢查,從產品質量病疵中追溯查證;
d.四級檢查,是指工廠部組織的對各車間的檢查,方法同C每月2次,檢查結果用以考核車間主管、班(組)長、崗位工的設備管理和維護保養工作質量。
e.五級檢查,是指由設備部組織的設備檢查,用以考核工廠部、車間、班長、崗位的設備管理工作質量,其檢查方法為:
按照設備在冊目錄制訂檢查計劃;
聽取各方面意見后,確定重點檢查的設備;
對"設備保養及維修記錄表"進行審閱,確定檢查重點;
從業務部收到的顧客質量投訴中尋找設備因素進行檢查;
組織機修人員全面檢查;
重點設備由主管或經公司確認有資質的人檢查。
檢查結果作為考核各部門主管及以下人員的設備管理工作依據。
f.六級檢查,是公司總經辦組織的設備檢查,抽查有代表性的設備。
g.七級檢查,是公司最高層親自組織的專對重點設備的檢查,檢查方法由總經辦決定,檢查結果作為考核部門主管及以下人員的設備管理工作依據。
5.相關文件
5.1《申購管理程序》
5.2《采購控制程序》
5.3《合同管理制度》
5.4《質量記錄控制程序》
5.5《設備操作規程》
5.6《崗位維修保養規程》
5.7《設備檢修程序》
5.8《設備使用前培訓考試規定》
5.9《班組長職責》
5.10《設備事故報告責任制度》
6.質量記錄
6.1設備購置計劃表
6.2設備入廠驗收表
6.3機器設備一覽表
6.4重點設備安裝、調試記錄表
6.5設備移交單
6.6年度設備檢修計劃
6.7重點設備易損件庫存計劃
6.8設備履歷表
6.9設備保養及維修記錄表
6.10重點設備定期檢查記錄表
>
6.11委外維修記錄單
6.12設備檢查記錄表
6.13設備事故報告表
6.14設備報廢、淘汰申請單
6.15燃油鍋爐運行日志
篇2:低壓配電設備管理工作程序
目的:為規范低壓配電設備的操作,確保低壓配電設備運行安全,可靠的正常。
適用范圍:適用于公司所轄園區內的低壓配電設備管理。
職責:工程部經理(主管)對低壓配電設備操作規程進行監督和檢查,大型維保安排、嚴重異常情況處理安排;
維修班組長負責檢查低壓配電設備操作作業規程的執行情況;
維修電工負責按照本規程進行低壓配電設備的操作、運行、巡檢、維修、保養。
程序:
1.低壓維修電工在對低壓配電設備的停送電操作時,一定按照《停送電操作票》中的記錄執行。
2.設備管理人員每兩小時對低壓配電設備進行一次巡檢,并填寫(低壓配電設備運行日記)。
2.1檢查變壓器的溫度有無異常的聲音和氣味。
2.2檢查電壓。
2.3三相電源。
2.4功率因數
2.5直流母級電壓。
2.6浮沖電流。
2.7各種指示燈狀態。
2.8電力電容器。
3.維修班組長每周內對低壓配電設備進行巡視檢查一次,并填寫(設備巡視檢查記錄表)。
3.1檢查設備房清潔衛生情況。
3.2檢查消防設備器材情況。
3.3檢查(配電設備運行日記)表。
3.4檢查(配電運行交接班記錄表)。
篇3:工廠生產設備管理工作程序
工廠生產設備管理程序
1.目的
為了工廠的機械設備及模具適合生產的需求,特制定本程序。
2.范圍
工廠各部門所有機械設備及模具均屬本程序范圍。
3.權責
3.1設備增補申請:生產或所需部門;
3.2設備增補審查與批準:副總經理;
3.3設備及材料購買:香港營業部或采購部;
3.4設備安裝驗收,定期與不定期保養、調試維修、外協與報廢申報:維修部;
3.5模具的驗收、保養、維修:工程部;
3.6設備使用與日常維護保養:生產或使用部門。
4.定義
5.作業內容
5.1生產設備的管理流程(見附件一)。
5.2設備增補:設備增補由生產或使用部門依《資源管理程序》進行。
5.3設備驗收與安裝:設備進廠后由維修部負責安裝驗收,驗收合格后依驗收情況填寫《設備驗收單》,并按設備類別賦予編號后列入《設備清單》,建立《設備檔案》后交付使用部門使用。
5.4設備維護與保養:
5.4.1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由使用部門依據《設備日常保養作業指導書》中之規定進行,并記錄在《設備日常保養記錄表》中;
5.4.2不定期保養:當停機時由維修人員做不定期保養,并記錄在《設備檔案》中;
5.4.3定期保養:定期保養每半年一次,并記錄在《設備檔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