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人民醫院計量管理制度
第五人民醫院計量管理制度
一、計量器具的管理工作制度
1、屬于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應有專人(計量管理員)負責管理和協調。
2、在上級計量部門的監督和指導下,醫院計量委員會和醫療設備管理部門按照《計量法》的要求和有關的規定,統一管理全院的計量工作。
3、統一建立全院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臺賬、分戶賬、分類賬,保管好有關的技術檔案和檢定證書。
4、加強與計量檢定部門的業務聯系,做好年度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周期檢定工作。
5、隨機地對在用計量器具進行抽檢,停止使用超期或不合格的計量器具。
6、對違反計量工作制度產生的后果,報領導作相應的處理。
二、計量器具的采購、入庫、降級和報損制度
1、購置時,要審查計量器具的型號、規格、精密等級、測量范圍、計量性能等,以保證計量性能的準確可靠。
2、采購的計量器具應有CMC或CPA標志(并附有許可證編號),不得采購未取得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的企業生產的計量器具。
3、計量器具購進后,應保管好有關的技術資料,使用前應將該計量器具送交計量部門檢定。
4、驗收和檢定合格后的計量器具方可入庫,同時由計量管理員建立臺賬并編制定期檢定計劃。
5、對驗收或檢定不合格的計量器具,有設備科提出退貨報告,由原采購部門辦理退貨。
6、計量器具經檢定達不到原準確等級,但能達到低一級精度時,可作降級使用,并作好技術檔案記錄的更改。
7、經檢定不合格且修理后仍不能通過檢定的計量器具,由計量管理員提出報廢報告,經醫療設備管理部門統一處理。
三、計量器具的使用、維護、保養制度
1、使用計量器具的部門,必須做好計量器具的使用與保養工作,制訂出相應的使用操作規程,由專人負責,并嚴格按照說明書及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2、所有計量器具都應建立使用記錄并定期進行維護和保養;常用計量器具應每次使用后擦凈保養,不常用者應定期做通電試驗。
3、存放計量器具的場所,要求清潔衛生。溫度、濕度要符合檢定規程的規定,并保持相對穩定。易變形的計量器具,要分類存放,妥善保管。嚴禁計量器具與酸、堿等腐蝕性物質及磨料混放。
4、在用計量器具必須有計量鑒定證書或合格標記,發現合格證書丟失或超期的,要及時查找原因,辦理補證手續。
5、計量器具發生故障時,應及時報計量管理員處理,各使用部門無權擅自修理計量器具。精密貴重儀器經主管領導批準后送修,并做好記錄。
6、有下列情況之一的計量器具不得使用:未經檢定或檢定不合格;超過檢定周期;無有效合格證書或印鑒;計量器具在有效使用期內失準、失靈;未經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批準使用的非法定計量單位的計量器具;本單位不能修理的計量器具,應委托取得《修理計量器具許可證》的單位修理,并在取得該單位開具的合格證后方可使用。
四、計量文件、技術檔案資料管理制度
1、計量文件、技術資料、質量憑證、單據要由專人保管并進行編號、登記,借出時履行借用手續,以防丟失和損壞。
2、認真填寫計量技術檔案,做到內容完整、字跡端正,符合國家計量部門的相關規范。
3、按規定的保存時間保管好計量文件和技術檔案資料,若銷毀檔案資料須經批準。
4、對發生丟失計量檔案的事件應做好記錄,查清原因再追究責任。
五、計量事故管理
在醫療過程中,可能會因醫療計量器具的準確度或其他計量問題引起醫療糾紛或醫療事故。如發生這類問題,可按以下方法處理:
1、處理計量糾紛的方式有檢定和調解,首先要查清事實、分清是非、明確責任,在相互諒解的基礎上促使雙方當事人解決問題。
2、計量調解是由縣級以上技術監督局對計量糾紛雙方進行的調解。根據計量糾紛的特殊情況,計量調解一般應在仲裁檢定以后進行。
3、仲裁檢定是指由縣級以上技術監督局用計量基準或者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所進行的以仲裁為目的的計量檢定、測試活動。仲裁簡短可以由縣級以上技術監督局直接受理,或指定有資質的計量檢定機構進行。
4、情節嚴重并引起醫療事故的,應保護現場,以便有關人員前來找出事故原因并記錄;按照國家的相關法律處理。
5、一般事故如系人為因素引起,應給予當事人相應的處理;如系管理不善引起,應分析原因,并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以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篇2:汽車維修標準與計量管理制度
1、全廠汽車維修技術標準和計量器具由廠部負責,并確定由計量員進行統一管理。計量員應按技監部門要求取得崗位證書,并接受技監部門的技術指導。
2、汽車維修技術標準、相關標準和本廠主修的各種車型技術資料等,必須分類保存,并建立索引目錄。借閱者應按規定辦理借用手續,用后迅速歸還,不得私自留存,不得損壞遺失。
3、要及時收集有關技術標準和技術資料。當新標準代替舊標準或某種車型淘汰后,原保存的該標準和資料經廠長批準后可以不在保存,但不得擅自處理。
4、全廠職工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的計量法規和規章。計量員應認真實施計量監督、檢查和管理,建立有關臺賬,制定有關計劃等,保證計量器具量值的準確可靠,以確保維修質量。
5、計量器具的檢定和維修必須嚴格按技監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對國家列入強制檢定目錄的計量器具(如壓力表、聲級計、有關量具等),必須按規定的檢定周期送技監部門檢定,不得自行檢定或維修。
6、一般計量器具和檢測儀器的檢定,由計量員每年進行一次,對計量精度高或使用頻率高的計量器具和檢測儀器,每半年進行一次。如遇本廠無能力檢定和維護的,應送有關部門進行檢定和維護。
7、對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必須取得計量合格正后才能使用;對損壞修理后的計量器具和檢測儀器,必須有計量合格證(即MG標志)方準使用。
8、凡超過檢定周期而未送檢的計量器具一律不準使用;對達不到精度要求或誤差較大的計量器具和檢測儀器,應根據實際情況和計量規定,作降級使用或報廢更新。檢定和維修結果及降級使用原因等必須及時記入設備臺賬中,以備后查。
9、使用計量器具和檢測儀器必須輕拿輕放,不準撞擊。精密量具不得在粗糙的表面上測量。量具用后應擦干凈,要防銹、防腐、防碰。使用檢測儀器前必須先調“0”位,儀器如有失準或損壞,應送制造廠定點的維修站進行修理,嚴禁擅自修理。
篇3:石油公司質量計量管理制度
石油公司質量、計量管理
第一條公司各級油品質量管理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分級管理、監管分離及“管理工作必須管質量”的原則。油品質量管理重在過程管理、環節把關、主動監測、制度完善、持續改進,控制影響產品質量的各種因素,不斷提高質量管理水平,確保購銷存各環節的產品質量合格。
第二條質量、計量管理標準與制度
公司計劃與油氣銷售部制定油氣產品相關質量管理、計量管理標準、制度和流程后,報集團公司審批,化工品銷售部制定化工及燃氣產品相關計量管理標準、制度和流程后,報集團公司審批。
所屬單位可在產品經銷公司制定的標準及制度基礎上制定自己的標準和制度,報公司相關業務部門備案。產品經銷公司在必要時對所屬單位實施監督和檢查。
第三條質量、計量管理組織機構
(一)產品經銷公司機關及所屬單位要成立質量管理機構,全面負責公司油品、化工及燃氣產品質量計量的監督運行。
(二)公司計劃與油氣銷售部負責油品質量、計量的相關制度、標準、流程的制定及主要監督,化工品銷售部負責化工及燃氣損耗標準的制定及主要監督,安全環保質檢部負責油品、化工及燃氣產品質量、計量相關工作的輔助監督,黨群工作部負責油品、化工及燃氣產品的質量、計量相關新聞違紀和媒體應對工作。
(三)所屬單位總經理是油品、化工及燃氣產品質量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的產品質量負總責;主管零售的副經理是庫站各環節油品、化工及燃氣產品質量管理的責任人;所屬單位業務部門具體負責本單位所屬庫站的油品、化工及燃氣產品質量管理及顧客投訴;所屬單位職能部門負責本單位油品、化工及燃氣產品質量的新聞危機和媒體的應對工作。所屬單位庫站運營管理部門是油庫、加油站、中央倉產品質量的管理部門。所屬單位油品、化工及燃氣產品調運管理部門是入庫產品的質量管理部門。所屬單位應設立必要的常規化驗室進行入庫油品、化工及燃氣產品的常規檢測,有條件的可設立中心化驗室。租賃油庫、中央倉的產品質量管理,由所屬單位具體派計量員或化驗員駐庫,對油品、化工及燃氣產品質量進行源頭監管。
第四條產品經銷公司機關及所屬單位運營管理部門要定期組織質量管理人員對加油站油品、中央倉化工品質量進行監督檢查,制定監督抽檢計劃,確保產品質量。被抽檢產品檢驗結果出現不合格時,由各單位主管質量的副經理組織進行調查處理,并將調查及處理情況書面上報公司安全環保質監部。
第五條出現質量事故時,立即停止經營活動,成立應急領導小組,專門負責調查處理質量事故,并及時上報公司安全環保質監部。
第六條對出現重大質量事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負面影響的,將對其直接責任人和相關單位領導進行責任追究,視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警告、記過、降職等處分。
第七條產品經銷公司及所屬單位使用計量標準、器具,嚴格依據國家、地方及集團公司相關管理規定。
第八條產品經銷公司及所屬單位內部計量檢測數據不一致時,以產品經銷公司最高計量標準器具的檢測數據為準;各單位之間計量檢測數據不一致時,以社會標準器具檢測數據為準。專用計量器具計量檢測數據不一致時,以集團公司最高計量標準器具或工作計量標準器具的檢測數據為準。
第九條所屬單位因定期對儲、運輸產品進行數量盤點、核準,做好物資保管和運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