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員工安全條例
1、安全生產、人人有責”,所有員工必須加強法制觀念,認真執行黨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政策、法令基本公司的灰頂,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各項安全生產制度。
2、凡從事生產和施工的作業人員要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嚴禁冒險作業和違章指揮,當生產(施工)與安全發生矛盾時,生產(施工)必修服從安全。
3、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有嚴重危險的生產線和設備,職工有權向上級報告,遇有嚴重危及生命的安全情況,職工有權停止操作并及時報告領導處理。
4、入廠新工人實習、代培、臨時參加勞動及變換公種的人員,未經三級安全教育或考試不合格均不準參加生產或單獨操作電氣、吊車、起重、蒸汽鍋爐、受壓容器、制氧、乙炔、電焊、氣焊(切割)等特殊工種,均應經專業培訓和考試合格,憑證操作。外來參觀人員,接待部門應組織安全教育,反職業“禁忌病癥”都應調離原崗位。
5、公司員工工作前必須按規定正確穿戴好自己的勞動防護用品,女工應把發辮放入帽內,旋轉機場嚴禁戴手套操作,檢查設備和工作場地,排除故障和隱患,保證安全防護、信號燈;保安裝置齊全、靈活可靠,保持設備潤滑及環境通風良好,不準帶小孩和工作無關人員進入工作場所,不準穿拖鞋、涼鞋、戴頭巾,圍巾等。
6、工作中應集中精力,堅守工作崗位;不準擅自把自己的工作交給他人,不準打鬧、睡覺和做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嚴禁酒后操作機器和從事高空等危險作業;凡運轉設備不準跨越、傳遞物件和觸動危險部分,不得用手拉,嘴吹鐵屑,各種機器不準超限使用,中途停電應關閉電源。
7、搞好文明生產,保持廠區、車間、庫房、通道整齊清潔、暢通無阻。
8、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末班下班前必須切斷電源、氣源、熄滅火種、清理好現場。
9、兩人以上共同工作時,必須有主有從、統一指揮;深夜班加班以及在封閉廠房、容器等部位作業,必須安排兩人以上一起工作。
10、廠內行人要走制定通道,注意各種警示標志,嚴禁貪便道跨越危險區。
11、嚴禁任何人攀登吊運中的物件以及在吊鉤下通過和停留。
12、操作者必須熟悉其設備性能,工藝要求和設備操作規程,設備應定人操作,公共設施應定人管理,開動本工種以外的設備時必須經有關領導批準后方可操作。
13、檢查修理機械、電氣設備時,必須持停電警示牌,設專人監護;停電警示牌必須誰掛誰取,;非工作人員嚴禁合閘,開關在合閘前要細心檢查,確認無人檢修時方可合閘。
14、一切電氣、機械設備的金屬外殼、行車軌道等必須有可靠的接地或重復接地安全措施,非電氣工作人員不準裝修電器設備和線路,使用手持電動工具必須絕緣可靠,有良好的接地。
15、行燈電壓應為36V,但用于鍋爐、蒸發器和其他金屬容器內不得行燈電壓不允許超過12V;行燈變壓器不準放在鍋爐蒸發器、水箱等金屬容器內和特別潮濕的地方;36V以下所用的插座必須為專用的。
16、各種安全防護裝置、照明、信號、監測儀器儀表、警告標志、防雷裝置,不準隨意拆除或挪作他用。
17、高空作業是必須按規定扣好安全帶,并要有專人監護,嚴禁往地面任意扔擲工具材料等物品。
18、對易燃、易爆、劇毒、放些和腐蝕等物品,必須分類妥善存放,并設專人嚴格管理,易燃、易爆等危險場所,嚴禁吸煙和明火作業,不得在有毒、粉塵生產場所進食、飲水、吸煙。
19、變、配電室、氧氣站、乙炔站、空壓機房、鍋爐房、油庫、危險品庫等要害部門,非崗位人員未經批準嚴禁入內。
20、各種消防器材、工具應按消防規范設置齊全,保持完好不準隨便動用,安放地點周圍不準堆放其他物品。
21、工作時間應互相關心,注意周圍環境情況,發生重大事故或惡性未遂事故時,要及時搶救,保護好現場,并及時報告領導和上級機關。
22、全公司員工、干部應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認真執行“安全條例”,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若因褻瀆或違章作業而造成安全事故的責任者,要根據情節輕重、損失大小,給予批評教育和紀律處分,直到追究刑事責任。
23、本條例如有與上級有關條例相抵觸時,以上級部門為準。
篇2:員工上下班交通安全管理規定
一、員工應做到
1、自覺學習《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提高交通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知識,并有接受單位組織安全培訓教育的義務。
2、駕駛機動車上下班的,應當依法取得機動車駕駛證。無證駕駛機動車不得駛入廠區。
3、駕駛摩托車上下班(進、出廠)必須正確戴好安全帽行駛,騎電動車上下班提倡戴安全帽。
4、駕車人上道路行駛前,應當對汽車、摩托車、電動車的安全技術性能進行認真檢查;不要駕駛安全設施不全等具有安全隱患的汽車、摩托車、電動車。
5、駕駛人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操作規范安全駕駛、文明駕駛。不超速行駛,不酒后駕駛,不疲勞駕駛。
6、按規定停放車輛,駕駛員離開車輛時應對車輛采取制動措施,并確認停車安全,以防發生意外事故。
7、因公出差人員或外派(駐外)人員,身處異地,更要加強自我保護、自我防范意識,避免意外交通事故和人身傷害事故發生。
8、上下班途中或因公外出期間受到機動車傷害后,除了應緊急搶救受傷人員和財產外,要保護好事發現場,并迅速撥打“122”電話報警。報警要講清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主要情況和造成的后果。
9、因事故受傷就醫時應向醫務人員講清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并保管好所有的就醫證明材料。
二、單位應做到
1、利用各種宣傳工具、信息平臺,定期或不定期對員工進行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等知識的教育和培訓,提高員工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技能知識。
2、單位的大門口顯要位置應設立醒目的交通安全提示語或安全警示標志。
3、安全保衛人員應經常性地對員工駕車進、出廠戴安全帽情況進行檢查。發現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有權責令其糾正、并處罰。要掌握駕駛汽車、摩托車、電動車上下班的職工情況。
4、廠區內各類車輛應限低速行駛,并定點停放,停車棚(庫)設置安全提示牌。
5、鼓勵職工乘座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有條件的單位應配備客車接送職工上下班。離廠區較遠的三班制作業人員,單位應為其提供夜間休息場所。
6、廠(礦)區內租賃、外包、外協的鏟車、挖機等特種車輛必須證照齊全,操作人員持證上崗,不符合要求的,有權責令其整改或責令其停止作業。
7、加強勞動紀律管理,員工在市區因公外出時,必須到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備案,條件許可時企業應為其派車。上班時間嚴禁擅自離廠,以避免意外事故發生。
篇3:車輛安全檢查員工作職責
1、認真執行交通部《汽車運輸業車輛技術管理規定》及相應的行業規章和技術標準。
2、車輛進站、回場后,認真聽取駕駛員對車輛使用和日常維護情況的匯報,及時進行技術檢驗。
3、定期檢查車輛滅火器等安全設備的配置情況以及車容、車貌完好情況,保障參營車輛技術性能完好。
4、按有關規定和標準,對車輛的傳動、轉向、制動、燈光等涉及行車安全的裝置進行認真檢修,對松動的螺帽、螺栓及時緊固,必要時進行簡單的換件修理。
5、對參營車輛的駕乘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制止超員和行包超載現象,防止車輛進出站時發生交通事故。
6、認真填寫車輛檢驗記錄,做到內容準確、字跡清楚,并及時將車輛檢驗合格證送交車站調度室,作為安排車輛營運班次的依據。
7、認真檢查道路運輸證的車輛二級強制維護記錄,督促參營車輛進行技術維護和日常維修,提高車輛技術性能和完好率,確保車輛安全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