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項目施工現場文明衛生管理措施

項目施工現場文明衛生管理措施

2024-07-10 閱讀 5308

項目施工現場文明衛生管理措施

大門口設置工程標牌,不小于1200×1000mm,白底黑字,按規定的內容格式書寫、設置高度,底邊距,地面不小于1.20m,門口內設置內容符合要求的"一圖四板兩牌"(即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工現場設置的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板、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板、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管理制度板和施工現場消防保衛管理制度板,施工現場文明安全施工管理體系牌和安全生產計數牌),并保持完好、整潔。

施工現場必須按照施工總平面布置各項臨時設施。堆放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機具設備,不得侵占內道路及安全防護設施。

施工現場臨存放施工材料,必須按施工平面指定的位置存放,并分規格碼放整齊,做到一頭齊、一條線、不超高、不混放。并標明責任區、責任人。

施工現場的用電線路,用電設施的安裝和使用必須按照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架設,嚴禁任意拉線接電。進行電、氣割作業必須由合格的焊工、電工等專業技術人員操作。

施工現場的各類機械,必須按照施工現場管理平面圖規定的位置停放整齊,定期進行保養,各種機械操作人員必須建立崗位責任制,做到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

施工現場必須保持場容場貌的整潔,工人操作做到活完料凈腳下清,每道工序完成后都要及時把剩余材料和建筑垃圾清理干凈。施工現場內嚴禁隨地大小便。有意違反,加重處罰。施工人員要節約用水,消滅長流水、長明燈現象。

施工現場必須認真執行消防條例,消除火災隱患,完善消除設施。嚴格用火制度,做好消防工作,所有施工人員必須保護消防設施,不得損壞和擅自挪用消防設備、器材,不準埋壓和圈占消防水源,不準占用防火間距,堵塞消防通道,不準在施工現場內吸煙。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帽,非施工人員不準進入施工現場。腳手架必須按樓層與結構拉接牢固,保證整體結構不變形。

腳手板必須堅實并固定鋪嚴。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過程中的揚塵,嚴禁凌空拋灑。對攪拌機、木工棚的產生噪音、振動的施工機械采取有效措施。現場適量灑水,減少揚塵。

施工現場的全體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必須佩帶證明其身份的胸卡。現場砂、石、灰等散料必須成堆放置,不得混雜,機磚成丁成形碼放,其他砌塊材料亦碼放整齊,高度不得超過1.5m。

水泥堆放于封閉室內,庫房要求防水、防雨、防潮,分品種規格堆放整齊,地面高于室外地坪30cm,垛高度不得超過10袋,使用時抄底使用,實行:"先進后出"的原則。構配件存放首先要求場地平整、夯實、有排水措施,碼放分類、分規格、按要求層次整齊碼放,墊木按要求厚度、長度位置放置,構配件上面不得放置重物,以免造成壓壞。

現場鋼材須按規格、品種、型號、長度分別掛牌堆放、碼放整齊,做到"一頭齊,一條線",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及剩余材料分類碼放,不得混堆。

領料時嚴格限額領料。現場的小型周轉材料和工具,應入庫存放,庫房內貨架整齊,排列順直,并要求庫房防潮、防水、防雨等。

施工期間嚴禁塔臂在辦公區上空吊物盤旋,塔吊配重經過辦公區上空的要在配重下面設擋油圍擋,防止塔臂上的機油濺入辦公區。把質量和文明現場視為同一要素,重點解決擾民和工程質量問題,力爭現場成為施工不揚塵、路面無渣土的花園式工地。

篇2:衛生院醫療安全管理措施

鄉村衛生院醫療安全管理措施

為進一步加強我院的醫療安全管理,不斷提高醫療質量,減少醫療糾紛和事故的發生,今年以來,我院結合醫院管理年活動,采取四項措施,強化醫療安全管理。

一、推行醫療安全例會制度。每月召開一次會議,由全體職工參加,主要通報全縣醫療糾紛和事故發生情況,分析醫療安全形勢,討論典型案例,相互交流管理經驗、吸取教訓,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管理制度,對醫學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進行培訓。

二、嚴格手術準入。對手術及有創操作嚴格執行分級管理,分級操作。根據手術的技術難度、復雜性和風險程度,將手術分為四級,根據醫師的執業資格、受聘技術職務及從事相應技術崗位的工作年限將手術醫師分為四級七個類別。

三、規范輸液業務。規定開展輸液業務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核定有西醫診療業務;二是至少要有一名臨床執業醫師和執業護士;三是具備輸液反應的搶救條件和能力,。

四、開展急診室創建達標活動。制定了《急診室考核驗收標準》,從院前急救、房屋、人員、急救藥品、制度、操作規程以及后勤保障等七個方面對急診室的建設進行了規范,重點對急診室的“八大件”、“八在盤”、開辟綠色通道以及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等三個方面提出了較高要求。

篇3:某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質量管理措施

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質量管理措施

1、設立醫院質量管理委員會、科室、質量管理小組人員名單和崗位,負責具體工作。

2、院長作為醫院醫療質量管理第一負責人,確定質量目標,至少每兩月一次研究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工作,參與考評。

3、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指派萬曉霞主治醫師專門負責對醫療質量的監督、檢查和考核工作。

4、院、科兩級質量管理組織要根據上級要求,結合醫院和本科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方案,規劃和年度計劃。并在年末對計劃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提出改進措施。

5、強化質量教育,增強質量意識。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規范操作規程。

(1)新進人員要進行嚴格的崗前質量教育,經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

(2)每月至少進行一次全員質量教育,可爭取多種形式進行教育,院、科兩級要組織本單位工作人員參加質量管理活動。

(3)開展全員醫療技術操作和常規的學習與培訓,并進行考核。

(4)對質量觀念薄弱的人員實行強化教育,經教育達到提高認識,改正錯誤的目的后才能上崗。

5、院、科、組三級質量管理組織,每月至少活動一次,進行質量考核、評價、總結,交流質量管理經驗,尋找質量缺陷,提出改進意見。每月活動的情況要做好文字記錄,通報相關科室。小組質量情況要報科室質量管理組織,科室質量情況要上報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

6、院質量管理委員會,至少每季度要對醫院質量進行全面評價,并以簡報形式通報全院。

7、醫療質量管理納入醫院綜合目標考核,并按醫院管理條例進行獎懲,對質量差的科室和個人,要取消評選先進的資格,情節嚴重的科室撤消領導職務,個人按待崗處理。

8、各級醫療質量管理人員,要認真、負責作好質量管理工作。對質量管理作出顯著成績的要給予獎勵;對不負責任,工作失職的,要進行調整,造成質量下降的,要給予處罰。

9、對疏于管理、發生重大質量與安全事故以及發生后隱瞞不報的科室將給予通報批評,除依法追究科室負責人及當事人的責任外,并逐級追究質量管理人員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