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項目部現場管理方法范文

項目部現場管理方法范文

2024-07-10 閱讀 6153

項目部現場管理方法

現場管理采用項目法管理。在標段的兩端設立標志牌,標志牌上寫明樁號、承包商名稱、工期等內容。在各工區段的兩端設立標志牌,標明工區段的樁號、施工隊、主要工作量等內容。在項目經理部實行掛牌作業。主要管理方法:

(1)把施工任務和完成情況制成圖表,公布于眾,使每個工人都知道自己應完成的任務、按勞應分配的多少。

(2)工地項目經理部、工區按工點、樁號編制施工進度計劃,大力推廣應用網絡計劃,并按月提出旬、日作業計劃,以施工任務書的形式,定人、定時、定項、定質、定量,把計劃分解下達到施工班組。施工進度計劃和網絡計劃圖表以及任務完成情況公布于眾,使大家看出各項計劃指標完成中的問題和發展趨勢,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措施,促使全體職工都能按要求完成各自的任務,都知道完成定額任務后應分配多少,從主觀上調動生產積極性。

(3)施工現場各項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工作標準、施工現場管理實施細則布告等用看板、掛板書寫后張貼于墻上公布,展示清楚。使職工自覺遵守施工現場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與崗位工人有直接關系的部分,應分別展示在崗位上。各種倉庫、食堂、工地臨時宿舍、廁所、自行車棚、配電室等制度板掛在相應的墻上;所有機械操作規程等板懸掛干相應的操作室、棚、站內,并始終保持內容齊全、完整、正確與潔凈。

(4)物品的擺放位置,有完備而準確如標志線、標志牌、標志色等標志,將上述位置鮮明地標示出來,以防誤置和物品混放。

物品擺放要按圖固定地點和區域。做到無論誰去看,都能一目了然,知道該物在某處,是什么,有多少,馬上知道有還是沒有。

經常使用的東西盡量靠近作業區,不經常使用的東西可放得遠些;根據垂直運輸設備的位置,確定模板、構件、材料、攪拌機等相對位置,力求運距最短,減少二次搬運。物品的擺放不僅平面位置合理,還要同時考慮符合安全.質量等以及上級規定的要求。

(5)在施工現場合理利用各種色彩、安全色、安全標志等有利于生產,有利于職工安全與身心健康。

(6)施工現場職工戴的安全帽采用紅、黃、白、藍、綠等幾種顏色。按施工現場不同單位、不同工種和職務之間的區別,分別戴不同顏色的安全帽。

(7)施工現場基坑、溝、槽、井、便橋等危險處用紅白相間的護欄圍擋,夜間設紅色標志燈,懸掛明顯提示標志牌;場區便橋還應加設通行噸位標志牌等。在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庫區應設明顯的"嚴禁煙火"標志牌和"禁止吸煙"等廣告標志;場區道路應設交通標志牌。對配電箱,開關箱進行檢查、維修時,必須將其前一級相應的電源開關分閘斷電,并懸掛停電標志牌。在工地入口醒目位置懸掛進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標志等等。

(8)廣泛運用電視機、廣播、儀表、信號燈等現代化傳遞信息手段,宣傳教育動員全體職工做好文明施工的同時,搞好企業職工精神文明建設。

(9)在施工現場保持清潔:對施工現場的設備、場地、物品勤加維護打掃,保持現場環境衛生,干凈整齊、無垃圾,無污物,并使設備運轉正常。清掃活動的要點是:

①要對施工現場進行徹底檢查清掃,不留死角。施工現場所有場地,物品、建筑物內外、食堂、倉庫、廁所、辦公室、加工場、站等等都是檢查清掃對象。

②要做到自產自清,日產曰清,工完料凈腳下清。在清掃過程中,要注意對建筑垃圾分揀過篩綜合利用。建筑垃校與生活垃圾分開按指定地點存放,并及時清出現場,送到規定的垃圾銷納場。

③對設備的清掃,要定期對設備進行點驗、清掃和維護保養。設備異常馬上修理,使之恢復正常。

④清掃也是為了改善。例如,當清掃時發現食堂操作間門窗無防蠅措施、生熟食品未分開,炊事員無健康證、無工作證等問題后,應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加以糾正,并制定、修改、完善管理辦法,保證今后不再發生類似問題。

(10)清潔

①清潔首先從人開始。炊事員工作服要清潔。職工要注意個人衛生,及時理發、剪指甲、刮須、洗衣服。職工不僅做到形體上的清潔,而且要注意精神文明,禮貌待人,在現場不大聲喧嘩,不聚眾打架、斗毆、洶酒、賭博、不看黃色書刊雜志和錄像,不隨地大小便,不凌空拋灑垃圾與物品等。

②進一步清除施工現場空氣、粉塵、噪聲、水源污染源,達到規定要求,保證工人身體健康,增加工人勞動熱情,心情愉快地工作與生活。

(11)提高施工人員素養:努力提高施工現場全體職工的素質,養成遵章守紀和文明施工習慣。

(12)設置防火設施:在道路兩邊設置消火栓,消火栓距路邊不超過2M,距建筑物外墻不小于5M,亦不大于40M。室外消火拴的間距不超過120M。消火拴處晝夜要有明顯的標志,配備足夠的水龍帶,周圍3M以內不準堆放任何物品。

高度超過24M的施工項目,應設置消防豎管,消防泵房應用非燃材料建造,設在安全位貫,消防泵的專用配電線路,應安在工地總閘的上端,保證連線供電.

(13)施工現場場區排水

施工現場應平整、密實、排水良好。應盡量利用自然地形排水。利用原有溝槽、排水管道排水。雨期施工時,應對施工現場原有排水系統進行檢查.疏竣或加固,必要時應增加排水設施。

在山區建設時,還需考慮防洪設施。在現場道路兩側、塔吊下、架子下、堆料場、建筑物四周等部位應設置排水溝,上述部位不得積水。特殊工程也可埋排水管道排水。基坑等排水措施應按施工方案和雨季施工措施執行。

(14)臨時行政、生活福利房屋的布置:臨時房屋的布置應盡量利用已有的和擬建的永久性房屋,生活區與生產區應分開,盡量縮短工人上、下班的路程,并應符合勞保衛生消防等要求。

(15)料場管理:料場進行硬化處理,不同的堆料區用磚墻分隔。料場要考慮靠近加工地點,又要靠近施工區域和使用地點。

當起重設備位置確定后,再布置材料、構件、模板堆場及攪拌站等的位置,最大限度地減少場內運輸和盡可能做到搬運路線最短,二次搬運最少。材料等各種堆放場地必須平整、堅實,有良好的排水措施。各種材料堆放位置應有標牌或標志線顯示。庫房應門窗齊全,封閉嚴密,能滿足防雨、防火、防風雪、防盜等要求。

庫棚應能防雨、雪、陽光、風直接侵蝕和防火要求。

篇2: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方法

安全生產管理從根本上講就是從事你轄區的施工環境、施工人員、機械設備、臨時用電等的安全管理;但這些都是很籠統的,具體的要實施必須要細節化,下面我就每個管理項目進行綜合分析:

一、管理制度及各部門、管理人員職責

工程進場后項目部制定安全生產管理相關的制度,制度是針對施工現場人員、機械、現場防護、用電、特殊作業人員、安全防護用品、現場負責人、安全員、班組長、現場環境管理、檢查督查、危險源監控、項目部領導值班、材料質量驗收、材料員、資料員、內業資料管理、現場設備登記、安全生產會議、安全教育、安全交底、一機一檔的建立、臨時輔助設施、食堂、宿舍、辦公室衛生、值班等,實行項目部經理、總工、測量技術員、質量技術員、專職安全員、后勤保障人員等職責明確,施工現場負責人職責明確、施工隊負責人職責明確,班組長職責明確。制度建立后必須組織學習,張貼上墻或櫥窗。

二、制度落實

制度建立后,經過學習,讓大家了解,接下來就是執行,要知道制定制度最主要的是執行,如何執行就關系到整個項目的安全生產落實的效果,執行不力就會造成現場安全安全管理失控(當然執行制度要的就是項目主要負責人和各方面的配合、支持)但專職安全員要事實就是的將現場出現違反制度的人、事等對照制度進行處理。確保制度的嚴肅性。

三、協助管理

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是所有現場人員不可推卸的責任,很多同志不是這么認為,總以為安全是沒有效益的,萬一沒有事情發生我們不就浪費了施工時間,其實錯了,安全就是靠的是預防而不是有了事再去管那就遲了,要知道事故賠償那就是純利潤,而且社會影響也不好,對企業、對作業人員、對家庭都會造成影響。所以現場必須要靠大家共同去防護和維護,在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要求整改的一定要及時整改到位,不能拖泥帶水或用種種理由搪塞,特別是現場負責人和施工隊長一定要認真配合整改,落實好。

四、加強臨時用電的規范性

施工現場施工首先要盡快落實好有合法操作證的專一電工,按照接電規范“三相五線制”“三級接電兩級保護”、“一機、一箱、一閘”配電箱接地線插入地下1.5m深、配電箱高出地面1-1.5m高并用架固定好,電纜線從變壓器到主箱按照規定架空2m以上或埋設地下70cm深且不影響施工現場人員、車輛、機械的安全。在焊接時不能用鋼筋二次搭鐵并要正確接好pe線,防止搭鐵線的有電傳輸。專一電工對照操作規程作業,對不符合規定的接線加強整改,對不符合作業要求的用電設備(電線損壞、開關漏電、無防護罩等)要及時整改并做好檢查維護、維修記載報送項目部。浮吊船及需要用電的設備在吊裝作業前電工必須要認真檢查,確保作業安全。

五、現場加強安全檢查

安全檢查不是走過場,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檢查:

現場的外部環境;對在施工地段與外界臨邊要做好檢查如:(臨河邊、臨路邊)如是臨時臨邊的要用水馬、錐形桶、警示棒再加夜間的照明燈和警示燈、導向燈等并安置警示標志牌;如果是中長期要用彩鋼瓦或防護欄,注:(外貼反光膜)、警示燈、導向燈、標志牌、照明燈而且路面要平整,無障礙物和坑塘。

現場內部的安全檢查;場內消防設施、器材安置位置和責任人,檢查滅火器是否過期;場內消防通道無障礙物,有無水源。基坑開挖四周防護;夜間在關鍵部位是否設有照明燈;橋梁施工中跨部位的示寬燈(燈帶)和水上警示燈(紅黃燈)、水上標志警示牌(距離作業地段100m)、超2m高度作業人員是否佩戴安全帶、安全帽;起重機械及場內作業機械及操作人員證件是否有效齊全;危險品如:(氧氣、乙炔瓶)是否按照規定施工作業和擺放;配電箱是否按照規定安置和接電;場地材料堆放是否整齊;設備上是否張貼責任人;是否設立“五牌一圖”及危險源責任人和措施;施工現場是否懸掛宣傳標語標幅及相關安全的提示動漫畫。

六、安全隱患排查活動、節假日安全生產的開展

根據上級部門和總公司相關安全生產有關文件要求對項目部防“三違”活動、防坍塌、防機械事故等活動通過發文、會議動員、漫畫標幅宣傳、現場檢查、整改、復查、通報、總結等,把活動的開展當成提高施工人員安全意識的推動動力。同時我們還通過節假日前對現場進行大的安全檢查,防止一些不良習慣帶到場地如:施工期間飲酒、賭博、下河游泳、斗毆、宿舍用火、違章在宿舍用電等,所以節假日的安全也是很關鍵的。

七、加強夏季、冬季安全生產

夏季的特點是:雨水多、臺風多、氣溫高、蚊蟲多、雷電頻繁;所以每到夏天項目部必須要制定適合項目部現場施工的安全方案,要求加強現場用電的管理,現場機械設備防雷電、防搭建支架的安全、防人員中暑、防食堂飲食衛生、防蚊蟲的叮咬、防洪水、防臺風對工程和人員的傷害;

冬季的特點是:施工現場結冰,它會造成人員滑到,在上部施工中也許滑倒就會使人摔倒地上,后果也是嚴重的;雨雪天作業還會使人凍傷;天氣干燥容易起火,電線凍裂漏電產生觸電事故,機械設備要采取防凍措施,加強冬季施工前的保養維護,尤其設備要加強防漏電措施,盡量將上部放置在施工工棚里。同時在冬季施工現場要加強掃雪,去冰,防止突發事故的發生。

八、加強安全內業資料的整理

俗話說,內業資料能反映出現場一切;加強資料的標準化的整理就會體現出現場的管理的全面性和準確性;內業與現場是相輔相成的,現場的進度、安全、質量可用影像圖片、文字來說明,安全檢查隨進度的推進而推進,隨作業分項的情況而進行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這都體現在安全內業資料中,當然也包括機械設備、安全活動、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安全應急預案、安全經費的使用、安全方案、安全檢查等。

九、加強安全生產經費使用的管理

安全生產經費是一個獨立的費用,可設立專門賬戶,編制安全生產使用計劃和使用范圍,不得挪作他用,每月上報使用經費附安全用品的圖片和發票并說明使用地點。購買的防護用品必須有合格證或相關檢測部門的證書,嚴禁劣質產品進入施工現場。

十、強化安全意識,堅持獎優罰劣。

安全不是一個人的事,也不是專職安全員在檢查中發現的隱患要求整改這樣簡單的事情,他是通過大家共同去努力,積極配合查找、排除這些細小的隱患才能杜絕事故的發生。對那些安全意識差的來講,自身的安全意識都不強,哪來有協助安全生產管理的意識呢!所以要從根本上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人的意識必須要提升,對在作業過程中表現好的要實行獎勵機制,對現場作業屢教不改的,甚至對安全視如罔聞的項目部必須要加以處罰,情節嚴重的勸退離場。(葉文杰)

江蘇信成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四年七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