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衛生中心口腔科感染管理制度
南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口腔科感染管理制度
1、保持室內清潔,每日操作結束后應進行終末消毒處理。
2、對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須洗手,操作時必須戴口罩、帽子,必要時配戴防護鏡和手套。
3、口腔診療器械消毒按衛生部《醫療機構口腔診療器械消毒技術操作規范》執行。
4、麻醉藥應注明啟用日期與時間,啟封后使用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現用現抽,盡量使用小包裝。
5、技工室的印模、蠟塊、石膏模型及各種修復體應使用中效以上消毒劑或紫外線進行消毒。
6、*線攝片室應嚴格控制攝片中的交叉感染。
7、用后棉球、敷料等醫用垃圾,必須放入黃色垃圾袋。
篇2:八一醫院口腔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一醫院口腔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工作人員上崗衣帽整齊,操作前后必須洗手。
2、醫生操作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規程。
3、口腔器械盤(鑷子、口鏡、探針)、注射器、口杯、手套、吸托器均為一次性使用,用后統一回收無害化處理。
4、手機頭、超聲波治療頭一人一用一消毒,清潔、干燥、塑封后高壓蒸汽滅菌。
5、鉆針、拔罐針、洗髓針、根管銼等,一人一機一消毒。(預消毒→超生清洗→環氧乙烷或高壓蒸汽滅菌)。
6、口內器械(充填器、針柄、成形夾)、口外器械(剪子、拔牙鉗、鑿子、梃子)、修復用托盤等均采用含氯消毒劑消毒→清洗→滅菌。
7、紗布、棉球、縫合針等采用高壓蒸汽滅菌。
8、無菌持物鉗采用干式保存,每4小時更換一次,若有污染隨時更換。
9、滅菌器械(鍋)每周進行生物監測一次,無菌生長證明滅菌鍋合格。
10、漱口盂保持清潔,每日用含氯消毒劑溶液刷洗。
11、診室工作臺面、地面等每日用含氯消毒劑溶液擦拭。
12、診室空氣每日用紫外線燈或消毒機消毒,每月監測并記錄。
13、廢棄敷料等醫療垃圾統一回收無害化處理。
篇3:南二醫院口腔科院內感染管理制度
第二醫院口腔科院內感染管理制度
一、醫務人員診療操作時,必須戴帽子、口罩。進行各種治療、操作前后要洗手,必要時戴一次性手套。
二、診療及手術器械、注射器、針頭、漱口杯及鑲復膜具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或免菌。
三、一次性口腔診療器械用后須毀型,消毒液浸泡后集中處理。診療用的棉球、敷料等醫用垃圾用后必須集中處理。
四、牙鉆應采用有效的消毒措施,如2%戊二醛溶液浸泡消毒。
五、診療室必須每天用紫外線進行消毒,并登記。
六、各種消毒過的治療盤,包括口鏡、鑷子、探針等,均只能使用一次,再次使用時,須重新清洗消毒。
七、污染物品和消毒物品應分開放置。可疑污染物品應停止使用,重新消毒。
八、可疑有傳染病的患者,應立即隔離或轉科治療。
九、每年對口腔科醫師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凡患有傳染病者不得在口腔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