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公共衛生醫師崗位工作職責

公共衛生醫師崗位工作職責

2024-07-11 閱讀 2122

1.在全科團隊組長的領導和質量監控部的指導下,嚴格按照公共衛生條線的考核要求,做好本責任區的預防保健工作的工作任務。

2.協助團隊成員完成健康檔案的資料更新工作。了解本社區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發熱分布特征,與全科醫師一道制定相關的干預措施,組織實施。

3.負責本區域內適齡兒童計劃免疫工作,掌握計劃免疫工作規程,及時完成接種補漏工作和季節性有價疫苗接種工作,并完成建冊建簿。

4.認真執行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做好傳染病人家訪指導,疫源地處理制度和漏報調查制度。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流行病學調查。

5.宣傳、普及《傳染病防治法》《食品衛生法》等衛生法則,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群策群力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體健康水平。

6.掌握本社區慢性病人的基本情況,協助責任全科醫生做好慢性病人的隨訪和健康教育工作。

7.配合完成中心下達團隊的其他臨行時工作任務。

篇2:CB酒店公共衛生應急預案

DZ酒店公共衛生應急預案

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指導和規范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眾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保障酒店賓客及員工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特制定酒店公共衛生應急預案。

一、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單位內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眾身心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或社會安全等事件引起的嚴重影響公眾身心健康的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二、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常備不懈。提高全體員工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范意識,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做好人員、物資和設備的應急儲備工作。對各類可能引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情況及時進行分析、預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范圍、性質和危害程度,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實行分級管理,遵循逐級管理責任制的原則。總經理負責突發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屬有關部門按照預案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突發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有關工作。

3、依法規范,措施果斷。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立健全系統、規范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制度,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可能發生的公共衛生事件做出快速反應,及時、有效開展自救、報告和處理工作。

4、依靠科學,加強合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學,要重視開展防范和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培訓、演練,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提供有力的保障。各部門要通力合作、資源共享,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要全力組織、動員所有員工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

三、公共衛生應急處理小組:

組長:總經理***

第一副組長:總值經理

第二副組長:銷售部總監***

成員:客房部經理、餐飲部經理、保安部經理、人事部經理、財務部經理、前廳部經理、工程部經理。

注:發生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在處理小組成員到達之前,由現場值班經理負責處理。

四、公共衛生應急小組職責:

為切實做好本酒店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成立麗景商務酒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實行屬地管理的原則,領導小組負責對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做出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重大決策:

1.負責設立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由總經理擔任總指揮,負責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

2.負責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信息收集、分析、報告、通報制度。

3.負責向當深圳市**區疾控中心報告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相關信息,電話:

4.負責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預防、現場控制、善后協調處理。

五、日常管理機構

總辦公室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辦公室,負責突發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指導、管理工作。

六、公共衛生事件的預警與報告

1、預警:按照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發展規律和特點,及時分析其對公眾身心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發展趨勢,及時做出預警。

2、報告:任何部門和個人都有權向部門負責人或公共衛生應急處理小組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其隱患,也有權向聯絡處領導舉報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規定履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職責的部門、單位及個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辦公室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準確地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其處置情況。

七、應急反應原則

1、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各部門要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做出相應級別應急反應。同時,遵循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發展,要根據不同類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性質和特點,注重分析事件的發展趨勢,對事態和影響不斷擴大的事件,應及時升級預警和反應級別;對范圍局限、不會進一步擴散的事件,應相應降低反應級別,及時撤銷預警。

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要采取邊調查、邊處理、邊搶救、邊核實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態發展。

八、應急反應措施

1、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

2、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需要,調集本部門員工、物資、交通工具和相關設施、設備參加應急處理工作。涉及危險品管理和運輸安全的,相關關部門要嚴格執行相關規定,防止事故發生。

3、劃定控制區域:根據酒店相關通知文件,按照部門責任制原則,屬地管理。

4、疫情控制措施:發生疫情部門應及時向領導小組反映,報經上一級批準后,所屬部門應緊急采取限制或封存相關物品等緊急措施。

5、事故報告制度:突發衛生事件發生后,及時逐級向突發衛生事件領導小組及領導辦公室報告,要按照有關規定逐級作好信息報告發布工作,及時主動、準確把握信息,實事求是,注重社會效果。

6、如有賓客要求與某位人士通話,應謹慎處理可將電話轉接給應急處理小組成員。

7、酒店情況發生任何變化,話務員須將應急處理小組的指示及時通知各部門負責人。

8、保安部負責到事故區域進行警戒,嚴禁無關人員進出,禁止閑雜人員圍觀、逗留。

9、在事件發生后應教育并通知各部門員工,嚴禁散布無關輿論和制造恐慌。

10、如執法部門到達后,警戒人員應指引其從后方區域到達事發現場,保安人員須保持警惕直到緊急情況結束。

11、如發生人員意外,首先應組織人員搶救和疏散。

12、如事件現場涉及到電器和機械設備,工程部須配合警方工作。

九、傳染病事件應急措施

1.酒店公共場所要保持衛生潔凈,空氣流動更新。賓客接觸設施設備及時消毒清潔。

2.客房客用棉織品及易耗品一客一換,日常用品一客一消毒。

3.當酒店公共場所發生疑是傳染病事件,現場工作人員及時向部門經理報告。所在部門經理及時向公共衛生應急處理小組報告。電話由總機通知小組成員及時到位。

4.所在部門在報告的同時,及時隔離疑是傳染病區域,監控相關人員。必要時請酒店保安部人員協助完成。

5.公共衛生應急處理小組根據現場情況判斷,是否送醫就診、是否向當地衛生地報告。

6.由當地衛生預防保健科查明事件真相,酒店應急處理小組協助處理相關善后工作。

十、飲用水安全事件應急措施

1.酒店向賓客提供飲用水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和衛生規范,向飲用水供應商索要相關證件備查。包

括飲用水及飲水機生產單位衛生許可證、生產許可批件、檢測報告。

2.向賓客提供的杯具要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確保杯具潔凈安全。

3.當酒店發生飲用水安全事件時,現場工作人員及時向部門經理報告,所在部門經理及時向公共衛生應急處理小組報告。電話由總機通知小組成員及時到位。

4.所在部門經理在報告的同時,保護好現場。密切關注相關人員,及時送醫就診。

5.公共衛生應急處理小組根據現場情況判斷,是否向深圳南山區疾控中心報告,電話:。

6.由當地衛生預防保健科查明事件真相,酒店應急處理小組協助處理相關善后工作。

十一、食物中毒事件應急措施

在酒店內如發現任何人士有中毒情形,無論是誤服或故意服毒,除立即報警外,還需采取以下措施:

1、撥打急救中心電話“120”呼救,如醫務人員沒有及時趕來,中毒者有生命危險,要將中毒者送附近醫院搶救,并通知中毒者的單位或親友。

2、保護中毒者所在現場,不要讓任何人觸摸有毒或可疑有毒的物品(如:藥物、容器、飲品及食物、嘔吐物等)。

3、安排好車位以便警車和救護車到達及離開時用。

4、將中毒者之私人物品登記交與警方。

5、防止閑雜人員圍觀。

6、將有關資料(包括警車、救護車到達及離開之時間、警方負責人姓名等資料)登記備案。

7、發現投毒者或可疑人員,立即滯留,交警方處理。

十二、非事件發生部門的應急措施

未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部門應根據其他部門發生事件的性質、特點、發生區域和發展趨勢,分析本地區受波及的可能性和程度,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密切保持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的聯系,確保及時獲取相關信息。

2、組織做好本轄區應急處理所需的人員與物資準備。

3、加強相關疾病與健康監測和報告工作,

4、開展重點人、重點物品、重點場所和重點環節的監測和預防控制工作防患于未然。

5、開展防治知識宣傳和健康教育,提高公眾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6、演練:根據上級政府部門要求,按照"統一規劃、分類實施、分級負責、突出重點、適應需求"的原則,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形式,組織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演練。

十三、善后處理及善后與恢復:

突發衛生事件處置完成后,工作重點馬上從應急轉向善后與恢復工作。及時積極做好善后工作,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恢復酒店正常營業秩序。

1、妥善處理客人對事故威脅的恐慌,謹慎回答賓客的疑問。

2、積極配合政府執法部門進行有關調查并與有關人員保持密切聯系。

3、做好事故中受傷害人員的求治、慰問工作。

4、及時查明事故原因,嚴格信息發布制度,確保信息及時、準確、客觀、全面,穩定在駐賓客的情緒,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動蕩。

5、加強酒店安全保衛和各項設備設施的安全檢查,對排查出來的安全隱患及時整改,對部門自身無力解決的問題,積極總經理反映,請求協助解決,避免事故再次發生。

6、總結經驗教訓,完善酒店應急管理機制,切實提高酒店有效防范和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增強所有員工公共衛生安全意識和互救與自救能力。

十四、事故責任追究

1、對導致事故起因的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追究。

2、對事故瞞報、謊報和不及時上報的行為進行嚴肅追究。

3、對事故散布無關輿論和制造恐慌言論應進行嚴肅追究

3、對事故處理中的玩忽職守、推委扯皮等影響應急方案順利實施的行為進行嚴肅追究處理。

DZ國際酒店

酒店公共衛生應急辦公室

篇3:酒店客房部公共衛生管理規定

酒店客房部公共衛生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使客房及客房環境衛生標準化和衛生服務的規范化,為客人提供一個清潔衛生、舒適方便的住房環境,根據酒店衛生管理制度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客房部所有員工在做公共衛生清掃工作時,必須執行本規定。

房間清潔次序

第三條一般情況下應按照下列次序:

V.I.P房-掛牌清潔房間-住房-長住房-走房-空房。

第四條若開房較緊張,次序稍作變動:

V.I.P房-掛牌清潔房間-走房-住房-長住房-空房。

第五條V.I.P房的衛生應在接到通知或客人離開房間以后,第一時間打掃。

衛生班應聽從臺班的安排,不得一意孤行,貪圖方便。

房間衛生操作規程

為方便記憶,我們將整個操作程序劃分為八個字,即"進"、"撤"、"鋪"、"洗"、"補"、"吸"、"檢"。

第六條"進"

(1)輕輕敲門三次,每次三下,每次隔2~3秒鐘。

(2)報稱"HOUSEKEEPING"。

(3)緩緩把門推開,把"正在清潔"牌掛于門鎖上。

第七條"撤"

(1)把小墊毯放在衛生間門口。

(2)清潔籃擺放于云石臺靠門一邊。

(3)同時帶入二濕一干三條抹布。

(4)用垃圾桶收衛生間內垃圾。

(5)把客人用過的"四巾"(面巾、方巾、浴巾、地腳巾)卷好放在衛生間門口。

(6)用清潔劑均勻地噴一次"三缸"(洗手盆、抽水馬桶、浴缸)。

(7)進房把空調開大,關臺燈、床頭燈、落地燈,拉開窗簾。

(8)用垃圾桶收垃圾和煙灰缸。

(9)撤床單,一張張地撤(注意不要夾帶客人的睡衣和其他物品)。

(10)摺絲棉被(向內三摺,橫向三摺,齊口向門外)。

(11)若房內有送餐或加床設備,需要來回再走一次。

第八條"鋪"

(1)將倒干凈的垃圾桶及煙灰缸拿到衛生間內沖洗并抹干凈,然后放回房間原處。

(2)拿床單和枕套進房內鋪床(鋪床要按規定程序,兩張一齊鋪)。

(3)鋪完床之后,順帶把水杯、茶具等撤到布草車上。

第九條"抹"

(1)從門外門鈴開始抹起至門框。

(2)按順時針方向抹,由上到下,由里到外,抹一圈(邊角位及底部均要抹到。)

(3)物品要按規格擺放。

(4)燈泡、鏡面、電視機要用干布抹。

(5)抹的過程中應默記待補充的物品。

(6)抹陽臺玻璃臺、陽臺地板。

第十條"洗"

(1)將用過的皂頭、浴液、發液瓶放進清潔籃。

(2)洗干凈的抹布,其中一條濕抹布留下抹衛生間地板。

(3)用清潔劑全面噴一次"三缸",用手刷刷洗臉盆、浴缸和浴缸以上三格瓷片,然后用花灑放水沖洗。

(4)用毛球洗馬桶(注意二塊蓋板及底座的衛生)。

(5)用干布抹干凈衛生間水漬(由鏡開始,順時針抹一次,注意小金屬器要發亮)。

(6)要默記衛生間需補充的物品。

第十一條"補"

(1)補充衛生間內備品,面巾紙和卷紙要摺好角。

(2)用濕抹布抹干凈地板,撤走清潔籃及小墊毯。

(3)補充房內物品(注意各種物品均需按規格擺好)。

(4)補充杯具。

第十二條"吸"

(1)先從陽臺吸起,注意吸陽臺門軌。

(2)吸地毯要順紋向同一方向推把。

(3)吸邊角位(咖啡臺底,梳妝凳底,床頭柜底)。

(4)吸衛生間地板(注意吸地板上的頭發)。

(5)吸塵機用完之后繞好放于布草車側面。

第十三條"檢"

(1)空調撥到適當位置上。

(2)檢查窗簾、床鋪是否整齊,地毯是否有雜物。

(3)檢查衛生間鏡、"三缸"、小金屬器是否光潔。

(4)關總開關,關門,取回"正在清潔"牌。

第十四條住房和走房操作程序基本一樣,一般情況下,住房不要求每天更換香皂,但要視香皂的使用程度而定。長住房每日均要求補充日常的易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