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綠化工程施工程序施工方法
主要工程施工項目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
Ⅰ、施工順序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設計施工圖內容,將主入口、A1組團及樣板房設立為兩個獨立的施工片區,進行流水(或平行)施工。
Ⅱ、施工流程及驗收標準
本工程按以下三個階段進行流程及驗收:
(1)B1組團按照設計施工圖及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進行硬景和軟景的施工及驗收;
(2)歐洲小鎮營銷中心廣場部分硬景及軟景的施工及驗收;
(3)歐洲小鎮其他部分硬景及軟景的施工及驗收。
Ⅲ、施工方法
(一)園林土建構筑物
1.測量定位控制
測量控制為工程施工的重點之一,包括軸線控制和水準控制。
(1)人員組成: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直接領導,專業的測量人員負責測量控制,并兼本工程資料工作,其組成為測量工程師1名,放線人員2名。
(2)儀器配置
A.軸線:南方NTS-352、J2級光學經緯儀1臺。
B.水準:南京SD3水準儀1臺。
C.量距:經校驗的標準50m鋼尺兩把,必要時采用全站代測量
D.其他:2KG吊線墜錘2個、墨斗、5M鋼尺5把、5M塔尺等。
(3)測量定位
A、以甲方提供的座標控制點和水準控制點。
B、本工程設計施工圖
C、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和其它現行施工規范。
D、根據業主提供的定位放線依據和資料,按設計圖和規范要求對本工程進行定位測量,并請監理、甲方現場代表認定。
2.土方施工
(1)土方開挖
本工程土方開采用人工開挖以及修邊撿底,工作面寬度按有關定額執行。土方根據甲方指定場地堆放,組織好車輛人員,車輛指揮設專人,合理布置運輸路線,并派專人清理道路,以保障正常施工。
3.砼工程
(1)砼的澆筑
A、澆筑前準備工作:澆筑砼前應將模板內雜物及鋼筋上的油污等清理干凈,并檢查鋼筋墊塊,模板應充分濕潤。
B、砼澆筑應按設計::要求留置施工縫。
C、砼放料不得直沖模板和鋼筋骨架,并不得在一處連續放料,應在1-2m范圍移動放料。
D、砼的振搗使用插入式振搗棒或平板式振動器,振動棒應快插慢拔,插點勻排列,移動距離以400為宜,振搗時間15-30s,振搗時應插入下層,以清除兩層間的接縫。
4.基層工程
基層施工必須嚴格按照設計配合比拌制,以保證基層有一定的強度,同時基層的開挖、平整、碎石墊層鋪平、碾壓密實、澆筑砼墊層時必須振搗密實,標高的控制及表面的平整度。
5.飾面鋪裝工程
(1)施工準備:施工前要清理現場,檢查鋪貼面部位有無水、暖、電等的預埋件,是否影響施工。并檢查板材的規格、尺寸、顏色、邊角有無缺陷等,將板材分類碼放。準備工序主要包括:
①基層處理: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整個基層墊層已做好,而為了保證面層的平整必須先做一層找平層,而不能直接在墊層上鋪飾材。
板材鋪貼前,先掛線檢查并掌握找平層的平整度,需要處理的要提前進行處理。然后清掃基層并用水刷凈。
②彈線定位:根據設計要求,確定平面標高位置。一般水泥砂漿結合層厚度應控制在25-35mm。根據板材的規格、尺寸掛線找中,即找到中點、拉十字線,處理好地面顏色不同,拼花的分界線。
③試拼:根據標準線確定鋪貼順序和標準塊位置。在選定的位置上,對板材應按圖案、顏色、紋理進行試拼。試拼后按兩個方向編號排列,然后按編號碼放整齊。
(2)施工方法:
①攤鋪砂漿找平層:找平層使用1:2(體積比)的干硬性水泥砂漿,為保證粘結效果,基層表面濕潤后,還要刷以水灰比為0.4-0.5的水泥漿,并隨刷隨鋪板材。
②攤鋪干硬性水泥砂漿找平層時,攤鋪砂漿長度應在1m以上,寬度要超出平板寬度20-30mm,攤鋪砂漿厚度為25-35mm。地面虛鋪的砂漿應比地面標高線高出3-5mm,然后用大杠刮平、拍實,用木抹子找平,再在結合層上鋪板材。鋪前,應在找平層上均勻地撒一層干水泥粉,并用刷子蘸水彈一遍,同時在板塊背面刷水,再將板塊正式于鋪上。
對縫:正式鋪貼時,板材要四角同時平穩下落,對準縱橫縫后,用橡皮錘輕敲振實,并用水平尺找平。對縫時要根據拉出的對縫控制線進行,并要注意板材的規格、尺寸一致,板材規格、長寬度誤差應在1mm以內,大于此數的板材應揀出分尺碼放。
6.植物栽植工程具體按以下規范操作:
(一)、種植場地清理與地形處理
按照種植設計要求,將種植場地進行平整、清理,除去雜樹、雜草、石礫及其他雜物。根據設計圖的要求對原設計地形進行細微修整,平整度和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二)、種植前土壤處理
種植或播種前對土壤理化性質進行分析,采取相應的消毒、施肥等措施。園林植物生長所必需的最低種植土層厚度要求符合下列表一規定。
表一:種植土厚度表
植被類型草坪地被草本花卉小灌木大灌木淺根喬木深根喬木
土層厚度(cm)
種植地的土壤含有建筑廢土及其他有害成分,以及強酸性土、強堿土、鹽土、鹽堿土、重粘土、沙土等,均應根據設計規定,采用改良土壤的技術措施。對草坪種植地、花卉種植地、播種地應施足基肥,翻耕25~30cm厚。
(三)、種植土壤質量控制。::需要換土時,要保證種植土質量,并注意和有機肥相搭配,力求增加土壤肥力,以利于植物生長。種植土層厚度:草坪、草本花卉應大于30cm,花灌木應大于60cm。有必要時,還要對土壤進行消毒。如果種植對土壤有特殊要求的植物,還要對
土壤進行理化性狀和肥力檢測試驗,以達到要求。
(四)、種植放樣質量控制。按設計圖紙上的植物內容和具體位置落實到現場地面上。設計中的色塊植物,應按照設計圖定點放線,在地面準確劃出位置、輪廓線,達到設計圖紙中的數量要求。面積較大的花壇,可用方格線法,按比例放大到地面。根據種植施工精度要求和場地實際情況,選擇放樣方法(繩尺放樣或方格網放樣等),以充分體現設計意圖。對于規則式的種植,力求準確;對于自然式的種植,定點時注意體現園藝水平;放樣經驗收合格方可進入挖穴工序。
(五)、苗木栽植質量控制。
(1)挖種植穴。樹穴是否挖得符合要求,直接影響到樹木栽植的質量。樹穴挖成圓形或正方形,樹穴的大小應按苗木根系、苗木所帶土球的大小和土壤情況而定,其直徑一般較根系或土球直徑大30-50cm,土壤條件差的,宜適當加大樹穴規格。樹穴要求上下一樣大,呈直筒形,穴底平坦,中間稍隆起,切不可挖成鍋底狀。樹穴挖好,在栽樹之前還要將基肥施于穴中,基肥放人穴內應與泥土拌勻,上面再覆蓋一層厚約15-20cm的土壤,避免樹根與肥料直接接觸。樹穴要求在苗木進場之前就挖好,并通過驗收,以利苗木隨到隨栽。
(2)苗木起挖和運輸。苗木起挖,根據苗木不同品種、特性及規格大小確定起挖保留根系標準、土球大小和挖掘方法。起苗前,在不影響植物呼吸的情況下降低水分蒸發,如圃地太干,應在起挖前兩天應灌水,保持土壤濕度。苗木起挖后采取包裝打漿措施,確保起苗質量。苗木運輸中注意植物土球完好,保護好根系,避免損傷折斷枝干等。苗木裝車前應按名稱、規格、數量、質量等要求進行檢查核實,以免發生差錯和遺漏,影響施工進度。
苗木到場卸車時應輕拿輕放,不允許整體卸車,大規格苗木卸車要注意安全,避免安全事故。進場苗木履行報驗程序,經驗收合格方可栽植。植栽中對植株根部噴灑生根劑,促根根部的發育;對植株葉面噴灑蒸騰液保證苗木的水份不流失,減少植株水份的蒸發,因此當天苗木當天栽種完,不能及時栽植的,采取苗木?;畲胧?如噴水保濕、搭遮陽網、草墊等)。
(3)苗木種植前的修剪。苗木在放入樹穴之前,需仔細檢查根系與枝葉情況。凡斷根、爛根、撕皮、折裂等受傷部分要加以修剪,樹冠部斷折枝、病蟲枝、交錯枝、重疊枝、纖弱枝以及影響樹型的枝條須剪除,不采用有病蟲植株等。
(4)苗木栽植。
A、種植綠籬的株行距應均勻,按苗木高度、大小搭配均勻;色塊、地被應按照由中心向外的順序種植,其種植區域有獨立栽種的灌木,應先栽植灌木;模紋花壇應先種植圖案的輪廓線,后種植內部填充部分;大型花壇宜分區、分塊種植。
B、帶土球苗木,如果是用稻草或草繩包扎,進入樹穴后可將稻草或草繩割除,較大的土球必須放準位置后再割草繩;裸根苗木未打漿的,在進入樹穴前必須打漿,以促進成活。
C、苗木栽植的深度根據植株的要求,不同的栽植地點,不同的樹種生態習性,分別對待。對土壤滲透性不好的栽植地,為避免漬水死苗,需采用微地形改造、墊高等措施來提高苗木成活率。
D、應注意用碎石栽植,保證種植土壤與根系或土球充分接觸,不宜留有空隙,種植土須與地下土層松散連接,以保證土壤毛細管、液體、氣體的上下貫通。帶土球的苗木必須踏實穴底土層,而后置入樹穴,再填土踏實。苗木種植后應按略大于種植穴直徑范圍筑成高10-15厘米的灌水堰,堰應筑實不漏水。
E、雨季施工應注意避免土球被雨水沖刷而散,栽苗前須將樹穴內積水清除,并備好干土以便隨時應急栽植,不要用濕土栽植。
F、苗木栽植后,一定要澆透定根水,澆水時應防止因水流過急導致根系裸露或沖毀土壤。澆水后出現土壤沉陷,致使苗木傾斜時,應及時扶正、培土、踩實。
J、栽植完后要及時清理場地,做到工完場清。
(5)苗木栽植后的?;铕B護措施
A、要注意苗木的保水工作,并進行噴霧處理。
B、要跟蹤觀察已栽苗木的成活情況,一旦發現枝葉萎蔫,要及時采取補水、培土、踩實、修剪等措施,以確保苗木成活。
C、此次植物的栽植期正值夏季,因此在植栽和養護上存在著一定的難度,采用打地樁拉網遮蔭避免陽光的照射,網高距苗木頂部20cm左右;或鋪草以減少水分蒸發;根據生長情況和季節變化,逐步去掉遮蔭物。
D、病蟲害防治:新栽苗木抗病蟲害能力有所下降,因此要加強肥水管理及修剪整形工作,以促進苗木恢復生長,增強苗木抗病蟲害能力。如果出現病蟲危害跡象,要及時采取措施(剪除或噴藥處理)
(六)、草種的播撒養護:
(1)選擇優良種籽,不得含有雜質,播種前應做發芽試驗和催芽處理,確定合理的播種量。
(2)播種時應先澆水浸地,保持土壤濕潤,稍干后將表層土耙細耙平,進行撒播,均勻覆土0.30~0.50cm后輕壓,然后噴水。
(3)播種后應及時噴水,水點宜細密均勻,浸透土層8~10cm,除降雨天氣,噴水不得間斷。亦可用草簾覆蓋保持濕度,至發芽時撒除。
(4)坡地和大面積草坪鋪設可采用噴播法。
(5).播種后的后期管理非常重要,包括:打孔透氣、松根、修剪、雜草控制、施肥、灌溉。
a、打孔透氣:就是在草坪上扎些小孔以便為根莖提供充足的氧氣。每年進行2-3次便可提高草坪質量。
b、松根:即從草坪::地中除去死葉和農藥殘留物,讓草自由呼吸,以減少真菌和疾病的感染機會。松根可在春秋兩季各施一次。
c、修剪:每周修剪2-3次可以保持草坪質地密集、有彈性。根據設計要求,因與高爾夫球場映連,因此作為裝飾的草坪修剪保持在2-4厘米的高度。
d、除雜草:一般情況下,我公司都沒有采用藥物除草,采用人工清除雜草。
e、施肥不難,每隔4周施一次肥即可,秋冬季則施肥次數減少。
f、澆水過多或過勤對草并非有益,它使草的根系變懶,不往土地深處去因而降低草坪的抗旱性能。若用噴灌則應在早晚進行,干旱季節每周一至二次灌足。
夏
季澆水隨著溫度升高,必須及時調整草坪的澆水頻率,以防草坪干枯、泛黃。**屬高溫地區,對此草坪的養護上每天都要對其進行兩次澆水。澆水時間要固定,不固定會使草坪更易于受損。澆水不足可能削弱草坪的抵抗力,使草坪易染病害并受雜草侵襲。澆水過多則會造成草坪缺氧。從而導致生理疾病及根部受害。應充分利用灌溉或降雨。確保處在生長期的草坪獲得足夠的水量。缺乏良好養護的草坪易受昆蟲的侵襲,因此檢查草坪的施肥、灌溉和鋤草措施,不僅能減少蟲害,還能令草坪更加健康美觀。
篇2:某環境整治綠化工程施工方法
環境整治綠化工程施工方法
一)、基礎工程
園林工程從計劃到施工階段,都著眼于完工后的景觀效果,總目標是為植物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創造園林式的綠化空間。栽種基礎工程是營造適合植物生長土壤的工程,可以說是園林工程總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程之一,鑒于本工程現有的實際情況,栽植前須進行局部土壤改良工程,即原基礎土的挖掘,種植土的回填及按圖營造好地形,覆蓋好黃泥。
1、場地造形
場地造形是根據業主要求,對場地進行土方造形,造形后進行場地粗平,把較大的塊石或垃圾清除并外運。
2、材料
a、黃泥為松散的、具有透水作用并含有有機物質的土壤,能助長植物生長,不含有鹽、堿土,且無害物質以及大于2.5cm的石塊、棍棒、垃圾等;采集時,黃泥上生長有茂盛農作物、草或其他植物時,則證明該土質是良好的。
b、開挖的黃泥,其開挖的部位、深度,在監理工程師指導下進行。
3、黃泥的提供
a、在黃泥鋪設前至少7天通知監理工程師。
b、黃泥采集的計劃安排,支付所有的費用,并應給監理工程師提供有關良好黃泥的樣品;并附上一份副本,說明挖取的黃泥以及恢復該地區的安排。
4、地表面的準備
a、覆蓋黃泥范圍的地表面,應進行深翻,將土塊打碎使成為均勻的種植土。不能打碎的土塊,大于2.5cm的礫石、樹根、樹樁和其他垃圾清除并運到監理工程師同意的地點廢棄。
b、通過翻松、加填或挖除以保持地表面的平整。
5、鋪設
a、準備工作經監理工程師認可后,應即鋪設黃泥,鋪設厚度應符合表1-1的要求。當黃泥過分潮濕或不利于鋪設時,不進行鋪設。除非另有規定,黃泥鋪設完成后,其表面標高應比路緣石、集水井、人行道、車地道或其他類似結構低2.5cm。
b、黃泥鋪設達到要求厚度后,其完成的工程應符合所要求的線形、坡度、邊坡。
植物生長的最小土層厚度表(1-1):
植物種類植物生長的最小厚度(m)
短草0.2-0.3
小灌木0.5
大灌木0.5-0.7
淺根性喬木0.8
深根性喬木0.8-1
c、鋪設后,用機具將黃泥滾壓,并形成至少5cm的縱向溝槽。全部鋪設面積應具有均勻的間隔溝槽,其方向宜垂直于天然水流,以利于排水,但圖紙或監理工程師另有要求除外。
二)、定點、放樣
1、定點放樣使用的工具:鋼尺、輕便卷尺、量角器、角規、小木樁、木樁、花桿和繩子。
2、位置確定后用木樁等做出明顯標志,樹叢用白灰色劃清范圍,線圈內釘上木樁,寫明樹種、數量、坑(穴)號,然后用目測方法定出單株小點,用灰點標明。
3、定點與種植是樹種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圖紙要求。
4、樹種位置及配置應注意層次,切忌呆板,宜中心高邊緣低或呈由高漸低的傾斜林冠線,鄰近的幾棵不要定成機械的幾何圖形或一條直線。
三)、栽植工程
栽植工程具有調整人類生活和自然環境的功能,它是園林工程的主體部分,起著悅目怡人的作用。
1、施工技術人員準備
本工程的對象是植物,我們專業技術施工人員首先認真研究和以往的施工經驗總結有關植物的在該季節栽植,防止樹木植株死亡的相應技術措施。栽植工程屬于收尾性質的綜合性施工項目,在搞好包括質量管理在內的整個工程管理同時,一定要保證按期竣工。施工上的主要注意事項如下:
a、熟悉設計意圖和設計圖紙,確認施工現場。
b、根據各種條件,編制工程進度表的栽植工程總體計劃。
c、對樹木及使用材料進行質量管理。
d、檢查配置作業的結果,搞好施工技術管理。
2、材料
a、肥料
(a)、應優先使用經過特制的農家肥。
(b)、如果使用化肥時,應為標準農用化肥并按袋裝提供?;瘜W肥料應含有不低于10%的氮、15%的磷酸鹽和10%的碳酸鉀;或根據土壤肥力狀況選定。
b、水
種植或養護植物用水無油、酸、堿、鹽或其他對植物生長有害物質,并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1992)的要求。
c、植物品種
(a)、所有植物應該考慮地區地點,選擇合適于當地氣候條件,易于生長的并有豐滿干枝體系和茁壯的根系。植物無缺損樹節、擦破樹皮、受風凍傷害或其他損傷,植物外觀應顯示出正常健康狀態,能承受上部及根部適當修剪。無特殊規定或圖紙標明,所有植物應在苗圃采集。
(b)、喬木具有挺直的樹干、良好發育的枝杈,根據其自然習性對稱生長。不應有大于直徑2cm為愈合的傷痕。
(c)、在室內生長后應適于室外條件、在盆內或其他容器提供的草皮及其他種植物,經過監理工程師同意后移植,保證和野外植物一樣。
(d)、種植草皮具有耐寒、耐澇、容易生長、蔓延長、腰部發達、莖低矮強壯和多年生長的特性。
四)、種植穴(坑)的挖掘
1、種植穴(坑)挖掘的質量,對植株以后的生長有很大的影響。除按設計確定位置外,應根據根系或泥球大小,土質情況來來確定穴徑大小,(一般應較根盤或泥團大0.25-0.5米),根據樹種根系類別,確定穴(坑)的深淺(一般應較根系長度或泥團厚主深0.2-0.4米)。
2、采用手工挖掘種植穴(坑)。以定點標記為圓心,以規定的坑(穴)直徑先在地上劃圈,沿圓的四周向下垂直挖掘到規定的深度。然后將坑底挖(刨)松、弄平。栽植露根苗木的坑(穴)底,挖(刨)松后在中央堆個小土丘,以利樹根舒展。
3、土質不好的,應加大坑(穴)的規格,并將雜物篩出清走,遇到石灰、石板、瀝青等對樹木生長不利的物質,則應將坑(穴)徑加大1-2倍,將有害物質清運干凈,換上適宜的種植土。
4、綠地內挖自然式樹木栽植穴發現嚴重影響操作的地下障礙物時,及時與設計人員聯系,適當改動位置。
五)、樹木起掘
1、起掘苗木的質量,直接影響樹木栽植的成活和以后的綠化效果。起掘的方式根據不同樹木以及樹齡、移植季節、運輸遠近、土質等情況,分以下三種掘苗方式:
a、裸根掘苗:主要適用于休眠狀態的落葉喬木、灌木、藤木。
b、帶宿土掘苗:主要適用于樹齡較小的、容易栽植的喬、灌木。
c、帶泥球(團)掘苗:主要適用于常綠樹,以及較難移植的樹木等。
2、苗木質量的好壞是影響成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選苗時,除根據設計要求的規格、樹外、還要選擇根系發達、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和樹形端正的苗木。
3、為了提高樹木的成活率,在起掘前須進行短枝修剪,先剪去修剪量的三分之二,栽植后再進行一次修剪,剪去修剪量的三分之一,并整理樹姿。
4、開始挖掘時,以樹干為中心,按泥球規格大小,劃一個正圓標明泥球直徑的尺寸,為保證起出泥球符合要求,一般應稍放大范圍進行挖掘。
5、起掘后應根據樹木的大小、種類、土壤堅松、運距遠近確定包扎的形式。包扎要求堅實,草繩緊實不松脫,確保泥團不松碎,不用發霉變質的草繩。小灌木或泥球直徑在三十厘米以下的苗木,可用稻草一束攤平,由底向上翻包,在植株基部近處扎縛牢實。
六)、樹木裝運
1、樹木的運輸與工地栽植的密切配合是保證成活的重要環節之一,實踐證明:"隨掘、隨運、隨栽"樹植樹成活率最有保障。
2、散苗速度應與栽苗速度相適應,邊散邊栽,散必栽完,盡量減少樹根曝露時間。假植溝內剩余苗露出的根系,應隨時用土壤埋嚴。
3、根據具體苗木,應確定好栽植深度和苗木朝向,根部用土塞實后放可將泥球的包扎物自下而上,小心解除。如泥球土質松軟時,下壓的包扎物可以不予取出,而后填培肥土,分層間隙搗實,每層不超過20cm。
4、裸根木本植物在栽植前,先在穴槽內填以適量的肥土,栽植時將根群舒展在穴槽內,周圍均勻培上松土,并將樹身上下稍稍提動或左右前后移動,使根與土密接后扶正,然后培土分層搗實。
5、樹木栽植后按栽植穴、槽規格的外緣做好水堰,堰高20cm左右。
6、較大苗木栽后,為防止被風吹倒,立即立支柱支撐,固定樹體。
7、小苗木(色塊)的栽植要根據圖紙、現場正確放樣后再種植,種植時小苗應朝向一致,根據地形、環境的特點可修剪成平面形(可有各種圖案)、波浪形、半球形等形狀,且每平方米內種植的小苗達到業務要求。
8、栽植完畢后,水份必須一次澆足,澆水量以水份不再下滲為度。
9、樹木運到現場,如當日不能栽完,根部加以覆蓋,如一時不能定植,應立即假植在不妨礙綠化施工、運輸灌溉比較方便又可避風且不積水的地方。
10、園林樹木的養護管理包括施肥、澆水、中耕、除草修剪、病蟲害防止,必須認真做好。
七)、地被植物類工程
地被植物類工程附屬于栽植工程,具有美化裸露地面,鞏固樹根,增加美觀效果等功能。施工時,與栽植工程同樣要注意栽植適期,注意個植物的特性和土質關系,以及選派熟練的技術人員作業等。它也是各類工程竣工后的收尾作業,更應該徹底實行質量及工程管理,保證按期完成。主要注意點如下:
1、根據各種條件(與栽植工程配合等)編制工程計劃和日程安排表。
2、對地被材料及使用材料等進行質量管理。
3、配合樹木栽植工程進行施工技術管理。
在設計施工中,按以下規范進行操作:
a、鋪設和栽種地被植物時,事先按設計標高,整理好場地,主要包括掘松土地,清理磚石土質、整平、施肥等,必要時還要換土。
b、起掘厚度為2-3cm,面積為15*15cm左右,其操作程序是整地去雜→施肥→鋪草→澆水→填壓。
c、播種時應精細整地,去除實物雜塊,為了使籽能均勻撒播,可摻入等量的細砂和細泥。有風天不宜播籽。遇干燥天氣,先澆水,播籽后覆土少許(一般覆土厚度為1-2cm),輕輕壓實。
d、草坪施工只是草坪建設的第一步,三分種,七分養,草坪同花木一樣,施工過后要使草坪成活長好,則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精心養護管理工作。實踐證明,要想達到綠草如茵,寸土不露的效果,草坪的養護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e、草坪養護的作業包括滾剪、除雜草、防旱澆水、施肥、排積水、填低洼、防病蟲害。
八)、苗木養護管理工作
園林樹木的養護管理
1、園林樹木的養護管理,在城市綠化建設中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因為園林樹木的種植施工和城市綠地初步建成,畢竟用了很多時間,而施工以后隨之而來的是經常而有長時期的養護工作。所以人們形容樹木的種植施工與養護管理是:"三分種植,七分養護管理"。城市綠地建成后,隨著樹木的生長變化與綠地的使用情況,需經常不斷地進行科學的養護管理。
2、養護管理包括兩個方面:養護和管理。即根據不同花木的生長需要與道路景觀的要求及時對花木進行施肥、澆水、中除雜草、修剪、栽培病蟲害防止等工作,力爭做到一至二月一次,一年不少于六次。高溫季節,除了早晚澆水保苗外,我們還將通過對新種苗木搭建遮陰棚,大樹主桿捆扎草繩、疏枝等技術措施,增加保濕度,提高抗旱能力,確保苗木成活率。對枯死、損壞或丟失的樹木花草加以補植。并在綠地內經常清掃及清楚垃圾,保護黃泥。
3、養護管理要做到"養護及時,管理從嚴"。按季節、按環境、按景觀要求,采取適時的科學養護措施。達到化工少,收效大,成本低,提高養護質量。對綠地一草一木嚴格保養和管理,維護園林管理規則。
九)、大樹移植實施性技術方案
1、挖掘
起掘前應按種植設計統一編號,并做好標記,以便對號入座。土壤過干的于掘前數日澆水,起掘時應標明主要觀賞面和樹的陰、陽面,使其在種植時仍能保持按原方位種下,以滿足他對蔽蔭及陽光的要求。起掘前應預先搭好三角支架,避免因起掘大樹而產生的一系列不安全的因素。大樹在總樹冠保持的前提下,需進行整體性疏枝,內堂枝,小枝需剪掉,部分樹葉需要摘除,否則大樹自身蒸騰作用太大,不利于植株的正常生長。起掘前應用阿司匹林千分之五的濃度噴發樹葉,以此來減少大樹的蒸騰作用。起掘應觀察好地形,確定最佳起掘點,以及泥土堆放地,以便于吊裝。土球起掘一樹干為圓心,以樹干的周長為半徑畫圓,土球的直徑不小于2.5米,厚度不小于0.8米,(具體可視操作過程中定)。根部斷根切口用阿爾法--奈乙酸(千分之五的濃度)進行根部噴霧或用刷子刷根。
2、包裝
泥球可用軟件包裝,深根性樹種的沙壤土球應呈"紅星蘋果形",淺根性樹種的粘土土球可呈扁球形。對粗根應進行剪、鋸,不得硬鏟一面引起散坨。預先將濕潤過的草繩理順(一面扭拉而斷),于土球中部纏繞,兩人合作邊拉邊纏,邊用木捶敲打草繩,使草繩略嵌于土球,要使每圈草繩緊靠,總寬度達土球高度的1/4-1/3,并將其系牢,就土球的上部修成凸鏡狀,粗根應掏空后鋸斷,使其利于草繩繞過底沿不易松脫。然后用麻袋、塑料布將土球蓋嚴,并用尼龍繩加以捆攏,再以草繩包扎,具體可以在秸子式包扎基礎上再加井字式和五角式包扎,以此確保泥球不致在吊裝運輸過程中散掉。大樹干用毛氈包裹后用草繩將其包扎好,以避免在起吊及運輸工程中引
起表皮的創傷。
3、吊裝
吊裝前應撤去三角支撐架,用手拉葫蘆,捆攏樹冠。選用20-25噸吊車進行裝吊。
4、運輸
運輸工具選用10噸位的平板車進行運輸。在運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超高、超長、超寬和電力線路等問題需得到公路、交警和電力部門的協助,(具體可在實施過程中定)。
5、種植
種植穴可根據樹種根系的特點及土球的大小,土壤情況來決定種植穴的規格,應比規定根幅范圍或土球大,應加寬放大40-100cm,加深20-40cm。穴徑確定后,沿圓邊向下挖掘,把使種植穴保持上口沿與底邊垂直、大小一致,切忌挖成上大下小的錘形或鍋底形,否則栽植踩實時會使根系劈裂,拳曲和上翹,造成大樹根系不舒展進而影響大樹的成活率。遇堅實之土和建筑垃圾土應加大穴徑;在未經自然沉降的新填及新堆土山上挖穴,應預先在穴點附近舍得夯實,挖好后穴底也應踩實,以防栽后灌水引起土塌樹斜,樹穴挖好后,應請施工技術人員檢驗是否合格,否則應予以返工。大樹在種植前應用帶沙性的稀泥漿事先灌進樹穴,然后將大樹土球落穴,根系舒展后,分層填種土,踏實。(避免種植后土球下面產生空隙,從而引起積水爛根)種植后,用生根粉兌水進行澆灌(以后可一個月澆灌三次)直至正常生根發芽。
6、養護
大樹栽后應設立遮蔭棚及噴灌設施和設立支架。從每天上午十點至下午三點,需對大樹表面進行葉面霧狀噴水(可用人工和機械兩中方式)同時需用塑料薄膜覆蓋地面,以此避免因過多噴水而引起根部積水,以致根部霉爛。(阿斯匹林葉面噴水可半個月一次)降低大樹自身的光合作用及蒸騰作用,在樹冠周圍搭遮陰蓬。大樹移植后,一年內配備專職人員作好修剪、剝芽、噴霧、葉面、施肥、澆水、排水、設置風障、包裹樹干、防寒和病蟲害防止等一系列養護管理工作,在確認大樹成活后,方可進入正常養護管理。
7、傷口技術處理
對于因移栽而產生和較大傷口,可用苔蘚將其包扎,也可用黑膠布包扎(從理論上講細胞在黑暗的情況下加速生長,利于傷口的自然愈合),頂部傷口可用白漆漆,(吸收陽光少,不易感染病菌和雨水沖刷)。
十)、草坪養護管理
1、草坪雜草要及時除去,勿令結籽,雜草過密無法凈化時,應淘汰重鋪。
2、凡低洼積水之處,要填土提高。殘缺的地方,要隨時補缺。
3、草坪在生長季節要及時滾剪,它的高度應不超過10cm。草坪上的石子,要隨時揀盡。路邊和樹根邊的草要剪齊。在草坪上栽植喬木和灌木,草坪和樹木或樹叢的基部要密接。
4、生長不良的草皮要施肥。施肥最好在早春初發芽時進行,可以施液肥,也可施干化肥。施干化肥宜雨前、雨后地面濕潤或下毛細雨時進行。天氣干旱,土壤干燥時應澆水,澆水在早晚進行。
篇3:綠化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綠化工程主要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一、總體構思
1、根據工程設計的要求,首先要充分體會設計意圖和構思,然后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及業主、監理工程師的具體要求,對施工設計方案作出充分的組織安排,做到因地制宜,抓質量、趕進度、創效益。
2、根據本工程的特點,為綠化工程,考慮進場先進行土建施工,放樣定位。同時對土方合理調配,再對綠化地進行劃線定點、種植。
3、遇到因交叉施工,設計方案變更或其他特殊情況致使該段不能繼續作業時,及時與業主單位和監理工程師協商解決方案,協調解決各班組的交替穿插,對工程質量工程工期需很抓把關。
二、施工特點
1、本工程為單獨綠化工程,線路長,施工難度大,質量要求高,設計風格要求把握準確。
2、種植的苗木品種多,種植的技術要求高,專業性強,工程施工穿插性強。
因此,本公司擬集中專業施工技術骨干,采用相應技術措施,有步驟,有計劃地結合實施和完成施工任務。
三、施工順序
為保證按期竣工,工程按不同地塊和內容采用流水作業,合理組織人員、機具,并保證材料及時到場。
施工地塊:
綠化種植候車亭草坪鋪設
主要施工內容:
1、土方工程:基礎土方、種植土;
2、綠化種植
整體施工采取流水作業,詳細見施工進度表。
四、施工方法
1、土方工程:挖除廢土、加種植土、夯實。
2、綠化種植:劃分為種植環境處理,綠化放樣,選苗和種植,養護四個部分。
(1)種植環境處理:先進行垃圾、雜草的清理,種植土應耙細整平,排水良好;并應進行土壤消毒,殺滅病菌和害蟲后,施適量的基肥。
(2)綠化放樣:以設計為依據,先放毛樣,如平面布置與現場不利,應及時報告監理工程師,以便設計單位作變更設計。試放樣經認可后,正式定點放線。
(3)選苗與種植:嚴格按照設計圖規定的規格選購苗木,并對選購的苗木,在起掘前作現場調查,認真核實所采購苗木的品種、規格及生長情況;根據所選苗木的規格、品種確定苗木的土球大小、起掘時間和包扎、運輸方法,苗木的栽植應做到隨挖、隨運、隨種、隨養護,苗木起掘后不得暴曬或失水,若不能及時種植應采取保護措施,如覆蓋、假植。種植前按設計要求放細樣,定好株行距;樹木栽植槽穴規格的大小、深淺,按植株的土球直徑適當放大;對地被小苗的種植,在種植前土壤耙細整平,排水良好,根據樹種和氣候等具體情況進行適當修剪。種植后適時進行澆水養護。引道香樟應卷干保護并予支撐固定。
(4)養護:大苗種植后第一次應澆透水,以后看天氣情況定期澆水,并用樹樁打樁固定。一年養護派專職養護隊伍進行精心養護,保證苗木成活,生長良好。